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这个天国不太平-第30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想到这,韦昌辉一扫心中的凄凉颓废之心,朝身后的三百亲卫喊道:“兄弟们,本王虽然失败,但还有资本。那便是黄州府的韦俊等万余将士。本王已经打定主意,去投奔南王,尔等可愿追随左右?”

    众亲卫大喜,纷纷高呼愿意。

    于是,韦昌辉领着众人找了几艘船只,渡江准备前往长江上游的黄州府。

    不料,刚驶出秦淮河口,上游江面,迎面驶来一直庞大的船队,船上高扬着太平军的大旗,上书一个大大的赖字。

    却是驻防太平府的赖汉英率领水师,也接到了洪秀全的密诏,前往天京勤王护驾,正好碰上逃走的韦昌辉等人。

    韦昌辉大惊,下令船只避开绕行,不料,赖汉英见有天京城内出来的船只,下令盘问天京城内的情报。

    韦昌辉的亲卫本就提心吊胆,被赖汉英一盘问,就紧张地露了馅。

    于是,悲催的韦昌辉,本想假扮普通士兵逃走,就这么糊里糊涂地被赖汉英的水师俘获。

    得知赖国舅领兵来援,还俘获了韦昌辉,洪秀全总算放下心来。

    他连忙下诏,天京城内的所有太平兵,不分东殿北殿,全部不予追究,都是天国的兄弟。同时,又接连下令,让蒙得恩领人打开水西门放赖汉英领千余士兵入城,打开神策门放城外的镇江援兵李秀成领数百余太平兵入城。

    被擒住韦昌辉,自知难逃一死,一直呼喊要见天王。但洪秀全不予理睬,直接下令,将其肢解,枭首示众。

    韦昌辉死得极其惨烈:

    蒙得恩亲自操刀,他命人将韦昌辉全身脱光,手脚都绑住,束缚在木柱上,像杀猪一样,只不过,顺序反了过来。

    斩去韦昌辉的十根手指和双足,让四名太平兵按住不停挣扎的韦昌辉,底下放了两个大盘,用来接住韦昌辉的鲜血,准备用来祭奠被他杀死的天国将士。

    这还不算完,被痛晕过去的韦昌辉,迎来更凄惨的经历。

    蒙得恩命人将烧好滚烫的开水,从头顶、肩膀浇下,将韦昌辉烫得皮开肉绽,死去活来,而又命两名剃头匠,一边淋水,一边刮毛,将已经不知死活的韦昌辉全身刮得白白净净的。

    然后,蒙得恩手持尖刀,破开韦昌辉的白肚子,将肚内的内脏全部一块块地掏出,放在一旁的盘子里,又将韦昌辉脖子切断,将头颅取了下来,送洪秀全过目后,悬挂在东王府大门上示众三日。

    观看整个过程的赖汉英和李秀成等天国将士,心头无不凛然,心知这是天王对韦昌辉恨到了极点,才会如此狠辣。

    天王这是在警告天国的将士,背叛他胡来的人,将会受到怎样的惩罚!

    只是,不管是赖汉英,还是李秀成,虽然明知道韦昌辉死有余辜,但心头还是难以抑制地冒起一股冷汗,心生兔死狐悲之念。

    而在一旁的兴国侯陈承瑢,更是后背一片冰凉,心中大骇。他不由得不惴惴不安,与韦昌辉勾结,杀了东王府数千人之多,而在后面,又怕北王府之人说出他的事情,将北王府的家人斩杀一空,如今也不知道天王清不清楚他做的事情。

    不过,看到韦昌辉的惨死,陈承瑢更加看清了天王的狠辣。他心中暗自盘算,自己应不应该逃往在糊北征战的侄儿陈玉成处。

第495章 洪秀全的招揽(求全订支持)() 
稳定了天京城内局面的洪秀全,来不及欣喜,就被一团阴云笼罩着:江北大营的清军,在前段时间偷袭未果后,趁着李秀成率领镇江的五千太平兵回天国之际,再一次偷袭镇江。这次,镇江没有得力将领统领,加上城内的守军遭遇天京事变,人心惶惶,无心作战,竟然被清军一举偷袭得手,被攻占了。

    甚至,城内原本视死如归的太平兵将士,竟然在城破以后,走向了两个极端。四千的守兵,被袭杀了不到五百人,城头上的太平兵还没回过神来,镇江城便破了。剩下的三千四百太平兵,一千四百余人在破城后,奋勇不顾地反击,想夺回镇江,视死如归般冲向兵力占优的清军,被屠杀一空;而另外的二千太平兵,见势不妙,也顾不得逃走,竟然直接投降了满清。

    让得知消息的洪秀全大骂不已,但他又是心惊胆战。

    他虽然不是很清楚这些太平兵为何会如此,但隐约中有些察觉,这跟绝对天京变乱有关。

    其实,洪秀全稍微静心下来一些,便能看明白:那些不管是自杀式地战死的太平兵,还是投降的太平兵,都是原本东殿将士,原本在东王手下,士气昂扬,斗志满满。那是他们相信,东王是天国的柱石,又是天父下凡的附身,是圣教的圣神风,神圣尊贵无比,有他的带领,天国必将杀尽清妖,建立太平盛世和人间天堂。

    可在东王惨死之后,他们的信仰便完全崩塌了。

    别说他们这些普通太平兵,就连那些军帅总制们,都不敢相信,圣教的圣神风之身的东王,竟然也能被杀死。那以后天父没了附身之人,如何下凡,如何处理天国大事,如何救赎他们的灵魂,引领他们上天堂?

    所有的信仰、希望全部破灭的这些东殿太平兵,遭受重创,便陷入疯狂的境地。要么疯狂地寻死,甚至崩溃自杀;要么便完全推翻了过去的信仰,觉得自己被骗了,加上主将罗际隆战死,镇江城被破,逃回天京也要被天王责罚,索性投降满清,与过去的信仰彻底背弃,开始追求富贵荣华。

    感觉自己的天国岌岌可危的洪秀全,顾不得有损自己的面子,仿似自己从来没有下旨宣布东王杨秀清为东逆一样,将所有的这一切,全部推在韦昌辉头上。

    他下诏宣布,说北王韦昌辉包藏祸心,意图谋逆,先是害死东王,又逼走翼王,更来攻打天王府想取自己而代之,将之前发生的一切,全部推在韦昌辉头上。

    然后,洪秀全在诏命里面,撤销了杨秀清的图谋篡位罪名,宣布恢复杨秀清的东王称号,又加封杨秀清为“圣灵”,宣布杨秀清被杀的那天,六月初六,为“东王升天节”。

    东王杨秀清不是被杀,而是以这种形式,升天去天堂追随天父去了。

    洪秀全不但为杨秀清公开平反,追念前功。不但如此,他还将自己的第四子过继给东王,袭东王爵,称幼东王,坐镇东王府,重建东殿。

    当然,他的目的当然不是仅仅占了这名义上的东殿,而是想挽回东殿将士散失的人心。通过为东王平反,笼络东殿将士,仍归心天王。

    接着,洪秀全不但赦免天京城内外的所有东殿、北殿将士,宣布不予追究,而且又连续地一一发布诏书,诏令前段时间投降南王的曾水源、胡鼎文、杨辅清回归天国,既往不咎不说,还对三人均以侯爵之位以待。

    对于翼王石达开,洪秀全更是专门连下三次诏书,命石达开回京,并且,为了笼络他,封他为“电师通车主将义王”,可称九千岁,并当即匆忙命人镌刻了一道义王金牌,派人赶往巢县送给石达开,请求石达开回师天京,接任东王的辅政王爷地位,将来若是南王回归天国,便辅佐南王打理天国的政务。

    显然,洪秀全是见到天国势力大减,连镇江城都被江北大营的清妖攻克,才会出此计策,想以此唤回离开天国的太平军。

    但不说天京以外的太平兵,就算是天京城内的东殿太平兵,也是将信将疑。也对,前不久,北王韦昌辉才假借天王的名义,宣布不追究东殿将士罪状,将数千东殿部属骗到织馆中观看对北王的杖刑,不料却是被骗,关在织馆中被屠杀一空。

    甚至织馆中的血腥味到现在还没去掉,东殿太平兵怎么可能会马上相信天王说的话,谁知道是不是又一次欺骗和屠杀?

    天京城内的东殿将士麻木,对洪秀全的诏命没丝毫欣喜。

    曾水源、胡鼎文、杨辅清等人更是没有一点消息回应,仍自顾自地与南边的太平圣国接触归顺事宜。他们是彻底对天国失望了,死心塌地地要跟随南王了。

    而翼王石达开,则是去意已决,等待这么多年,终于要奔向南王,无论如何不愿意再被干扰了。面对洪天王送来的巨大封赏,和辅政王爷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势,石达开坚决回绝,并托人给天王明确的答复:达开原本投奔金田起义,就是为了投奔南王,而非天王。

    这一句话,让洪秀全悲愤莫名,怒火焚心,却又无可奈何。

    不过,奇怪的是,对糊北黄州府的韦俊,洪秀全却不管不问,似乎忘记了他的存在。

    反倒是,在杀韦昌辉、平定天京城的第二天,洪秀全就亲笔写了一封他自认为诚意拳拳的信给冯云山。

    在信中,洪秀全先是回忆了年少时光,他作为表哥,给冯云山遮风挡雨的事情,和冯云山一道读私塾,一道外出游学等友谊。接着,又说起他创立拜上帝教之事,提及两人一道去廣西贵县表兄黄盛均家落脚,四处传教,又夸赞冯云山在他离开贵县回廣东时,还努力发展教众之事,分享了两人一同在紫荆山等地发展壮大的艰苦经历。

    随着话锋一转,洪秀全又提及当初冯云山如何协助自己,发誓要辅佐他这个天王建立人间天堂。

    最后,洪秀全在信中恳切的请求冯云山莫怪他之前被东王蒙蔽,对于之前委屈了冯云山,他感到很自责,如今他已经发现,东王杨秀清对于冯云山的加害,于是他不惜天国动乱也诛杀了东王,为表弟出气。不过因为要拉拢东殿将士,暂时不宣布东王为叛逆。

    希望表弟能重新回归天国,辅佐他,两兄弟一起掌管天国,杀灭满清,共创人间天堂!

    随着亲笔信的,是一道盖有天王大印的封赏:封南王冯云山为“圣灵通车主将地王”,与他的天王对应,地王亦称万岁,掌管天国的一切朝政。

第496章 圣王的大喜事() 
广州城内的圣王王府中,冯云山最近是笑容满面。

    不但圣国迎来大喜事,他个人也迎来最为重要的喜事。

    前几天,从特务司传来的情报中得知,太平天国的天京,发生变乱,东王杨秀清以天父下凡逼迫天王洪秀全封其为万岁,然后,便发生了北王领兵进天京,深夜袭杀杨秀清,血洗东王府,更在天京城内大肆搜捕东王党人。

    冯云山乍一听这个消息,惊得下巴都快掉下来。

    他怎么也没想到,天京事变竟然这么快就发生了。

    历史如此惊人地相似,自己的到来,已经让这个世界改变了很多,但没想到,竟然还是发生了“天京事变”,可又如此的不同,不但提前了两年,而且参与的人也有了不同。

    他立刻意识到,这是一个巨大机会,一个扩大自己势力,减少太平兵那些老兄弟损失的机会。

    历史上的天京事变,让太平天国国力大损,元气大伤,从而由盛入衰,并逐步走向失败。除了决策者东王杨秀清这个领袖没了之外,还有一点,便是天京事变让东殿的大部分部属将领全遭惨死,天京城内经过韦昌辉的排除异己,近二万的天国将士和百姓被杀,这个损失可谓巨大。

    天京变乱之后,不但太平天国军事力量的大为减弱,廣西老兵和中层将领造成锐减,最为关键的是,因为信仰的崩塌,圣教的那种超强的动员力和奋勇杀敌精气神都没有了,普通太平兵的战斗力严重下降,天国的领袖们形象,更是跌入冰点。

    可以说,自从天京事变以后,整个太平天国的宗教信仰,再不如前期的那么狂热。不但战斗力下降,亲密的兄弟关系也瓦解了,整个天国开始混乱起来。整个太平天国从主动进攻,变为被动防御的局面,从此每况愈下,而加上洪秀全的高度专权,造成大纲紊乱,人心大失,原本很有可能占领全国的太平天国,最后以惨淡的失败告终。

    可如今因为自己的存在,历史截然不同,所不定,自己运作一番,会有出其不意的收获。

    冯云山对特务司下令,立即对太平天国的一干将士,实施原先预备的策反策略。

    这时,后续的消息逐渐传来,先是范汝增抵达安庆,会同已经归降圣国的傅学贤,劝降了东殿旧臣曾水源,率领安庆一带的东殿将士脱离天国,宣布效忠自己。而紧接着,翼王石达开也在巢县宣布脱离天国,效忠自己;九江府的东殿左五承宣胡鼎文也带领五千东殿将士,还有丹阳城外的杨辅清率领一万余人,也宣布投效翼王石达开,相当于投奔自己。

    单这些东殿将士和翼王的投奔,便让冯云山乐得嘴都合不拢了。

    不是增加了多少兵力,这些太平军,他还没看在眼里。而是这种轰动的效果,自己接收太平军的举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