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这个天国不太平-第16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原本在历史上,要到秋季才建立的乡官制度,也因为冯云山这扇蝴蝶翅膀的扇动,出现了偏差,提前被杨秀清给抛了出来。

    杨秀清派出的细作将太平圣国在湘南一带区域实施的圣国田亩制度抄了过去,杨秀清根据这个变异的田亩制度,又结合自己的理念,终于制订出跟历史上太平天国原来的一模一样的《天朝田亩制度》,并且,附带地,宣布全面建立乡官制度。

    各级地方均实行一种兵农合一的农村公社组织制度。每一个两司马管辖二十五家,卒长管辖一百家,旅帅管辖五百家,师帅管辖二千五百家,军帅管辖一万二千五百家。

    这是一种公有制到极致的社会形式。每家除耕种外,规定都要种桑、养蚕、织布,和养鸡、养猪等,并且,所有收获不得归私有,除留粮食可接新谷外,全部都归圣库。凡麦、豆、宁麻、布、帛、鸡、犬各物及银钱也一样都要归公有。

    至於各家所有婚嫁、弥月、喜事(即丧事,因太平天国以人死为升天,是大喜事,所以叫丧事为喜事),俱用国库,但根据等级进行限定,通国皆一式,不得多用一钱。其馀鳏、寡、孤、独、废疾,都颁国库赡养。

    乡官的设立,凡初定州县,即其地分军,立军帅以下官,大张布告,命各州县编造户册,在本乡公举军帅以下各官,赴省呈投,发给各户门牌。

    原本,太平天国在建都天京之前,一路攻克无数州县,却全都没有驻守,只是抢些钱粮人便放弃。

    但自建立乡官制度后,所克各州县,照天朝田亩制度规定,用军制组织百姓,由百姓公开推举军帅以下的各级乡官,统于由天朝任命的监军、总制,开始治理地方。

    自此,天国也算有了自己的地盘。不过,南京城内的百姓,都非农民,又无地可种。历史上的天朝田亩制度,可从未真正实行过。不过,由于冯云山的出现,谁也预料不到,这个世界,与历史上到底会发生什么变化。

    其次,由东王筹划,天王宣布,在天京实行全面圣库供给制。

    东王派出廣西老兄弟和廣西妇女等一干拜上帝教骨干教众,先向天京城中百姓宣传共有共享的道理,再宣传天朝田亩制度,同时宣布废除地主乡绅和一切官绅的土地占有制,一切财产全部实行公有制,充入圣库。要求实现“天下大家处处平匀,人人饱暖,个个有田耕”的太平世界。

    而天王,则亲自在新建的基督殿内举行宏大的讲道理会,宣讲解放妇女,废除儒家等其他一切妖魔邪教的道理。

    并且,天王宣布,整个天京城中的太平军将士和所有百姓,全部按男女性别进行分隔,设立男馆和女馆。原来城内的百姓,无论夫妻还是子女,都必须分隔在男馆和女馆中。

    “凡夫妻私犯天条者男女皆斩”,一时间,城内百姓哭泣哀求,但被一帮廣西老兄弟强行驱赶到男馆和女馆之中,有数百男丁想起来反抗,立刻被手持牌刀的天王御林军斩首一空,余者,纷纷吓的自行跑进男馆之中,再也不敢反抗闹事。

    天王又宣布,天京城内所有百姓均要恢复汉族装束,留长发作为反清的标志。但凡剪发、剃胡、刮面,皆是不脱妖气,斩首不留。

    于是,悲催的南京城百姓,纷纷自行剪了辫子,留着半短不长的头发,希望能早点长出头发,不要被天兵当成清妖捉起来。

    而此时,南京城水西门旁边的一处男馆内,数百名年幼各异的男子,一同在跟随着一名头系红巾的廣西老兄弟,背诵天王教条。

    而一名长相英俊却表情狰狞的青年男子,却偷偷地自言自语道:“要是善祥那丫头还在南京就好了!将她献给天王,说不定我傅学吉便能当上国舅,从此飞黄腾达!”

    不过,这名叫傅学吉的青年男子还未来得及做完美梦,便被那名头系红巾的廣西老兄弟给揪了出来,劈头盖脸地骂道:“老子好不容易在男馆中设坛讲道,你这狗贼却给老子开小差!给老子背天王教条,今天背不出,便十杖,明日背不出,便二十杖,直到背出或杖毙为止。”

    傅学吉脸色惨白,恶毒地望了这名头系红头巾的太平军一眼,无奈地跟着念道:“百姓之田,皆系天王(天父)之田,每年所得米粒,全行归於天王(天父)收去,每月大口给米一担,小口减半,以作养生之资。……店铺买卖本利皆系天王(天父)之本利,不许百姓使用,总归天王(天父)。如此魂得升天,不如此,即是邪心,即为妖魔,不得升天,其罪极大焉。”

    。。。。。。。。。。(。)

第269章 商议出兵() 
这日,在新建的天王府,天王洪秀全临时将真神殿当成议事大厅,召集天国文武百官,由东王宣布出征事宜。

    天王身着黄袍,头戴金冠,坐在真神天王宝座之上。随着天国定都天京,各种制度的实施起来,特别是男女分馆的实施,蒙得恩最近又在城内搜罗了十数名美貌女子,送入天王府中作为婢女,洪秀全感觉自己对天国的奉献才有一点回报。

    下首中间一张清妖的太师椅上坐着东王杨秀清,而再下面几个台阶,摆着四张椅子,前两位空着,却是西王和南王的座位,另外两张分别坐着北王韦昌辉、翼王石达开两位王爷。

    最下首,则是以秦日纲、胡以晄为首的一干天国文武。曾水源、朱锡琨、陈承瑢、蒙得恩、曾锦谦、赖汉英、曾天养、卢贤拔、傅学贤、曾钊扬、黄文金、曾立昌、陈仁保、张维昆、钟芳礼等人全部在列。

    东王清清喉咙,威严地扫视了众人一眼,道:“如今我天国立都天京,有天兵数十万,可战天兵也有近十万,不能困守天京!加上近日清妖头向荣在天京城南孝陵卫,建立江南大营,清妖头琦善在扬州城西,建立江北大营,意图封锁天京。近日便议一议,该当如何?”

    天王也开口了,声音略有沙哑,满眼倦色,显然是昨夜并没歇息好:“东王刚才说的有理,朕也是想不能只是固守天京,要派一路天兵冲破清妖封锁才行。众位兄弟,都说说吧,以晄,你先来!”

    被点名到的胡以晄,连忙站起来,向洪秀全和杨秀清行了一礼,朗声道:“以晄是粗人,但也觉得不能挤在天京白白耗费粮食,要打出去抢些清妖的粮食才行。天王东王说打哪里,以晄便领兵打哪里!”

    洪秀全微微点头,赞许地看着胡以晄。而下首的杨秀清却皱了下眉头,不过马上便变成微笑,道:“以晄兄弟能为天王和本王分忧,其心可嘉。其他兄弟也说说,到底怎么出兵才好?”说完,杨秀清往众将领中看去。

    诸将中的朱锡琨却站了起来,他是东王的心腹,眼下东王询问,他理所当然要出来为东王扎台。更何况,眼下东王要派兵出征的消息其实早已经传开了。只是,到底是西征还是北征,东王还没透露出来。

    “锡琨却是觉得,我天国应派数万天兵,击破天京城外的江南大营,然后北征,进军清妖的河南和直隶,直捣清妖巢穴。”朱锡琨跟随东王已久,自然揣摩了些东王的心思。

    但见杨秀清眼中精光一闪而逝,朱锡琨便知道,自己猜对了。

    洪秀全一听,也是拍掌赞道:“好一个直捣清妖巢穴!锡琨兄弟勇气可嘉!东王,你看如何?”

    杨秀清摆手道:“还是先听听众位兄弟们的看法。”

    众人也不是傻子。见天王东王都赞成向北出征,众人便恍然大悟!

    于是,众人纷纷大声发表看法,赞成北征!而且,只怪自己反应慢了些,被朱锡琨抢了头彩!

    刚出任东殿左丞相的曾水源出列道:“禀天王、东王,职下也是赞同出兵北伐!不过,光是一支出兵北伐,只能吸引北部的清妖兵,然我天京的压力犹在!故而,职下认为,我天国不但要出兵北伐,还要派支兵力巩固天京,扫清清妖布置的江南江北大营!”

    众将一听也均点头,被满清兴建两座大营,一南一北死死掐住天京的咽喉,自然让众人忧心忡忡,无不希望早点拔去。

    见众人均只是附和,也发表不了什么新的意见,杨秀清便将目光移向北王和翼王,道:“北王和翼王,你们也说说吧。”

    韦昌辉奸猾无比,忙抢先道:“出征势在必行。臣弟跟随天王兄、东王兄,随时接受调派。”

    杨秀清笑而不语,又望向石达开,心情复杂。

    杨秀清心里也清楚,天国诸多将领中,能文能武的,当先要数石达开。可从金田团兵开始,石达开便一直跟随南王跟得紧密,而南王又是天王一系,杨秀清无奈,只能选择和西王肖朝贵联合起来,并且接纳笼络北王韦昌辉,打压石达开。

    如今,尽管怕惹怒自己和天王两人,天国上下都没人提及南王冯云山,但杨秀清知道,南王不再安心做天国的南王了,而是要做他的圣王。想到这,杨秀清不知自己该是是欢喜,还是该愤恨。

    这石达开与南王关系那么密切,无论如何,都不能让他单独领兵出征。

    石达开哪会想到,就这么一会,东王会转过这么多念头。他行了一礼,朗声道:“以小弟看,这天京城墙高厚,我天国将士又是敢战之师,不必官这清妖的江南江北大营,反而应留着,拖垮清妖的后勤补给。至于出兵,小弟赞成西征而不是北伐!”

    洪秀全一听,眉头一皱,顿时不悦。而杨秀清表面上依旧是微笑满面,但实际心中也是针扎一半,北伐乃是他早就有的打算,如今石达开竟然反对,当然让他心中一阵不爽。

    “喔,翼王倒是说说看,为何不能北伐?”杨秀清此言一出,顿时整个在场的天国上下,都明白东王确实是主张北伐。

    “东王兄,目前我天国将士,虽有百万之众,但可供出征,也就十万精兵可用。目前在镇江和扬州各一共有三万精兵,而天京城内五万,剩余当涂和浦口各万余。”只见石达开扫视众人,侃侃而谈:“自古长江之险,在上游荆州、武昌,中游九江和安庆之地,如今我天国只占据下游的金陵和镇江之地,无险可守。小弟听说清妖已命人在岳州组建了一支水师,若是待它强大起来,从武昌自江而下,则我天国屏障全失,天京难保!”

    “而湖广、江西等地,沃野千里,百姓也皈依天国,实是我天国最好的土地,不取实是可惜。因此,不论从拱卫天京,还是从扩大天国辖地出发,都应该先全力西征,再言东征或北伐等其他!”

    石达开的一席话,让众人均是感触。杨秀清见自己主将的北伐被否定,不由微怒,直接一锤定音道:“翼王此言有理,但却考虑不周!要知道,清妖腐朽不堪,妖兵战之即溃,毫无战力可言。而反观我天兵,战力强盛,一路杀得清妖丢盔弃甲,溃不成军。所以,本王决定北伐,派遣一支天兵,由可靠大将率领,一路向北,直捣清妖妖穴。”

    见众人吃惊地看着自己,杨秀清又道:“同时一道西征!西征天兵沿长江逆流而上,攻占两江和湖广之地。再北上与北伐天兵联合横扫中原腹地,将清妖赶出巢穴。”

    众人被杨秀清的同时两路出兵的气魄给震惊了,半响后,纷纷夸赞起来:“东王英明!职下愿供驱使,斩妖除魔!”

    天王也是愣,继而哈哈一笑,道:“东王的决定便是朕之决定!一举攻克清妖巢穴,希望明年,朕能移驾清妖巢穴去。”

    天王东王都决定下来,众人再商议也没了意义。于是,太平天国便定了下来,开始北伐和西征。

    长江边的瓜洲镇。

    刚受封顶天侯又兼任天官正丞相的秦日纲、春官副丞相吉文元、恩赏丞相黄文金,三人腰挎长剑,威风凛凛地立于阵前,长江岸边,两万多太平军将士列着整齐长阵,还有三千骑师,围绕在步师周围。

    江风吹来,天国的明黄团龙战旗哗啦啦作响。

    军阵前供着三牲和黄裱诰谕。

    三声炮响,秦日纲登上将台,对北伐士兵说:“今日,天国癸好三年四月初一,奉天王、东王命,我等誓师北伐!”

    “此次北伐,分为左右两路天兵。我等即为北伐右路军,由我和春官副丞相吉文元、恩赏丞相黄文金三人率领。而左路军攻一万五千人,由殿前左三检点朱锡锟、殿左七指挥许宗扬、殿左十五指挥黄忠来统帅。”

    “我们北伐军,乃是是一支为天朝屡立战功的精锐之师,将士们一路攻州夺县,现在,又要承载天王和东王的重托,一直攻下清妖的老巢京师。我们将和左路军一道,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现在,誓师开始!”

    顿时,号炮连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