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大明鹰犬-第7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元璋已是快七十岁的老人了!

    当时英明神武的洪武大帝不屑长生之法,却未必代表现在已近古稀的他,依然能不惧死亡。

    不说真的有长生之法,哪怕是延寿之法,能成功让朱元璋再活个几十年,他未必不会心动。而献上秘法的齐王朱榑,毫无疑问可以重新刷新自己在父皇心中的地位。

    反正,如果照这个趋势下去,朱元璋死了以后,他也没任何希望能争得了皇位!

    这个突然冒出来的猜测,王戈越想,越觉很有可能就是真相……

第111章 郭老爷(上)() 
第一百一十一章郭老爷(上)

    清明已过,再几天便是谷雨了,万物复苏,春雨绵绵,野外一片绿色,到处都是生机盎然的景象。

    刚刚一场大雨过后,官道上显得有些泥泞,往来的车马都放缓了速度,小心前行。

    一支三十多人的车队中,两个穿着打扮明显和其他人不一样的汉子,策马在后,缓缓跟着。

    “公子……呃,大哥,咱们真的要给他们当护卫?”两人中,留着浓密络腮胡的汉子,对他的同伴低声问道。

    他那同伴虽然被叫做“大哥”,但看起来明显要更年轻,只是长得略丑了点,两个眼睛很小,眼袋很重,鼻头大,嘴唇厚,皮肤也不好,都是斑点和痘痘。

    “那位郭大人要去寿阳赴任,和我们正是同路。而且我们要办的事,也不必一直待在太原,有新任寿阳知县背书,身份也更容易为人所信。”

    这“大哥”便是王戈了。

    对于齐王府的事情,王戈没有再做具体的调查和验证,因为那已经有些超出他能力范围之外了。

    不论齐王是否如他所猜测的那般打算,齐王府内至少有一位超一流高手是肯定的,已知的准一流高手也有至少三位。若真如他所猜测那般,和齐王府有联系的魔教中人,说不定连宗师级的高手的有!如果老和尚不给他其他支持的话,他是万不敢直接去试探、对抗齐王府的。

    不论是邪僧、红姑、洛姨,还是小巫医南香,和他都是朋友关系,若是他身陷险境,小命不保,那自然不会矫情,该求援就会求援。

    但若是为了老和尚交代下来的人物,让她们去冒险,哪怕她们愿意,王戈也是绝对不肯的。

    他没那种忠君奉献的念头。

    将目前所查到的所有信息,以及他对于“长生宗”的推测,对于齐王意图的猜想,都让沈平报给了老和尚。

    至于老和尚满不满意这个答案,他就不管了。老实说,也就是他能查到这么多了,随便换个其他人到青州来查,再过几个月都未必能查出个毛来。

    很显然,这情况老和尚也很清楚,所以一个月后,沈平就带来了老和尚的回复,对王戈的任务完成度非常满意,并且确认了他的猜测——齐王朱榑确实是在重新探寻“长生宗”的长生秘法,十分确定“长生宗”当年已经有了成果,想要以此来博得皇帝陛下的欢心,同时也让朱元璋继续在皇位上坐下去。

    沈平还说,老和尚推断,齐王合作的魔教余孽,或许是掌剑使司马俊秀一系,“长生宗”的消息,应该也是得自于她。

    不过对齐王府的后续动作,老和尚没有更多交代了,很显然也明白就凭王戈在青州的实力,是很难探出什么确切信息的,搞不好还可能“玩火自焚”。

    这件事,并没有必要让他们付出太大代价去探知。

    王戈却是猜测,老和尚之所以觉得这个事情不值得太大投入,应该是认为“长生宗”的所谓长生秘法并没有什么卵用,或是齐王即便有掌剑使一系的帮助,也不可能找到有关长生秘法的东西。

    不过老和尚的“推测”却是给他提了个醒——掌剑使司马俊秀?那可是特喵的宗师级高手!

    对方要是真觉得王戈碍了她的事,一个小指头就能轻易地让他灰飞烟灭,哪怕是邪僧也根本救不及。

    老和尚还让沈平告诉他,正月十五过后,申斥晋王的圣旨已发往太原。

    虽然没有细说,但王戈自然知道这条消息的意思。皇帝为什么申斥晋王?若非是因为那别苑密室藏的违禁之物,老和尚又何必专门让沈平告诉他?而若是因为那件事的话,除了申斥的圣旨外,就肯定还有其他动作。

    很显然,也是因为这件事情,让老和尚同意了他之前的申请,准备让他同时负责山东、山西两地的密探情报事务。

    不论朱元璋对晋王是什么处理结果,是不是依然高高拿起轻轻放下,晋王府这段时间肯定是会夹着尾巴做人。

    而山西的几大门派,像昆仑剑派、恒山派、太谷韩家等,都派出了大量高手南下,追踪“三魔头”和张诀的踪迹,内部十分空虚。

    这个时间段,正是王戈“插足”山西的最好时机。

    也正是因此,在清明节过后,王戈便跟衙门找了个外地办案的借口,然后暗中带着小胡子,往山西而去。

    是的,那一脸浓密落腮胡的汉子,就是“小胡子”了,当然,现在再叫他“小胡子”也不太合适,王戈便直接叫他入师门前的名字“孙洪”。

    毕竟之前因为被“三魔头”挟持着,和整个山西武林、各路正道高手对抗,他那副模样,也算是在江湖上挂了号的,那“小胡子”是决计不能再留了——标识性实在太强。

    至于王戈自己,同样做了易容。

    而且他是直接用了一张“人皮面具”!

    是的,他现在这副丑陋的脸皮,其实就是得自“凤蝶公子”的那张“人皮面具”。

    虽然“人皮面具”是需要定制的特殊易容物,每个人的脸部结构、大小不同,贴合的细节自然也不同。但王戈在研究了那“人皮面具”一段时间后,却还是找到了“修改”的办法。

    王戈从南香那里得到了一种十分适合的倒模材料,然后按自己的脸皮做了一层薄薄的内膜,接着拿那内膜和“凤蝶公子”的人皮面具进行修补、填充、粘合,终于是让那面具可以用到他的脸上。

    除了透气性变差了很多外,戴着倒是没有太大的问题。

    但是原本还算帅的“人皮面具”,经过这番鼓捣,却是变得丑陋甚至略有些扭曲了,而为了弥补上面修改的一些不自然之处,还得特意加上些斑点、痘痘,看着更丑了。

    不过倒也因此有了好处——这么丑的脸,一般没人会盯着仔细看,倒是少了不少被看穿易容的风险。

    两人本来是打算直接一路往太原而去的,却没想到还没进入山西地界,就遇到了一拦路劫财的事件。

    二十多个面黄肌瘦的流匪拦了一支三十多人的马车队伍,本来那支车队除了老弱妇孺外,还有十个精壮汉子,更是有三个带着朴刀的护卫,并不是那群说是流匪实际更像流民、只拿着些木棒、镰刀等简陋武器的家伙能啃得下来的。

    原本在王戈看来,只要有那些流匪被三个护卫砍伤砍死几个,攻势一停,立马便会鸟兽散。

    却没想到,流匪里竟是藏了个三流高手,上来就偷袭暗伤了两名护卫,一下让车队阵脚大乱。

第112章 郭老爷(下)() 
第一百一十二章郭老爷(下)

    王戈不是侠肝义胆的正道英杰,也并没有多少身为公门捕头的责任心。

    如果是小白珑和南香这种与他关系莫逆或对他有恩的人陷入危险中,那自然是不管对手是谁,都必须要想办法上。

    但若是其他不相干的人,他出不出手,看的是事情和自己有没有关系、自己打不打得过、若打得过有什么好处。

    王戈是这么想的,飞贼出身的“小胡子”孙洪自然更是这么想的,没好处,他可没兴趣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但王戈还是出手了,而王戈一出手,孙洪自然得屁颠颠跟上。

    那三流高手看起来年纪很轻,功夫也是野路子,穿着破破烂烂,和其他流匪并没什么两样,手里拿的也是一柄锈迹斑斑的柴刀。

    他能在装备武器劣势的情况下,成功偷袭、打伤车队护卫,但遇上真正的二流高手,却是根本没有丝毫反抗能力。

    王戈和孙洪如两只下山猛虎,瞬间就将那三流高手击败,其他流匪更是一触即溃。

    不过两人都留了手,收着力,不论是那三流高手,还是其他普通流匪,都是伤而不死,没有把他们留下来。

    倒不是王戈心慈手软什么的,若是只有他和孙洪,那在路上杀了几个流匪,杀完走人就是。

    但王戈看出,这支车队的人,即便不是公门中人,也是读书人,等下要走流程,去最近州县衙门报备的话,那就太麻烦了,平白耽搁了行程。

    至于那些流匪日后会不会报复的问题,王戈倒是根本不需要去考虑——要担心会不会被报复的应该是那些流匪……

    救下人后,王戈和孙洪就见到了车队里地位最高的人——一位看着四十多岁,颔下留着一缕长须的儒雅中年人。

    简单交谈后,王戈便知道,这位名叫郭修竹的老爷,正带着家人往山西寿阳县赴任,是为新任寿阳知县。

    郭老爷让随从拿出银两酬谢,被王戈拒绝后,得知他们要往太原,便提出同行的请求。很显然,是希望这一路上,能有两人护卫。

    孙洪是不太想和这支车队同行的,速度太慢了,而且当护卫也不是当老爷,没法在马车里躺着享受,赶紧到太原才是正理。

    不过他自然是做不了主的,王戈答应了郭老爷的提议,他也只有跟着的份。

    车队中间最大的车厢内,郭老爷正靠在软垫上闭目养神,旁边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女跪坐着给他斟茶,即便是在行进的马车中,也没有洒出多少,可见十分娴熟。

    这少女显然不是侍女,她倒好了茶后,把茶杯推到郭老爷面前,然后撩起马车窗帘向外瞥了眼,收回目光后有些不解地问道:“爹,为什么要请那两人护卫我们啊?给他们银子酬谢不行吗?那些贼人一开始围攻咱们的时候,他们俩就站在高处看着,什么也没做!他们要是早出手,卢叔和杨叔也不会受伤了!”

    她口中的卢叔和杨叔,便是那两个被流匪三流高手偷袭伤到的护卫。

    还不待郭老爷回答,少女又继续抱怨道:“他们俩功夫那么高,那些贼人根本不是对手,却连一个人都没有抓住,好像特意把贼人放跑似的。爹,你说他们俩,会不会和贼人是一伙的?”说到最后一句时,声音刻意压低了许多。

    郭老爷睁开眼,拿起女儿泡的茶喝了一口,咂吧咂吧嘴,一脸的享受,过了半晌才说道:“晴娘啊,就是因为他们没有立刻出手,我才会想要请他们随行护卫。”

    少女晴娘瞪着一对蕴含秋水般的眸子,疑惑道:“这是为何?我听冯家姐姐说过,江湖上的大侠,见到他人有难,都是会即刻出手相助的,这才是侠义胸怀。”

    郭老爷忍不住大笑起来,看到女儿被笑得好像有些不太高兴,伸手摸了摸她的脑袋,说道:“你那位冯姐姐呀,就是多看了些江湖话本、听她的闺蜜们讲了些江湖传闻罢了,自己也没入过江湖,哪里懂得真正的江湖是何模样。”

    晴娘有些不服气:“冯姐姐可是认识很多真正的江湖高手的!”

    郭老爷轻叹了口气,摇头道:“真正的大高手,行事随心,或许路遇争斗,会即刻出手。否则的话,真正久历江湖之辈,行事都不会太过鲁莽。云山派算是山东的大门派,这两人既然是云山派的弟子,那也算是正道中人了,应当没什么问题。”

    少女却还是忍不住嘀咕:“长得凶神恶煞的,可不像好人。”

    显然她说的是戴着“人皮面具”的王戈,原版的脸还能说得上是“英俊”,但被王戈为了能契合自己的脸部进行了多处修改后,却着实是看着有些丑陋可怖了,说凶神恶煞,还真是一点都没夸张。

    “以貌取人,可不是你一直说的‘侠义胸怀’应有的吧?”

    “那爹你还说过相由心生呢……”

    父女俩正在车厢里斗嘴的时候,外面却响起一个清脆的声音。

    “敢问前面可是徽州郭家的车驾?”

    自然有驾车的人上去应答,不过听到这声音,少女晴娘却是一下掀开车帘,声音惊喜:“冯姐姐?”

    车队前有三骑,是三位英姿飒爽、容貌都极出众的女侠。

    被称作“冯姐姐”的,其实本身也是个看着很年轻的少女,她看到跃下车辕的晴娘,也是笑道:“真是你们啊!我之前就说这马车上的标记像是你们郭家的,想到之前听我爹说,郭老爷要到寿阳当知县老爷了,就在想着该不会是你们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