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这个天国不太平-第3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559章 秦日纲抢走努尔哈赤的尸骸() 
秦日纲见清妖逃往城东,忙领兵趁势追击。他是担心东郊埋伏的太平军,都是新兵居多,战力低下,怕抵挡不住。

    而盛京城东郊外,近三万太平兵与二万五千旗兵和旗丁厮杀在一起。刚开始,埋伏的太平兵还占优势,但太平兵中毕竟大部分都是最近席卷挟持的汉人壮勇,遭遇清军的五千骑兵一个冲锋,便迅速溃败。

    太平军中,只有八千余人是原本的北伐军将士,战力稍强,虽然带领两万余新兵勉力强行支撑,但在五千满清骑兵的疯狂冲锋下,加上一万旗步兵和一万旗丁的死战,终于支撑不住,一下便溃败。

    率领清兵的,正是盛京将军奕兴。

    他也没想到,竟然能击败长毛贼兵。他原本只是心怀死意,想着太祖和太宗的陵墓若是被长毛贼兵挖开,自己必是死路一条,既然如此,不如拼死一搏。于是,他率领着同样心怀必死之心的满清战兵,充满屈辱和怒火地向长毛贼兵攻去,没想到,竟然出乎他的意料之外,数量虽少的清兵,竟然一举战胜了人数众多的贼兵。

    奕兴大喜,他忙率领手下清军一路击杀长毛贼兵,两军当即厮杀在一起。

    而这时,盛京副都统隆克托率领四千五百马步旗兵和四五千汉奴逃了过来,后面紧跟着追击的三万太平兵。正是秦日纲率领着太平军主力,索性放弃了攻城,全力追击清军。

    秦日纲的这部分太平军主力,有一万多名是经过数次血战的北伐军老兵,战力强悍。有了这部分太平军主力加入,形势一下逆转。

    上万的北伐老兵,在高官台的一处山梁边终于追上了正在与太平军激战的清军,两股太平兵前后夹击,战场形势一下对太平军有利起来。

    五六万太平兵,在盛京东郊长达几里的战线上与三万多名满旗清军厮杀,人数众多的太平兵本就战优势。而隆克托的这股溃败的清军,犹如一剂毒药,混入清军中,一下便传染给了其余的清兵。

    于是乎,清军士气开始低落,而对应的太平军因为人数众多,援军新至,士气高涨起来。

    秦日纲亲率的这万余北伐军将士,经过数十次的血战之后,武器已经有大半是缴获的鸟枪火铳等火器,面对高头大马的满清骑兵,并不慌张,已经有充分对付骑兵经验的北伐将士,让长矛兵和牌刀手在前抵抗,利用阵型进行直刺和劈砍,火枪手在后放枪伏击,一时间,竟然将满清骑兵杀得无招架之力,清军只得连连逼着汉奴冲锋,耗费太平军的火药。

    双方胶着厮杀起来。双方均死伤惨重。两军从下午厮杀到晚上,又从晚上杀到第二天天亮,直到早上太阳出升时分,忽然一阵欢喜的呐喊,太平军中传言:“清妖酋的祖坟已经刨开了!”

    闻言,秦日纲大喜,命令数万太平军将士都齐声大喊,宣扬清妖酋头的祖坟已经被挖开,并将已故妖酋尸骨进行焚烧,挫骨扬灰。

    太平军士气大振。而清军这边,则士气低落,所有满旗兵一时间均心如死灰。

    奕兴更是如遭雷击!他知道,自己完蛋了!

    太祖和太宗的寝陵,竟然还是被挖开了,连两位先皇的尸骨都被拖出,遭长毛贼兵的损毁,这时大清的悲哀,是整个满族的灾难。

    任谁都知道,大清之所以能夺鼎中原,得天下二百年,就是因为祖坟葬在了龙脉上。有这龙脉的保佑,爱新觉罗氏的皇位就会千秋万代;而要是祖坟被挖了,则龙脉便断了,这就意味着大清国的衰落和满族的消亡,就要开始了。

    这已经不是自己领兵作战失败不失败的问题,而是关系国体之本,国祚不能长久。京城的那位皇上,还能放过自己?

    因此,万念俱灰的奕兴,率领着同样心如死灰的清兵,寻死般冲向太平军,准备同归于尽,拼死一战。

    双方又是一阵更为激烈的厮杀。清军损失惨重,数百数百的人马被太平军击毙,当然,太平兵也是上百的战死。

    奕兴身边的亲兵拼死护卫着,不过,好几名太平军的军帅已经盯上了他,带领太平兵直朝他扑去,终于,奕兴身边的亲兵越来越少,在损失数百名太平兵的代价之后,数十杆长矛插入了奕兴的身体。

    奕兴的战死,本应该成为压垮清军的稻草。但就在这时,从东北面传来猛烈的杀喊声,以及轰动整个盛京东郊的马蹄声。

    上万的满清骑兵赶到,却原来是黑龙江骑兵和吉林骑兵两支援军连夜赶路,拂晓的时候终于赶到盛京东郊,看到盛京清兵的溃败,黑龙江将军英隆和吉林将军景淳各率先锋骑兵上万,向太平军发起猛攻。

    太平军原本就只占有限的优势,但在击杀了无数清军之后,厮战一昼夜,已经筋疲力尽,又累又饿,如何是新入场的满清旗兵的对手?

    在攻势如虹的满清骑兵猛烈的冲击下,太平军,尤其是一帮新加入太平军中没多久的辽东壮勇,很快崩溃,太平军大败。

    秦日纲大惊,连忙率领太平军主力精锐赶至于东面,想抵挡住满清骑兵的冲击,但在败退的太平军感染下,哪里还能有效组织起阵型来?

    太平军的数万新兵,顿时崩溃,纷纷四面逃走。

    秦日纲见势不妙,只得率领自己的精锐,且战且退,一边领兵往盛京城南撤退,一边派人组织收拢败军。

    清军在黑龙江将军英隆和吉林将军景淳以及盛京副都统隆克托的率领下,趁势追击,击毙无数太平军将士,最后因惦记福陵和昭陵的情况,又见长毛贼兵已经大败逃窜,便各自派遣一支骑兵继续追击,三人却急急忙忙地感到福陵。

    只见整个福陵一片狼藉,众人原本印象中的层楼朱壁、金瓦生辉、建筑宏伟、气势威严的福陵,已经残破不抗,到处都是打碎的石狮子,倒塌的砖块和烧焦的木梁,尤其是方城和宝城区,已经完全被挖得天翻地覆。

    英隆、景淳和隆克托三人,都无比惊惧地发现,宝城的地宫已经被挖开,众人领兵进入地宫,一看,都傻眼了:寝陵玄宫内的后殿棺床之上,放置的太祖努尔哈赤与孝慈高皇后叶赫纳喇氏的棺椁都已经被打开,金丝楠木制成的棺椁被已经被劈碎得七零八落,孝慈高皇后的尸骨还在,只不过已经碎成了十几块,被抛弃在棺椁四周,而大清的太祖——努尔哈赤——的宝身,已经不见了。

    可恨的长毛贼兵,竟然将大清太祖的骸骨给掠走了!

    当然,与之同时被劫走的还有地宫内的诸多珍贵的陪葬品,甚至连孝慈高皇后骸骨上原本佩戴的凤冠、手镯等物也全部被抢走——这极有可能正是造成其骸骨四分五裂的原因。

    三人又急急忙忙地感到盛京城北郊,这昭陵也是一样,完全被毁。不同的是,昭陵地宫内的大清太宗的棺椁都被焚毁了,太宗的骸骨,也变成飞灰了,只留一点点焦块,不知道到底是未烧完的太宗还是未烧完棺木。

    这长毛贼兵,是要将大清的太宗,挫骨扬灰啊!

    从震惊和恐惧中反应过来的英隆、景淳和隆克托三人,连忙下令严密封锁消息,不得将福陵和昭陵之事透露半句出去。

    但他们清楚,这么多清兵将士看到,还有那么多长毛贼兵和逃散的民夫参与,这事情想瞒住,是不可能了。

    完了完了!不知道皇上知道后,会如何降罪到他们身上,虽然可以将责任都推到战死的奕兴头上,但不管怎么说,他们在场,还是难免会有牵连。

    英隆、景淳二人更是心里发苦,早知道,就再晚几天赶到,等太祖陵墓被贼兵所毁的事情报到京师,自己就完全没有责任了。

    三人心中均对长毛贼兵大恨,急忙又领兵追杀长毛贼兵而去。

第560章 咸丰哭得像个孩子() 
紫禁城,养心殿内。

    咸丰此刻不是暴跳如雷,而是脑袋中一片空白,混若行尸走肉一般。

    就在半柱香前,他接到陪都盛京的礼部侍郎乌齐格里?倭仁的紧急奏折,说是长毛兵围盛京,虽未攻下盛京城,但将盛京东郊福陵和北郊的昭陵全部损毁,并且,大清太祖的龙骸被抢走,太宗的龙骸也被焚烧城灰烬了。

    咸丰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大清的太祖,满清帝国的开创者和奠基人,爱新觉罗?努尔哈赤,承天广运圣德神功肇纪立极仁孝睿武端毅钦安弘文定业高皇帝,竟然连死后都不得安生,寝陵都被长毛贼兵给挖了,连骸骨都没放过,被抢走了。

    而太宗皇帝连同棺椁都被烧毁一空,甚至寝陵内的财物都被洗劫一空就不必多说了。

    太祖太宗两个祖陵被长毛贼兵挖开捣毁,咸丰真的是宁愿这是一场梦!醒来,这一切都没发生过。

    此刻,咸丰傻坐在御书房内,双眼无神。御书案上的奏折,早在刚才,已经被他全部摔到地上!这些奏折,不外乎粤贼又攻占了哪里,不外乎又有哪个地方的官员投降了贼兵,要不,就是哪里又遭灾要朝廷拨款赈灾,哪里又有贼兵作乱,要朝廷派军去评判。

    够了!咸丰早就受够了这些奏折。

    如今连祖坟都被长毛贼兵给挖了!这些奏折,就算处理得再好,还有什么意义?

    一个堂堂的天朝上国,自立国起,便说是以孝治国的王朝,竟然连祖坟都没保住!而自己这个堂堂帝皇,大清的国君,才以孝道著称,而登基4年多,便发生这样的祖坟被挖,这简直旷古奇闻,也就前明的末代皇帝崇祯有这样的先例,而自己,却成为紧追其后的第二个!

    难道说,大清也会如同前明一样,到了灭亡的边缘么?更重要的是,大清的子民怎么看?

    那些满旗蒙古的王公贵族们怎么看自己?那些旗人和汉奴们怎么看自己,还有外邦藩国,怎么嘲笑自己?

    这种耻辱,已经不是一般的丢城失土能比的了,这简直是大清国莫大的耻辱!而自己,连祖坟都没能守住,被反贼挖了,这简直就是赤裸裸地扇自己耳光,当着天下人的面扇耳光啊!

    咸丰终于回过神来,才接受这个事实:太祖太宗的这两座祖坟真的被贼兵挖了!

    他一屁股坐在御书房的地上,嚎啕大哭!

    他不敢像前明的皇帝崇祯皇帝那样,跑到太庙去哭的死去活来的。他连太庙都不敢去,他怕那些祖宗的牌位,那些一个个的庙号,太祖、太宗、世祖、圣祖、世宗、高宗、仁宗,还有他的皇阿玛宣宗,都如同一个个责骂嘲笑的符号。他不敢面对!

    他只能将那些太监宫女们都赶了出去,自己一个人锁在御书房,嚎啕大哭!

    他声音都苦得嘶哑了,眼泪都快哭光了。

    咸丰是一个好强的人,遇到什么问题,他都觉得自己可以战胜,可今天,他还从来没有如此觉得无能为力过!即便是皇上,也无法扭转,这被刨祖坟的事实!

    或许,这就是报应啊!

    两年前,咸丰眼看长毛贼兵越闹越凶,竟然一路从廣西进入糊南,围攻长沙,于是,他在了解到长毛贼兵的贼酋洪秀全、冯云山、韦正三人的祖籍所在后,亲自下达密诏,令廣东花县的知县牟崇龄,让其将查明逆贼洪秀全、冯云山等人的祖坟,又命廣西桂平县令查明韦正的祖坟所在,悉加掘毁,并其坐山后,概行凿断,以消逆焰而惩大憝。

    一个月后,花县知县牟崇龄收到上谕后,即奉命急将洪秀全之祖坟全部掘毁,可偏偏冯云山的祖坟在深山之中,一时间还未来得及去掘毁,花县一带便已被天地会贼兵给攻占。

    咸丰不由感叹,自己掘了长毛贼酋洪秀全的祖坟,如今却报应来了,自己的祖坟又被洪的手下长毛贼兵给挖了!

    咸丰坐在御书房二天二夜,御书房被强行从外面拆开了。却是咸丰的养母,刚被封为康慈皇太后的博尔济吉特氏,亲自带人将门拆除,救了咸丰一命!

    此时的咸丰,因为原本身体就虚弱无比,加上伤心绝望过度,二天滴水未进,已经饿的差不多奄奄一息了。

    当博尔济吉特氏带着亲生儿子恭亲王奕?进入御书房的时候,咸丰双眼凹陷,眼睛血红,见到自己的养母,喉咙沙哑地哭不出来了,只是扑到博尔济吉特氏的怀里,撕心裂肺地干嚎着:“额娘!”

    咸丰无尽的委屈,不甘和绝望,都发泄了出来!这一刻,他完全忘记了自己是大清的皇上。他只是个可怜的还没长大的孩子,扑到娘亲的怀里,哭诉自己在外面收到的委屈!

    博尔济吉特氏爱怜地拍拍咸丰的肩膀,心如刀绞。她是看着咸丰长大的,一步步成亲,登基,君临天下,何等威风!但此刻,却犹如儿童般地在这哭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