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南北朝之征伐天下-第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若接下来历史不变的话,宋繇将在后凉后期出仕,先是担任段业幕僚,后来见段业不是有位之君,便舍弃对方投奔了李暠。

    既然知晓了来人身份,卫朔一下子变得热情不少,面对宋繇拳拳盛意,他摆出一副大义凛然的样子,给宋繇留下了急公好义的印象。

    “唉,诸位先生年事已高,也不知能不能经受得住塞外的风沙之苦。”

    宋繇想起高昌酷寒之地,面露不忍,掩面垂泣,遂望着卫朔满脸殷切恳请道:“直元,你身为高昌都尉,有监押众位先生之责,万望到时多多照料一二。”

    “请体业兄放心,有在下照顾,定然不会让众位先生受苦。”

    卫朔拍着胸脯再三表示一定会照顾好众名士,此举又加重了宋繇对他的好感。

    总之一番交流下来,让宋繇感觉卫朔为人有情有义,是个值得交往的人。

    “在下与卫郎君一见如故,原本应该接受直元邀请前往高昌,以全朋友之义。然而在下刚刚游学归来,家中尚有伯母卧病在塌,实不能就此离开,只能辜负直元一番好意了。”

    “欸,体业何出此言?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既然体业有长辈在,自然不能随便外出。不过,体业乃有志之士,日后一旦家中事了,请务必到高昌来。”

    “在下也不瞒体业,眼下高昌百废待兴,太守杨翰励精图治,急需各方人才。而眼前这些即将流放高昌的名士,很快就会被放到学堂中教学,你以为在下费尽心机将众人弄到高昌是为了什么?就是因考虑到高昌文教不昌,打算让诸位名士在高昌兴学育才。”

    既然有意拉拢人,卫朔便或多或少的给宋繇透了几分内情,他也不怕对方高密。

    一来宋繇不是小人,这就叫君子可欺之以方;二来宋繇不是吕光集团中一员,他对吕光可没什么深厚感情。

    果然宋繇一听这话立时神情一凛,其面无表情道:“直元不担心某去都督府告密吗?”

    卫朔脸上露出一副‘我信你’的表情,毫不在意道:“若在下不知体业为人,如何敢大言不惭?你我意气相投,我不信体业是卖友求荣之辈。另外,我知体业乃实诚君子,必不会行小人行径。”

    “知我者,直元也!”宋繇重重点下头,对卫朔的信任表示感激。

    “直元,为何在下发现你一点儿都不看好吕光?你不是杜进的徒弟吗?”

    或许知道了卫朔一点儿机密,接下来宋繇说话显然大胆了许多,提到吕光都开始直呼其名。

    “其实体业有所不知,在下原本是流落域外的汉家苗裔,机缘巧合之下流落高昌。我跟杜师有恩情,不代表与吕光也有关系。”

    “宋兄,方今天下形势风云变幻,凡有志之士无不趁势而起,眼下某虽没什么资本,但在下相信,用不了多久高昌就会成为西北谁也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

    “我是真诚的邀请体业到高昌来,我们一起奋斗,开创大的事业!”

    可惜卫朔一番豪言壮语,最终也没能让宋繇同意跟立即他去高昌。

    唯一让其感到欣慰的是,宋繇答应他,只要他有意出仕必以高昌为首选之地。

    故而带着些许遗憾,卫朔押着众多名士踏上了回归高昌的旅途。

    ……

    然而卫朔却不知,随着众多名士被流放高昌,杜进的仁厚爱才之名开始在凉州传播,连日来不断有世家朝杜进伸出橄榄枝。

    而主簿尉佑则趁机在吕光面前进谗言,说明明是都督大人施恩赦免了众名士死罪,为何众世家不感谢都督,偏偏对杜进感恩戴德?

    这肯定是有人从中挑拨,以败坏都督大人的名声!

    至于挑拨之人是谁,尉佑虽未明言,但对此吕光心知肚明。

    不过,当下凉州不稳,吕光不可能做出自毁长城的举动,只是其越来越忌惮功高盖主的杜进,内心渐渐有了日后除去杜进的想法。

第23章 回到高昌() 
“大人!”远远看到杨翰身影,卫朔迅速翻身下马,疾步上前就要施礼参拜。

    不料,杨翰抢前一步将其扶了起来,满眼笑意道:“此去姑臧,直元辛苦了,不但圆满完成任务,竟还救回来众多名士。”

    “大人过奖了,这都是杜师的功劳。”

    见卫朔推辞功劳,杨翰把眼一瞪不屑道:“杜进是什么人,老夫还不清楚?他若有这等心思岂会被吕光死死钳制住?”

    “算了,老夫不说了,好歹杜进教了直元兵法武艺。”

    “走,先带老夫去看看大家。”

    与卫朔寒暄过后,杨翰便忍不住提出要去探望众名士,除了众人的确是凉州首屈一指的名士外,其中有不少人还是他的好友。

    “大人这边请!”

    杨翰随卫朔来到后队,发现众名士各个狼狈不堪,忍不住老泪纵横。

    这是没办法的事,毕竟长途跋涉数百里,即便中间有卫朔通融照顾,众人依然吃了不少苦头。

    “真是胡虏当权,我辈永无出头之日啊!他们皆是凉州威望素著之辈,不过是稍稍忤逆了某些人,便不得不遭此大难。”

    见杨翰越说越离谱,卫朔忙出言提醒道:“大人慎言,小心隔墙有耳。”

    杨翰闭着眼睛重重点下头,用极低的声音在卫朔耳边道:“直元,日后我汉家衣冠能否重现北方,可就全靠你啦。”

    嗯?!卫朔顿时惊出一身冷汗,当他想要解释什么时,却见杨翰已大步走向众名士。

    “诸位辛苦了!”

    姚皓、尹景等名士看到太守杨翰亲临,原本冰冷枯寂的心总算活泛了许多,一些相识的人还上前与杨翰打招呼。

    “此次多亏杨太守派出卫都尉于路上精心照顾,不然似我等这把老骨头,怕是无论如何也走不到高昌来。”

    “是呀,是呀,路上多亏有卫都尉照顾。”

    听众人都在称赞卫朔,让杨翰颇感欣慰,他拉着好友姚皓安慰道:“诸位不必为日后生活担忧,尔既到了高昌,老夫岂能眼睁睁看着不管?眼下高昌百废待兴,翰才不会理会什么戴罪之身,尔等都会有用武之地。”

    “多谢,多谢!”

    ……

    忙活了一个时辰,才堪堪将众人安置妥当,卫朔这才有机会向杨翰汇报姑臧之行。

    “大人,经属下再三试探,发现短期内吕光确无图高昌之意。因此待来年开春,高昌就可以大刀阔斧的进行改革。”

    “吁~如此最好!”

    杨翰重重吐了口气,像是放下了千斤重担。其实别看杨翰一直瞧不起吕光,当初甚至欲举兵相抗,可当他看到吕光数月平定了凉州,才真正意识到吕光有多强大。

    从那时起,杨翰就担心吕光会将兵锋再次指向高昌,破坏掉当前来之不易的好局面。

    “嘿嘿,属下没想到大人也会惧怕吕光。”

    “老夫不是怕,只是眼下吕光势大,而高昌的大好形势来之不易,断不能就此中断。”

    面对杨翰的担忧,卫朔却毫不在意道:“大人多虑了,其实您高看吕光了,别看吕光如今威风八面不可一世,其实早已埋下了失败的隐患。”

    “哦?愿闻其详!”杨翰这下来了精神,抓着卫朔胳膊非得让讲个明白。

    “大人有所不知,吕光出身氐族,又是武将出身,向来看不起读书人。与前任刺史梁熙相比,吕光更看重胡族勇士。”

    “自从吕光威震凉州以来,他除了接纳了不少前去投靠的胡族首领外,对凉州当地世家豪族却不冷不热。”

    “要知道即便强如石勒、苻坚等枭雄,也不得不网罗汉族豪族,像吕光这样只重胡族强悍勇士者,如何能长久下去?”

    “如今只是外界迫于其兵威而不敢有任何轻举妄动,不出数年一旦有风吹草动,必将叛乱四起而成燎原之势。”

    “如此说来吕光不是成事之辈?”杨翰目露精光精神一震。

    “哼!夷狄之辈乘我华夏无人沐猴而冠罢了。”

    卫朔显然没把吕光放在眼中,这并非是他目中无人,实在是历史上割据凉州的诸凉,除了西凉国君李暠在尹夫人的辅佐下,稍微表现得像个一国之主外,其余众人与其说是个国主倒不如当个将军更合格。

    “大人,接下来高昌的机会来了,趁着吕光无暇西顾,我等应当抓住机会勤修内政,一旦将来形势有变,我等就可举兵东进,收复被胡虏霸占的大好河山。”

    这是卫朔首次在杨翰面前吐露心事,也算是一次小小的试探,其实在此之前两人之间曾有多次交锋、试探。但都因彼此心有顾虑,而没有敞开心扉交流过。

    “直元终于露出了本来面目,很好,你没让老夫失望!”

    “嘻嘻,真的吗?属下还以为会被大人治罪呢?”

    听着卫朔玩笑之语,杨翰瞪了他一眼道:“难道直元就这么对老夫没有信心?”

    “嘿嘿!若不是深信大人,属下岂敢乱说?”

    “好了,不说这些了,还是说说接下来的安排吧!明年开春推广棉田、重整街市、行商西域、编练新兵等等各项事务将全面铺开,但眼下却缺少可以独当一面的人才。”

    卫朔深以为然道:“大人所言甚是,而这恰恰是在下鼓动杜师拯救众名士的原因,如今高昌文教不兴,郡内竟没有一座培养读书人的学堂。因此,属下建议明年开春先修建一座学堂之所,然后将众多名士派过去当博士、教授。”

    “这是长远之策,远水解不了近渴啊!”杨翰眉头紧皱道。

    “大人莫急,在下有一计可解燃眉之急!”对眼前困境,卫朔早胸有成竹。

    “哦?请直元细说!”

    “大人有所不知,自流放了这批名士后,吕光与凉州本地读书人算是决裂了,大部分世家名士都不愿出仕吕光。我们不妨趁机向凉州读书人发出邀请,哪怕最终只有少数人接受了邀请,也足以让高昌受用无穷。”

    ……

    在卫朔、杨翰二人雄心勃勃欲振兴高昌时,远在敦煌的宋繇却再也静不下心来。

    自学成归来,宋繇一直谋求出仕,意图重振家门,然而眼下凉州离乱,新任刺史吕光显然不是个重视文治的人,他若投奔过去肯定不会受到重用。

    原本宋繇想着先隐居下去以待天时,然结识了卫朔,看到比自己还年轻的卫朔已高居一郡都尉之职,他再也无法平静的等下去。

    “出名要趁早!”

    不知怎的,宋繇脑海中突然出现了这么一句,细细想了一遍他才想起来这好像也是那个卫都尉说的。

    “体业,体业,体业在家吗?”

    就在宋繇饱受内心煎熬时,突听门外有人招呼,急忙打开房门来看,才发现来人竟是自己同母异父的兄长——李暠。

    被宋繇看重的人不多,除了一面之缘的卫朔外,就属眼前李暠最得他敬重。如今李暠跟他一样,同样赋闲在家。倒不是李暠无才或者家世不显,说起来都是世道不同啦。

    如今各地多是胡虏当权,汉家士子难免不受重视。

    就拿李暠来说,出身大名鼎鼎的陇西李氏,李暠家族世代都是豪门大族,他的高祖父李雍、曾祖父李柔,都在晋朝做官,历任郡守之职。李暠的祖父李弇,在前凉张轨幕下担任武卫将军,封爵安世亭侯。

    “今儿,兄长怎么有空过来了?”

    “唉,为兄心里不痛快,特地找贤弟聊聊。”

    “兄长还没放下那个尹夫人吗?”

    宋繇显然知道李暠在因为什么而苦恼,说起来还是红颜祸水,前不久李暠之妻去世,他听说了尹夫人的艳名,又得知对方刚刚丧夫,遂置办好聘礼向尹家求亲。

    刚开始尹父满口答应下来,谁知尹夫人竟不告而别,让李暠为此丢尽了脸面。

第24章 冬季练兵() 
“兄长,不是做兄弟的说你,大丈夫何患无妻啊?您何必对一个尹夫人念念不忘?”

    最近的确被尹夫人迷得神魂颠倒,面对宋繇的责怪,李暠满脸尴尬竟无从辩驳,只好吞吞吐吐道:“这事已经过去了,为兄早就不想了,今日过来只是有事向贤弟讨教。”

    “何事?”

    “如今我已过了而立之年却还一事无成,眼下大都督吕光威震西北,刚刚入主凉州正是用人之际,为兄打算投奔对方,若贤弟有意的话,你我一同前往如何?”

    “兄长此言差矣,吕都督固然兵威正盛,然其不修仁政,只图以霸业立足,不是目光深远之辈,用不了多久就会败亡,兄长若去不是明珠暗投吗?”

    “啊?那你我兄弟当如何啊?总不能将一身才华埋没掉吧?”

    这时只见宋繇脸上露出一丝神秘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