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混迹三国-第6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遂打得不亦乐乎,他一定乐得冒鼻涕泡泡。而且局势至今尚不明朗,怎么看都是韩遂占上风,我们处劣势,钟繇为了让我们撑得时间长一点,死得人多点,过几天必然派人送粮食、兵器过来,顺便坚定一下我们死战到底的决心。我们对付韩遂,钟繇决不会在后面动手动脚。难就难在我们要逼出韩遂就得出尽全力,那时安定后方空虚,郭援、高干两个草包又自以为是,坐失战机,让钟繇衔尾追击安定。安定失守,我们只能像张横和成宜一样落草为寇了。”

    姜叙摇头笑道:“公子前面说的很形象,但后面就不对了。”

    徐庶摸着颔下胡茬,微笑道:“述之心中一定早有应对之策了?”

    姜叙笑着点了点头,吴晨大喜,催促道:“快说来听听。”

    “其实呢,这计策并没有什么,但如果不熟悉凉州的人却绝对不会知道,”姜叙走到凉亭边,用袍袖拂了拂石栏,坐了上去,“马岱远退西凉,街亭、狄道成了西凉军唯一的空当,按公子刚才所说,我军的战略是由此突进,扫荡西凉后方,逼迫韩遂放弃坚城之利,到平原上决战,不知我猜的对不对?”

    吴晨点点头,走到姜叙对面的石栏边,用袖子拂了拂,也坐了下来:“不错,我是这么想的,但还需要和军师商议。”

    徐庶摇了摇头:“战略虽好,实现难度太大。如果我军军容强盛,能在两面抵御韩遂和马腾,这样的话再派出一支人马扫荡西凉后方,方可谈必胜。否则我军远击,韩遂由金城攻安定,天水马腾军出兵sāo扰我军后方,断我归路,我们不想落草为寇只怕也不行了。”

    沈思在吴晨身边坐下,微笑道:“讨论来,讨论去,给我的感觉就是强秦一统天下是绝对无法逆转的。六国互相征伐皆因彼此互不信任,连横一计虽然简单,却难倒千古英雄,呵呵”

    徐庶在另一边的石栏边坐下,哈哈笑道:“不是不想信任张横和成宜,但‘防人之心’总是该有的,如果张横或者成宜肯进军街亭,我军在后面攻击韩遂,我是非常乐意的而且绝对不动手脚。”

    吴晨眼珠转了转,对姜叙道:“军师到底有什么计策?”

    “公子的战略很好,而且实行起来并不像军师想得那么难,”姜叙的声音平稳沉静,“其实不需尽出主力,只需三千人就可以将金城的韩遂逼出来。”

    “什么?”吴晨差点跳起来,三千人突进西凉后方,这不是和送死差不多吗。

    “呵呵,所以说不知西凉底细的人绝对想不到此计。”姜叙的笑容更加灿烂,“我听赢天说公子爱兵如子,对兵士的底细知之甚详,不知公子有没有发现一件很有趣的事?”

    吴晨呆了呆:“很有趣?让我想想。”站起身在厅内走了几圈,脸上一片茫然的看着姜叙。

    姜叙慢悠悠的说道:“公子既然深知兵士底细,总该知道他们都是从哪儿来的吧?”

    吴晨眼珠转了又转,忽然“啊”的叫了一声,整个人兴奋的跳起来,“我想起来了,当时我就觉得很奇怪,不过一直没在意,直到今天军师提起我才真正知道了。”

    沈思道:“是什么?”

    “当阳,义兄的三千羌兵十有七八都是来自当阳的。”

    在旁一直沉默不语的徐庶也激动的跳了起来:“哈哈,述之,韩遂如破,头功非你莫数。”

    姜叙苦笑道:“你们两个也太聪明了吧,我只不过刚开了头,你们就全知道了,我还想籍此表现表现哪?”

    沈思在旁笑道:“没关系,有你表现的机会,他们两个知道了,我还不知道呢!”

    姜叙苦着脸:“说出来这策略也简单,西凉羌兵大部分都是从当阳募集的,对西凉来说当阳的重要xing不亚于韩遂苦心经营的凉州城。只是羌人不喜筑城,因此当阳羌民虽众,防守却极为薄弱。当阳失守,韩遂也压不住营内羌人,被逼之下只能从金城窜出来。”

    沈思长“哦”一声,随即哈哈大笑。

    徐庶走过来拍拍姜叙的肩膀:“述之,你不知道被四面围困的ri子有多烦心。这两个月我彻夜辗转难眠,你看,你看,我头发都要掉光了。有了你,我真的觉得轻松多了,心中真的很感激老天,赐下你这样一位人才。史孔间曾说过‘天不弃凉州’,你的出现让我知道,真的是天不弃凉州。”

    一番话真情流露,语气诚恳质朴,姜叙心湖流过一阵暖流,当即狠狠的点了点头。

    吴晨一旁道:“都是我太没用才让徐大哥这么累,姜兄以后就要多靠你辅助徐大哥了。”

    姜叙点了点头,沈思道:“公子已经做的够好的了。西凉之劫一过,以后的路就好走多了。”

    徐庶道:“是呀,要不是看着你天天晚睡早起的,我也不会这么拼命了。述之,你可要小心了,他可是个工作狂人!”

    姜叙呵呵笑道:“今天我才问赢天‘乌鸦嘴’什么意思,徐大哥嘴里又蹦出一个‘工作狂人’,安定的新词还真多啊!”

    沈思指着吴晨笑道:“都是跟公子学的,他的新词多得很,什么‘围点打援’啦,什么‘摩擦力’、‘向心力’啦,还有什么‘老公打老婆’啦,以后你就知道,保准每天一个新词不重复!”

    吴晨老脸微红,干咳一声,道:“政略的事我们都已经谈完了,我和徐大哥两人对凉州都不太熟悉,不如述之给我们讲讲凉州好了,让我们长长见识。”

    徐庶拍手叫好:“述之熟悉凉州,这教导的责任是万万不能推托的。”

    姜叙道:“好是好,不过我有一事觉得奇怪。今天席上吟诗的那位先生很熟悉凉州,而且我看大家对他也极为尊敬,你们应该和他很熟才对,怎么没向他请教过吗?”

    吴晨心想:“他是专业导游,不熟悉才怪。只是让他开口可是要钱的。”点头接道:“那是我师兄,姓翟名星字jiān商。他是很熟悉凉州,只是他个xing淡泊,不喜欢打打杀杀”

    姜叙惊讶的道:“原来他就是翟jiān商?哎呀,难怪阎令被惊走了,我早就应该想到的。他住在哪里,能不能给我引见引见?”

    徐庶道:“他就住在太守府,不过‘神龙见首不见尾’,有时候天天都能碰见,有时候十天半个月也见不着,不过只要在太守府住下去,总有一天能见到的。”

    姜叙长“哦”一声,既像是遗憾,又像是期盼。

    吴晨看着姜叙一脸敬仰的神态,心中微微泛酸:“jiān商有什么了不起,不就是武功强了点,也用不着这么崇拜吧!不过看来武功高的人还真是比较占便宜,他那本‘压箱底的秘籍’我是不是应该买下来呢?”想着想着心中就开始合计天亮后应该怎么和jiān商讨价还价。

    姜叙遗憾了一阵,开口道:“公子说他个xing淡泊,不过‘生为人杰,死亦鬼雄’,气魄如此恢宏的词句能出自他口,他应该是那种气度超群,豪迈不羁的人才对啊?”

    吴晨心想:“他那两句是抄李清照的,唱的曲子我不知道,不过十有**也是顺手牵羊、反手牵猪来的。他要是来句‘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你不是要说他‘愁肠百转’了吗?”脸上却堆着笑,道:“姜兄果然有知人之能,我师兄见到你一定会把你引为平生知己的。”

    姜叙大喜,冲口说道:“真的?”

    “嗯。”吴晨连连点头,心想:“谁见了jiān商都会以为jiān商把他当知己的,你也不会例外。”

    姜叙脸上立即浮现一丝微笑,清了清嗓子说道:“那我就讲讲凉州,唔,从哪里开始呢?就从翟jiān商引用的那句民谣说起好了。公子,你还记得那首民谣吗?”

    吴晨想了想:“好像是‘金张掖,银武威,金银满仓是上邦’,不知道记错了没有。”

    姜叙点了点头:“不错,这句民谣形容的是凉州三个地方,它的意思很浅显,很明白,是说此三地乃金银之地。”

    吴晨和徐庶一脸的不以为然。

    沈思道:“张掖,武威我没有去过,不好加以评论,但我确曾在天水住过一段时间,天水的确是不负金银满仓的比喻。”

    “哦,真的吗?”吴晨半信半疑的问道。

    沈思点了点头:“确是真的。以地势看,南天山的支流在天水西面横穿而过,挡住了西面强烈的风沙,所以天水气候与凉州其它地方不同,极为温和,再加上境内泾水、渭水浇灌,是凉州唯一能种植南方水稻的地方。”

    吴晨点了点头,道:“哦,jiān商席上说,天水人物秀丽,我今天,呵呵,应该是昨天了,在成宜的天水大营见到那些文官确是非常俊美,想来也应该是真的了?”

    沈思笑道:“说全部俊美那是骗人,但大部分俊美却是真的,这里不是有一个天水人吗,你们说标志不标志。”

    姜叙道:“太守取笑了。”

    徐庶说道:“呵呵,我看太守说的有理。唔,不要不好意思,接下去说啊!”

    “嗯,其实jiān商引用的那句话还不是很全面,有一句民谣对凉州的描述才是最形象的,”姜叙顿了顿,低声吟诵道,“‘凉州不凉,天下粮米仓’。”

    吴晨半皱着脸:“凉州不凉,天下粮米仓?”

    姜叙点头道:“不错,凉州以外的人绝对不会相信,事实上凉州确是天下粮仓。

    ‘黄河百害,唯利一套’”姜叙边说边用手在空中划了一个“几”字形,“黄河上游水势清冽,水量不大,到了下游则水势湍急,冬冻结,夏秋泛滥,唯有在河套这一带由于几个大的迂回,导致水势流速减缓,整条河蜿蜒平坦,加上黄河秋定时泛滥,因此河两岸土地肥沃,水草丰茂,北面有贺兰山脉阻挡北方强劲的冷气流南下,所以这里气候极为宜人,一只千人的队伍在此屯田,可供几万人食用。”

    “哇,这么厉害!”吴晨是吃够了没粮的苦,听到这里,不由发出一声惊叹。

    “嗯。张掖在黄河上游北岸,武威在河套北岸,对这两地民谣已经拿储金蓄银来比喻,自金城向北这一带可以说是北方土地最肥沃的地段,真要找词形容,只能是‘金玉满堂’了。”

    沈思皱眉道:“我们如果能占据这里就好了,不过河套一带居住的多是羌胡、匈奴部落,要在此立足只怕不容易哪!”

    徐庶摇头道:“我看有天水就可以了。自古以来征战天下都以中原为主,谁得中原才能真的称兼有天下,若退居河套,不过是偏安之局。”

    吴晨接道:“徐大哥说的有理。自文、武建都丰、镐以来,攻占雍州,紧扼天下之喉才是争天下的王霸之相,其它的不过是偏安一方罢了。不过如果真能占据河套,由河套产粮供给我军使用,听起来确实是极为诱人。”吴晨眼中满是黄灿灿的粮食。

    姜叙笑道:“公子若真想得河套也不是很难,只要西凉兵退后,占据北地,九月匈奴南下之时,再把匈奴狠狠的揍一顿,河套就是公子的了?”

    吴晨呆了呆:“不会吧,这么简单?”

    姜叙道:“不错,别人就很难,公子要得河套就是这么简单!”

    吴晨吃惊的问道:“为什么?”

    沈思笑道:“因为孟起是天威将军啊!这可不是自己想当就能当的,而是羌人共封的,羌部落对孟起敬若天人,有他出面,羌人必然归顺!所以说我们现在已经得了一半河套。”

    徐庶接道:“匈奴好勇斗狠,平生只服强者,对弱者却是蛮不讲理。我们狠狠的揍南匈奴单于一顿,河套内的各匈奴小部族心存敬畏,不敢不服。”

    姜叙道:“还有最重要的一点。中平六年(公元190年),董卓焚烧洛阳宫殿,并挟洛阳十万户来长安,当时长安人口过百万,加上董卓所携人口,共计一百二十余万,如今长安人口不足三十万,其它90万哪里去了?”

    吴晨道:“死于战乱,南迁至荆州,还有一部分迁回洛阳、许昌。”

    姜叙摇了摇头:“不全,其实还有一部分北迁至鲜卑、羌、匈奴境内。据我手上的户籍典籍所示,河套一带散居的汉人估计在七万到八万户之间。十余年来,这些人及其子孙经常和鲜卑、匈奴交战,汉人身上文弱之风已消失殆尽,个个生xing彪悍好斗。

    但这些人和我们终究同种同源,天朝如果能够击败他们深恨的匈奴,然后再征招他们的话,他们一定会帮我们的。”

    吴晨震惊的道:“竟然有这样的事?”

    姜叙点头道:“不错,但能否能让他们听从我们调遣,前提条件就是我们能击败匈奴人。”

    “厉害,厉害,若非姜兄提醒,我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