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这个天国不太平-第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的退路自然不是投靠长毛贼军。而是幸好,他的一名堂侄在新太协龙凭营任职游击,他一到南宁城便将一路搜刮的一些财物转移到了堂侄那里。

    早在保宁府任职川北镇总兵时,他的妻子和大儿子便相继亡故,只余下二儿子在曲靖乡下老家。从桂林逃到南宁城后,他便派自己的一哨亲卫赶往老家,准备将二儿子送至龙凭营的堂侄那里挂个武职,混个出身。如今看来,恰好歪打正着,到时不正好么?

    想到这里,刘长清长长地出了口气,有了退路,自然就没那么惶恐了。不过,这南宁城还得坚守几天,就算用再大的代价也要支撑到儿子赶至龙凭营驻地凭祥土州的那个时候。

    正当刘长清放宽心思的时候,李开芳和罗琼树也找到了解决破城的办法。

    这两天南宁大雨,城外的邕江河水暴涨。据当地的一些天地会众称,每年这个季节都会发生河面涨水,而每次城外河水涨水,都会倒灌入城,通过内河和城内的湖塘,造成本就是一个盆地的南宁城变成积水之所。

    他们想的倒不是水淹南宁城,一方面邕江太大,难以堵塞洪水,另一方面,现在南宁城本就是瓮中之鳖,没必要将城内的百姓也全部陪葬掉,毕竟这个城即将成为太平圣国的地盘。

    还是李开芳想到上次在道州城外的潇水中伏击刘长清,将士们通过气孔潜伏在水中。他们便商议,可以用同样的方法,通过邕江和城内的内河连接的排水暗道,潜入城内。进城后,一边联络城内的天地会兄弟,一边偷偷地隐藏起来,再突然发难,一举夺城。

第105章 破南宁(上)() 
感谢醉了05741、灵雨轩两位大大的打赏!非常谢谢!

    南宁城外南边四十里的吴圩,盘踞着四千余名头裹红巾的民壮,却正是朱洪英、胡有禄和他们率领的“公义堂”义军主力。

    朱洪英,湖南永州府东安县人氏,本以木匠为生,早年入天地会,学得一身武艺后,他在东安和相邻的广西全州、灌阳等处,建立天地会分支,发展会员。他为人深沉,颇有野心。在太平军北上之后,他探知到广西腹地的清军都被调至桂林、湖南,觉得有了机会。便组织手下会员,分批进入广西重地,南宁府境内,继续发展会众,等待时机准备起事。

    胡有禄,广西武宣人。早在道光二十六年,便与其兄胡有福、罗大纲等人在宁远柏家坪聚众数千人起义,但遭清军镇压失败后退回广西,修养几月后又率众进攻阳朔,不幸的是又再次失败,其兄胡有福还因此被抓斩首示众。

    罗大纲离开,返回浔州府在浔江上与任文炳发展艇军,后又参加太平军。对满清充满刻骨仇恨的胡有禄,却潜回广西南宁,投靠兄长胡有福的老友朱洪英,一起在南宁秘密发展天地会众,建立了数千人马的天地会分支“公义堂”。

    早在一个月以前,太平圣军的奉天讨胡檄布四方谕已被堂中兄弟偷偷带至南宁境内,引起堂中兄弟的好一番议论。这时,太平圣军开始攻占两广。太平圣军二号人物,殿左一检点罗大纲之名,自然也传到南宁。

    胡有禄闻知罗大纲之名,又在太平圣军之中,自然知晓那便是五年前一道起事、失败后分开的那个罗大纲。便派人联络罗大纲,却一直没有回信。他却不知,派的信使早被朱洪英截获,沉入邕江之中。

    这位历史上冒称自己是明皇后裔的朱洪英,建立“升平天国”,本来便是有做皇帝的美梦。后来因手下兵力太缺乏战力,打不过清兵,恰逢洪秀全写信招揽,这才想投靠太平天国,才假让胡有禄做明面上的“定南王”,他自称“镇南王”。只是现在,广西兵力空虚,对胡有禄有投奔罗大纲的想法,他是坚决要扼杀的。

    他早已探知清楚,南宁城中只有四营清军,共一千六百余人,另团练乡勇千余人,而他集中在南宁府治宣化县一带发展的会党已经接近五千人。

    本来,按照计划,朱洪英等准备在八月底发动起事。他提前派了手下陈永秀,率五百会中兄弟乔装打扮,陆续混入南宁城中。眼见将到起事时间,却发现陆续有大量清兵团勇进入南宁城,朱洪英生性坚韧,以为清军有所防备,便打消在此起事的念头,准备换处清军兵力薄弱的地方再行起事。不过,城中的兄弟却联络不上了。要知道,那五百余人可是会中能战的精锐弟兄,如何能抛弃,于是便一直在离南宁城不远的山林间吴圩一带盘旋。

    农历九月二十三夜,南宁城中镇江门内府前街的一处巷内,有一间不大不小的院子,院子里却有个地窖,进入地窖,里面却别有洞天,居然能容纳上百人。地窖中也没点灯,几个人在黑暗中低声商议着什么。

    谁也想不到,在距离南宁府署和左江道署衙门半里远的地方,这样一座平常的院子底下,竟然藏着如此多的反清“公义堂”会众。这处院子和地窖,便是老谋深算的朱洪英,经过一年半多的时间,精心为起事准备的地点。地窖中储有干粮和水,南宁城内,类似的窝点,还有两处。入城当内应的会中兄弟,便一直藏身地窖中,等待外面打探消息的细作带回起事的命令。

    被朱洪英派入南宁城,统领城内兄弟的陈永秀,此刻便在这个地窖中间。

    “陈香主,堂主说好的八月底起事,后来又拖延到九月初,可到现在都快九月底了,为何还没动静?”一会中兄弟问道。

    “是啊,陈香主。前几天听探报说,眼下南宁城中清兵越来越多,巡查也越来越严。我看,我们还是早点起事吧?”另一人插嘴道。

    “对啊,陈香主,干粮可不多了,最多还能撑个十来天!”

    “众位兄弟,我陈永秀比你们还着急。只不过,眼下堂主他们还没有在城外发起进攻信号,也没有送信进来约定何时一同攻城,贸然起事,失败不说,还会打草惊蛇,得不偿失。再等等吧。”一脸担忧的陈永秀回答道,他担忧的是原本两三天便会进入地窖,告知消息的探报弟兄,已经几天没送来消息了。

    “眼下夜深人静,要不让兄弟们出到院子里透透气吧?”先前的那名会众提议道。

    “不可!这几天我眼皮直跳,总觉着会出事!而且,原本负责在外探听消息的兄弟,也好几天没下地窖来传递外面的消息了。要不这样,我叫你们两个随我上去,打听下外面消息,其余人等,还是耐心等待一下,最迟两三天,便有结果。”陈永秀拿定主意,唤过两人,一道小心地顶开地窖的一个盖板。

    盖板上压着个破水缸,用来透气。陈永秀正准备推开院门,忽听见墙外传来有人低声说话的声音。

    “罗四,这便是你说的荒废的院子?我们便藏身这里,明晚从这里再去旁边的知府衙门和道台衙门放火,发动攻城信号?”

    “正是!少废话,快带兄弟们赶紧进院,天有些凉了,别病了耽误明晚的大事!”

    吱嘎,院门的木栓被人用刀背卸掉,门被推开。一群浑身湿透的壮汉进了院子,一共竟然有上百人。

    为首之人看见陈永秀三人,脸上一惊,低喝一声“兄弟们,将他们三个拿下,免得走漏风声。”

    陈永秀连忙上前道明身份。一听乃是天地会中兄弟,罗四忙上前行礼。

    听完罗四讲完南宁城的形势,陈永秀当下表示,愿意率领三处窝点的兄弟帮助太平圣军做为城中内应,明晚一道从内外夹攻,夺取城门。

    罗四大喜。原本他们进城的人较少,隐蔽的地方又不多,若是从内河暗道进来的人多了,又容易被清妖发现,反而不好。如今有了天地会兄弟的帮助,充当城中内应,就不用冒那么大风险,破城的机会也大增。

第106章 破南宁(下)() 
感谢第一近卫坦克旅、西德两位大大的打赏!每天都有小惊喜,真是谢谢你们!

    。。。。。。。。。。。。。。。。。

    次日凌晨,南宁城内府前街上旁的知府衙门和道台衙门旁边的房屋突发大火,城中其他地方也多处房屋同时失火,众清兵乡勇纷纷提水救火,一时乱成一团。这时,镇江门内的府前街上,忽然出现了数百名壮汉,大多手持牌刀长矛,还有数十人手持大斧,点着火把,趁乱冲向城南镇江门。

    城门守将大惊,忙鸣金示警,组织城楼守兵紧守城门。而城外,邕江对面,一边有上千人将巨木、缆绳绑定船只,用十数只船上架设云梯和木板,紧急地搭设浮桥一边还有二十余艘船只不停运送兵士过河,和城楼上的士兵用鸟枪对射。

    镇江门正对邕江而建,难以攻打,也正因为如此,清军布置在此处的守兵最少。刚才知府衙门和道台衙门着火,城下藏兵洞里一些歇息的清勇,都跑去衙门帮忙灭火,等出现贼兵攻城门时才发现是为了调开他们,在清将的指挥下,又急忙朝城门攻来。

    陈永秀和罗四一伙人,却死命抵住城门上和城内赶来的清兵,不停喝喊“快打开城门!”

    数十手持大斧的壮汉,顾不得向清兵攻击,只专心劈砍城门栓。

    一时间,镇江门处啥喊声冲天,战事异常激烈!

    刘长清却是在分巡左江兵备道道台衙门之中酣睡,刚被亲兵叫醒。左江道员却是由南宁知府黄辅相兼任,因此刘长清便占了他的道台衙门。刘长清一脚踹翻领兵前来救火的一名守备,暗恨这么简单的调虎离山计都不知道?要是破了城,这道台衙门救下来,也不是你的了!他急忙披甲,领兵冲向城门救援。左江镇总兵德亮和知府黄辅相也急领人到另外的城门四处巡查支援。

    刘长清却还是慢了一步。他领着亲卫和左江镇左营兵马,冲到镇江门下,城门正好被城外的太平圣兵撞开。

    却原来是,罗琼树手下一名叫做林雨轩的旅帅,想出了个好主意。

    城门栓乃是百年以上的硬木,经沸腾的桐油浸泡再冷却后打蜡制成,罗琼树担心城内的内应不能及时劈开城门,便想让城外的圣兵合力撞击,要是城门栓砍断一大半,再以蛮力从外面冲撞,便能直接撞断城栓,冲开城门。这时,刚从卒长提为旅帅的林雨轩说了个建议。

    他看见城门离邕江不远,便让几艘船绑在一起,捆上一根长达近二十丈的巨木,再让已过岸的圣兵使劲拉船,重比几万斤的船只载着巨木快速地撞上城门,只听咔嚓一声,城门栓应声而断。幸好城门厚重,并没有一下弹开,要不然,门后城内的太平圣兵和天地会兄弟都要被门撞飞。

    当然,这也是城内兄弟将门栓已经砍断大半,才能如此。

    城门一开,罗琼树率圣兵冲入城内,一路掩杀过去。原本占很大优势,厮杀开门圣军和天地会众等人的清兵,迅速溃败。攻城站便是如此,守城一方虽然有城墙之利,占很大优势,但一旦城门被破,原本依仗的优势一旦没有,士气和信心便立马逆转,剩下只有溃败而逃。

    李开芳却是领着圣兵在围攻打北面城门。不过,刘长清已经将东面和北面城门全部用砖石在城内封死,因而李开芳虽然勇猛,却亦难取得好的战绩。

    刘长清已经不做他想,只是想率兵逃走。想也没用了,南宁城一破,他已经掉入万劫不复的地步,说难听点,他现在便是投降贼匪也被逃回朝廷一方强。为官多年,他早已看穿,满清皇帝对他们这些汉官是多么的苛刻。自己连奴才都算不上的地位,接连败仗,又丢了广西,只怕朝廷抓住他,给个斩首示众都算开恩了。很可能便是个凌迟的下场!

    因此,刘长清率领左江镇直属本标的左营四百余名清兵和百余名亲卫,从城内绕道先去了驻守箭道的新太协的馗纛营和上思营,调动两营一千清兵跟随自己突围。最后来到到西门,命令守城的清军开门。守将乃是南宁城守营的都司,属德亮一系,不肯开门,刘长清大怒,命亲卫上前一刀将那都司砍死。又拉了几十名守兵跟随自己,出了西城门。趁着夜幕,以折损了二百余人为代价,冲出太平圣军的包围,然便自行快马加鞭,让亲卫率领清兵跟随后面,一路绕过新宁州等州县治所,逃往太平府,直奔新太协龙凭营的堂侄那边。

    刘长清将三营兵力带走,整个南宁城便只剩下左江镇本标的中营、右营和浔州协右营和南宁城守营这四营兵力共一千五百人,剩下便是附近团练乡勇三千五百余人,并无多少战力,加上夜里南宁城中乱成一片,如何能抵挡?

    罗琼树率五千圣兵进了城门不久,变遇到过来支援的浔州协右营,浔州协游击还未来得及下令,便被前排鸟枪手排枪打下马来,其余清兵发喊一声便四散逃窜,罗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