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周始皇-第17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同时韩军的投石器又被拉下来了,想要再次进攻,而这次周王室的动作更快,几乎就是和韩军的投石器同时释放,两边的飞石同时飞上了天空,咋一看还挺像热兵器前期的两军火炮对轰,但仔细一想便知道差在哪儿了,对,就是没有声音,若是能加上轰轰的配声,还真让人以为是热兵器时代了。

    不过两边的武力明显形成了对比,洛阳这边上千块飞石,几乎全砸入了韩军之中,而韩军那边也飞上了天好几百块,但最终砸到洛阳城上时,便只剩下不到一百块了,十比一,洛阳完胜。

    然而这上百块石块还是给王室造成了一定的困扰,又是一阵哀嚎,更有甚者,其中一块飞石直奔定鼎门城楼正中而来,要知道那可是大王站着的地方。好在樊馀眼尖,一把将周扁拉了开来,而飞石则砸中离周扁刚才位置五步远的地方,在王室卫队密集的城门之上,亲卫队士兵们难以躲闪,只得举起大盾硬挡,然而飞石的力量还是一下子砸翻了好几人。

    虽然亲卫队士兵嘴硬,没有发出哀嚎声,但第一名士兵却忍不住的在地上轻轻打起滚来,不,更像是在扭动,毕竟是他第一个承受了飞石的巨大冲击力。

    顿时惊动了周扁,扒开士兵,周扁走了近前去,却见那面厚实的青铜大盾已经完全裂开,而石块也裂成了几块散在地上。那名士兵咬着牙不住的扭动着身子,满头大汗,双眼圆睁,呼吸急促,说不出的痛苦状。一旁另有几名军士小声安慰着,但眼见大王来了,便站起身让到一旁。

    周扁蹲下身一看,却见其两支胳膊都无力的垂在胸上,试着轻轻一抬起,却见本来应该是一整根的小臂,却成了一截一截的软哒哒的,那名士兵此时却是再也忍不住了,啊的一声叫了出来。

    看来飞石巨大的力量直接导致盾牌后的双臂粉碎性骨折,也是,厚重的毫无偷工减料的青铜大盾都裂了,更何况人的臂骨呢。想必韩兵的状况只会更惨,毕竟落到平地上的飞石速度和力量更大。

    周扁轻轻的将那人的手臂放下,轻叹了一声,满脸的惋惜之色。若是只有一截骨折,还可以上夹板,还有好的的可能,但双臂断成了一截截的,就难了。对于骨折,虽然周扁来自后世,但也没有什么好的主意。

    “抬下去好好看着吧。王室会善待你的。”说完后周扁便转身向前走去。

    目送大王离去,不想没走两步,却见大王又转过身来。

    “取木板和绳索来,快。”大王下令,很快就有士兵跑动起来。

    片刻后,两个简易的夹板就做成了,吊在了那名士兵的胸前,其实不光是小臂折了,上臂也折了,这夹板也只能聊胜于无,估计还是没什么太大作用的,毕竟断骨没有取出来,只是在外面简单的固定了下,或许还会发炎,或许根本保不住,但在这个没有手术的时代,还能追求什么呢?战争本来就是残酷的。

    期间这名士兵终于忍受不住晕了过去,待大王点头后,便立即被抬了下去。与此同时,双方对射又进行了好几轮,还有石块飞到城墙之上,但都有了闪避,伤亡倒并不是很大。

    最终周扁下令,定鼎门城楼之上除了观察战情的少部分士兵,包括大王和亲卫队在内,则全部撤下了城楼,躲在了城门之后,飞石的死角范围之内。而这里也同样躲着许多士兵,预备队的,从城头撤下来的,还有拉动投石器的民夫。王室的投石器就装在城墙之后,天然的死角,所以在城外和王室对射投石器,韩军永远也占不到便宜。

    城门之后,周扁默默的数着,王室每三次发射,韩军才两次,王室全面占优,的确,良好的训练往往就是决胜的关键因素之所在。

    又是十轮之后,终究还是韩军受不了了,震天的鼓声响起,韩军要直接攻城了。

    难道韩军部分投石器射程不够的问题解决了吗?但很快就从城上士兵处得到了回报,韩军并没有解决,或者用另外一种方式解决可能误伤自己人的问题,那就是射程在洛阳城墙之外的投石器,统统停下不用。

    而韩军一开始直接攻城,便又是老套路,弓手弩手在投石器的前面射箭掩护,剑盾手攀着云梯搏杀。

    这一场战一打又是一个多时辰,直到正午炎热不堪,韩军方才退去。不过这一次韩军可就亏大了,丢下的不仅是一地的尸体,还有数十台散架的投石器,是的,逃命要紧,谁还去拣那些木料啊。

    韩军依旧没能再踏入洛阳城一步。

    这一场战明明是韩军投石器的首秀,但却演变成了如此模样,战后登上城楼一眼看去,便见成片的韩兵的尸体暴晒在荒野之中,的确,和周王室比拼投石攻击,投石器比不过,投石的速度的也比不过,还没有防护,韩军的脑袋是秀逗了么?

    统计结果还没出来,周扁便可以下结论了,今日一战双方的死亡比绝对超过了以往的最高值,一比三。

    而战果已经不是周扁所关注的,匆匆回到宫中,用罢午饭之后,周扁便立即下令召集众臣开会,摆在王室面前的,可是有更重要的问题要去处理。

第二百三十八章 问题在哪() 
宽大的归德堂中,周扁高坐其上,其下两列一边是大夫,一边是武将,满满两列相对跪坐,手持玉圭,沉寂而严肃的气氛蔓延大殿之中。

    是的,大王突然召集,谁都知道是为了那事。

    虽然韩军退去还不到一个时辰,但哪怕是洛阳城中消息最闭塞的大户贵族,哪怕是最不关心战况的列国游商,甚至聚集在街头破屋中的乱民,几乎都知道了今日一战,韩军突然拿出的投石器。

    这可是王室的最大依仗和优势之所在,却还是泄露了出去,成为了韩军耀武扬威的工具,哪怕是最迟钝的乡民,此时也能想象的到,那位年幼的大王,这会心中的愤怒。

    所谓天子一怒,血流成河,此话虽然有些夸张了,但是此时归德堂大殿之中,上百人都不得不低着头,沉默不语,哪怕是太师少师,也不敢在这时轻易出头,去第一个承受大王的怒火。是的,都这个时候,韩军的投石器都推到家门口了,除了发怒,还能补救什么呢?更何况这位天子虽年少,但脾气,那是一点也不小。

    于是大殿之中静的只有呼吸声。

    片刻后,还是周扁出声打破了平静。

    “诸位爱卿,本王匆匆招诸位过来,诸位就没有什么话说么?”

    听见大王的语气还算是平静,太师第一个开了口,“大王请勿要生气,韩军虽造出了投石器,但明显不得要领,仍然不是我军之敌。洛阳,依旧安然无恙。”

    “这些本王也知道,但当务之急,还是需要赶紧找出这投石器如何制作,韩军是怎么知道的?本王以为,这一点极为重要。”周扁冷冷说道。

    太师却是一愣,随即便躬身行了个礼,“臣恭喜我王,遇此大事,尚能如此冷静,不燥不火,颇有文武之凤。臣等自叹不如。”

    周扁听了却是扑哧一笑,“这些话日后还是少说吧,本王是什么人,诸位又不是不清楚,怎会胡乱发火?当务之急,还是找出投石器的资料是如何泄露出去的吧。本王只怕我洛阳城中一些更重要的信息让韩军知道了。这次招诸位来,就是共同商量此事,诸位可有什么主意?或者,诸位以为,这投石器,韩军是如何知道的?”

    开会真的是件很头疼的事,与其套话半天,不如直接切入主题,高效、直接。

    果然大王一发话,下面就又开始交头接耳了,洛阳王室朝廷一贯的作风。有的是在商量,有的是在探风,不过也有不少人沉默不语,看来多半是有自己想法的。

    “大王,老夫也曾设想过,我洛阳四面皆有城墙,兵丁巡视昼夜不断,按说城内消息是难以传出城外的,而军中将士们都是洛阳本地人,招兵时皆有乡人互保,应无韩人混入其中的可能。而前些日子城中查出过有韩人作乱,或许是这些韩人送了出去?”太师疑惑着首先开了口。

    接过话的是白圭,“太师,我也想过,若想要得到投石器的模样,必须得靠近方可,而洛阳城头两百多架投石器就在城墙内侧,韩军没有攻城时,只有少许民夫守卫,城中之人皆可前往观之,所以,这投石器还是很容易知道其构造。难点却在于如何将消息送出去,要将消息送出去必定要经过城墙,难道有人趁天黑翻出城去么?”

    少师却是不乐意了,“白大夫,城墙上昼夜皆有军士巡守,前些日子是略有松懈,而韩军开造投石器也只是十天以前,那时我洛阳城头巡守已十分严格,并有大王亲卫队巡查,韩军若是早得到消息,断无等到十天前才开始造的可能。老夫以为应不是半夜从城墙翻城而出,当有其他途径。”

    “难道是水道,城中也有河水通往城外,若是将投石器画在布上绑在浮木之上,顺水漂出,韩军或可以得到。”说话的是赵骈,看来他也好好想过。

    不过却被宁越摇头否定了,“赵大夫,城中有三条水道通往南边的洛水,但都装有木栏,每天都有人打扫,城中浮木难以漂出城外。且若能漂出城外,这几日洛水汹涌,韩军如何打捞的起来。某以为不是通过水道。”

    赵骈顿时有些努了,瞪眼望向宁越,不过大王面前还不敢放肆,话说这两人可是在周公时代就不是很和睦。

    那到底是通过什么方式呢,能接受到城墙和外面沟通的就是这些了。

    “难道是韩军夜袭那晚,趁夜跑了出去?”大胆假设的是田邑。

    不过又很快被众人否决了,漆黑的夜里,冒然从城中跑出,会被韩兵当作洛阳人杀掉的。而韩兵也不可能在攻城的时候看几眼就能记住投石器的样子,要知道投石器的主体可是在城墙后方,并不是那么容易曝光在韩军攻城时候的。

    众人陷入了苦思之中。

    周扁却是叹了一口气,有一个简单又极为可行的方法,可以将消息传出城外,怎么就没有人想到?难道是受固有思路的限制?

    “诸位,还有什么看法没有?”

    还是问了一句,若是真没有人想到,那就只好自己说出来了,这可是自己上午观战时偶然想到,但设想一番却发现极为可行。虽然自己说出来也没什么,也有利于竖立自己的威信,但作为大王,还是希望自己手下能够想到。

    毕竟谁不希望自己有得力的下手,那样自己也少操些心。可惜太师少师都太平庸了,执行既定措施还行,叫他们想个主意就有些为难了。白圭经商倒是有一手,行政能力却只是昙花一现,王室重回洛阳之策似乎耗尽了其目前所有的政治能力。宁越耍些小手段也还可以,大局观却还是差了些。其余人,哎,基本都只能用用而已。

    就在周扁四处张望,就要说出自己所想时,终于听见有人有所动作了。

    先是轻咳了两声,见众人望向自己,那人方才开了口,“大王,诸位,老夫义莳有话要说。”

    原来是义莳,城中贵族之一,昔日周威公所请的贤士,不过自王室重回洛阳之后,却并没有什么表现。

    “韩军悍然攻打我洛阳,实为藐视我王室,其行不正,当受天谴。老夫年老,不堪上城头一战,实为憾事,幸而有小儿义区在军前为我王效力。小儿每每回到家中,无不都要向老夫讲述守城场景,使得老夫虽不能亲至,却感同亲至,精彩处,手舞足蹈,兴奋而不能自已。今日老夫也曾听闻韩军投石器,当时老夫便在想了,韩军如何得知,城中必有内应,而内应又如何将消息送出,实在令老夫费解,百思而仍不能得其解,直到方才想起小儿所讲守城战上我军一物,方才顿时恍然大悟,于是老夫之意,便以为韩军内应若想要将消息送出城去,定然落在此物之上了。”

    义莳摇头晃脑这一番话不所谓不又臭又长,幸而在场大臣都是有修养之辈,义莳平常有无得罪之人,更有昔日好有田邑等,连连点头以示配合,让其在大王面前第一次表现能留下个好印象。好印象不知道有没有,不过这一番摇头晃脑的模样,必然是给大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耳听得义莳最后卖了个关子,众臣都是牙咬的痒痒,而高坐其上的大王却只是笑笑,并未接口。

    片刻后还是太师忍不住了,“义大夫,快些说罢,我等皆不知汝之言是为何物。”

    其实本来是想等着大王来问的,却还是太师相询,义莳不免有些郁闷,不过却没表现出来,摸摸长须,继续摇摇脑袋道,“大王,诸位,老夫以为,那便是我军每战必用的投石器。若是将投石器模样画在布上,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