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这个天国不太平-第4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粮食达到365市斤,去年共产粮食折合稻谷达4548亿斤。算下来,全国人均粮食产出达到1043市斤,比道光末年的816斤提高了不少。若是能一直保持这么高的产量,我中华帝国再也不用担心粮食问题了。”

    听到这个数据,冯云山松了一大口气,不过,他对这个数字却还是不大满意。比满清也没高出多少来。他可知道,道光末年因为天灾和四处叛乱的原因,不管是人均产出还是人均耕地面积,可是比所谓的康乾盛世低了太多,最辉煌的雍正年间,清朝的人均粮食产出可是曾经达到过接近2000市斤的程度,诚然,那时主要还是因为人口没现在多,人均占有耕地多的原因,但冯云山不想日后被人说自己治下,百姓的日子过得连满清的康乾年间都不如。

    但如今客观条件存在的就是人口众多,耕地没有多少增加,哪怕是自己发展磷肥,但毕竟没有后世的氮肥尿素钾肥等各类化肥齐全的效果好,产量增加还是有限。那些化肥目前的技术暂时还无法开发,如今想要再大为提高人均粮食拥有量,让百姓过上富足的生活,只有增加人均耕地比例。这最为根本的,自然是大大增加耕地面积。其次,便是从农业人口中脱离出来,效仿英国这样进行工业化,以工业产品赚取利润再到落后的农业国去交换农产品。

    想到这里,冯云山想起后世的东北开发,将松嫩平原和北大荒开垦出来,那里可是上亿亩的最为肥沃的耕地,而后世的整个东北,耕地便达3亿亩。按如今中华帝国的总量,已可占到四分之一的比例了。更为关键的是外东北地区的黑龙江北部沿岸一直到海参崴一带,还有2到3亿的耕地可以开发,至于其他更高纬度的外东北地区,哪怕暂时开发困难,不能种植作物,作为森林资源储备也是极好的。

    除此以外,还有新占的南北朝鲜两省,以及交趾省和日南省,特别是后者,那里有世界著名的红河三角洲和湄公河三角洲,再加上柬埔寨,耕地面积也可超过一亿亩,最关键的是,这个地方一年都可以三熟,种植水稻产量很高,后世中这么小的地方便养活数千万的人口。

    关键还是耕地的开发。可那些地方,都是相对偏远恶劣之地,冯云山不由暗自内心感叹:还是得移民,鼓励他们开发才行!

    于是,冯云山朝曾观澜和左宗棠两人问道:“东北和朝鲜两地,迁入内地的百姓,进行得如何了?”

    曾观澜回道:“陛下,前段时间因山东等地黄河改道的水灾,已经完成了120万中原百姓前往盛京和哲里木盟的迁移,一部分安置在缴获的满清皇庄和猎场内,一部分新开垦荒地。如今按照陛下和内阁早就制定的计划,准备今年再迁移100万百姓前往已经占领的吉林和黑龙江两地。”

    左宗棠补充道:“讨虏军方面,已经从广东广西西江两岸迁移了5万水民到琉球,部分开荒种地,部分打渔跑海运为生。又将原广东天地会众流民5万迁移到琼州府,加上潮州和嘉应等地的客家人10万,移居琼州府开发。”

    冯云山点点头,朗声道:“很好,但还远远不够!今日召集爱卿等前来,朕便是要宣布一项政策:移民!不是这样小小的移民,而是大规模的移民运动,朕要把将士们占领下来的每一寸土地,都有中华帝国的百姓在上面繁衍、生活,彻底占领下来!”

784章 移民政策() 
对于皇帝宣布移民政策,众人并没有很多的惊讶。事实上,早在太平圣国时期,冯云山已经开始小批量的移民了。当初还在两广期间,客家人和本地人的争执,便前前后后移民近二十万前往琼州府,一边开发琼州岛,一边帮忙种植橡胶树,如今那些橡胶,已经开展长大,再过一两年,便可有少量的收货了。而后来占领台湾岛和琉球、济州岛之后,冯云山又从福建和广东一带移民前往,加强开发,并且,琉球群岛被他移民水手和渔民前往,而济州岛,索性被他用来放牧,成为一处养马之地。

    对于冯云山的说法,左宗棠深感赞同。他熟知历史,自然知道历朝历代都有很多移民举动。尤其是对于这种新占之地,全靠军队占据肯定不行,若是哪天军队撤走,成为真空之地,岂不是又会失去?最好的办法莫过于移民,将新占之地彻底变成汉人的地盘。

    新任的财税部副部长阎敬铭知道皇帝为何召见自己了,便上前奏道:“陛下,微臣想知道,陛下打算移民多少百姓,具体如何安排的,微臣好安排国库调拨财物和粮食牛马。左大人也好调度军士一路护送。”

    冯云山点点头赞道:“阎爱卿所言甚是。朕此次所想的,主要是有几处地方需要移民。不但是移民,还同时要派驻将士驻守当地才行,因此”转头看向左宗棠,道:“左爱卿,你记下朕所说的地方,下来便安排讨虏军将士,配合农业部组织百姓迁移。财税部做好后勤物资的准备,观澜,你统管全局,负责各部之间的协调,对了,忘记叫上宣传部的李爱卿了,回头你通传一下,让他们提前做好要国内百姓的宣传和动员。不过,估计还是很难发动,正好众爱卿都在,等会朕将大致方向通报给你们,便讨论下如何发动百姓自愿或是哪怕强迫,也不能逼反他们,有所方案才行。”

    看众人都望着自己,冯云山直接说道:“第一个移民点,便是新占的北方之地。按照朕的布置,我讨虏军要在今年秋天到来之前,将满清和蒙古余孽全部消灭,全占北方之地。为此,就得提前做好打算,不等来年,占一处便移民一处,这样要不了几年,便可真正的将北方安定下来。北方之地,主要还是东北满洲一带,当然,从当初苏武牧羊的贝加尔湖一线,到黑龙江入海口,一直到那座叫库页岛的我中华帝国第一大岛屿,都要移民并派兵驻守。”

    说道这里,冯云山直接看向众人,道:“干脆一个地方一个地方来商议吧。众爱卿,对于这第一处移民点,先说说你们的意见和困难?”

    财税部副部长阎敬铭当即道:“陛下,满清余孽的黑龙江流域,可少量移民前往,派驻军士守卫即可,那里苦寒之地,当初即便是满清也没有迁移多少满人驻扎那里,只是实行少量的军屯而已。至于苏武牧羊的那处贝加尔湖一带,更是极寒之地,无甚产出,反而若是移民和驻兵到那里,势必徒耗钱粮和人力,依微臣愚见,似乎并无必要!”

    警务部副部长何见机也点点头,附和道:“陛下,微臣也觉阎大人所言有理。那些苦寒之地,移民过去,都没办法养活自己,就算占领也没任何价值,不如将这人力开发山林或是其他荒地。”

    冯云山暗道果然,即便他早有所料,还是忍不住地有些失望,他朝左宗棠和曾观澜满含期待地道:“左爱卿和观澜,你们是军政之首,说说你们的看法。”

    曾观澜稍皱眉头,道:“陛下,这些的确是苦寒之地,并且据说都是原始荒林,无法耕种。陛下想派军前往,肯定有陛下的道理,恕微臣不大明白。至于移民至那里,恐怕真有困难,也无必要。”

    左宗棠咳嗽几声,接话道:“众人大人所虑,也似乎有一定道理,不过,你们都没有陛下这般高瞻远瞩。微臣也是刚才听陛下说起,才明白。陛下想必是为后世万代计较,哪怕是暂时耗费钱粮,哪怕是暂时这些是苦寒之地,等后世若干年后,说不定这些地方便能成为沃野,正所谓沧海桑田,日后的事情,是我等如今难以预料到的。而且,退一步讲,这些苦寒之地,用来放牧和猎场也好,开垦为农田也罢,再说不定,地下还有煤铁之物也说不准,为子孙后代计较,能先占领下来,自然是极好的。只是陛下,众位大人所说的也是实情,那些苦寒之地,想必没多少百姓愿意迁移过去,即便是有现成的农田在那,也难有吸引力。因此,主要还是以驻边的军队为主,移军属就近屯扎为辅。等过几年他们安定下来,再给他们一些优惠,说不定愿意留在那里。”

    冯云山脸色稍缓,总算有明白人了。不过,他也意识到自己确实有些急躁,也是,对于如今这个时代的百姓而言,无论是贝加尔湖畔,还是黑龙江河口,更别说那什么库页岛和外东北之地了,都是苦寒充军流放之地,连蛮夷的满清甚至达斡尔、锡伯人都不愿到那些地方,更何况汉族百姓!

    还是先采取左宗棠所说的方法为妥。

    想到这,脸色不可察觉地微红,沉声道:“诚然,这些地方如今看来都是苦寒之地,没有移民的理由。但朕却要说,这些土地都是无价之宝,必须要占领下来。朕料定,日后那黑龙江流域和贝加尔湖畔,都可以开垦为沃野千里的良田。而移民和驻军,不过是朕所能想到的方法,只要能将这些地方彻底占据,哪怕多费钱粮,也在所不惜!不过,左爱卿所言有理,便依你之言,选派五千北方祖籍的讨虏军将士,连同他们的家眷一起,前往贝加尔湖和黑龙江沿岸一带驻防,另外,库页岛也驻扎千名将士和二千家眷,所需棉衣帐篷粮草等一应物资,都由国库开支。观澜,你们合计一下,内阁成立一专门机构,便叫移民司,暂时由庶务部和农业部调派人手,由内阁直管,国库开支直接交付移民司的官员,就近采购物资发放给随民迁移的讨虏军。”

    “但无论如何,就算暂时不能大量移民,日后也还是要大规模进行。没有百姓愿意,便用钱,用粮,吸引他们过去,实在不行,用军队逼他们过去也行。朕的决定已定,不可更改!”

    众人均心中一凛,还从未见皇帝口气如此强硬。

785章 移民安排() 
冯云山不顾众人惊讶,接着说道:“盛京继续移民,吉林和黑龙江的三江流域还是要早些迁入百姓前去开荒,起码还是要从山东直隶河南安徽等中原腹地移民百万,才能彻底将东北开发出来。”

    一句话,闯关东势在必行,就算自己不下旨,要不了多久,民间自发地也会进行,自己只不过让此事提前点,有计划有组织地发生而已。

    “第二处移民地点,乃是西北等地。左爱卿,梁立泰和罗琼树他们领军到哪儿了?最近怎么都未有消息传来?”冯云山问道。

    去年春天,冯云山便按照左宗棠的建议,任命梁立泰为新疆总督,罗琼树辅助,让两人平定回疆,收复唐努乌梁海等满清西北边疆之地。但如今将近一年过去,只在去年秋季时候听说已经攻占通商要地哈密和古城,再后面便没有消息了。因此,冯云山才有此一问,他也是想根据战事进程,安排移民方略。

    左宗棠连忙禀报:“回陛下,去年梁师长率领陆军步兵第四师、罗师长率领陆军第五师已经陆续攻占甘州府、肃州府,并且进军新疆攻占了哈密和古城,本准备继续西进直捣伊犁,但没想到后面西宁府的数千逃散的满清逃兵又聚集起来攻打西宁城,北边的阿拉善厄鲁特旗和鄂尔多斯旗等蒙古游兵也在宁夏府游荡,无奈之下,梁师长和罗师长只好分兵击溃两路犯兵,一来一去的,等平定来犯敌军,已是寒冬来临,又是一年过去了。只得再等一年,好在如今哈密和古城等地在我军将士手中,加上畏兀儿族人的喀什噶尔、阿克苏等地的地方首领已经答应归顺帝国,而满清残余势力主要集中在伊犁河沿岸一带的绥定、惠远、塔勒奇、广仁、瞻德、拱宸、宁远、惠宁、熙春等“伊犁九城”,如今他们没了满清朝廷的补给,单靠本地军屯只能勉强糊口,早心怀不满,失去了战力。那些满蒙下层兵士和、锡伯族、达斡尔族士兵已经不再忠心满清朝廷,等我讨虏军一到,必然崩溃投降。”

    “传朕命令,必须今夏结束之前,将伊犁九城和喀什噶尔彻底平定下来!移民司从开春便在陕甘和四川一带组织三十万百姓,前往伊犁九城和喀什噶尔一带,定居下来。往后,每年都要移民二十万以上的汉族百姓前往回疆,朕要看到,三五年后,便能让着两地成为我汉人的居住地,沃野千里,将之开发成为塞外的江南!”虽说有些急功近利,还有些武断,不过冯云山还是这样急切地下令。

    不能再拖了。这个时机,可是历史上最好的切入中亚的机会。冯云山清楚,就在两三年前,沙俄在伊犁河以南建立维尔尼堡等各式堡垒,并出兵占领了伊犁河中游地区。随后的几年,沙俄会陆续建立更多城堡,并修建设立驿站,将巴尔喀什湖以东地区构筑了一条长达700多公里的武装堡垒防线,尔后更加是强制移民在这一带建立了许多哥萨克村寨和居民点,从而彻底将这块领地占领下来。时不我待啊!

    这个时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