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千秋月落别楚将-第9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火烧的热闹,浓烟滚滚直冲天际,借着最后一丝夜色,山上的人根本无从判断秦军是否真的要烧山,很快就有人顾不得隐藏身形暴漏出来。

    这个场面很眼熟,记得出海的渔船就是这样干的,先撒下罗网再驱赶鱼群,与之不同的是,这张秦军布下的天罗地网到处带着倒钩毒刺,寒森森的秦弩已经蓄势待发。

    山林间的人影越来越多,根本没有一丝山贼凶悍,看上去只是扶老携幼的难民,正在网中挣扎着跳跃着,就像搁浅的鱼一样。

    眼看蒙恬就要挥手下令,虞周再也忍不住了:“蒙将军!把火熄了吧!大军已将此地重重包围,只需一人游说就能使他们来降,大秦修缮驰道不是缺人么,山上全是人啊,你要派不出说客我来充当!”

    蒙恬毫不理会,重重的挥落令旗,秦军顿时战鼓齐鸣,罗网进一步的缩进,重甲步兵敲打着盾牌,呼喝有声层层逼近,顷刻间,秦军的猎物只剩下一座山头赖以立足,有被逼急了的张着大嘴冲来拼命,却连个水花都没冒起,就被战戈勾入阵中消失不见。

    “兵战势也,夫战勇气也,大军出征无功而返乃是兵家大忌,这些贼人的罪行已经不是修几条路服几年徭役可以抵消了。

    最重要的是……此战的意义就在于立威,若是各国故人全都如此行事,难道要本将军一个山头一个山头去清扫么!”

    又是一道令旗挥下,战鼓更加急促,弩手们悄然而动,大纛前行,蒙恬所乘战车紧跟而上。开弓没有回头箭,虽然心中已经明白,虞周还想做最后的努力。

    “刑以伐之,德以守之,武力是用来征讨敌人的,将军请看看山上这群人,尽是些老、幼、妇、孺,这样的难民也能算作战功么?”

    蒙恬高举的右手顿时一僵,就在虞周以为有希望的时候,第三道令旗重重的挥了下去,急促的鼓点就像夔牛嚎叫般,其声如雷,三通鼓一过,整个战场忽然诡异的寂静下来。

    看得出来,山上那群人的胆魄已经完全被军阵所慑,聚在一起如同待宰的绵羊,勇气会传染,懦弱也是一样,齐鲁这片文华之地经过齐王建四十余年统治,早已失去了防抗的勇气。

    重甲步卒开始呐喊大风,为身后的弩箭送上最后一份祝福。

    “弦!”

    弩机咯吱作响,机括挂住盈如满月的筋弦。

    “望!!”

    青铜望山之后,弩手单目圆睁瞄准目标。

    “射!!!”

    早已听说过秦楚间的生死大战,只是再多的言语都不如亲眼所见,三千秦弩先后击发,掺杂翁鸣的尖啸直扎耳膜,虞周敢肯定,如果自己在山上,面对铺天盖地的箭雨绝对比面对三千条步枪还令人绝望,至少子弹是肉眼看不见的……

    虞周努力的不去看山上惨状,他注意到,这次动用的全是射程更远威力更大的腰开弩,弩手平坐于地,腰上挂件勾住弓弦然后脚掌齐蹬,两百步内人畜皆亡。

    峰顶早已变成修罗炼狱,步卒严守阵型,困兽般的猎物根本没有一丝生机。

    太阳初升总是代表希望,虞周却觉得今天的晨光格外刺眼,数千条生命消失在了这个黎明,多希望这是一场梦……

第四十八章 黑脸红脸难分辨() 
好事很少成双成对,坏事总是接二连三,最不期望的事情还是发生了,此战秦军无一伤亡,却收缴战功人头三千余颗,虞周知道,事实的数字远远不止这些,因为很多老幼都不在统计之列。

    他不敢去看那些透着绝望的双眼和凝固了的表情,怕自己忍不住发狂乱砍一番,结果稻草一根接一根的压下来,数百名幼童被捆成了一串……

    年纪跟后世小学初中的孩子相当,却有着截然不同的经历,父兄被杀戮,自己成了任人处置的羔羊,这些小家伙连哭泣的勇气都没有,满脸都是惊惧恐慌,只因昔日亲长的人头是当着面清点的。

    来时静悄悄,回去时也是鸦雀无声,野兽都远远避开这支队伍,它们不只闻到了血腥味,还有没散尽的浓重煞气。

    虞周没继续骑马,他在一步三回头的照料几个孩子,时至今日不知该感激徐福还是恨他了,陛下要寻仙,神棍要出海,这才有了少年男女的半分生机,就在几个军士打算解开绳索,把一些双脚瘫软的孩子拖进草丛时,虞周终于爆发了。

    “够了!谁家没有孩童,走不动可以相互搀扶,受了伤可以医治,听闻匈奴人都不杀低于车轮的稚子,老秦人已经冷血到了这种地步么?”

    早就看这小子不顺眼了,几个军卒相互一打量,齐刷刷的把战戈斜指过来,在六千大军的包围中动武不是个好选择,虞周一咬牙手握剑柄打算拼一把,如果这个时代毫无温情,他宁愿闭眼不看。

    “听闻?你亲眼见过他们大发善心?!为何本将军遇到的全然不是这样?今年初匈奴南侵,上郡五县被毁尽成焦土,挂在城墙上尸首还没你的剑高!这就是放过孩童的匈奴人?!”

    见到蒙恬前来,几个军卒全都收起兵刃,虞周攒了一肚子的怒火被这一阻,顿感气势一矮,现实要比史书冷酷的多,因为人们只会留下好听的话语而忽略阴暗,这个道理放在哪里都适用,包括匈奴人。

    “蒙将军,稚子年幼无知又有何错?为何还要赶尽杀绝?”

    “你以为他们是去杀人?”

    “难道不是么!”

    “非功非仇杀来何用,只是让他们自生自灭罢了。”

    很冷酷很没人味儿的一句话,却是这时候的生存常态,蒙恬将人赶出去已经是违反军纪的仁慈了,这是两个世界的代沟,虞周也有点不明白。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蒙恬的双眼顷刻就红了,虞周一肚子火,他又何尝不是!挥退身边军士,蒙恬直接抓住虞周胸口衣襟,唾沫星子开始飞溅。

    “小子,你以为将他们带回去就有好下场了?我告诉你,要按秦律,这些孩童全都是官奴隶,一辈子休想著籍。

    想要脱身除非得爵,但那也是有前提的,至少要平安长大才行,而且得跟随主人才能从军,你觉得他们能承受十余年的打骂生涯?

    更何况他们的将来从不在秦律掌控之中,你以为徐福老儿是个什么好东西?!那是要带去活生生祭海的!

    本将军把人一放,他们只需熬过一段艰苦,等成年后一著籍就再也无人知晓过去,你现在跟我说儒家那一套?!”

    虞周的脸上有点发热,连续两次怼人不成反被堵,这已经不是尴尬能形容的了,自己还是太年轻见识太少啊,黄山上的日子世外桃源一样,两世加起来了解这个世界都没几年,对大秦规则的解读那就更浅薄了。

    错了就要认,虞周干干脆脆的说道:“小子孟浪,误会将军一番好意,还请见谅……”

    一口气说完那么长一段话,蒙恬口干舌燥,一屁股坐到地上,很没形象的闲聊起来:“你以为老子为何吵着要北上,再让我听到匈奴人仁慈之言,就制你的惑乱军心之罪!

    你这样的少年我见得多了,仗着小有所学就以为可以挥斥八极,殊不知许多看不到的规矩才更要人命!”

    “挥斥八极?蒙将军也熟读老庄?”

    才说出口,虞周就知道自己引错话题了,只见蒙恬瞪直了双眼,认认真真的说道:“少跟老子提诸子百家,你以后也离儒家远点,这次出巡陛下已有不满,当心惹火烧身!

    咦?话说你恩师到底属于哪家的,初见时提过道家学说,方才阵前又以兵家之言劝我,我记得……”

    “蒙将军,百家之间本就没有明显的界限,如果非要定义的话,那家师应属杂家!”

    太危险了,蒙恬的记性居然那么好,也怪自己说顺了嘴,战鼓齐鸣之时一心急把尉缭子都引用了,顶尖的大家就那么几位,再这样下去他迟早会猜到自己师门来历。

    看来还是修养不够啊,蒙恬才是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之人,那么紧张的氛围都能留意细节,这才是一位合格的将军。

    “蒙将军,在下有个不情之请,还望您能答应!”

    “说说看,答不答应听完再说。”

    “将军方才说到,徐大夫要以孩童祭奠海神,在下希望与之同行,救一条人命是一条!”

    蒙恬伸手搓了搓八字胡:“若不是看你有几分真才实学,本将军才不会多费唇舌,与那宠佞之徒混在一起有什么好,就算你把这些孩童全都救下,也不过几百人,若是北上抗胡,少说也是万户得福的功德。”

    “将军所言差矣,军中多我一个不多,少我一个也没什么,这些孩子的性命才是迫在眉睫。”

    “也罢,就遂了你的心意,反正未束发不得傅籍,此事过两年也不迟,先说好,回来之后不得再蒙蔽陛下,寻仙……这念头太过渺茫了。”

    鬼才回来,大秦马上变得一天比一天严苛,自己以后还是低调点,混混日子等着赵高作死就好了。

    “多谢将军成全,虞周定当铭记于心。”

    一番交谈之后,两人总算有了一丝默契,蒙恬没再提起军营中那岔子事儿,虞周更不会去扫兴较真,眼看就要重新各归各位,他忍不住的开口问道:“蒙将军,楚人律法覆军杀将,所以多以‘君让臣死,臣死且不朽’为荣,如果您遇到那种情况会怎么样?”

    “楚人都视作荣耀,老秦人焉不敢死?!”

    说这话的时候,蒙恬浑身洒满晨辉,大氅随风猎猎作响。

    “如果有人假传旨意呢?”

    “陛下英明,绝不会任人儿戏!”

上架感言() 
首先,跟各位读者说一句,今天的更新稍晚一些,要等到正午过后,因为12点,本书就要正式开启上架了

    磕磕绊绊一百多天,终于走到了这一步,成绩什么的……(噗呲,心头中了一把尖刀)

    还是聊点别的吧,记得刚刚敲下第一段文字的时候,作者还是个萌新,只是凭借自己对网文的一片热爱和对历史的浓厚兴趣,那时候作者很爱混贴吧,因为有许许多多的经验可以借鉴,可惜本人实在是个手残,随着稳定更新之后,再也没有到处浪的时间,但是!我学到了最重要的一点经验就是,太监,是会败人品的,所以哪怕本书成绩再惨淡,也会努力的写下去,写完本,一个有始有终的故事才对得起读者,才不负心中的那段楚汉那个霸王。

    所以随着文字越来越多,作者做了大量的功课,在此稍稍声明一点,有一些是正史,有一些是野史掺杂着不靠谱的地方志,一切都是为了故事性而来,记得刚开始,作者信誓旦旦的想要存十万稿子发书,结果懒癌晚期没得救,一个月下来也就存了三万,为了逼自己一步,当天就上传了,很有效,直到目前为止,虽然已经毫无存稿,但是从未断更,这是一个初涉网文新人的极大进步,我也愿意将这项记录保持到完本。

    在这里就要感激本书的责编徐徐了,是他在我几万字时慧眼识珠(好吧,看成绩来说我已经不是珠玉了),毅然决然的签下本书,他是一个很负责任有很有耐心的编辑,作者惭愧的回顾了一下,跟徐徐的聊天记录我打几个字他就能解释一大串话,可惜本人实在有些执拗,所以很多地方没有听从他的建议,然而他依然从不嫌弃,我只想说,就冲这份耐心负责,徐徐,哪怕你以后虐我千百遍,我也要待你如初恋……PS:我真是直的!

    然后就要感谢历史群的一堆老司机了,老王、木子、老祝、徐徐春风、山下出水、指神、姜帆、黄瓜、太子、薪火炯炯、半纸文章等等等等,名字就不逐一打出了,因为人实在太多,历史群可谓是一个专业与调侃并重,作死与开车横行的涨姿势大家庭,作者在于他们的交流中获益匪浅,有的只是寥寥数语画龙点睛,有的深入浅出头头是道的开解疑惑,更有的不辞辛苦为作者发来许许多多历史资料,写作技巧以及深夜提神用的施法材料(这咕噜掐了别说),再次感谢他们中的每一个人,是他们把我从一个初涉水的萌新变成一位老船长。

    最重要的就是各位读者的支持了,就像当初汉塞的第一份打赏,已经后来无数的一直在支持本书的读者,玄灵天道、燕十三浪、肖肖虾、天山小子001、alury、段志玄、冰棍配咖啡、龙虎玄坛、苍天之轮回、KOYImomomomo、沧溟十二、知足常L等等等等,也许有的已经离开,也许还有更多安静看书从不留言的读者,感谢你们每一位,是你们的留言和投票让我走到今天,还请上架后继续支持,也请大家能够积极留言,让作者在以后的道路上不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