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楼之公子无双-第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又道:“明儿你去不去学里?噢……那位琮爷该搬出来了,他定是要去的。”

    “去几天就回来,什么八股文章,我不稀罕,琮弟那德性,不过是沽名钓誉、贪慕荣华的禄蠹。”贾宝玉长篇大论地愤世嫉俗。

    林黛玉笑,目光移向《笑林广记》,是自己抢看,怪不得宝玉,心想:“这书多有污浊不堪之处,但那些世态人情,我从未见过。写书之人,要么自个儿龌龊,要么看透尘世。”

    ……

    火盆里的煤炭因雪覆盖,滋滋熄灭,那雪是破烂的窗牖外袭进来的,又因为冷风一吹,熄灭的煤炭重新燃起,黑而发红,茅房蓬牖,瓦灶绳床,石榴看哪里都觉得冰冷,就像前日让人拖老子娘的尸体往东城左家庄化人场去一个感觉,这还算好的,街坊有被大雪压塌房屋,全家丧命的人,还有,怀里的二十两银子很温热。

    风继续吹,酒幌继续荡。

    孙福看着主子爷骑骡,两脚靴子稳稳踩在蹬上,左手鞭子,右手缰绳,如此双管齐下,琮爷胯下的骡子变得温顺,想几日前,琮爷连马鞍都上不了。

    有一件事情,他没告诉主子,骡子分两种,公驴和母马生的,母驴和公马生的,品性各有不同,骡子是不能传宗接代的,琮爷骑的是最温顺的那种,否则这个年纪怎么驯服得了,孙福以前在府里养过马,胭脂马、千里马、青骢马……都能辨认,东府的焦大差不多也是这般。

    他领琮爷出了西便门,京师是要害,城中有城,外城、内城、皇城、紫禁城,层层包围,西便门只是外城城门,城下有个城洞,重兵把守,上有箭楼、角楼。

    出门有个佛寺,叫牟尼院,此地的景象显得荒草萋萋,牟尼院归礼部僧录司管辖,香客一个也无,入目所见,老柳残败,护城河水泊泊流过,难民三五成群地匍匐,有些想要进城,却被步兵统领衙门、顺天府衙门、五城兵马司的衙役、官兵拦住,难民太多,出动的部门也多。

    贾琮沉默,待孙福买果点回来,问他话,孙福笑道:“刚才听铺子里的人说话,说是永定河发了桃花汛,浪涛滚滚,良乡、固安、永清,三个县的数千难民跑京师来了,望大户人家收为奴才,这么多人,当然不能进城。”

    贾琮道:“顺天府不管吗?那可是三品的掌印官。”

    “官家的事,小的不明白。”孙福三缄其口,望琮爷脸色有些不好,提议道:“琮爷要散财消灾么?”

    “罢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贾琮心下一叹,他前世也是农民家庭,七八岁就拿镰刀、锄头下过田地,深知农民之艰难,如果能做官,或者有功名、有关系,他就能出一臂之力了,比如考察永定河、建立义仓,救救这些老百姓,指望朝廷拨款,好像不是那么容易。

    “这对比真鲜明,城内富户醉生梦死,城外难民匍匐于野,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莫过于此。”贾琮咳了几下,那风倍觉冷,他看到了有冻死的妇人孩子,被衙役拖向化人场,在这一刻,贾琮不得不信命,其实好多人的命,一生下来就注定了,吃不饱饭的和尚朱元璋只有一个,被解雇的驿卒李自成也只有一个,其他底层人的命,卑微如蝼蚁。那么运呢?或许可以改变。

    “今年是壬申年对吗?明年癸酉,子、午、卯、酉乡试,我今年就去参加宛平县试。”贾琮像对仆人说,又像对自己说。

    孙福欲言又止,县试哪有那么好考啊,当年贾敬、贾珠都考了好几回,不过琮爷脑袋灵光,如果八岁中案首,那就神了。

    ……

    上学前一日,贾琮搬出了贾赦院,住在三春倒坐抱厦的斜对面,院子虽小,却厢房、书房、正堂齐备。

    贾琮本可回贾赦不搬出来,那样王熙凤就管不到他了,但是,现在的他争不过王熙凤,她有老太太宠着呢,不如将计就计,再按他的法子一劳永逸。

    书房要取个名字,贾政书房叫“梦坡斋”,贾宝玉书房叫“绮霰斋”,贾琮给自己书房命名“匪鉴堂”,取的是《诗经》“我心匪鉴,不可茹焉”之意。

    晚上月光不出,只余漫天星光点点,贾琮看完《孟子》,颇有心得,再临摹一会颜体,开始写《笑林广记》第二部,然后兄弟姐妹们便笑吟吟地来了。

    “恭喜,恭喜,姐姐恭贺琮弟乔迁之喜。”贾迎春送来一些笔墨纸砚,几张棋谱、一副象棋、一副围棋并棋盘。

    “要燎锅底么?”贾琮笑道,贾家虽然根在江南,却也融合了北方人的习俗。

    一句话引得众人一笑,贾惜春都说更热闹了,唯有林黛玉和贾宝玉心里叹息:“凤姐姐或许不安好心,怕琮弟得宠,便使了这个法子。既能得美名,又好管教琮弟,一石二鸟、一箭双雕。”

    贾探春拿下柜台的《时文精选》,宝钗跟来翻看。

    薛宝钗从小就有父亲教导诗书,为了预备选秀,薛家进京一方面是为了到户部领取皇商内帑,一方面就是到户部报名造册,给宝钗选秀的,她是红楼女子中最博学的,无出其右。

    穿着简约,杏眼如波,薛宝钗翻看几页,笑问:“琮弟就看八股文了?会破题吗?我出一题,你试试:大学之道,天命之谓性,学而时习之,孟子见梁惠王。”

    “哎呀!”林黛玉一拍手:“宝姐姐故意刁难人,这四句话,分别出自《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书都全了,五经还远么?哪有这么刁钻的题目!”

    贾探春叹道:“真是难,宝姐姐出题就是不凡。”

    贾宝玉最痛恨科举仕途的,看见宝姐姐谈八股就不痛快。但这个题目,他也破不出来,自负天资聪颖,料想贾琮也破不了的。

    “是有点难。”贾琮点点头,沉思道:“但只要努力上进,天下没有破不了的题。你们看,‘道本乎天,家修而庭默也’,这句可行?”

    薛宝钗杏眼微睁,又是惊叹,又是惊喜道:“破出来了,道本乎天,切中前二句,家修而庭默也,切中后二句。”

    八股文的破题,讲究鲜明透彻、一针见血,类似于现代的议论文,破题是对题目的阐释,其实整篇八股文都是把一句废话、空话发挥得逼真活现,代圣贤立言,用圣贤的语气说话,不能有自己的思想。贾琮的破题,已经把宝钗的题目解释得淋漓尽致了。

    “八股文一大堆条条框框,又有字数限制,又要考据,又要讲平仄……琮弟有这脑子,不如多学学庄子的风韵、名家的文章,否则岂不浊臭?”贾宝玉大摇其头,有些微妒忌,更多的是不屑,他要是肯用功,也能破题承题的。

    贾琮不说什么,或许是理念不合,况且宝玉是兄长,他没有众目睽睽顶撞的道理,他做事情向来务实,打定主意要走出家门,跻身官场,救想救的人,做想做的事,八股文的种种弊端,他比贾宝玉知道的更清楚,但是说出来也无济于事。

    子曰: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何必要求天下人都理解你呢?

    贾迎春失笑,在他耳边小声道:“宝兄弟性子古怪,你别生气,但他也不会使坏的。”

    贾琮一笑,表示无妨。

    薛宝钗手中团扇轻拂,眨了眨杏眼,睇视宝兄弟,摇头轻叹,又微瞥贾琮,依旧正襟危坐,竟是如此冷静,无故加之而不怒,这才是懂得上进的人,而且气度不错。

    ……

    族学开门了,贾琮、贾环、贾兰、贾菌等人各自打点好笔墨纸砚、炉炭,贾宝玉也想先去混几日,再告病回来。

    行出小院内门,孙福背起一应物品,愤愤不平:“琮爷,琏奶奶太过分了,克扣了奴才的银子不说,琮弟的八两费用也没了。”

    贾环、贾琮、贾兰,每年上学都有八两费用,是买笔墨纸砚的钱,红楼之中,这项费用是贾探春当家时蠲免的,而这个时候,王熙凤把贾琮的所有费用截留,拿去放高利贷了。

    “不是还有卖书的几两吗?”贾琮依靠自己,暂时不必为银钱烦忧,待《笑林广记》后续出来,还有好几笔,不过这笔冤枉帐,总要清算的,他贾琮岂是任人欺凌之辈。

    春寒料峭,古陌通幽,他仿佛回到了少年的读书时光。

第11章 贾代儒震惊() 
族学位于荣国府西侧,也是宁荣街西侧,不远,一里之地,由贾氏宗族有爵位的人出钱扶持。贾府目前有爵位的只有两个,荣国府一等将军贾赦,宁国府三品威烈将军贾珍,贾珍还是族长。贾珍之父贾敬虽是乙卯科进士,却在都外玄真观炼丹,进士出身啊,然而无意为官,是看破红尘、躲避是非,还是想修炼到化神期、飞升仙界?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雁,飞鸟对鸣虫……”

    春日早晨,空气清新,晨曦透过薄雾照进学堂窗口,他们念出朗朗上口的《声律启蒙》。

    破题、承题、起讲、入手之后,有八股,互成对偶,虚字对虚字,实字对实字,还要讲平仄音,因此这《声律启蒙》之类的,是必学的。当然八股文的艰难不止于此,容后再论。

    贾代儒粗略讲了几首《诗经》,午时休息,贾琮便见来学堂读书的人很多,除贾环、贾兰、贾菌、贾宝玉,还有贾瑞、薛蟠、金荣、香怜、玉爱、贾蔷……

    略微恍然,贾琮已经根据种种迹象、年龄推测出原著的详细进境了,秦钟没来学堂,但宝玉已和秦钟认识,他们明年就会发展基情……

    按周汝昌先生的《红楼梦新证,红楼记历》,今年是第九年,明年秦可卿“得病”,后年“秦可卿死封龙禁尉”,不对,按更古老的《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应该是“秦可卿淫丧天香楼”……

    悲剧的红楼梦,是否会因为他的意外出现而改变轨迹呢?

    蒙学他已倒背如流,五经在顺朝乡试、会试、殿试选一经即可,四书必读,除四书外,贾琮专攻《诗经》,他有前世的学习方法,记忆加理解、碎片化吸收、分类吸收等,再加前世的国学底子,不是十分吃力。

    贾代儒是贾琮的族叔祖,也是代字辈仅存的几人之一,几十年未考上秀才,是个老童生,但人家也是通过了县试、府试的,院试屡试不中,在古代,六七十岁的老童生并不稀奇,科举艰难,胜于高考。

    贾琮在课堂虚心听取了贾代儒讲解的《诗经,国风》,不像其他顽童一般应付敷衍,颇有心得。

    申时末,学堂大院闹哄哄的,放学了,甬道的人三五成群,如出笼之鸟,孙福提包裹在后,贾琮叫他准备五两银子,说道:“先不回府里,到太爷门下拜见。”

    ……

    三面围墙,一面出口正对宁荣街,里面北方、东方有房,一律青瓦小屋,隔成几间,北方正房除用作客厅外,尚有两间偏房,丫头只有一个,这便是族叔祖贾代儒的家。

    “琮儿何需如此破费?”贾代儒放下书本,迎族孙进客厅,命丫头上茶来,嘴上应承,银子推辞两遍却收了。

    “太爷身为孙辈的族学老师,收些贽见礼,理所应当。太爷又是孙辈的族叔祖,孙辈孝敬,又有何妨?”贾琮下首坐下,不急不躁,也不忙喝茶。

    贾代儒一家,生活水平与宁、荣二府相比,犹如天上地下,贾代儒亲孙贾瑞觊觎王熙凤,而被王熙凤的“相思计”害死,期间给贾瑞买人参也买不起,要到西府去求……这些信息,贾琮从红楼中了若指掌,知道贾代儒会收礼的,他这么做,自然有针对性和目的性。

    “传闻贾琮转了性子,果然不假。”贾代儒心想,问道:“你可是有事相求?”

    “太爷明鉴,族孙冒昧了。”贾琮起身作揖道:“族孙请太爷出题,想临场作一篇时文。若是能入太爷之目,还请太爷代为转告家严,族孙想参加壬申年的宛平县试。若不能入目,族孙聆听教诲,再学习就是。”

    “什么?!你能写八股?还要参加今年县试?”贾代儒震惊,腾地一下站了起来,目光炯炯地打量这个族孙,彬彬有礼、言辞恳切,岂是亲孙贾瑞能比,虽然不大相信,因有送礼在先之故,便道:“也好,你听清题目‘狗吠’,开始破题吧,假使题目破得不好,就不必再作了。”

    狗吠,出自《孟子,公孙丑,上》,原话是“鸡鸣狗吠相闻而达乎四境”,是孟子对梁惠王说的话。

    这就是熟读四书的必要性了,四书如果不滚瓜烂熟,怎么破?怎么写?

    丫头捧上笔墨纸砚,贾琮一月苦读四书,加之前世底子,已经快要接近融会贯通的境界了,题目岂能不熟,当下想了片刻,挥毫写出几笔颜体,破题道:

    “物又有以类应者,可以观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