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这个天国不太平-第5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冯云山和刘胜邦对视一笑。成了!

    “制台大人,你如此年轻,又没什么大功劳,何以升迁如此之快?”冯云山在一旁轻轻问道。

    “叶某对君父忠心耿耿,十余年平息平息乱党反贼起事几十余处,剿杀乱民近二十万,为君父分忧,还不算大功?”闭着眼睛的叶名琛,梦游似的,半坐起来,说到自己功劳处,还炫耀似的傻笑着。

    “制台大人,有人说广州城的防卫都是广州将军布置的。不知道广州城周边兵力如何布置的?你有权调动吗?”

    “胡说八道。穆特恩那狗东西,虽然当了好几年的广州将军,但广州布防都是沿用康熙爷旧制,还是本官就任巡抚时建议朝廷加强广州海口和河口巡防。”叶名琛越说越顺溜,嘴巴也不再结巴,“广州外有虎门、潮州、南澳、琼州、高廉、英德和惠州,各有一镇标由一总兵率兵驻守,共有绿营兵力近3万人。广州城内,东城为两广总督衙门、巡抚衙门、布政司、贡院、广州府学、钱局等文官区,西城则为广州将军衙署、副都统衙门、各旗营房等武将区。从道光二十一年开始,绿营兵出城,府城防治则全由八旗兵防守,一共近四千人。八旗兵主要驻守在归德门到大北门一带,汉人不能进入混杂居住,北部为汉军八旗,南部为满洲八旗。”

    “制台大人,听说广州将军节制全广东兵力,那制台大人岂非成了摆设?”冯云山又引诱着问道。

    “胡说!他穆特恩只是统辖八旗驻防旗兵,另外也只是和本督一同节制南韶连镇标和另外七镇、广州城守协、三江口协、黄冈协、罗定协、增城各二营,南雄协、钦州各一营,雷州左营、前山、永靖、连阳、惠来、骁平、潮阳、廉州、儋州、万州、和平、四会、那扶、永安、兴宁、平镇、潮州城守、石城、阳春、三水、徐闻、绥瑶等营。督标、抚标、提标皆不在他统辖范围内。”

    冯绍光听得暗自好笑,这叶名琛还真嘴硬。明明除了他自己的直属的督标、抚标、提标外,其余绿营也几乎都由广州将军统辖,说是一同节制,但广州将军身为满人,又是武官,任职又长,在绿营中说话肯定比他好使。

    “制台大人,你知道广州城旗兵有哪些重要的地方吗?”冯绍光直接问道。

    “旗兵城内驻地就那些,还有个箭道场和马圈场以及校场。至于城外,倒有几处重地。八旗炮场在城东的燕塘,火药库在观音山。恩,你问这个做什么?你是谁?啊你对我做了什么?”叶名琛突然睁开眼睛,脸色惨白,惊恐地望着冯云山,像是见了鬼一样。

    冯云山见他清醒过来,知道再问也没有意义,便也不再理他,让刘胜邦还是将他绑好塞入木笼中,随后便离去。

第八十八章 永州土改试点(一)() 
感谢灵雨轩大大、西德大大的打赏!

    苏三娘听说冯云山要回道州,从五金厂赶回来,说是想胡大妹了,要求一道回道州。冯云山拗不过,加上自己也没发觉、出自本能的一点小心思,便答应下来。

    冯云山便将五金厂全部托付给宋金生负责,命苏三娘调集一千圣军将士,带着大批火药等物资,另外有数百个瓷罐,遮挡得严严实实的,还有一些钢材、五金厂产的铁器等物,往道州进发。

    才出桂阳不远,却见刘胜邦骑快马从后赶来。

    自己不是让他再审问叶名琛两次,晚两天再赶到道州么,怎么这么快就追上来?冯云山猜测着。

    “圣王,叶名琛自尽了!”刘胜邦人还没下马,就急着禀报道。

    “什么?看守的人呢,怎么没好好看住?”冯云山问道。

    “圣王,是属下的责任!这叶名琛一直没动静,守卫就放松了警惕,两个时辰前,趁守卫稍稍离开,不知道用了什么办法,偷偷地硬是将自己活活憋死了。”刘胜邦说道,甚是郁闷,同时也为叶名琛的硬气所震惊能用口痰将自己憋死的人震惊于他的意志力是如此的坚韧。

    “既然他自己寻死,要为满清殉葬,也只能由他了。吩咐镇守桂阳的黄益芸,按照以前的旧俗,将他好好安葬。”冯云山也颇觉可惜,一是还没从叶名琛嘴里掏出更多的机密情报,二是其实冯云山自己也是挺敬佩叶名琛的忠心和硬气,可惜是对满清忠心。

    众人一路继续小心翼翼地前进,速度很慢,主要是冯云山怕弄坏随军携带的那些瓷罐。旁人都不知道圣王为何如此重视那些瓷罐,只有刘胜邦隐约知道点底细。

    一路山路不断,冯云山不免又感叹行路艰难。好在水泥已经开始量产,再过段时间,组织多点人手,便能将主要道路用水泥铺建起来。

    五天后,众人进入道州境内。曾观澜、刘长佑、周胜坤、胡大妹、谢享才等留在道州的一干圣军将领都前来迎接。

    以曾观澜为首,先是向冯云山报告了永州府城的消息。七天前,驻扎在永州府城东二十里菱角塘的圣军,侦查到永州城内清军全部撤离,便在副典水匠彭玉麟、军帅蒋天益的率领下,重新占领了永州府城。彭玉麟更是将三千水师移驻到潇水与湘江交汇处,在江口的一名为苹洲的小岛上设下水师大营,建立水寨,又在南岸架设炮台,准备将整个湘江和潇水封锁起来,防止清妖再一次从水路偷袭永州府城。

    永州府城被清军洗劫一空,数千百姓已断粮。彭玉麟便将水师营中军粮熬粥,接济城内百姓,挑选百姓强壮者帮忙建立水寨,换取谷米。一时间,彭玉麟在永州府城周围百姓之中家喻户晓,太平圣军也成为爱民的仁义之师。

    再次回到道州州衙,看着自己住过许久的地方,冯云山不禁有些感慨!谁能想到,短短几个月时间,自己从带领千余军士、数千老弱牌尾的逃亡之师,一下发展为拥有数府之地,能战将士数万的一方势力。

    当夜,冯云山召集道州的一帮将领,商议在永州府和宁远试点土地改革。说是商议,其实冯云山早已有了自己的想法,只不过说出来,让众人消化和接受而已。

    冯云山提出“耕者有其田”的基本思想,让众人振奋,特别是周胜坤、胡大妹、谢享才等一帮天国老人,本身是穷苦人家出身,有田地,也曾经是他们多年的梦想。但曾观澜和刘长佑却提出质疑。

    他们倒不是反对将田分给农民,而是担心如果实行这个改革,哪里来的这么多田供分配?除非强行剥夺地主官绅百十年积攒下来的田地,但地主官绅势力很大,同样会激起民变。要知道,他们不但能影响地方官府,还能控制众多佃户,唆使底下佃户闹事,若是联合起来,再协助满清,曾观澜和刘长佑担心会给太平圣军树立大敌。

    尤其是刘长佑,自己也是乡绅出身,自然了解乡绅那套把戏。将田地看成命根子,所有财产,全押在积累田地之上,可以说,谁阻止他们买进土地,便是仇敌,更何况是要强行剥夺他们的土地?

    末了,刘长佑劝道“圣王,土地改革势在必行!长佑建议,应徐徐图之,开始不可过于激烈!将这些汉族地方乡绅尽可能地拉拢到圣国,共同反清!至少,不要将之推往满清一方。”

    冯云山不由点点头。他原本想按照后世土改政策,彻底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无地农民。但现在想想,确实不能一刀切。

    参考某国后世的土改历史。刚开始在未夺取政权之前,也只是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以这种比较温和的土改方式,有效推动政策的实行,既减轻了农民所受的残酷剥削,改善了农民的物质生活,提高了农民认同,又不彻底得罪地主,变为敌人。

    等夺取政权之后,有了绝对的武力保障,便可以再进一步彻底推进土地改革,没收地主土地,废除旧的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一想明白,冯云山微微一笑,心中一片笃定。

    开完会,留下曾观澜和刘长佑和谢谢享才三人。四人在州衙呆了整整三天,终于由冯云山口述,另三人起草,再共同修订之后,一份圣国田亩制度面世!

    圣国田亩制度基本内容是关于土地改革制度,同时提及圣国地方政制,还涉及经济制度。它规定“天下人,人人平等!耕者有其田!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

    圣国田亩制度宣布土地多种所有制同存,公有制和私有制混杂其中。公有制分为圣国所有的全民所有制,还有某基层单位若干家庭共同所有的集体所有制。私有制便是每家每户所有。

    原有土地所有者,由圣国组织专门机构进行评估,符合政策仍然属其私有,不符合政策则算无主之地。无主之地,则归圣国所有,再由圣国分配给无地农民所有。

    这个古老的国度,第一次以文件制度规定,所有人均可拥有土地的制度!

第八十九章 永州土改试点(二)() 
圣国田亩制度不仅仅是分田地的内容,它还构筑太平圣国的地方社会基础架构。

    一是规定了农民平分土地的方式以户为单位,不分男女老少,按人口数量平均分配。太平圣国将土地按产量的多少,分为五等,然后好坏搭配分配各户,并提出了丰荒相通,以丰赈荒的调剂方法。

    圣国规定,每口至少分配一亩中等田地,具体多少按当地可分配田地数量。这也是冯云山按照眼下的农业水平,折算出来的可以养活一口人的最低标准。

    二是收获分配方式以户为单位,按所分田地缴纳粮食给圣国国库,其余全归自己所有。湘南一带,中等水田,每亩每年需缴谷1石,若缴银钱则按市价折算。

    这样一来,比原本租户缴纳给地主的1。5石2石少了一大半,农民必然欣喜雀跃。同时,若拥有田地较多,则除人均田地按均缴纳粮食外,其余多余的田地,逐次升高应缴标准,多出的一倍田地,按多出一成税额缴纳,多出的三倍田地,按多出三成税额缴纳。

    这是冯云山按后世阶梯缴纳水费的方法,变相控制乡绅的田地数量。

    三是规定土地认定标准无主之地通归圣国所有,圣国再行分配给无地之民。有主之地,超过本户分配标准的,由当地圣教教众牵头,联合地方乡民代表,成立乡民委员会,对该地主人好恶进行评价裁决。

    按赞成其拥有土地的人员比例,裁定总土地的比例多少,归其所有,重新发土地证,其余被反对的土地比例,收归圣国,重新分配。

    最高不超过当地人均田地水平的十倍,多余十倍者,若仍符合评价裁决标准的,则由圣国出资,按前一年市价购买。

    四是建立地方村镇制度仿照历史上的太平天国及后世公社,成立一种兵农合一的农村公社组织制度。

    每五户人家为一伍,每二十五户为一小队,类似于后世村小组,相当于圣国两司马,设立一小队长的乡官用于管理。

    凡二十五家中,设有小库一所,保管公有生产物资,其陶冶木石铁等匠,俱用伍长及伍卒担任,农隙治事,使二十五家成为一个农村公社组织。

    每户人家,出一名男丁为伍卒。有警,则由小队长统领这些伍卒,杀敌捕贼无事,则从事农活。同小队的每家每户之间,相互帮助农忙时分,若是相互帮组仍无法满足劳力,便可由小队长向村里租借劳力,村里小库缴纳一定金额给村里村库。遇有修路、修水利设施等徭役,由小队长负责组织,每家每户出一到两人,共同承担下派的差事,小库支付一定补贴。

    待年底时,村库除备用来年的生产物资和需要上缴的资金外,其余资金可分发至各村小队,再由村小队分发给各家各户,形成真正的集体所有制。这也是冯云山根据后世分红原则,将这一理念设计进这地方村镇制度中。

    每四个小队,合为一大队,称之为一村。设立村长,相当于卒长。

    每五村合为一乡,设一乡长,相当于旅帅。

    每五乡合为一镇,设一镇长,相当于师帅。

    数镇之上便为县州,设一县州长,相当于军帅或监军,每县州按户数多少,划分出多少镇。

    自乡开始,各设立二名典分田官、典刑法官,典钱谷官、典采买官、典售卖官,典会计官,俱一正一副,即以乡长、镇长兼任。

    冯云山想的是,这样将军事与行政统一起来,每一个村、乡、区等基层组织都成为自成体系的经济单位,其军事组织、生产组织,都包含在社会组织里面。

    村长、乡长、区长均由下一级单位选举产生。每二年选举一次,以补诸官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