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征服天国之曙光时代-第66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亚历山大立刻招呼随从把那个斥候带到自己面前,听着斥候来不及跳下马就向他报告的情况,亚历山大的脸色微微露出了诧异。

    “你是说奥斯曼人的前锋正在向我们推进,那么你确定没有看到敌人轻骑兵有什么动向吗?”

    “是的老爷,”巴尔干人斥候用力点点头“他们的轻骑兵只是稍微比步兵靠前一些,可他们绝没有和步兵脱离,也没有如您之前说的那样向左边或是右边更远的地方前进,他们只是跟着步兵。”

    听着斥候的描述,亚历山大略微默默沉吟,然后他匆匆转身走到铺在一块石头上的地图面前仔细看着。

    当他用手指在自己右翼宽大的平原与侧后的布加勒斯特城之间大致丈量了下,又按照斥候的说法在蒙蒂纳阵线前方粗略计算了一下奥斯曼人可能投入的兵力后,亚历山大的嘴角不经意的微微扯动,然后用刚从巴尔干人那里学会的俚语喃喃骂了一句:“γαμ?to”

第六十四掌 多瑙河三角洲之战(三)() 
亚历山大不能不承认自己算计错了。

    在他想象中,奥斯曼人首先想到的应该是如何彻底歼灭自己这支挡路的敌军。

    以奥斯曼军队占据着绝对优势的兵力,面对一支只有大约7000人的敌军,如果只是击溃就未免有些太平常了。

    这样胜利甚至就是一个普通的小孩子都能做到,所以以奥斯曼将军们的矜持和傲慢,他们肯定会追求更加辉煌甚至是华丽的胜利。

    在一次战斗就彻底包围和歼灭一支7000人的部队显然是个不错的想法,毕竟如今的欧洲还真的很少出现能在一场战斗中就歼灭如此多数量敌军的战例。

    由此推断,想来即便是在以兵多将广著称的奥斯曼帝国,这也不是什么太小的功绩。

    所以秉着这种想法,亚历山大着重要求加固防线侧翼,他把最信任的阿格里火枪兵分成三个部分安排到了中央和两翼,虽然认为奥斯曼人不会毫无常识的试图进攻自己左翼那段与多瑙河之间的狭窄地带,但是考虑到或许真会出那么一个想要标新立异奥斯曼将军,他在左翼同样安排了一支数量相对少了些的阿格里火枪兵。

    不过他真正重视的还是右翼。

    相对平缓的平原与宽大的侧面为轻骑兵的迂回提供了太多的便利,只要想到安纳托利亚轻骑兵以往的战绩,亚历山大就相信哪怕是个最平庸的奥斯曼将军,也不会无视这个优势。

    至于说奥斯曼人可能会因为顾虑到侧背的布加勒斯特,亚历山大倒是更希望敌人的将领胆子大一些,步子快一些,或者如果碰上个拥挤积极进攻精神的敌将,或许还会试图通过引诱布加勒斯特出兵予以一举歼灭。

    相信如果那样,布加勒斯特人也要坐不住了。

    亚历山大的目的很明显,他就是想要把龟缩在布加勒斯特城里不肯出来,甚至还把希望寄托在媾和上的那些贵族拉下水!

    只是他怎么也没想到,当面的敌将最终选择的却是个让他为之愕然的战术——居然是堪称毫无技术含量的正面平推。

    6000多人的军队只看数字似乎并不是很多,甚至如果不是亲临其境也想象不到会是什么样子,但是当真要把这样一支军队布置完毕后就会发现,这绝不是一场普通战斗那么简单。

    在宽达将近2法里的正面上,蒙蒂纳军队按照战斗命令已经进入了各自的阵地,旗帜在午后的熏风中飘扬,长矛林立,盔甲闪亮。

    阿格里火枪兵醒目的深红色军装在军服各异的队伍中显得十分抢眼,排列在密集的长矛方阵中的火枪兵远远看去就好像是一团团被点燃的火焰。

    波西米亚骑兵在队列的空隙之间不住奔跑,或是传递命令或是大声吆喝鼓舞士气。

    而在方阵之间的空隙中,热那亚剑盾兵不知是故作悠闲还是纯粹给自己打气的说说笑笑,那样子就好像即将到来的不是一场生死大战而是去和漂亮小妞的约会。

    至于叫叫嚷嚷,好像随时随地都会跳起来猛扑上去的,则是一大群队形散乱松松垮垮的巴尔干人,这些让蒙蒂纳军官人人头痛的农夫有一部分被分配到了蒙蒂纳军队中,而大部分则在罗纳·潘诺尼的带领下被亚历山大编制成一个独立的巴尔干团。

    他们的任务只有一个,那就是看到奥斯曼人就像疯狗似的猛扑上去,最好是一上来就用他们最擅长的彪悍与野蛮彻底打乱奥斯曼人的战斗序列。

    只是这种打法对于巴尔干团来说显然是很危险的,或许一次战斗下来就会因为损伤惨重而彻底废掉,而亚历山大却并又不想让他们成为简单的消耗品,尽管在这片土地上招收这么一群农夫补充兵力并不困难,可他对巴尔干人还有着其他的想法。

    所以当罗纳·潘诺尼兴致勃勃的请求把他的团安排到阵地前面时,结果就是遭到了亚历山大的严词拒绝。

    “老实的待在工事的后面,而且要随时看清我发出的命令,”亚历山大伸出两根手指指了指自己的眼睛,又指了指潘诺尼“当我命令你进攻的时候,你要像鬣狗一样扑向敌人,可如果没有命令你们就必须老实的守在工事的后面,只要你们听从命令等到战斗结束我会奖赏你们,可如果你们不听话,我会让人把你们整个团扒光了挂在树上抽鞭子。”

    潘诺尼脸上露出了古怪神色,大概是想象着全团都光溜溜的被挂在树上的盛况实在壮观,他立刻忙不迭点头应着:“都听您的伯爵老爷,您让我们干什么我们就干什么。”

    一队同样深红军装,但是却披挂着闪亮半身胸甲的骑兵从队伍之间越过,这些骑兵的背后披着黑色的短斗篷,佩戴着马刀和短火枪,他们的装扮异常显眼,当他们经过时引起了蒙蒂纳军队的一阵欢呼。

    猎卫兵们用同样的欢呼回应,然后他们分别列队进入了一个个方阵之间稍微靠后的空隙。

    “大人,您身边留下的士兵太少了。”一个军官有些不安的问说,这个人是原来蒙蒂纳新堡守军的指挥官,在亚历山大把蒙蒂纳的摄政权交给巴伦娣之后,他从守军中抽调出了一批人手充实到了这次远征当中。

    “如果不需要上阵那么留下太多的士兵就是浪费,可如果真到了我必须走上前线的时候,可之前放着那么多的士兵不用是不是更浪费了些?”

    亚历山大看看被他这似是而非的回答绕得有些发怔的军官笑了笑,他觉得在这种时候说说笑话或许能缓解下紧张,只是看对方的样子,似乎并没有什么用处。

    “猎卫兵是最后的预备队,如果到了需要他们出动的时候,我们要么即将迎来胜利,要么就是面临毁灭。”亚历山大低声说着,然后不经意的暗暗摇头。

    在这个时候他倒是很想念贡帕蒂和奥孚莱依,只是这两个他用的一向很顺手的手下如今恰恰都不在他的身边。

    “但愿贡帕蒂没遇上什么麻烦。”

    对于奥斯曼人的快速反应,亚历山大算是真正长了见识,这也让他意识到绝对不能对敌人有丝毫的轻视。

    不过他倒也不是很担心,贡帕蒂带领的波西米亚骑兵的机动性还是很值得信赖的,而且他们撤退的方向就是布加勒斯特,如果贡帕蒂够狡猾,说不定还能趁机把那些布加勒斯特人也搅进来。

    亚历山大并不是么没有想过布加勒斯特人会用那么冷漠的方式对待贡帕蒂,只是对于布加勒斯特城里关系复杂的那些贵族,他多少还抱着些许希望。

    至少贡帕蒂的到来应该能像一条鲶鱼一样把原本就乱哄哄的布加勒斯特的局面搅合得更混乱。

    太阳又微微动了动,树影已经斜到可以站在下面躲避阳光,就在这时候,阵地远处的斥候哨吹响的尖利号角声随着河风吹了过来。

    奥斯曼大军到了。

    一片片移动的黑点缓慢的靠近,逐渐连成了一条条或是弯曲或是笔直的线段。

    有些略微高耸的东西在晃来晃去,那是一面面的军旗,从远看似乎并不多,可当逐渐靠近后就会发现那些军旗的数量密密麻麻,让人不禁暗暗揣测旗帜下面究竟有多少军队。

    随着奥斯曼靠近,迎面吹来的风中也夹杂了很多异样的气味,呛人的尘土气息,隐约的血腥味,还有奥斯曼人特有的带着膻气的味道。

    亚历山大能感觉到队伍中隐隐出现的骚乱,这是因为即将到来的战斗而紧张造成的,也是因为要面对奥斯曼人时隐藏在内心里的畏惧的表现。

    对于欧洲人来说,真正对奥斯曼开始产生畏惧心理,还是从瓦尔纳战役之后的事情。

    在这之前,虽然东罗马的衰落和随即在1453年君士坦丁堡的陷落都引起了欧洲的恐慌,可是1444年的瓦尔纳之战的惨败,却是导致欧洲恐奥症真正爆发的原因。

    瓦尔纳战役的失败让欧洲人不但彻底放弃了当时已经是苟延残喘的东罗马帝国,甚至即便远在欧洲大陆也感到危机重重。

    而后的几十年奥斯曼人逐渐从希腊出发征服了大半个巴尔干,长久的统治更是让当地人对他们在痛恨之余又产生了强烈的畏惧感。

    而现在他们面对的则是由苏丹亲自带领御驾亲征的奥斯曼大军,即便苏丹本人并不在这里,可是只要看看那一面面的新月旗,那种长久以来形成的畏惧就不由自主的从心底里涌了出来。

    亚历山大没有动,他知道这个时候说什么都是多余的,只有一场战斗才能让士兵们的情绪稳定下来。

    这也是为什么他从一开始就命令构筑工事的原因。

    亚历山大没有狂妄到认为自己这支军队能在纯粹的短兵相接的野战中压制奥斯曼人,至少在兵力对比上他从一开始就已经吃亏了,即便苏丹不会派出全部军队,可也绝不会为了体现骑士精神派出与他兵力相等的数量,所以他要面临的肯定是优势兵力的对手。

    而且对于奥斯曼人的畏惧也是不能忽视的,正因为想到了这些,亚历山大从开始就做好了依托阵地与敌人抗衡的准备。

    只是他没有想到对面的奥斯曼指挥官会如此激进的要和他打一场野外阵地攻防战。

    “我倒是很想认识一下对面那个奥斯曼指挥官,”亚历山大对身边的随从们说“不能不承认他让我很不高兴,不过我想苏丹这时候大概也高兴不起来。”

    亚历山大的猜测不错,当听说自己的指挥官决定从正面进攻,而把骑兵只作为战场上战术进攻的部队使用之后,巴耶塞特二世心里涌起了一阵强烈的不满。

    他希望看到的是把对面的敌人彻底歼灭而不只是击溃,想想在穆列什河畔自己的军队遭到炮击的情景,苏丹就觉得如果只是击败敌人还不足以消减心中的怒火。

    另外巴耶塞特二世也需要用一场干净彻底的大型歼灭战威慑震撼布加勒斯特的那些贵族,特别是当他已经感觉到来自赫尔瓦在背后制造的那些麻烦正在威胁他的统治的时候,他更是需要用这么一个鲜活的例子让那些巴尔干人知道触怒他的危险。

    只是已经要下达命令改变计划的巴耶塞特二世在最后的时候选择了沉默。

    对于前线将领做出的决定,巴耶塞特二世一向都很尊重,在这一点上他和他的父亲不同。

    征服者穆罕默德二世更愿意亲自指挥军队,有时候他更像个军人甚于一个苏丹。

    而巴耶塞特二世却不是这样,他尊重他的指挥官做出的决定,特别是在战场情况瞬息万变的前线,巴耶塞特二世并不认为自己就比一个久经沙场经验丰富的将军更适合指挥一场战役。

    “告诉席素谷,如果可能就尽量截断敌人的退路,我还是希望他能给我带来更辉煌的战果,不过最终一切都要由他自己决定。”

    苏丹下达了这个措辞谨慎的命令之后走进了御营,那里正有他最宠爱的妃子在等着他,不过苏丹并非是要在这个战役开始的时候抽空宠幸美人,而是因为恰好正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等着他处理。

    看到苏丹走御帐,早已经等待的女人立刻走上去行礼,在帮着苏丹舒服的坐在靠枕上后,女人拿出了一个封得很严实蜡囊,在用力掰碎后从里面拿出了一封信。

    “这是那个叫康妮欧·德·马林达奥的女人送来的,”看到苏丹脸上露出疑惑神色,女人贴心的向他解释“就是之前曾经到过君士坦丁堡的那欧洲人马林达奥的女儿,她的父亲现在正被关在君士坦丁堡的监狱里,因为这个那个叫康妮欧的女人答应为我们做事。”

    “我记得那个人,他好像是个旅行家,”苏丹依稀想了起来“那么那个女人送来什么消息了?”

    女人看了看手里的密信,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