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南北朝之征伐天下-第3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司马元显也不傻,知道不能由自己一人承担司马道子怒火,因此极力赞同琅琊王司马德文任司徒。

    翌日,当会稽王清醒过来,忽然发现自己少了两大要职,顿时勃然大怒。

    但当他知道好处被儿子跟侄子占去后,司马道子除了发了一通脾气外,也不能作什么。

    经此一事,会稽王父子开始分道扬镳,司马元显渐渐取代司马道子成为朝中领军人物。

    而司马元显要比其父激进,开始对荆州咄咄逼人起来,让荆扬之间一下子紧张起来。

    桓玄在得知会稽王父子内讧后,顿时胆气陡升,加快了篡位夺权的脚步。

第529章 元显掌权() 
p

    司马元显年轻气盛,刚坐上扬州刺史之位,便将矛头指向南郡公桓玄。

    他利用朝廷大义,下旨征调荆州各官吏,试图削弱荆州,却遭到桓玄蛮横拒绝。

    嘭的一声巨响,司马元显双拳狠狠砸在案几上,恶狠狠道:“桓玄果然有了反心。”

    “朝廷征用刁逵和郭昶之入京,他都敢顶着不办,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他还在荆州频繁调动兵马,变更人事,他想干嘛?!”

    谋主张法顺眉毛一扬,面色微冷道:“世子,所谓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怪就怪当初先帝没有狠心除去桓玄,以至于今天让其尾大不掉。”

    “臣可是听说桓玄一直在谋划清君侧、肃朝纲,起矛头明显是冲着您与相王来的。”

    “若世子再不下决心除掉他,将来恐后患无穷。”

    当司马元显与心腹张法顺密议如何削藩时,忽然一心腹轻手轻脚地闯入书房。

    “禀世子,武昌太守庾楷儿子庾鸿求见。”

    “庾楷?庾鸿?他们父子不是在捧桓玄臭脚?他还有脸来?不见!”

    “世子且慢。”

    与司马元显满脸怒容不同,张法顺一听庾鸿来访,不由喜上眉梢。

    他面带笑意地对司马元显建议道:“世子,您最好还是见见他。”

    “发顺,你难道忘了?当初正是庾楷背叛父王,才最终让桓玄得势。”

    “若非事后他托庇于桓玄,孤早派人杀了他,以解心头之恨。”

    “诶,世子切不可莽撞行事!”张法顺殷殷劝道。

    “当初庾楷背叛的确是罪不可恕,但今日欲破桓玄,还得靠对方帮忙。”

    “靠庾楷?发顺,你莫非在开玩笑?”司马元显皱眉道。

    “世子别忘了,上次朝廷之所以会向荆州三藩低头,不正因为庾楷倒戈一击吗?”

    “如今对方秘密派儿子前来求见世子,显然其有意重归朝廷。”

    “若世子不计前嫌,让庾楷暗暗与桓玄周旋,充当朝廷内应,日后削藩把握岂不更大?”

    “嗯,发顺所言甚是,孤受教了。”

    当下司马元显不计前嫌地接见了庾鸿,而事情果如张法顺所料。

    武昌太守瘐楷偷偷派遣儿子过来,确实是有意重归朝廷。

    得到庾鸿再三保证,司马元显大喜过望,同时对削藩大计愈发有把握。

    最后,司马元显好言安抚了庾鸿几句,并表示只要他们父子配合朝廷灭掉桓玄,往日恩怨不仅一笔勾销,还将是朝廷有功之臣。

    等庾鸿踌躇满志地离去,司马元显脸上笑容一下子蓦然消失了。

    他忽然想到,既然桓玄那边有人向朝廷投诚,那朝廷这边是不是也有人心向桓玄?

    结果不查不知道,一查还真吓了司马元显一大跳。

    朝中竟有包括桓修、桓石生等数人在内的桓氏子弟任职,且官职爵位都不低。

    猛然间,司马元显背后生出一身冷汗,暗道:幸亏提前发现了,不然自己被人卖了恐还帮别人数钱呢。

    “桓玄这么多耳目盘踞在朝中,我哪有安枕之理?”

    司马元显越想越害怕,越想越觉得有必要把姓桓的斩尽杀绝,以杜绝后患。

    司马元显立即将心腹谋士张法顺叫来,把心中担忧悉数告诉对方。

    听了司马元显所言,张法顺频频点头,认为对方所忧不无道理。

    张法顺皱着眉头,思虑片刻,很快又想出一条毒计来。

    于是,他躬身建议道:“世子所虑甚是。”

    “姓桓的在朝中盘根错节,又消息灵通,对将来削藩大业危害甚大。”

    “为以防意外,的确应将他们全抓起来杀掉、”

    “但诛杀桓氏子弟的责任不能让世子一人承担,得让朝中大臣都参与进来。”

    “这么一来,众人全成了桓氏仇敌,等于断了大家退路。”

    “别无选择之下,众人只好死心塌地跟世子一起与对抗桓玄,也省得他们首鼠两端。”

    司马元显跳着脚,欣喜若狂道:“一石二鸟!高,实在是高,法顺真乃孤之留侯也!”

    不得不说,司马元显、张法顺把事情想得太简单啦,怎么说桓氏也是江东顶级豪门。

    其势力不说遍及朝野,那也是盘根错节。

    更何况桓氏家族势力庞大,与其他门阀士族都有姻亲关系,岂能会被轻易铲除?

    桓温三个女儿分别嫁给了琅邪王氏、王廙曾孙王敬弘;太原王氏王坦之之子王恺(王国宝之兄);陈郡殷氏殷仲堪堂弟殷仲文。

    桓石民的妻子是谢安哥哥谢奕的女儿谢道辉,谢道辉是王凝之之妻谢道韫的妹妹。

    桓秘的女儿又嫁给了庾冰的孙子庾叔宣。

    王导之孙王混之女嫁给桓冲,也就是说王混之子王诞,是桓修等人的舅舅。

    而又王诞一直是司马元显近臣、心腹。

    于是乎,会稽王府刚有尽诛桓氏风声传出,那边就有人登门求情。

    王诞出身琅琊王氏,乃已故司徒王导曾孙,也是依附会稽王府的世家子弟之一。

    由此也能看出,东晋末年,世家势力已衰弱到何种程度。

    大量世家子弟只能依附权臣或皇室存在,无法再像他们先辈那样主宰一切。

    自从会稽王父子分道扬镳后,父子俩便在府内各设一府,其中司马元显居西府。

    而由于司马元显锋芒毕露,渐渐压制住了年迈昏庸的会稽王,导致去西府的人络绎不绝,门庭若市。

    司马元显看到王诞兴冲冲来找他,忙屏退左右问:“不知秘书郎前来所为何事?”

    “听说世子有意诛杀朝中所有姓桓的?”王诞直截了当地问。

    司马元显没想到消息这么快就泄露出去,惊讶地反问:“你怎么知道的?”

    “我是会稽王府的人,又不是外人,怎么可能不知道?我只问这消息是不是真的?”

    司马元显也没把王诞当外人,遂点点头承认道:“你消息够灵通了,这事是真的。”

    “我认为此计断不可行,请世子赶快收回成命。”

    司马元显皱眉问:“为何?”

    “哎呀,世子定是被小人蛊惑啦。”

    “桓修等人与桓玄不同,杀他们无益。”

    司马元显撇撇嘴,瞟了王诞一眼,恍然大悟道:“怪不得秘书郎跑来求情,原来是担心你外甥桓修啊。”

    “世子,我敢担保桓修一门绝对对朝廷忠心耿耿。”王诞拍着胸脯保证道。

    司马元显这个人跟他爹司马道子患有同一个毛病,即耳根子太软,听风就是雨。

    王诞见司马元显动摇了,又趁热打铁道:“桓修是无辜的,别忘了他也算是世子姑父。”

    “你若大开杀戒,先不说天下人怎么看世子,光是武昌公主那里就没法交待。”

    司马元显激灵灵打了个冷战,暗暗将王诞所言细细一想,顿觉有几分道理。

    想想也是,万一杀了姓桓的引起全天下人反对,那可就有些得不偿失啦。

    再者,杀了桓修,他姑母那里还真不好交代。

    司马元显站起身子,在房间里来回转了好几圈。

    最后他一跺脚咬牙道:“哼!都是张法顺害得,若非秘书郎指点,孤险些误杀忠臣,惹下滔天大祸。”

    就这样,张法顺出的毒计被王诞轻而易举地化解了,朝中桓氏子弟免了一场劫难。

    但这样一来,司马元显又不知该如何处置朝中桓氏子弟。

    王诞果然是巧舌如簧之辈,他鼓动三寸不烂之舌,建议司马元显重用桓氏子弟,以达到分化瓦解桓氏的目的。

    于是,在王诞花言巧语的鼓惑之下,司马元显不仅收回诛杀桓氏的密令,还大力加封桓谦等桓氏子弟。

    但司马元显恐怕万万不会想到,他一番好意全白费了。

    桓氏子弟不仅没有对朝廷感恩戴德,桓石生还将朝廷欲削藩的消息悄悄通报给了桓玄。

第530章 公主来了() 
p

    桓玄很快便收到了桓修、桓石生等人密信,拆开一看,不由倒吸了几口凉气。

    原来桓修、桓石生等在信中告诉桓玄,司马元显正密谋削藩,还策反了武昌太守庾楷。

    司马元显意图削藩早在他预料之中,但庾楷背叛却大大出乎了桓玄预料。

    想当年,庾楷先依附司马道子,后却转而支持王恭讨伐朝廷,最终丢了豫州地盘。

    王恭被杀后,司马道子恼怒庾楷背叛,怎么也不愿赦免庾楷。

    最后还是桓玄收留了庾楷父子,并任命庾楷为武昌太守。

    没想到庾楷狗改不了吃屎,再次选择了背叛,暗中勾结司马元显。

    想到这儿,桓玄目中寒光一闪,眼中杀机迸射。

    他沉吟一会儿,让亲兵大将冯该叫来。

    冯该原为洛阳守将,曾大败苻丕,并俘获其太子苻宁、长乐王苻寿。

    之后其追随桓玄,是桓玄麾下最能打的一员大将。

    “末将参见南郡公。”

    冯该虎步来到桓玄面前,见南郡公阴沉着脸,便知对方遇到了烦心事。

    果然,只听桓玄冷冷道:“冯将军,本公想让你去杀一个人。”

    冯该一向只忠诚于桓玄,也不问缘由,霍然起身问:“杀谁?”

    “武昌太守庾楷!”

    “刚刚本公接到密报,庾楷已暗中投靠司马元显,企图充当朝廷内应。”

    “你马上带上人赶往武昌,替本公将这个叛徒给杀了。”

    桓玄话音低沉,透着一股森森杀气。

    “末将遵命。”

    冯该领命而出,来到军营点起本部人马,旋风般向武昌驰去。

    瘐楷派儿子联系司马元显,自以为神不知鬼不觉,压根儿就没想到会被桓玄知道。

    结果,当冯该领着人马来到武昌时,城内防备十分松懈。

    他利索地干掉守门士兵,然后蜂拥般冲进了瘐楷府邸。

    当冯该把瘐楷从暖烘烘的被窝掏出来时,瘐楷竟还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

    最后,瘐楷被冯该五花大绑地送到了桓玄面前。

    桓玄双手掐腰,满脸讥讽之色。

    “投靠朝廷的滋味儿如何?”

    “冤枉。”瘐楷吓得浑身抖似筛糠,满口抵赖。

    桓玄冷笑两声,讽刺道:“冤枉不冤枉,等你见了阎王爷再去申辩吧。”

    说着不管庾楷如何抵死狡辩,桓玄听也不听,当即下令将庾楷父子斩首示众。

    这一次庾楷之叛,让桓玄意识到司马元显已加快了削藩步伐,留给荆州的时间不多了。

    但因还未摸清卫朔、刘裕底细,桓玄一时半会儿也不敢轻易举兵。

    ……

    当荆扬之间关系愈发紧张时,河西却因晋陵公主到来,又一次陷入狂喜之中。

    从当初与大都护卫朔定亲,到今日北上完婚,时间已不知不觉过去了四年。

    四年过去,早已物是人非。

    大都护实力愈发强横,隐隐已成了天下第一大势力诸侯。

    反倒是大晋,随着孝武帝去世,实力日渐衰落,如今更有了倾覆之忧。

    一想起弟弟琅琊王暗中叮嘱,晋陵公主忽然感到一阵紧张,同时也有些不安。

    当日,崔宏作为迎亲使与一千河西铁骑护着公主离开了江东,向着关中驶来。

    虽说一路所过之处为大晋地盘,但其实过了襄阳以后,再往北地界并不安全。

    南阳、豫州一带州郡,朝廷一般是羁縻而已,当地政权皆为世家豪强把持。

    从永嘉之乱爆发以来,这些地方便战乱不断,也使得当地盗匪众多,不少豪强都是亦官亦盗。

    当然了,世家豪强再无法无天,也不敢打晋陵公主注意。

    于是,在一千铁河西骑护卫下,晋陵公主顺利抵达了武关。

    武关内,早有一群人静静等着公主到来。

    “奴家张氏,奉王妃之令,特来迎接公主殿下。”

    除了年纪稍长的张氏之外,还有数名侍女一同前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