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这个天国不太平-第7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到这里,刘长佑看到了广场中央一群人挤了过来,为首的人是一张坚毅而年轻的面孔,甚是熟悉,正是如今帝国最有权势的陛下跟前的红人之一——特务司司长范汝增,刘长佑连忙迎了上去。

    “范司长!劳驾你亲自来接长佑,真是难为情了。”刘长佑还没待范汝增上前,便主动打招呼说道。

    “大人折煞汝增了!陛下特意将汝增唤去亲**代,必须来车站接住大人,没想到这圣京城内交通异常的拥挤,乘坐的马车紧赶快赶,还是迟到了几分钟。一看火车站内没接到人,吓得汝增心都跳了出来,这没完成陛下交代的任务,如何交待?连忙领着一般手下四处打探,终于在这广场寻着大人您了!”范汝增连忙解释起来。

    一听是陛下亲口让范汝增来迎接自己的,刘长佑连忙表示感谢皇恩浩荡。

    两人虽然好长时间没见,但稍稍交谈几句,一下便熟悉起来。

    范汝增从刘思谦手中提过刘长佑所带的行礼包袱,交给旁边的手下,朝刘长佑笑道:“原本想跟以前一样,直接称呼大人为子默兄长的,但兄长的麟儿在,算算年纪,还是称呼大人为叔父吧。子默叔,也不介绍下,这是老二思诣还是老三思谦?”

    “贤弟说笑了!这正是犬子老三思谦。”刘长佑虽然如今是内阁委员,但哪里又敢在这位陛下最亲近的特务头子面前摆长辈的架子,何况先前两人本就很是熟稔,称兄道弟多年,哪里会改口叫叔侄,“是为兄的不是。数年没怎么一起见面,还担心贤弟不认为兄,生分了,这才称呼范司长,失误失误,为兄的错。

    谦儿,赶紧给你范叔打个招呼。”

    刘思谦不大情愿地上前向范汝增准备以晚辈向长辈的方式行礼,还没等弯腰,便被范汝增一把握住手:“谦弟不必如此!你是你,你父亲是你父亲,咱们各交各的。都是以交情来称呼。”

    这下让刘思谦高兴了,丝毫不理会旁边的刘长佑连声呵斥,直接兴高采烈地王拉着范汝增叫起兄长来。

    刘长佑狠狠剐了儿子一眼,连忙拉开他和范汝增,岔开话题对范汝增道:“刚才贤弟说的圣京城内交通拥挤,到底怎么回事?”

    “哦,是这么回事。前不久交通部在圣京城中推出了公共马车,又叫公交马车,有固定的线路和停靠的站点,每隔15分钟一班,在圣京城内来回循环行走,运输有需要的百姓。没想到得到了城内百姓的热烈反响,因为圣京城内人口太多,需要乘坐的人太多,交通部不得不增加了大量的公交马车,但圣京城内的道路就这么宽敞,一下子便造成了街道拥堵不堪,尤其是一些人口密集的街巷,出行极为不便了。

    这不,今天我特意提早了两个小时便从宫中出发,来这火车站接兄长,结果这一路拥堵,还是迟到了。”范汝增透露道。

    ps:书友们,我是三江口水,推荐一款免费小说app,支持小说下载、听书、零广告、多种阅读模式。请您关注微信公众号:dazhuzaiyuedu(长按三秒复制)书友们快关注起来吧!

    

第1226章 公交马车() 
“居然如此拥堵!?”刘长佑勃然变色。他是清楚从皇宫到火车站的距离,主要是沿着玄武湖绕上半圈,也就最多十里,而按马车的速度,一小时至少十里以上,可范汝增提前两个小时乘坐马车,还是迟到了,而范汝增乘坐的专用马车想必是特制的,速度肯定最快的,沿途也是优先通行的,可就这样,居然还是两个小时都没赶到,这圣京城内的街道上,未免也太过拥堵了。

    “到底投放了多少辆马车?”刘长佑才到圣京,便遇到民生的难题,不由起了些心思,特意问道。

    “交通部投放的可能也就三百辆吧,但整个圣京如今前前后后总共有八百余辆了。许多商贾看见这公交马车有利可图,便跟风投放马车,雇请马夫运营,运送城内需要外出的居民收费赚取利润,如今还在以每天三四十辆的数量在增加。”范汝增解释道。

    “这怎么行?交通部为何不管管这帮私人运营的马车?”刘长佑奇怪地问道:“怎么能让这些私人随意运营马车,一来抢夺交通部的国有公交马车的利润,二来,也会给圣京城造成混乱,大家都随便运营,岂不是一团糟了?”

    他没注意到,旁边的儿子,刘思谦却是两眼放光,一脸的不以为然。

    范汝增摆摆手,苦笑道:“我也如同兄长这般疑问着,包括其他许多朝中大臣们也都向交通部反应了,谁知道交通部完全不予理睬,只是说路面太窄了,需要拓宽。你猜他们是怎么说的,他们答复,投放公共马车本就是一个引子,原本的目的就是吸引民间资本对公交马车的投入和运营。而公交马车是一个好事情,能便捷百姓的出行,加快城市的人群流动,提高社会效率和劳动力的交流,因此需要大力呵护和提倡。

    他们原本是想试试公交马车的投放效果,可没想到城内的百姓会有如此巨大的需求,会引起如此轰动。一时之间准备不足,相应的管理章程和运营办法都没有出台,公交马车暂时又不好出面限制,而圣京城内的道路又不是说拓宽就拓宽的,加上偏偏说是陛下亲自发了话话,暂时不让限制民间资本在公交马车的投入,于是乎,所有的事情都搞到了一起,就让整个京城堵城成这般模样了。”

    “陛下亲自发话,说不要限制民间资本对公交马车的投入?”刘思谦立刻抓住了范汝增话中的重点,朝范汝增问道:“这个,范司长,这个公交马车的概念和推出,虽然是交通部搞出来的,但,应当是陛下的主意吧?”

    范汝增惊奇地看向刘思谦:“贤弟真是神了!你怎么知道这公交马车是陛下的主意?这可是机密的事情,交通部从未对外透露过一丝一毫,我也是前两天才从陛下的嘴中知道的。”

    “这很好猜测!陛下天下至圣,只有陛下有如此多的精巧发明和匪夷所思的创意。难道大家都忘了太平圣国和中华帝国如何起家的么?陛下发明类似圣肥圣油的各式各样的新奇事物,难道还少么?”说道陛下,刘思谦一脸崇拜之色,说起话来也眉飞色舞,兴奋异常:“其实我是从陛下发话说不要限制民间资本对公交马车的投入这里,看出来这个公交马车就是陛下的创造!

    想想看,陛下对这个公交马车如此重视和呵护,必定是对其很有信心,从这也能猜到,只有创造者才会对此新奇的事务如此喜爱和有信心。我相信陛下的眼光,此物将有广阔的前景。而引导民间商贾投资运营这种公交马车,才是陛下的真正用途。”

    说完,刘思谦得意地朝自己的父亲刘长佑眨了眨眼睛。

    刘长佑自然明白儿子的意思,这是提醒他,陛下推动内阁即将要进行的改革,就有大力推动民间资本,特别是有雄厚经济实力却还在经营田产和借贷的乡绅们,将这些人都引诱或是赶出田地,走向工商实业进行发展。

    一听正是陛下推动的这个公交马车,刘长佑明白了为何交通部不立刻采取措施对造成拥堵的公交马车进行管制的原因。

    他对这种马车更是好奇:“竟然每天都增加几十辆公交马车,这一辆平时能载客多少?”

    范汝增一边领着往广场外走去,一边道:“兄长等下便能看见那种马车了,坐起来还算舒适。这种公交马车是大型的四轮马车,比以往的富贵人家家用马车要宽大加长许多,大多还是双层结构,一辆车能载三四十人。

    交通部将这些马车大体上分为几十条线路,固定从一处地点经过中间的十数个地点或是更多地点,抵达终点。像小弟今天来接你的这趟马车,就是专门征调了一辆12路车,从城东南角至于东北角,全程11里,单趟要将近一个小时左右,途中肯定会上下2到3倍的乘客,也就是说,1个小时能拉上80到100来个乘客左右。”

    刘思谦立刻盘问上了:“范司长,那平均起来一名乘客该付多少车费?”一边问,一边两眼放光,显然又是打什么主意了。

    “这个我倒不清楚了。我坐过两次,差不多五六里路吧,收了我5文钱一次。怎么?老弟还对这个也感兴趣?”范汝增答道。

    “随便问问。”刘思谦随口应道,脑海中却已经在盘算着每辆公交马车一天能拉8至10个小时,也就是800个乘客左右,就算都是5文的车费,也就是40圣元的收入,一个月下来,便是1200圣元,去掉车夫和马匹以及马车的成本,一个月500圣元的利润总归是有的,那么一年下来便是6000圣元,这只是一辆马车的利润,若果是十辆马车,百辆马车。还有城市,这只是圣京的,自己还可以迅速推广到其他帝国的各大城市,武昌、广州、苏州、上海、北京城等等,岂不是。。。。。。

    刘思谦不知不觉中,口水都快漏下来了。

    刘长佑拍了刘思谦一脑壳,将他从幻想中唤醒,对范汝增道:“这小子一听赚钱的事情就鬼迷心窍,也不知道怎么就出生到我们刘家来了!贤弟,这5文钱虽然不多,但也够买个包子了,有那么多百姓舍得花这个钱,去坐车?”

    范汝增哈哈一笑:“兄长去岁朝会没来京城,可能还不知道圣京城这两年的大变化。这两年圣京城迎来大发展,各行各业都是出现飞速发展,京城的人口更是出现爆炸性增长!兄长知道圣京城如今有多少人口吗?240万!”

    ps:书友们,我是三江口水,推荐一款免费小说app,支持小说下载、听书、零广告、多种阅读模式。请您关注微信公众号:dazhuzaiyuedu(长按三秒复制)书友们快关注起来吧!

    

第1227章 圣京的人口() 
听范汝增说出240万人口的数字来,刘长佑大吃一惊:“何以人口如此之多?当初帝国刚刚定都圣京的时候,才堪堪一百万人,这才9年时间,怎么会增长这么多人?没听说陛下调派大量的驻军驻守京城啊?”

    范汝增嘻嘻笑道:“兄长说的没错,我帝国几乎没用多少战乱便和平接收了圣京城,也留下了太平天国转下来的一百来万人口。而原本逃往江北各府的原本圣京城内的居民也纷纷回乡,这一下便增加上十万。

    帝国将士在圣京城只驻扎的军队虽然还不到十万人,但但后来陆续设立帝国的各个官衙、各省的会馆、各行业的商会、各行各业的总部等等。。。。。。别小看这些机构,单个没多少人,但架不住数量一多,便是以十万计。别的不说,就说这学堂吧,截止今年为止,单单设立在圣京的高等学堂,便达到二十三座,学校的教师和后勤辅助人员便多达三万人,加上他们的家眷,只怕不下十万人,而这些高等学堂从整个帝国各地招收来念书的学生,便超过十万人。

    别的不说,单是圣京的铁路局,便雇请了数千名工人,这些人都带着一大家子,可不就是数万人了?这样的帝国国办机构更是太多,比如圣京机器制造局,已经发展为超过3万正式工人的超级巨无霸,若是算上他们的家眷,只怕不下十五万人。除了这些国有厂矿之外,圣京城内城郊,还有数百家大大小小的民间私人筹办的工厂作坊,好多规模也不小,有上千人,小的也有几十号人,这样一算下来,单是圣京城四周的私人工厂的工人们,便不下十来二十万人,这些人的家眷更是庞大。除此之外,因为圣京城人口众多,每日的柴米蔬菜等消耗都是惊人的数量,吸引了不少周边州府的乡民前来谋生。

    也正因为这些原因,圣京城的人口在短短9年时间,便增长了足足一倍还多,并且近两年来仍旧在增长,还越来越快,如今还在以每月上万人的速度在增加。”

    刘长佑豁然变色,这个人口增加的恐怖速度,真是让他大吃一惊,他喃喃地道:“亏我在武昌为官多年,以为让武昌城的人口恢复到比当初太平天国攻城之前还要多的地步,就已经沾沾自喜自己的功绩,没想到,与圣京相比,真是萤火之辉。陛下真是天才,也只有陛下才能短短几年便让圣京成为如此规模的超级大城。240万人口,天呐,当初号称什么乾隆盛世的满清朝,北京城也就一百多万人口吧,当天天下,才是真正的盛世啊!”

    范汝增连忙岔开话题:“兄长不必唏嘘,这圣京毕竟是首都,有许多其他省府大城难以企及的便利。

    兄长这回来了呆京城就不走了,闲暇时分可以好好转转。如今圣京城的百姓简直不能用安居乐业来形容,按照陛下说的那个词,叫获得感和幸福感都很强。

    不多说了,小弟雇请的马车就在那里,兄长和思谦还请上车。”

    说到这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