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这个天国不太平-第76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因为地利关系,不但有富甲天下的苏州府、常州府,还有底蕴深厚的扬州府、淮安府和镇江府等,如今最出色的,却还是拥有京城的江宁府和有上海城的松江府!

    别的不说,但是松江府一个上海城的海关关税,一年便超过江西、安徽等省的总赋税收入。这让江苏不大大发展起来都不可能。

    而今,皇帝要亲自召见他,到底是为什么了,李鸿章虽然隐隐有所猜测,会不会陛下要重用自己,但他还是不敢多想,只是心中的激荡的澎湃的心潮,是怎么也难以平静下来了。

    “李大人,陛下到了!”几名宫廷侍卫走过来小心提醒着,随即站在在御花园的道路两旁开始警戒。

    李鸿章抬头看去,花园的椭圆形拱门处,范汝增陪着一名身着黄袍的中年人走了过来,正是中华帝国皇帝冯云山。

    李鸿章不敢多瞧,急忙一阵小跑,上前拜倒在地,高呼“微臣李鸿章拜见陛下,愿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冯云山上前,亲手将李鸿章扶了起来,笑道“李爱卿快快请起!今日召爱卿前来,有些匆忙。爱卿在江苏巡抚一职上,任劳任怨,将江苏一地治理得连年丰收,交易大增,百姓的生活红红火火,这些都是爱卿和广大江苏官员们的功劳啊!”

    “微臣多谢陛下谬赞!江苏的发展,不是过跟随帝国发展的一个大平台而已。何况有陛下前期已经制订好的基础和架子,微臣只是按照老的方式发展下去而已,徒领功劳,有些羞愧啊!”李鸿章谦逊地道。

    “爱卿不必过谦,爱卿的才学和能力,朕都看在眼里。今日唤你过来,是有要事相问!”冯云山和颜悦色。

    “微臣多谢陛下的宠爱!陛下有事直接下旨,微臣必定肝脑涂地,竭尽全力。”

    “既然这样,朕也事务繁杂,就长话段说了!”冯云山坐在凉亭上,示意李鸿章也坐在他旁边,一副君臣相宜的样子,道“爱卿在江苏巡抚一职干得很不错!朕想将你调来朝廷,进内阁辅助朕治理朝政。”

    皇帝的这句话,让李鸿章惊得嘴巴都合不拢,都忘记拿什么话来回答了。

    。

第1220章 你们江苏发展很不错() 
李鸿章从未想过,皇帝竟然直接开口让他进内阁,辅助皇帝治理朝政!这可是一步到位,直接入阁啊!

    即便以李鸿章自认为极有才华,自信满满,也不敢有如此非分之想。毕竟才刚刚进入不惑之年,能出任一省的巡抚,已经是天大的恩德了。又怎么岂敢想做直接入阁,成为朝廷的肱骨重臣?

    原本他的窃望,也不过是调入圣京,执掌一部,成为真正的部堂大员。再历练数年甚至十来年,调换一个部堂,有了两三个部堂的执掌经历,再有机会变成内阁副总理之类的,辅助总理曾观澜,成为朝廷枢机之臣,已经算是极为难得了。

    但他万万没想到,皇帝竟然直接就亲口高速度他,要将他调入内阁辅佐皇帝治理朝政!这么说,应该不只是调入朝堂出任部长这么简单了,而是,很可能直接出任内阁副总理,协助曾观澜曾总理帮助处理朝廷事务。

    因此,李鸿章两眼瞪大,喉咙发紧,嗓子都有些发甜。这太让他意外和惊喜了。

    但,谦虚的话必须得说,李鸿章连忙拜倒推辞道“陛下,微臣才能不足,蒙陛下看重,代天子牧守一省,巡抚江苏,已经是贪天之德,岂敢再有奢望。还请陛下另择朝中其他才能高绝之同僚。微臣实在难以承担如此重任。”

    冯云山哈哈笑道“李爱卿不必自谦!这几年爱卿出任江苏巡抚,朕其实让监察部和特务司一直密切关注着,爱卿在苏州城内对江苏一省的治理,兴书院以教士,招流亡以垦荒,赈施穷黎,严惩衙囊,都极有力度,奠定三吴,功效在兹。

    尤其是对江苏的教育、农业、运河疏浚、官道修缮方面,可谓雷厉风行,立竿见影。而爱卿对江苏的工商贸易业的发展,尤其是中小型作坊、私人工厂和货物公司的开办鼓励,做得很好,整个江苏涌现出一大批工厂公司,让江苏的财税收入持续增加。

    根据财税部的统计,去岁帝国总共财税收入是52亿圣元,其中江苏一省的财税收入便达1亿1200万圣元,占整个帝国的2154,超过整个帝国的五分之一占比了。当然,这其中主要的还是上海的关税收入,有5050万圣元,但即便除去这些关税收入之外,还有将近6150万圣元的财税收入,这些都是爱卿你实实在在干出来的。朕查过数据,爱卿刚刚到任江苏巡抚的时候,江苏前一年的纯财税收入不到1200万圣元。8年时间,爱卿能让江苏一省之地的纯财税收入增长为原来的5倍多,实在是功劳卓著。

    并且,这其中还有爱卿投入颇大的平民学童的普世教育、六旬以上的老人济世医护,怕是也不下千万圣元,这还不算,还有江苏的官道马路修建得四通八达,运河疏浚和开挖治理,最为理想,成效最是显著,不但为百姓和商贾的出门行走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还促进了江苏乃至周边数省的工商业和交通的发展。

    民间有不少报纸和百姓流言,对爱卿你的江苏之政极为称道啊。”

    冯云山一顿数据详实的猛夸,让李鸿章受宠若惊,又十分感动,他没想到自己做出的一点成绩,实乃本份。可没想到皇帝竟然调查得这么仔细,这么上心,竟然讲一条条数据都记在心中,信手拈来,不禁佩服皇帝的才能,更是为皇帝对自己的赞赏和器重而深受感动。一时间,冯云山有种鼻子发酸,想哭的感觉,心中暗道“这就是古人云的所谓士为知之者死吧!”

    但李鸿章一向沉稳,虽然心中激荡万分,脸上也是面色潮红,感动之极,可还是没有失态,强自解释谦虚道“陛下褒奖,微臣愧不敢当,日后唯有肝脑涂地,死而后已!不过,陛下所说的这些成就,并不是微臣一人所为,乃是整个江苏同僚们的努力付出,更是陛下和朝廷的精心指点以及江苏百姓们的勤奋劳作所得。而且,其他各省的同僚们也都干得很不错,可能只是因为江苏自来富裕,民间的乡绅百姓都有些余钱,朝廷的政策一改,兴起开办工厂实业和工商贸易的风潮,于是纷纷效仿,这才让财税大增,财富和工商大为流通。尤其是上海港的独特优势,上海海关都是松江知府刘坤一、上海县长张之洞他们的功劳!而还有圣京城因为在江苏省境内,圣京城如今发展得一天比一天更好,微臣还从未见过如此庞大的都城,连满清原本的北京城也远远无法相比。单单圣京城的税收,就占了整个江苏一省财税收入的八分之一了。

    因此,这些不是微臣的功劳,一切,归根到底,还是陛下制订的新政太好,微臣等人只是照葫芦画瓢便成。”

    冯云山摆摆手“其他各省虽然也都发展得很不错,但却的确没有江苏的发展如此巨大!廣东巡抚伍崇曜本是十三行的掌门人,又曾出任帝国商务部部长和南洋公司的总经理,最是会从商了,可还是没有江苏的发展快。

    排名第二的廣东省,财税收入达1亿400万圣元,正好占整个帝国财税收入的五分之一。而他的广州海关收入便占5600万圣元,其他的财税收入还没有江苏高。而且,廣东当初是朕打下来的基础,早在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之前,便有将近1800万圣元的财税收入了,因此,要论发展得好,还是爱卿治下的江苏。爱卿就不必自谦了!

    不过,爱卿能将成绩不归功到自己一人身上,这点朕很是高兴。而且,朕要说的是,爱卿和其他诸位巡抚们,所做的还远远不够!

    爱卿如今也在帝国为官许久了,清楚欧洲的大不列颠王国,也就是俗称的英洋吧?”

    李鸿章禀道“回陛下,微臣知道。英洋曾是世界上最为强大的国家,不过,如今已然被我中华帝国所击败,沦为排名第二甚至第三的强国了。”

    冯云山摇摇头“若是按综合实力来算,英洋仍然是世界上最为强大的国家,尤其是他们的工业化水平和诸多制度方面的先进。只不过因为其国政体不一样,而国家本土又非常窄小,人口也不多,加上路途遥远又不够重视,才会在远征印度洋时候被我军击败。但若是我们中华帝国的军队去远征欧洲,攻打他们的话,也肯定会惨败。

    要知道,当初满清一个硕大的王朝,年税收不过4600万两,而英洋则是3亿多两,是满清的6倍之多。而从国土面积和人口相比,满清都是至少是英洋的十倍以上。”

    。

第1221章 冯李对() 
“而如今我中华帝国经过第一个五年计划和正在进行的第二个五年计划,虽然有极大的发展,但与英洋想比,还有一定差距。朕看过特务司搜集的前几年英国的一份情报,说是他们一年有超亿英镑的财政收入,相当于5亿多圣元。

    而这只是他们的财政收入而已!英洋在海外众多的殖民地,有庞大的海外资产,尤其是在欧洲各国以及美洲,乃至世界各地,都有价值惊人的财富,甚至就算是在我们中华帝国,也有数量不小的资产。这个具体数字无法考证,但根据情报司的消息来源,英国人在海外的财富,估计有五十亿圣元以上。这些都是以资本投资的形式,每年的资产增值的利润便是一笔巨额财富。

    这仅仅是财富方面。而其他的基础工业、装备技术以及读书普及率等,我们中华帝国还远远不能同英国想比。若不是他们的本土面积实在太小,本土人口数量也不多,兵力昂贵,否则,我们还真不一定就能战胜对方。

    因此,我中华帝国仍需加倍努力,抓住如今的大好机遇,拼力发展才是!”

    冯云山的一句话,让李鸿章极为震动。

    他连忙伏地跪倒“陛下,微臣定谨记陛下谆谆教诲,为帝国发展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难得你有心。李爱卿,你知道,朕最欣赏你的是哪一点么,而你最不足的又是哪一点么?”冯云山道。

    “微臣愚钝不知。”李鸿章的确不大清楚,老老实实地答道。

    冯云山笑笑,喝了一口茶水,道“你灵活机变,极富世界性和时代性的眼光,又是从满清旧官僚体系中归顺而来,深知旧官僚体系的弊端,而又保留了几分儒家读书人为名请命的本色,钻研过学以致用的经世之学,这是朕选拔朝廷重臣的基础准则。

    而最重要的是,爱卿能比尊师曾大人更加灵活地运用经世之学,将不同层次之人笼络在一起,上下一心,齐心合作,无事不举,积富为强,这点极好。尤其是爱卿擅长与洋人打交道,这点正是朕看重的。

    朕调查过,爱卿身处苏州城后,在半年内便数次赶赴上海城,不但将苏州的本地乡绅和商贾大户推荐到上海城开设洋行,还与那些在上海的欧洲洋商混熟,成功邀请数十家洋商至苏州府及常州府开办工厂和洋行,吸引了洋资和先进的设备及技术,对苏州府等地的工矿和商业发展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而且,爱卿能将苏州籍的商贾都联合起来,组建了苏州商会并开办苏常互助银行,为江苏籍商贾和工厂主融资贷款,促进实业发展。在爱卿的撮合努力之下,苏州府常州府的老式布匹商和绸缎商,推陈出新,引进新式纺织织布机器,开办数百家中小型纺织工厂,将整个苏常地区的纺织行业带动了起来,进而引发镇江府、江宁府、扬州府等地纷纷效仿,如今整个上海海关出口的中华帝国棉布之中,苏布占到一半左右,这应该都算是爱卿的功劳啊!”

    “而爱卿你的不足之处,便是私心太重,没有曾大人那般紧守本心之举。”冯云山毫不客气地指出李鸿章的缺点,让李鸿章有些面红耳赤“不过,关于这点,也不能全怪你,盖因你从满清官僚中带来的恶习,此后务必戒除!为官者,尤其是能影响一国的民生动向,必须清正廉明,紧守本心,儒家慎独慎贪的道理,想必爱卿很是明白!此为其一。

    其二,爱卿的眼光还不够宽广,还不足以覆盖整个世界的全局。这点,想必你进入内阁之后,慢慢会扭转过来。如今我中华帝国,是为替代甚至超过当初的第一强国英国的地位,我中华帝国是为日不落帝国。

    如今中华帝国的疆域已经十分庞大,而帝国内阁的主要任务,便是搞好帝国的内政,大力发展工业和商业,提高基础国力和综合实力,为帝国的军事实力提供强有力的后勤支持,以便帝国的军队能守住这片庞大疆土。当然,最重要的,便是让中华帝国的百姓都能过上好日子,让所有的洋人,都敬畏害怕帝国,不敢轻视华族百姓。总体说来,可以归纳几个字发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