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周始皇-第1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百万一愣,“难道是西边?在小的看来,往西和往北不是一样么?”

    申不害摇了摇头,接着又叹了口气,“某也不知君上心思。头前带路,美酒要紧,可莫要耽误了时间。”

    见申不害脸色真的紧了,刘百万自不敢怠慢,忙亲自将之引入了一个小间,几名贵族子弟正高谈阔论,只见太子亲近之人申不害被引了进来,忙吆喝起来,一番恭谨与推让之后,申不害坐了下来。而刘百万忙小跑着安排起就食,生怕怠慢了这位子最高的一桌。

    早就练的圆滑世故,口甜舌滑的刘求则重点照看另一桌,那里坐的虽不是贵族子弟,但却是掌管这条街的管事邑卒之类,不怕官就怕管,那也是不可得罪的。

    叔侄两忙活了几个时辰,从早上开业到晚上送走最后一拨客人后,两人几乎都累瘫了。打烊后,刚欲歇下的刘求却又被刘百万喊到了房间中,“刘求,主子叫我们是做什么,我们都很清楚,今天我去试探,那申不害却是透漏了点情况,你帮我分析分析。”

    一听此话刘求顿时打起精神来,不料听刘百万将事情经过和对话都详细说了一遍后,刘求却是疑惑了,“叔父,为何韩军向东我们就要多买些酒,而向西和向北则要多买些粮食呢?”

    “这你也想不到么?东边是宋国和卫国,韩军定会大胜,军士们回来多会买酒喝,而西边和北边是魏国,韩军还会大败,只怕国中粮食便会紧张,所以要多备些粮食。至于南边则是楚国,楚国虽大,但其兵力重心一直不在北边,而是在东边的越国和西边的巴蜀,所以韩军南下是势均力敌,最多是不痛不痒的打几仗便回来,对我小店的生意没有丝毫影响。”虽有些动气刘求居然没想到,但刘百万还是耐心的解释了一番。

    “哦,原来如此,以往我倒是没有往深处想,还是叔父高明,多谢叔父教我!”刘求叹一口气道。

    “好说,好说。既然已从商,日后多留意商事便可。”

    “可是听那申不害之意,貌似韩侯动心的方向竟不是在东南西北这四个方向,那又是在何处呢?或许韩侯根本就没想出兵,那他们这几天频繁开朝会又是为何事?”刘求疑惑道。

    “如果要动兵,又不是东西南北,莫不是?”刘百万的声调都忍不住高了点,吃惊的张开了嘴巴。

    “洛阳?洛阳四面为韩国所围,的确不在韩国东西南北任一个方向,年前便传说韩侯欲替周公复国,难道真要动手了么?”刘求低声将刘百万没说出的话给说了出来。

    “此事重大,快,快些写信报给大王!”刘百万急了,将大王二字都说了出来。

    “不急,如今韩都城门已封,便是要出城也得等到明早了。再说申不害虽是天子门人,但也有可能消息有误,我们只需将今日之听闻报于主子即可,主子自会判断。”刘求却还是稳定一些。

    “也对。不过还需关注一下韩军动态以及粮草准备事宜,我们在这韩都之中也有其他消息来源,不过今日晚了,也只能等明日。你先写信,明日一清早便找人送过去,我去叫人注意下韩都动态,如何?”刘百万也冷静了下来。

    “好,就依叔父!”

    而就在刘氏叔侄密室商议时,韩都新郑的一所高院的小厅之中,也是烛光闪动,小几旁相对而坐的却是市井间被称为太子的韩公子武和他的门人申不害。

    “申大夫,今日朝会竟开了这么长时间,商议的还是洛阳之事,没想却终究是将大事给定了下来。今日的结果是…。。”公子武有些疲惫的说道。

    不料却被申不害给打断了,“公子,先不说结果,说说朝会上是如何相争的,说重点。”

    被门人打断,公子武却是丝毫没有不悦,“好的,那我就简单的说说。今日朝会说的还是是否要伐洛阳之事,公子照是力主要攻打洛阳的,总归还是说洛阳地理位置重要,且王室手中有冶铁和制酒方子为由,韩晁却是以为市井传说王室能冶铁不足以为信,以国力不足而反对贸然出征。两下争议不休,我却是听从申大夫所言,也坚持反对,说那王室乃天下之重,不可轻易冒犯。”

    “嗯。接着说。”申不害摸了摸自己的胡须,公子能听自己的,他还是颇有点自得的。

    “君父本来是有些偏向于不出兵的,但公子照坚持不下,却是令手下抬出了一人上殿,却是我与申大夫说过的那个瘸子,就是在洛阳见过的那个拦住我车架的乞者。”

    “竟然是他,竟照着韩照了?看来韩照在洛阳定然下了不少功夫。难道,莫非真让韩照找着什么了?”申不害两眼一眯。

    “的确是他,那个被我赶跑了的瘸子,竟被韩照抬了上来,真是令人意想不到啊。不过想想,那瘸子果然还是应该有些事,不然在洛阳时,也不会找到我头上。没想却是让韩照给寻到了。”公子武感叹道。

    “快说此人如何了?”申不害也有些感兴趣。

    “没想此人竟是个周王室的逃兵,嗯,也不能算是逃兵,是因偷了洛阳一位将军府上的财物而受了处罚,竟被王室行刑给打残了,尔后王室弃之不顾,这才爬行在市井间行乞以求生。此人对王室心存怨恨,上次欲要找本公子没找到,没想却让韩照给找着了,就被韩照给带回来,抬上朝堂之上,说了一堆王室的坏话,不堪入耳。”

    “此人本为王室之兵,受罚逃跑后竟与王室为敌,实在不可取。”申不害眯着眼摇了摇头。

    “呵呵,申大夫,说来此人本来就不是王畿之民,而是王室的大夫白圭借从商为名在我韩国三川之内招来的流民,哪有忠信可言。所以虽然那厮说的悲痛,但是上至我君父,下至殿堂中的侍从都听了摇头。本来没人听信他,君父甚至开始有些责怪韩照了,但是那厮却从怀里取出了一个矛尖,满殿堂人除了韩照,竟都惊呆了。”

    “一个矛尖,莫非是传言中王室所铸的利器,铁矛尖?”申不害睁开了一直微微眯着的双眼,眼中都亮了起来。

第一百六十六章 主从二人() 
见申不害提起了精神,对此也颇为感兴趣,于是公子武讲起来更带劲了。“照啊,正是此物。君父令人取来一支矛杆,将之装上又后找来一面青铜盾,令一人举盾一人刺矛,那殿上武士猛然用力一刺,竟一个照面就将盾给刺穿了,满堂皆惊!君父一挥手,又取来一面盾,竟还是一刺便穿,如此连刺了五面盾,第六面盾方才只能在那盾上留下一个印子,并未刺穿。虽然此盾乃步兵常用之手盾,并不十分厚重,但除开强弓劲弩外,别的长矛等兵器还是刺不穿的。群臣顿时大惊,皆谈此乃利器之最,若能为我韩国所得,定能弥补与魏武卒的差距。而那瘸子也是怨愤洛阳王室,再三赌咒说此矛尖乃王室所铸,如此,别说群臣和我君父,就连本公子竟都要心动了。”

    “若能得此利器铸造之方,我韩国大量铸之,装备一支天下雄兵。倒也的确值得我韩国背此恶名。只是依某之见,即便如此,韩侯只怕仍旧难以下定决心啊!”申不害叹道。

    “申大夫高见,的确如此,任凭那瘸子口说如飞,此时我君父却仍未决定,摇头晃脑不停,应该还是在苦苦思索。不过却直到另一位大臣耳语一番之后,君父猛然眼神一利,方才下定了决心。”

    “哦,听公子一说,看来韩侯终究还是决定冒天下之大不韪,攻打洛阳,逼迫王室了。只是不知是哪位大臣如此善言,而公子又是否得知其是如何说动君上的?”没想一个亮堂堂的铁矛尖竟还需一番话才能奏效,申不害也是好奇起来。

    公子武却是摇了摇头,“是那魏人公孙颀,就是在魏国呆不下去了,投奔我韩国,且说动我君父突袭当今魏侯的那位大夫。朝堂之上他突然告声罪说要耳语于我君父,我君父便答应了,那公孙颀便真个移步上前,凑到君父耳前,还以手遮之。不光是我,满朝群臣皆不知其说了些什么。”

    “原来是他,素问此人以谋略见长,难怪,难怪能说动君上。那他们说了多长时间?”申不害显然十分在意。

    “大约不到十句话的功夫,开始时我君父还有些疑惑,到后来却点了点头,眼神也犀利了起来,到最后挥了挥手示意公孙颀下去后,君父便宣布结果了,要借复立周公之名讨伐洛阳。虽令群臣感到意外,但便连韩晁都没有再反对,所以本公子也没再反对,此事便如此定下来了。申大夫能猜得到公孙颀说的究竟是什么吗?君父不说,本公子可是好奇的很。”韩武殷切的望向了申不害,这位颇能猜测人心的故郑旧臣。

    “不光是你,我也好奇他说了什么。的确先有了锋利矛尖摆在眼前,我韩国又一直不敌魏赵,群臣自然容易接受谋求利器之事,由此看来能将那瘸子自洛阳找来,韩照欲谋求战功之心甚为急切啊,竟准备如此之充分。君上所定也是,复立周公乃假,索取利器铸造之方乃真,公子不反对也是对的,不然特立独行,只怕惹得君上不悦。只是那公孙颀究竟说了什么,还得让我好好想想。”说着申不害陷入了沉思。

    公子武也没出声打扰,已是夜深时刻,早已不闻人声,此时谈话一停,小屋中顿时便陷入了深深的沉静之中,静的直令人浑身发冷。不过公子武却并未在意这些,而是目不转睛的望着闭上眼的申不害,今日朝争,自己可是反对出兵洛阳的,却没想公孙颀一番话就说动了韩侯,作为失败者,公子武极其想知道对方的招是什么。

    愈发的静了,虽已是仲春,但深夜时分还是冷的有点凛人,等了许久,忽然一阵冷意上来,公子武不由打了个哆嗦,低下头去,不料再转过眼来,却忽见申不害的双眼已睁开了。

    “公子,虽不知那公孙颀到底如何说,但若是我,我会这样去说君上,且想必君上也会听从于我。”

    “快快讲来。”公子武浑身的冷意一下子都没了。

    “我会说,当今天子虽年幼但却睿智,又有美酒利器之良方,商贾之事经于天下,王室必将大兴。而王室前后左右均是我韩境,所谓达则广其地,王室若要想复兴,必将出兵攻占我韩境之地,与其等待,故不如先出兵以制之。”

    “妙啊,就是这个理!”公子武竟拍了下巴掌。“便是我,都已被说服了。果然只需十句话,先生高才。”

    见公子武如此反应,申不害却是笑了,“公子,冒犯一句,若我是君上则不会如此被说服,不会作此决定。当然,此话若是年前来讲,方才能令我心动。”

    “为何?”公子武一呆,刚拍了一下的两个巴掌竟停留在了空中。

    “若是年前攻打洛阳,胜算极大,若是如今再出兵,只怕难了。其一,我听公子说,那大王虽年幼,但甚为重视兵事,新年伊始便亲往军营慰问,单此一举,便不怕那洛阳兵不为大王卖命。其二,如今齐魏秦三国使者皆受赐胙肉,又受赏美酒一车,若是王室相求,不愁这三国不出兵也,若我军不能在魏国大军赶来之前逼的王室低头,只怕我韩军危矣!有此两点,若是我,我就不会出兵。”

    “申大夫所说其一倒是没人提到,其二虽有大臣提出,但如韩照等人均认为王师孱弱,我韩国大军一出,王室立马便会屈服,就如以往一般,绝然等不到魏国有所动静,待我以王室之名昭告天下后,齐魏秦三国没了借口便不会再动,所以不足为虑。”

    “他们都忽略了第一点,洛阳城虽破旧,但城池仍高大,王室之兵深受周王厚待,又能加强训练,王室还能有钱装备兵器,如此算来,洛阳定能坚持到魏军赶来。”申不害抿嘴摇了摇头。

    “哎,本来我还以为攻打区区王室简单至极,还想是否要请命领兵出征呢,只是我一直反对,不好立即开口便是。如今听先生一说,看来还是不请命的好。不然若是败了还真不好收场。”公子武一拍大腿。

    可随机公子武眉头便皱了起来,“既然先生已料到我韩师此去洛阳,将师出无功,先生言之有理,令人信服,而我韩国又新败于魏国,国力不振,又何必再受此打击呢?不行,我要连夜入宫,说服我父,趁现在还来得及,罢除此令。”

    说着公子武就要站起来,不料却被申不害一把拉住了,“公子不可,君上所定之事,不容轻易更改。”

    “可是本公子是韩人,我不能眼见劳师动众,甚至失却许多我韩人性命,然而最终却无功而返啊!”公子武急了。

    “如今非公子是韩人,臣下亦是韩人,岂会不心疼我韩人性命,公子休要多说。还请公子就听我一言,世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