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这个天国不太平-第6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素竟然第一个点他的名字发言,不禁一愣。

    半响,才唯唯诺诺地道:“首相先生,大不列颠和美利坚之间的贸易,主要是出售工业品和购进棉花、粮食等农产品原材料。如今的南北内战,已经开始影响到了英美之间的正常贸易,我们若能让双方停战,进行仲裁,从而施加影响,促进贸易的正常开展。。。。。。”

    听着他的套话,罗素有些无奈地打断了他,不得不转而向德比伯爵求教:“伯爵,您来详细说说,我们应当如何?”

    德比有些得意地看了看众人,清清嗓子,道:“我的看法是,插手美利坚南北之间的战事,也去积极调解,但不是真正的要调解到他们停战。事实上,适当地开战,或者持续长久地小范围开战下去,对我们大不列颠更为有利!”

    见众人不解地看着自己,德比解释道:“从眼前的利益来说,美利坚南北交战,消耗的战争物资便会剧烈增加,这个时候,我们大不列颠当仁不让地供货给他们。因为是战争物资,特别是紧缺的军火武器、棉衣布匹等物资,更是由我们自行定价,可以赚取大笔的利润。我已经听说南北双方都已经开始向我们大不列颠各造船厂订购军舰了。而且,因为战争的关系,北方的美利坚联邦政府的关税保护政策也不会那么严格,这对我们的工业品出口很有帮助。

    而从国家战略利益上来讲,让南北双方开战,对于大英帝国在全球的霸主地位,尤其是在美洲的霸主地位的保持很有必要。

    东方那个中华帝国的崛起,就是一个深刻的教训和例子!如今美利坚也有往这方面发展的趋势,北方主导的美利坚联邦,从本世纪20年代到当今这短短三四十年时间,人口从不足千万增加到如今的3100多万,已经超过我大不列颠王国的本土人口,无论是农业,还是工业的产值,都大幅度几倍几十倍的增长,比如棉花的产量,从当初的每年33万包增加到384万包,他们的铁路建设已经超过1。9万英里,而我们才多少,整个西欧才1。22万英里。

    如今美利坚的经济飞速发展,宽广的国土和丰富的资源,金矿的发现和开采,铁路的修建,都让这个远在美洲的新兴国家发展壮大。而且,从政治方面来说,十多年前的所谓欧洲革命运动,便得到那些美国共和党的支持,如今更是众多的乱党分子逃到美洲,而那美利坚联邦被那共和党执政,搞什么共和制度,说不定会沦为颜色革命的地方。

    因此,必须遏制美利坚的继续强大。这是一个即将成为东方那个中华帝国一样的敌人!能让南方联盟国独立出来,分裂美利坚,是对我们有利的。当然,这还得需要我们去插手制订贸易规则。如今的战事,正好是一个绝佳的机会!林肯被刺杀,北方遭受失败,我们大不列颠出面假装调停,但又继续唆使他们时不时仍旧开战,消耗两者的国力。而对于北方的关税,必须让他们大幅降低下来,对于南方的棉花,要继续以埃及、印度等地棉花的竞争将其价格继续压低!若是有可能,我们北美的殖民地若能往南部扩展一下,最好不过了。”

    听完德比的话,罗素不由有些钦佩地看了眼面前的这个糟老头,虽然脾气倔强,态度也差,但不愧是当过首相的人,他的这个方案,对大不列颠最为有利不过了。只是,那美利坚南北双方会听从大不列颠的摆布吗?

    想到这里,罗素有些迟疑地道:“伯爵说的很好!只不过,法兰西帝国和另外那个东方国家,似乎也在插手美利坚的南北战事。东方国家暂且不求管它,法兰西方面,必须要先行沟通,达成一致意见才好。前阵子拿破仑三世好像派人找过我和女王陛下,想要就美利坚内战之事进行谈判,因为大不列颠本土和印度叛乱之事,我和女王陛下都焦头烂额,就没理会了。还有那南方的联盟国使者也来伦敦求见过,但那时战局不明,被我挡住了。如今战局明朗,可以与他们谈判了!”

    海军军务大臣赫伯特直接道:“德比伯爵的话很有道理。我看,不如派出皇家海军的大西洋舰队,前往北美,逼迫美利坚放开所有关税保护的壁垒。同时驱散北方联邦对南方联盟国的封锁。我听说陆军方面北方虽然连连吃败仗,但南方联盟国似乎没有什么海军力量,南方的没多少港口,而且北方联邦的虽然军舰也不多,但似乎准备派出几艘军舰去封锁南方的港口。”

    罗素摇摇头:“只要表态承认南方联盟国的独立就可以了,我们明面上要表态不干涉南北双方的战事。刚才德比伯爵都说了,让他们南北双方自行发生战争消耗国力,这样对我们最为有利。如今大不列颠本土动乱,爱尔兰和印度又是叛乱四起,尤其是爱尔兰,已经慢慢失控了。大不列颠还是兵力太少了,在这种形势之下,不可直接以武力插手,否则其他殖民地和本土会引起更大的动乱。别忘了,那个东方国家,可是一头毒蛇,时刻盯着我们,说不定就会咬上一口,而法国可是十分乐意见到这一幕的。”

    众人都点点头,赫伯特也意识到大不列颠兵力不足的问题。如今内阁虽然已经批准大批量招募士兵,但又不肯批准大批量增加军费开支,简直是让人无话可说。

    罗素又道:“林肯被刺杀身亡,华盛顿被南方联盟军队攻占。德比伯爵,拉姆齐,你们熟悉战事和美洲,说说看,这南北之间战事还会持续多久,最终到底会如何收场?”

    德比伯爵是老狐狸,摇摇头不给肯定的回答:“战事可能还是持续,至于是一年还是两三年,不好说。战争的结局要看我们大不列颠支持哪方了。但不管怎么样,我们一定要名义上保持中立,不允许欧洲国家明面上插手美洲交战两国的直接战事。否则,以后我大英帝国对外用兵时,很可能便会被其他国家以此为借口,也插手而不保持中立地位。这对大英帝国日后的长久战略不利。”

    不得不说,德比的眼光的确非常长远,他甚至想到了几十年后的大英帝国利益,不给任何国家插手日后大英帝国对外用兵的借口。

    陆军大臣拉姆齐则道:“眼下南方军队虽然占优势,但只要北方稳住一段时间,便能缓过气来。凭借北方的人口和经济优势,慢慢战争的优势会向北方倾斜,但南方优势局面已经确立了,加上如今我大英对南方的态度,偏向支持,最终很可能还是南方胜利的机会更大一些。只不过,双方都无法彻底地击败对方,最终只能停战和谈,只是看最终的交界线在哪里而已,而这个就是我们大不列颠出面起作用的时候了。”

    负责贸易的福克斯也趁机道:“不错!一定要趁着这次事件,扭转我大不列颠对美利坚的不利贸易局面,撕开美利坚联邦的贸易保护壁垒。不但要削弱美利坚,让其永久性地分裂,还要获得一个除欧洲以外的重要工业商品市场和一个稳定可靠的棉花原料供应基地。”

    罗素点点头,很是赞同,一拍手道:“我这就去禀报女王陛下,然后尽快说服议会同意,宣布我们承认南方美利坚联盟国、不干涉他们战事但又和所有国家保持正常贸易的立场。我们都不想看到美利坚联邦成长为第二个中华帝国了。”

1019章 陷入爱尔兰危机的英国() 
    一提到东方的那个中华帝国,罗素又有些失败的颓然感。

    谁能想到十多年前,还被大英帝国任意蹂躏,扁圆任捏的一个东方古老而落后的国度,如今竟然一举变成一个东方强国了。当初那个能被大英帝国随意派一两支联合舰队,加上随意从驻扎在印度的一两万士兵便能击败,并深入内河腹地的东方国家,竟然在短短十年不到的时间,便从一个工业几乎为零的落后农业国,一举变成了一个在世界上有一定工业地位的强国。

    罗素已经从英国情报部门那边得到统计过来的消息,那个中华帝国如今已经效仿欧洲,特别是英法两国,建立起了广泛的基础工业。别看那个国家如今的工业化程度依然很低,低到那个国家的城市人口不足全国人口的统计数据的最低点百分之五,远远不及英国如今的接近百分之六十的城市人口率,总体工业化程度也远远不及英国。但那个国家的人口众多,国土幅员辽阔,就算极低的基数,累积起来的绝对数量,也是十分地惊人了。

    4亿多的人口,是大不列颠本土人口的十多倍以上,就算是城市化进程只有百分之三百分之四,折算到具体的城市人口数量,或是超十万人的城市数量,便是接近英国的程度。而工业方面,同样是如此。

    偏偏自己同前任的那些首相一样,明知道应该立即出兵将那个飞速崛起、日益强大的中华帝国狠狠地打压下去,最好能彻底击败它,将其分裂成几个势力或国家,变成大英帝国的殖民地,这样才最符合大英帝国的长远利益和第一强国的尊严。可就是无法做到!

    不是因为克里米亚战争牵制,便是印度的大肆叛乱,甚至,连爱尔兰和大不列颠本土也开始叛乱起来。而此时,对方已经一年赛过一年地强大起来。好不容易,前任首相巴麦尊爵士发动一场对华远征,调集数万海陆军队远征东方,却没想到遭遇对方的阴险恶毒的算计,全军覆灭,甚至连巴麦尊爵士都因此被迫下台,而女王陛下也因此黯然神伤。

    而自己如今,内忧外患之下,就更难以组织足够多的兵力攻打对方了。想到这里,罗斯便有一股无名的愤怒,异常地憋屈。要是能迅速平定印度和爱尔兰的叛乱就好了!抽出兵力来,狠狠第教训那个东方国家,让他们知道,这个世界,始终是由大英帝国主宰着。

    而一想到爱尔兰的境况,便让罗斯一阵头疼。

    想到这里,罗斯朝陆军军务大臣拉姆齐、安全大臣华莱士和德比伯爵三人道:“爱尔兰那边形势越来越恶劣了!

    大不列颠已经往爱尔兰岛前后两批调去了35000多步兵和炮兵部队,加上原本在爱尔兰驻扎的20000多名步兵和近万名军警,这么多的兵力竟然还是没能将爱尔兰叛军平定下来,反而越闹越大,竟然连爱尔兰最大的城市兼首府都柏林都被叛军攻占了。而第一批援军二万多人和原来驻守都柏林城的大不列颠士兵,只剩下15000来人,逃往北方,一路被不断组织起来的爱尔兰叛游击队伍袭击,跌跌撞撞地逃到北爱尔兰的贝尔法斯特城,已经只剩下13000来人。幸好从英格兰和苏格兰的第二批援军10000兵力正好赶到那里,这才击败叛军,否则说不定连贝尔法斯特城也被叛军攻占了。

    如今爱尔兰叛军兵力有没有还在扩大?前阵子听人说爱尔兰叛军跟那东方华人有关系,就是那中华帝国暗中支持的,陆军部的地形测量和统计局到底查清楚了没有?”

    说到这里,罗斯的声音中充满了愤怒。

    安全大臣华莱士有些惶恐,爱尔兰虽然也算半个殖民地,但因为距离大不列颠本土很近,整个英国都将其已经看成了与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等英伦三岛相同的本土,因此,爱尔兰岛上的叛乱和东方华人的出现没能及时禀报和制止,都是他这个安全大臣的责任。

    因此,他立刻出声道:“首相先生,爱尔兰叛军已经从5万兵力扩充到12万人。不过目前有火枪等武器的还只有…万左右,其余的还都是以弓箭刀剑等冷兵器。至于爱尔兰叛军背后,我们已经调查了些蛛丝马迹,可以肯定是,爱尔兰叛军背后肯定有中华帝国的支持!上次从威尔士和苏格兰出征的2。5万名的第一批援军之所以遭遇惨败,一来是因为太过轻敌,中了爱尔兰人的埋伏,冲入都柏林城内的军营内,被对方以自杀性袭击点燃了炸药和火油,加上军营大门被堵塞,造成近二万的士兵折损;二来,那些炸药和火油是关键,我们都知道爱尔兰并没有多少炸药,更没有那么多的火油。而且,这个火油让我联想到,当初对华的远征舰队遭遇灭顶之灾,就是因为这个火油,显然,这是故技重施,跟那中华帝国脱不了干系!”

    陆军军务大臣拉姆齐也连忙回答:“首相先生,陆军部的地形测量和统计局虽然设立5年多,被要求进行情报搜集和敌人的刺探,但因为实在缺乏人手和资金,能对基本的地形进行测量就已经非常不错了,其他的情报,尤其是这些隐蔽消息,陆军部无能为力。如今的对敌对势力的情报搜集实际上主要还是靠各地驻外公使和领事负责。”

    这一句话便又将话题转回到外交大臣这边。可偏偏现任外交大臣是资格最老的前首相德比爵士,而前任外交大臣又是罗素他自己,因此,罗素有些尴尬起来:责问德比爵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