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这个天国不太平-第14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舜丈锨叭ィ裆粽诺拿咳瞬沽艘磺梗庑┤朔覆湃克廊ァ

    一干围观的乡绅们,个个都瞪大了眼睛。这些讨虏军士兵,是如此地残酷。特别是刚才看见那活生生的一百三十五个人,只是一声枪声后,便倒在地上成为一具尸体,不由人人心底发冷,对台上的那名甚是威严的圣王,心生恐惧。

    紧接着,又是第二批。

    这次又换了另一批讨虏军士兵,同样是端着洋枪,射杀一干人犯。

    花了近一个时辰,全部的人犯均被击毙。而后,被讨虏军用驮粮食的牛车,都运了出去。

    一声锣鼓声,将围观的众人,从刚才的震撼中唤醒过来。

    是的,谁也没看过同时处决上千名人犯的。以前的省城处决人犯也是在菜市口,一次几名十几名就已经顶天了。哪有像今天这样,一次性上千人的。

    能不震撼吗?人的生命,是如此的短暂和脆弱。一时间,众人除了心底发寒,有点站不稳外,还有一种人生不过尔尔的感怀。(。)

第232章 修订版《圣国田亩制度》() 
又是一阵急促的锣鼓声,台上,那名威严的圣王露出了笑容,仿佛刚才下令处决上千人犯的事情,根本不是他做的一样。

    “好了,处理了满清鞑子的污垢,现在忘掉那些不快,听听本王宣讲新的政策。”

    “首先本王要说明的是,除了刚才的头目外,其余的数万叛乱者,经过调查确认,大部分是被刚才的恶贼蒙蔽,误信了他们的鬼话,这才走上叛乱、跟本王作对的错事!”

    “因此,本王将他们当中,被蒙蔽误导和被胁迫的广府本地百姓,共一万三千余人,已经释放,送其归家。其余的杀死众多客家人和佛山镇百姓,多有恶行,需要加以惩戒,数年后再使其归家。”

    “今日在此,本王要奉劝一句,众位不要相信那些蛊惑人心的一派胡言。两广之地,尤其是廣东一地,本王从未准备要将所有人的土地全部收缴,更别说要将诸位良善的乡绅、广府土人百姓的田地收缴了!”

    “但是,本王可以明确地说,像刚才被处决的那1356名那样的为恶之辈,他们的田地、财产,我讨虏军便要将之全部收缴,用以赔偿给那些被他们毒害的百姓!他们的田地,也会被被圣王王府收缴,用来低息出租给无地的百姓长期耕种。因此,本王在说一句,只要你不作恶,不替满清鞑子卖命,本王和讨虏军,不但不会收缴你们的田地和财产,还会加以保护!”

    “不过,本王规定的两条,必须做到!一是必须交纳粮税。本王不承认满清鞑子的一切功名,除了参加讨虏军的军属根据规定可以减免粮税外,其余所有人,包括王府官员,也必须按规定交纳粮税!”

    “二是所有田租,都必须遵守王府规定的减租减息的标准!”

    “具体章节,请收看圣王王府下发的新修订出台的《圣国田亩制度》。”

    ………

    郑绩和一旁的其他乡绅一样,都被台上圣王口中的承诺和他说的《圣国田亩制度》给吸引住了,甚至忘记了先前觉得圣王残酷。

    真的不会收缴自己的田地?不会没收财产?也许,正是因为圣王的威严,和处决人犯的残酷,使得众人都莫名其妙地,就是相信他的话。

    “鹤山城外那个天杀的李员外,被圣王枪毙得好!竟然骗老子,说什么长毛贼,啊,呸,说什么讨虏军会将老子家的田地全部分给客家人,鼓动老子和他一道,出银子出家丁去攻打圣王,幸亏老子机灵,没听信他的谗言。差点害死老子了,妈的个巴子!”

    “对啊!还有那个狗屁顾师爷,不就是以前帮我点小忙吗,就想让我出钱出人,冒着杀头的危险加入他那反叛的队伍,还说不攻下广州城,我家就要被抄家,想吓唬我,想得美?我就知道他们肯定会失败,幸好没理他!”

    郑绩听着身后两人在叽里呱啦的议论,不由想起自己,也曾想过将田产先卖掉一半,现在想想,幸好没听信传言,否则卖了祖田,如何对得起祖先?

    不过他说的减租减息,却不知道是何规矩,有何标准。

    单从这方面看来,这圣王其实还是对待百姓宽厚之人。否则,也不会逼迫乡绅减租减息了。

    没多久,有讨虏军士兵挑着两担刊印的新修订好的《圣国田亩制度》,给众位乡绅分发起来,嘱咐众人带些回乡,将圣国王府的田亩制度告诉众位乡邻。

    郑绩打开一看,最头上便是六个方正的大字,写着“圣国田亩制度”,却是一份告示。

    告示中宣布,整个圣国,都是圣王的治下。

    田亩制度的第一部分,是最根本的土地政策,规定了土地的归属问题。

    里面规定,没收一切满清蒙旗等鞑子的土地。这里面包括了所有的原来满清官府所有的官田、学田等。另外,对于各类寺庙的土地,育婴堂、普济堂、栖流所、清节堂、义渡、茶亭、社仓和义仓等各类善堂名下的土地,全部收归王府所有,所有善堂开支,由各地方县乡的庶务部门进行统筹支配。

    同样的,通鞑汉奸、背叛王府的叛乱者以及满清鞑子七品以上官绅,还有被百姓公认的恶霸地主,这些人的土地及财产,全部予以没收!

    对于其他乡绅、富户、农民、手工艺匠人、私塾先生、郎中、读书人、小商贩、猎户等普通百姓的土地应给予保护,不准没收。

    所有的土地,有主之地的,原来属于谁的,则仍然属于谁,但必须要在半年内,所在的乡以上政府机构进行登记,重新发放田地契证,才算有效。

    但告示中规定,凡是不按时向王府交纳粮税的,不执行规定的减租减息政策的,以及通敌背叛王府者,其名下的耕地全部予以没收,收归王府所有。

    无主之地,则收归圣王王府所有,但具体由王府下的各级府县乡等政府机构管理。

    接着,田亩制度的第二部分,又规定了粮税的税额标准。

    制度规定,田地还是按照以前的《圣国田亩制度》的规定,将土地按产量的多少,分为优等、良等、中等、次等、劣等五等田地。

    粮税收取的计量单位,暂时沿用以前的升、斗、石,但为避免各地升斗大小不一,王府制订了具体标准,按圣王的体重分为150份,每份为一王府标准斤。

    1升为1。5王府标准斤,1斗10升为15王府标准斤,1石则是150斤。王府标准斤,由各县乡税官提供标准。

    粮税按照阶梯几何递增的方式来征收。

    所有征收标准,均按亩产3石4斗稻谷的中等水田为标准田。

    一亩优等水田,大致相当于1。5亩标准田;一名良等标准田,相当于1。2亩标准田;而次等和劣等水田,则按0。8和0。6倍计算。若是旱地,则相应以水田的四分之一至五分之一计数;新开荒田,三年内不收粮税,三年后根据评定标准计税。

    私田的粮税标准收税是:一户人家,无论多少口,总数100田以内,且人均5亩以下,每一亩中等水田,收粮税1斗,银税0。5钱,银税可按粮税折换;超出上述两个标准的,则按超出的多少倍数,再翻3倍收税,直至等同于租用王府田地的租金收取。

    废除满清鞑子的一切剿饷、练饷等田赋附加税,废除地方官吏的一切耗羡、底串钱、局费、书差费、房费、差费等杂费。

    郑绩看到这里,不由暗自盘算自己的田地应缴多少田税。自己家有8口人,有私田220亩,已经算是超出了总数100亩,因此,前面的100亩按照粮税100斗,银税50钱计算,这样看来,税收比交给满清官府的要稍微高一点,不过,因为若是真的废除了以前满清官府的各类杂税附加税,却又比满清官府时期实际缴纳的要低得多了!

    不过,自家后面的120亩,则按1。2倍的3倍,也就是3。6倍计算,要缴纳粮税360斗,银税180钱,也就是36石,18两银子。

    郑绩不由倒吸一口气,幸好自己还只是超出1。2倍,若是超出3倍5倍的,实际算起来就是要缴纳10倍20倍的田税,岂不是还不如不要这田来得好。

    想到这里,郑绩明白,这是估计是王府特意制订的政策,便是防止大地主囤积过多的田地,放租谋利。

    田亩制度的第三部分,则是规定田地租金的标准。

    制度中提到两类租田。一类是王府的公租田,一类是民间的私租田。

    所有租田,均不需缴纳押金,也不得层层转租。所有租粮,全按定额租制,不允许按分成租收取,也不得自行折算成银两收取。所有缴纳租粮,若需折算成租银,则必须通过乡税务所进行兑换。

    而公租田,由地方县、乡政府相关机构认定是否有资格进行租耕。优先照顾无地,少地农民,但严禁转租。

    还是以中等水田每亩为计量单位,公租田的租金,大约为实际收成的四分之一收取,每亩收取租谷8斗5升。私租田当然由地主和租户自行协商,但不能超过实际收成的三成半。

    第四部分,则是土地丈量和清算高利贷。

    其中规定,废除一切地主的土地所有权和一切祠堂、庙宇、寺院、书院、善堂、以及民间放贷者的高利贷债务和租约。弘扬乡绅、富户的减租减息行为。

    对王府治下的全境田地,重新进行土地丈量,划分等级。由乡、村两级和乡民代表一起丈量核算,县级机构进行抽查督促,丈量后统一发放新的王府地契。

    而以后的粮税和租约,均按新的地契亩数和标准进行核算。

    最后的第五部分,则是简要地提了下农村的社会结构问题。实行村镇制度,土客分开。比如户口婚姻制度中规定,每家每口均需登记户籍,鼓励实行一夫一妻制度,但不反对纳妾,但凡多一妾者,该户的每年缴税增加一成。

    看完这份新修订的《圣国田亩制度》,郑绩不由暗自佩服。

    这份田亩制度,既处处为无地、少地的乡民考虑,又不至于彻底得罪像自己这样的地方乡绅。一旦这个制度推行开来,基本上便能彻底解决了农民的土地租种问题,虽然不能做到人人有土地,但却能做到人人有地耕,人人有饭吃。

    郑绩可以想象出,那些无地少地之人,不管是广府土人,还是客家人,将会如何拥护这个王府政权。

    这个圣王,还真是好算计!郑绩暗暗感叹道。

    “真是要变天了!这次回去,还是趁早将家里的田产卖掉一半,专心从事商贾之事为好!”离开广州的郑绩如此想道。(。)

第233章 程岭南进城() 
平息肇庆府和广州府西南部的土勇叛乱,顺便推出了《圣国田亩制度》的修订版。再通过这几千乡绅、行商的口中,向两广地区的所有治下百姓宣告,本王的土地政策。

    这样一来,相信那些担心自己的田地被没收抢走的乡绅富户,可以放下心来了,至于那些土人和客人,也可以稍微消停一下了。

    巡抚衙门后院花园,冯云山一边思索,一边慢慢踱步着,一抬头,却发现刘胜邦领着许祥光进来找自己。

    “圣王,上次开科取士的士子们,按照您的构思,编排的《王府官员手册》里面的为官要点须知内容,已经基本培训完成,不知道是不是将他们直接下方乡县里去?”许祥光请示道。

    “直接下方各乡县吧。目前两广之地,官员奇缺,地方县州,完全处于无政府状态,祥光,你将他们中的前3名,直接下放一贫瘠下县充任知县,其余的前47人,下放各县衙充任副县长,后面的50至100名,便留王府和各州府部门为属官,参与政事。其他各人,全部下放县、乡为官吏,对了,各地农民教习所教师必须齐全,凡担任教师三年者,可以优先提升为副县长级别。你去安排吧,名单报王府一份。”

    “是!”许祥光转身欲走,冯云山又叫住他。

    “祥光,最近事情多,圣王王府下面的各部人员抽调也差多不了,明日本王便会下宣布各部部长名单。可别小看这个部长,其实际,便是六部长官的尚书。本王想将医教部,交由你来负责。你有何意见?”

    “圣王,微臣拜谢圣王隆恩!微臣自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许祥光一听,激动得连忙跪倒在地,按照以前臣子拜见皇帝的礼仪,大礼参拜,只差山呼万岁了。

    冯云山也未阻止,只是摆摆手,让他下去安排士子就任之事。

    农历二月十五,圣王冯云山将原巡抚衙门,改为圣王王府。

    他宣布,任命目前辖区内的除军事外一切事务,均由圣王王府负责,全面接替原满清鞑子的官府各项职能。

    所有地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