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这个天国不太平-第14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续宾顿时想起曾国藩平时说的那些打仗的军事知识,排兵布阵的方略。

    很快,十营湘勇在谢家湾选了个稍高地势扎营,按照曾国藩制订的扎营规矩,这谢家湾背山靠水,正是扎营的好地方。

    接着,湘勇在扎营之处,修墙挖壕,墙高八尺厚一尺,用草坯土块组成。壕沟深一尺,壕沟挖出来的土都搬到两丈以外,以防粤贼用挖出来的土容易地把壕沟填掉。

    原本李续宾还要搭设篱笆的,但曾国藩告诉他,粤贼并没有骑兵,所有就免了搭设篱笆。

    按照曾国藩的命令,王錱又带领湘勇们立即开挖壕沟,只花了半个多时辰,便完成开挖。对于这些湘乡来的农民来说,这种挖沟作业本来是他们的本行,他们本来是农民农民出身,早习惯而来刨地挖土。

    这样一来,便在湘勇的营地,形成了几道防御工事。营地最内侧有子墙,墙外面,便是壕沟。曾国藩知道,粤贼这次带来的火炮不多,威力不不大,便没有多树木桩,本来按照他的那套扎营规矩,还要树立不少木桩的。

    通过这种方式,曾国藩告诉众人,如何将进攻粤贼转换为防守粤贼。

    就这样,曾国藩第一次亲自率兵对敌,将自己的临战战事安排呈现了出来。

    事实上,在后世的历史中,湘勇的这种方法,使他们到了一个地方就安营扎寨,不是进攻,而是等着别人进攻。

    湘勇是如何攻城的?很简单,每打到一个城市边上以后,便开始挖壕,并不跟太平军打,而且每驻扎一天就挖一天壕沟。

    这个方法看似笨拙,但是却很有效!后世在攻打安庆、九江等战略要城时,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一道加上一道,无数道无数道地围,无数道无数道地挖,一直让这个城市水泄不通,就看城里的粮食能坚持多久。

    “断敌粮道、断敌补给,方法很笨,但是很有效,这就是所谓的‘打呆仗’”。曾国藩指导着众人。

    不过,眼下的曾国藩,只是一个初步的“结硬寨打呆仗”的观念,并没有具体的详细标准,因而,扎营的标准还很模糊,所以扎营也相对比较简单,很快,扎营完毕。

    果然,不出曾国藩所料,围攻衡州城的讨虏军甲四师,在梁立泰的指挥下,很快分出了五千人,朝湘勇驻扎的谢家湾攻来。

    梁立泰是想一举摧毁湘勇的营地,灭掉来援的清军,彻底破了衡州城等地援兵的企图。

    梁立泰并没有太将这股长沙来的团勇看在眼里,他遇到过桂阳、郴州等地的团练,都是一帮乡绅的家丁和乡民,完全没有什么训练,一战即溃。因此,他听侦查的人禀报,长沙有股数千人的援兵来了,驻扎在谢家湾,便直接领着四个团的五千讨虏军,朝谢家湾冲过来。

    战斗打响!

    连梁立泰和曾国藩都没想到的是,他们双方兵力差不多,连武器都差不了多少,都是二千多杆鸟枪,其余的是刀矛等兵器。唯一区别的是,梁立泰这边有二百杆洋枪的配置,而曾国藩那边则抬枪多了几十杆。

    讨虏军冲到土丘下,梁立泰见清军的营寨前还是静悄悄的,不由一阵奇怪。当下也没多想,指挥着讨虏军继续往前冲。爬土丘时,突然,一声爆喝:“开火!”

    砰砰砰声音响个不停,讨虏军这才发现,前面只有50步远的一处地下,忽然冒出上千杆黑乎乎的鸟枪,纷纷开火。

    讨虏军顿时倒下近百人!

    有壕沟?!梁立泰立马意识到,前方有大量清兵埋伏在壕沟内!他没想到,这清军团勇,竟然不在自己的营寨内,而是出了营寨,在前面挖了壕沟,躲入其中,伏击自己。

    梁立泰连忙指挥讨虏军停止前进,爬地上一边躲避一边还击。

    战场上烟雾弥漫,又没有什么风,很快就什么都看不清楚了。

    梁立泰命令讨虏军分出一半,从另一侧试探性地进攻,却发现,另一侧,清军同样也挖了壕沟,大量鸟枪手、抬枪手在壕沟内据守。

    讨虏军试探地冲了两次,均是被鸟枪手打了回来,伤亡二百多人。

    而清军借助壕沟的掩护,基本上没受什么损失。

    梁立泰震惊了!他意识到,眼前的这股会挖壕沟的团练,不是普通的团勇!竟然比正规的绿营清兵还要难打。

    梁立泰调集讨虏军,搬出带来的仅有的二十余门土炮和字母炮,朝从地势有利的东侧壕沟开火,借着炮火的掩护,又伤亡了百余人,终于冲近了壕沟,却发现,壕沟后面有道低矮的土墙,土墙后大量清勇埋伏在那不断开着鸟枪。

    承受不住伤亡的梁立泰只好命令讨虏军后撤。

    第二天,梁立泰小心了很多,派出侦查,却惊奇地发现,清兵居然在昨日老壕沟的20余步的地方,又挖了四道壕沟,将整个营寨团团围住。

    梁立泰大吃一惊!这长沙来的团练,也太狠了。要知道,像昨天那个壕沟在里面,四个方向,总长也就三百来步,可往外推进20米后,总长要五百来步,一个晚上偷偷便挖了出来。这仗不好打了!

    为了防止清军继续挖壕沟向前推进,梁立泰命令一团兵力轮流值守,夜间点燃火把照亮阵地,果然发现清军夜间偷偷继续往前开挖壕沟。

    梁立泰派出那二连配备了洋枪的兵力上前,利用洋枪的射程,将用鸟枪组织防守的清勇杀得大败,连续两个夜晚,清兵开挖壕沟的团勇都被洋枪打死打伤数十人。此后,清军不敢再派人挖壕沟。

    但这只是局部的小战事,并不能改变什么。清勇的营寨,讨虏军无法正面攻夺下来。

    无奈,梁立泰只得率讨虏军撤离了谢家湾,继续包围衡州城。

    但,因为旁边就有这数千强悍的团勇在,随时要防备着对方和城内清兵夹击自己,攻城更加艰难了起来。

    几天后,让梁立泰无语的是,不知哪天夜里的什么时候,这股蛮横的团勇,在蒸水南岸的衡州城旁边一里许的一处土丘处,一夜之间又建起了一座营寨。直接与衡州城相互依靠着。这下,连围困衡州城都便得无法实现了。

    苦于没有大型火炮的梁立泰,在试着用小土炮和子母炮进攻了几轮后,便彻底放弃了击败这壕沟防守团勇的打算。只是四处派兵,围堵衡州城四周,防止清兵物资接济衡州城。

    于是,衡州战事就这样僵持了下来。(。)

第238章 天地会义军的安置() 
三月下旬的广州城,已经春意盎然,处处鲜花盛开!要不是冯云山早就有个春城是昆明的概念,说不准,他会将广州改名为春城。

    当然,这也是他自己的生活状态有关。自从有了如娇似玉的程岭南后,冯云山连续好几天起床晚了。

    要不是怀里的玉人催促,冯云山只怕还要再抱着怀里的温软温存一番。但在程岭南一句:“冯郎,今儿妾身身有不适。”才让冯云山收起心思。

    连续几天的鱼水之欢,让冯云山有种重新年轻起来的感觉,他和程岭南就和其他进入热恋中的男女一样,舍不得离开对方。除了程岭南实在太美,性格又是温柔似水,甚至逆来顺受外,冯云山发现,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不知为何,每次与怀中的美人欢好之后,都觉精力充沛,竟然好像受了滋补一样。

    望着怀里的美人儿,冯云山忽然意识到,自己就像以前看到的那些电视剧里亡国的帝王一样,每天沉迷于女色之中,有了美女便忘记一切!

    看来美色是英雄的坟墓,这话还真不错!能将英雄都消迷,何况自己其实只是后世国企穿越过来的一名小吊丝?

    不行!不能继续这样下去了!自己身负众多讨虏军将士和一帮老兄弟的利益。自己还想为整个汉人群体,整个华夏的振兴出力,推翻满清,不能就此沉湎于女色之中。

    想到这,冯云山连忙起来,吩咐侍女好好照料下程岭南,便来到王府前厅,也就是冯云山现在的办公处。

    看到左宗棠和陆顺德两人面前的茶杯,都已经没冒热气,冯云山便知道两人在这等候自己挺长时间了,不由有些不好意思。

    “季高和顺德兄弟大早过来见本王,何事?”为了掩饰自己这么晚才起床,冯云山问道。

    陆顺德一句“不早了快响午了”,搞得冯玉山尴尬异常。

    左宗棠却岔开话,一本正经道:“圣王,我们讨虏军总参谋部按照您的指示,在原来的《圣军练兵纪要》基础上,编制了份《讨虏军操练手册》,请您批阅。”

    说到正事,冯云山又回到圣王的角色,脸上也严肃起来。

    他接过一看,参谋部的这份《讨虏军操练手册》编写得很详细,将戚继光练兵的操练、行营、实战、胆气、营阵、守哨等内容都包含进去,不过,冯云山却不是特别满意。

    这种戚家军的练兵方法,在古代的冷兵器时代确实已经达到了顶峰,但它终归适合冷兵器时代。而冯云山却心里很清楚,如今已经进入热兵器时代,这套练兵方法练出的士兵,与满清绿营兵和八旗兵对阵,可能会很适用,但与洋人对阵,便会一下败如山倒。

    后世历史上,湘军便是采用戚家军的练兵方法,在甲午战争中朝鲜战场对战日军,便惨败,虽然有其他原因,但练兵方法与热兵器不配套,绝对是个隐患。

    因此,冯云山准备将自己知道的那点军训给加进去,再结合普鲁士的操练方法,放入《讨虏军操练手册》里面。

    冯云山让左宗棠等回参谋部再重新修改一下,将自己的那些效仿普鲁士士兵操练的想法,都跟左宗棠说了,让他都纳入《讨虏军操练手册》中。

    恰好,陆顺德又提醒,广州城内那闲置在一旁的十万天地会义军,还未妥善处置。

    冯云山略一思考,便有了方案。

    对待这批人数众多的天地会义军,冯云山采取类似后世军队裁军后进行集体转业的方法。

    具体操作当然落在了曾经率领过他们,作为头领之一的陆顺德的头上。

    冯云山让陆顺德从中挑选一万余人,首先是真心投靠讨虏军,再次有些武艺且身体强壮的,编为甲9师,成为正式的讨虏军将士,并且,准备就以这支部队为试点,进行新式操练。

    冯云山主要也是考虑到这批义军经历过起义的厮杀,有当兵基础。而且,若是将这批义军全部解散,势必会引发猜忌。不如挑选一部分,哪怕就是一万人,也可以收买义军的人心。而且,正好,占领广州城有大量缴获,有点粮食的冯云山,不愁士兵多。

    剩下的九万人,冯云山也不会让他们自行解散。这帮人中,很多人其实都是游手好闲的江湖游侠儿,人多了一聚集,便会生出事端。就算让他们回家,也不会老老实实种地之类的,还是会聚集起来闹事。

    所以,除非将之拆散了,分批安置到不同的地方,否则,还是放在自己手中,集中管理起来。

    而后,冯云山和陆顺德一起,又从中挑选了3万人,这些人,不是本身就是西江一带水上讨生活的天地会众,就是身体强壮而又水性好的人。这些廣东义军本来就大多是深谙水性。冯云山准备将这3万人,集中起来交给伍崇曜,作为即将筹办的内河水上运输公司的伙计和水手等。

    上次冯云山让伍崇曜在南洋公司下面准备筹建一家粤北武江上面的水上运输公司,专门为大宝山铁矿和曲仁煤矿运输煤炭和铁矿石,如今,他想的是既然有这么多人手,就不仅仅是只运货物,还要进行客运。而且,不限于武江一地,要拓展到整个两广,甚至湘南一带。

    可以想象,若是这个水上运输公司建立起来,不用垄断所有的河道江面运输生意,只要占大半以上,便是一个恐怖的超级存在了,甚至可以与冯云山以前听说过的漕帮相提并论了。

    而且,若是这个运输公司发展了,还可以改头换面,深入满清腹地,不论是打探消息,还是垄断运输生意,都是很好的选择!

    想到这里,冯云山找来伍崇曜,商议立即将将这个水上运输公司组建起来。

    伍崇曜一听,道:“圣王,上次您提起过后,我便召集人手,已经将这个水上运输公司初步搭建了。目前还在选择通航路线和河道,另外人手和船只都不够,最关键的是,没人知道这个水上运输公司,除了南洋公司的业务外,难以接到其他生意。还有,除了西江北江的下游外,其余的支流,甚至干流的上游,都只能通航小船,这些都难以解决。”

    冯云山点点头道:“人手已经不是问题,眼下原来就有3万原来的天地会义军,划到水上运输公司来,需要崇曜你来将他们安置妥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