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征服天国之曙光时代-第7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499年的开始就如此纷纷扰扰,不过真正引起整个欧洲大陆关注的还是奥斯曼人的入侵。

    4月,奥斯曼舰队突然绕过还大部分控制在威尼斯人手里的克里特岛,一路西进越过地中海中线,兵锋直接威胁威尼斯人在地中海上的诸多殖民地,这个举动立刻震动了威尼斯人。

    威尼斯的执政团几乎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通过了几项增加税收,扩充军备的法令,而威尼斯的商人们显然也意识到了奥斯曼人带来的巨大威胁,他们慷慨解囊,四处奔走,甚至有人主动把商船改造成临时的战舰加入了威尼斯海军。

    威尼斯人枕戈待旦,准备迎击来自海上的入侵。

    奥斯曼人的举动同时也吓到了罗马和梵蒂冈,之前很多人还对当初亚历山大认为奥斯曼人有可能跨海而来,直接威胁梵蒂冈的言论认为是危言耸听,嗤之以鼻,可如今整个罗马城里却是人心惶惶,不可终日。

    粮食的价格上涨了,黄金的价格上涨了,铜的价格则是每天一个价的不停刷新着人们心目中的价格表。

    罗马的交易所里人声鼎沸,至于阿斯胡尔克的家里更是高朋满座,在这些来来去去的人潮里,有些是来打听消息,有些则是希望能先和这位苏丹面前的红人混个脸熟。

    或许过不了多久,大家就要靠这位维齐尔老爷保住现有的一切,甚至是脑袋了。

    有这种想法的人大有人在,以至阿斯胡尔克在给他兄弟的信里不无得意的写到“这大概是我一生中最风光的日子,哪怕是在苏丹身边时都没有这么满意了,所有人都在恭维奉承我,以至我几乎都有些飘飘然了,所以我每天做5次祈祷的时候都在祈求我们的舰队尽快取得足够多的胜利,这样我在罗马的日子就会更舒心了,至于我之前对你提到过的铜,我想我的那位朋友应该还没得手,否则我们这时候可能就要被黄金彻底埋起来了。”

    这封充满得意的信送到艾吕普手里的时候已经是5月初,普拉托离开萨格勒布去找那个克罗地亚的大流士也已经有了些时候。

    艾吕普耐心的等待着来自赫尔瓦方面的消息,他知道赫尔瓦不可能就那么轻易的相信他,所以他并不着急。

    而且他也知道,真正能让赫尔瓦下决心的也不是他,而是布加勒斯特的战事。

    想到布加勒斯特的战事,艾吕普就有些觉得好奇,关于那个蒙蒂纳伯爵公开挑战苏丹的传言他也已经听说,而且因为有当时在场者的描述,他知道的要比那些在民间流传的详细得多。

    当听说那个蒙蒂纳伯爵居然公开宣称自己是能够阻止苏丹的那个人时,艾吕普有点短暂的呆滞,他开始怀疑阿斯胡尔克是不是看走眼了,这个人要么就是狂妄得失去了理智,要么原本就是个疯子,而在艾吕普看来,应该后者的可能更多些,因为他居然认为他可以阻止苏丹!

    即便是阿斯胡尔克兄弟,也只是因为随着巴耶塞特二世逐渐老去,他们需要赶紧多为自己着想一下了,毕竟苏丹的两个儿子都不是什么善类,不论他们当中谁成了未来的苏丹,或许别人还有机会得到新苏丹的重用,可做为巴耶塞特二世宠臣的兄弟两个,能保住脑袋就已经是奇迹了。

    而从苏丹对两个儿子那若有若无的防范看来,那两位王子未必没有可能会用最极端的方式夺取宝座,到了那时候,事情可能会变得更糟。

    可即使如此,他们兄弟依旧认为没有人能阻止苏丹的野心,特别是他试图彻底掌握整个巴尔干的计划,现在看来几乎可以说一切都是在按照苏丹之前的安排发展,只是这么一来对于他们兄弟之前的盘算就未免有些不利了。

    所以艾吕普对于布加勒斯特方面战事进展的关心丝毫不比赫尔瓦少,为此他专门派人不停的从前线打听消息,希望能在尽快掌握前线发生的种种变故。

    “但愿那个蒙蒂纳伯爵不要只是嘴上说的痛快,”艾吕普哼了声,虽然理智告诉他不要对那个人抱太大期望,但是想想如果苏丹真的顺利的攻陷了布加勒斯特,然后趁势对匈牙利发动入侵,那么对他们来说可就是个不折不扣的坏消息了。

    匈牙利的铜矿……

    想到这个,艾吕普刚刚平复下去的心情就又变得炙热起来。

    或许很多人根本就不清楚拥有一座大型铜矿会带来什么样的巨大回报,可艾吕普是知道的,那是个让最贪婪的人也会多少觉得心满意足的财富。

    至于如果能依仗掌握了更加巨大的铜矿开采权,进而影响和控制整个欧洲的铜价市场,只要想想他都会因为兴奋感到全身战栗。

    而事实上还不止这些。

    克里特,只要想到那个地方,艾吕普心里就一阵激动。

    在众多调味品中,糖是最早被人接受的,糖那让味蕾回味无穷的味道早在有文明记录之前,就已经被人所铭记。

    而糖在欧洲是奢侈的,缺少虽种植糖类植物的土地,和巨大的需求造成的稀缺,使得虽然不如胡椒那样贵如黄金,但是不论是贵族还是平民对糖近乎执着的追求却令糖这种东西成为了欧洲大陆做为紧俏和昂贵的商品之一。

    曾经有些贵族以拥有足够多的蜂巢能酿出蜂蜜而自夸,至于平民,则干脆把拥有几坛用甜菜酿出的糖浆视为财富的象征。

    而克里特拥有着整个欧洲最大的甘蔗种植园。

    那是几乎能为整个欧洲的餐桌提供精美甜品和激发对美食欲望的地方,可以说如果克里特的种植园遭遇天灾造成欠收,那么从教皇的餐桌到普通农夫的饭碗,都将会变得索然无味。

    就在那甜甜味道背后的,是令人难以置信的巨大财富,那个数字大得足以让阿斯胡尔克为了私利而竭尽全力影响苏丹的决定。

    尽管知道应该耐心,可艾吕普还是为一直没有得到赫尔瓦的消息而暗暗心焦不以。

    而布加勒斯特相继传来的消息,又让他暗暗恼火,在这段等待的日子里,艾吕普终于知道了古诗人素夫曼的长诗中那句赞美爱情的“漫长的等待会令生命凋零”。

    不过他等的不是情人,而是敌人的消息。

    库拉什兄弟同样在等待,他们已经竭尽全力打听了关于那位蒙蒂纳伯爵的一切,只是当他们认为一切打听的已经差不多时,另一个关于亚历山大的消息让他们又决定暂缓两天返回营地

    布加勒斯特牧首以正教五大牧首区之外第一牧首的名义,宣布对一桩婚约的认同和祝福。

    而这个婚约的奇妙之处在于当事人双方是以一种异教形式缔结的婚约。

    按照其中一方的解释,这桩婚姻是源自一场惊心动魄的逃亡,在从克里特逃往欧洲的路上,为了躲避奥斯曼人的追杀,落难的公主不得不以吉普赛人的身份隐藏自己,而就是在那个时候,为了能逃避他们不得不以异教的方式缔结了婚约。

    当这个消息传开时,布加勒斯特城中一片哗然,虽然城外的奥斯曼军队只停战了一天就又恢复了攻城,但是布加勒斯特人依旧以前所未有的热情展开了激烈辩论。

    而辩论的话题就是,那样一个婚约是否符合教义,又是否可以得到祝福。

    很多人出于种种原因和目的加入了这个激烈的辩论当中,他们引经据典的从各个方面坚持承认或是反对这个婚姻在教义上是否有效,更对这个婚姻是否可以得到祝福而辩论不休。

    相反倒是这件事的两个当事人却在把这个消息传出去之后就安静下来,甚至在连续两天里都没有人见过他们的身影。

    这自然引起了人们的猜想,其中一种先是在希腊人当中流传,随即就在整个布加勒斯特传来的说法,是拉迪斯拉斯二世对于这场婚姻很不满甚至是愤怒,因为这意味着他对索菲娅的影响将会大大减弱,为此他对这桩婚约的合法性提出了严厉的质疑,甚至还以保护索菲娅不受谣言的困扰为名软禁了他们的公主。

    这个传言刚一出来,就以惊人的速度在城市里蔓延开来,随后布加勒斯特就陷入了各种猜测和不安之中。

    人们很清楚这样一个传言所拥有的可怕的破坏力,这只从城里希腊人的激动情绪就可以看出来,而其他贵族们也为这个传言是否真实感到担忧,他们担心拉迪斯拉斯二世如果真的这么做了,那么很可能会引发联盟内部的激烈矛盾甚至是分裂。

    拉迪斯拉斯二世同样为这个传言感到恼火,他的确对那个婚约很愤怒,或者干脆说是厌恶更合适。

    他这时候不由又想起了普拉托说的关于亚历山大可能皇帝之间有关的那些事,这让有些后悔为什么当初安排兵力的时候要安排采佩斯救援登布维察,如果交换一下,或许现在下落不明的就是亚历山大了。

    拉迪斯拉斯二世很担心亚历山大会利用那个婚约大做文章,进而借用索菲娅的影响与他抗衡,不过让他在意的还有布加勒斯特牧首的态度,国王不认为牧首会无缘无故的就表示支持那么一个实在具有很大争议的婚约,那么很显然亚历山大一定是对牧首做出了足以打动他的许诺。

    与国王一样有着相似想法的贵族们并不少,他们同样担心亚历山大会利用与索菲娅的关系对对他们施以影响,这让他们当中很多人对这桩婚约的合法性予以了强烈的质疑。

    这些质疑让索菲娅从开始的喜悦中一下子跌落下来,她惊讶的发现居然有那么多人反对她和亚历山大的婚事,而对她来说再也没有比这件事更重要的。

    怒火中烧的索菲娅险些暴跳如雷的带着猎卫兵冲进正在争论不休的会场,可即便最终在亚历山大的劝阻下没有这么做,她还是愤怒的让亚历山大告诉那些贵族们她将收回巴列奥略家的旗帜,同时她宣布除非承认婚约合法,否则她拒绝再公开出现在布加勒斯特民众面前。

    拉迪斯拉斯二世当然把这两个决定都看做是亚历山大的授意,这就更坚定了他认为亚历山大有着很大野心的想法。

    拉迪斯拉斯二世决定坚决抵制这场婚姻,不过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他听说了在城里正到处流传的关于索菲娅可能被软禁的谣言。

    国王立刻猜想这可能是有人在故意中伤他,而这个人无疑就是亚历山大。

    这让拉迪斯拉斯二世怒不可遏,当他开始认真琢磨是不是真的如谣言传的那样动用军队软禁索菲娅时,另一个从匈牙利传来的消息让他意识到再也无法继续僵持下去了。

    波斯尼亚军队在进入的匈牙利进军神速,在几乎没有遇到什么抵抗就越过迈齐克山之后,波斯尼亚军队迅速向着匈牙利南部重镇索斯堡逼近。

    而在索斯堡以北不足120法里的地方,就是欧洲最大的铜矿区包德博赫。

    到了这时候,拉迪斯拉斯二世似乎忽然明白了,为什么亚历山大偏偏在这个时候公布他与索菲娅的婚约。

    5月5日,在布加勒斯特大教堂里,布加勒斯特牧首以教义中的典例为证,宣布了一场因为违背教义而得不到承认,却同样经由教义中的典例,宣布得到了祝福的婚约的存在。

    至此,亚历山大来到巴尔干的两大目标,似乎都近在眼前了。

第一百一十四章 大合围战(二十七)() 
索菲娅趴在床上,两条纤细的腿向上翘起,因为用力,她略显深色的足弓紧紧绷着,脚心呈现成两个深深足窝向内凹去。

    她这时候正一边来回踢动着两条腿,一边津津有味的看着面前一本很大的书。

    这本书的外壳包裹着一层很厚的金箔,上好丝绸制成书脊封面摸上去有着柔滑却又略显腻涩的的手感。

    这本书不但大,而且很厚,所以索菲娅开始是捧在手里,到了后来就干脆放在床上趴下来看。

    索菲娅不喜欢读书,这个即便是布拉格宫廷里的人都是知道的,为了这个王后曾经不止一次向纳山抱怨过,在王后看来一个高贵的贵人小姐总是和优雅举止和渊博知识有关的,或者即便没有这两项专长,可至少应该有一副好脾气。

    可是这些东西索菲娅显然都没有,除了一副似乎已经无法改变的坏脾气,更重要的是她的确可以用“不学无术”来形容。

    索菲娅认识词汇完全不能帮助她靠自己写完一封还算通顺的信,至于说诗歌这种东西,那就更不是她能胜任的。

    不过索菲娅自己从不认为这有什么大不了的。

    说起来虽然不能说话是一个令人遗憾的缺憾,但索菲娅从不为此烦恼,至于说知识,她更是觉得她那天生就比其他女人,或者还有大部分男人都更大的力气才是最重要的,譬如她已经开始在琢磨,如果遇到那几个令她讨厌的女人,该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