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周始皇-第18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终于,片刻后,还是周扁出声打破了宁静。

    只见年少的大王伸出了右手,“魏卿,本王愿意随魏军前往新郑。”

    这清脆的童音听起来很是清脆,但一个一个的字却是说的格外清晰,以至于让大帐中的每一个人都听清楚了。

    “哈哈!”只听魏侯轻轻笑了,尔后冲周扁拱了拱手。

    “大王英明!魏某多谢大王赏脸!”

    说着魏侯又转过了头,面向那张弓的少年,“公孙或,放下你的弓,王室乃我大魏尊贵的客人,怎可如此无礼?”

    那叫公孙或的少年闻声便慢慢松下了弓,但双眼还是紧盯着对面的太师和樊馀。

    虽然这并不是太师等人想要的结果,但终究气氛一时缓解,太师冷哼了一声,向前一步走,面向魏侯昂首道,“我家大王方才十岁,尚未及冠,魏侯如此对待年幼大王,不怕天下人耻笑么?”

    魏侯依然在笑,“老太师,这些小侍女都是我魏宫之中精心挑选出来的,本侯夫人亲自**,服侍大王绝没有问题。若是老太师不放心,尔王宫之中用惯的寺人及侍女,随意带上便是,本侯均会好好对待。老太师就放心吧,待以上两件事完成后,本侯不仅亲自将大王送还洛阳王城,还另有厚礼相敬。”

    “厚礼倒也可以不提,只是太后尚在宫中,若大王远行,只怕太后心中不舍。”太师语气依旧很坚定。

    “妇人之家,总喜欢孩子在身边,若是真正为大王计,只怕听闻大王出宫见识一番,又能得天下诸侯拜见,太后高兴还来不及呢。”

    “可是,大王出行,仪仗什么的总少不了,安全又如何保证呢?”太师老脸满是愁容。

    “老太师这是不相信本侯吗?”魏侯的一张方脸居然给硬生生拉了下来。

    “太师放心吧,魏侯既然说了,如何保证不了本王的安全呢?本王也觉得魏侯说的有道理,跟随魏侯出去见识一番,还能得到众诸侯的拜见,应该对我王室是有好处的。”周扁突然发话了。

    “大王,大王怎能如此说话?”太师顿了顿脚,似乎气得胡子都翘了起来。

    而太师身后的樊馀也有些急了,也跟着向前走了一步,浑然没有注意到自己手中还拿着出鞘的长剑。

    不料樊馀的举动却引得那已经放下了弓但仍旧站在司马错身后的少年弓手一阵紧张,那一石大弓又迅速拉了开来,直指樊馀。

    不过樊馀这次倒没那么紧张了,感受到了几步之外弓箭的锁定后,转头来平静的看向那分明和自己差不多大的少年,缓缓的将手中长剑插回了剑鞘。而一待长剑归鞘之后,那少年弓手的大弓弓弦又放松了,大弓垂了下来。

    这只不过是个插曲,甚至这次都没有人因此而说话,因为大帐之中的焦点分明还在大王、魏侯和太师身上。

    不过随即魏侯便又笑了,“老太师,你看你家大王都这么说了,你就放心吧!”

    “唉!”太师使劲跺了跺脚,叹了口气,接着道,“那可否宽限几日,待我王室众臣送送大王?”

    “老太师这是不想要我魏军替王室征讨韩室了么?若是迟了一日,新郑便有了准备,又该如何?这会还不到晚饭时间,至明日早饭后大军出发,还有好几个时辰的时间,太师可决定一下王室中可有陪同大王的臣子和护卫侍从等。”

    说罢后魏侯便摆了摆手,站起身来,“就这么定了吧,太师快去安排吧。”说着话魏侯便转身向后走去,脚步不停,竟直接走出了大帐。

    而伴随着魏侯走出大帐的,乃是一干魏国大夫和将军一齐躬身道,“臣等恭送君上!”

    紧接着,一干魏臣也纷纷起身离去,有些还冲周扁和太师打个招呼,有些则起身便直接走了,很快宽大的帐内,便只剩下了王室君臣,以及那十来个小侍女,而魏国一方便只还有司马错还没有走。

    司马错腆着脸凑了上来,不想太师却是冷哼了一声。

    “司马大人真是好算计啊,将我家大王哄出城来,竟是这般结果。”

    说着这话时,其身后几位陪同的王室大夫,也一起怒视过来。

    而那司马错却是脸色一沉,不过一张黑脸,也根本看不清其是否脸红了。“太师大人,主上有令,为臣子的不得不听从。某为太师计,还是先做好两件事,第一安排好陪驾的臣子护卫等,第二安排好大王离开王城后王室之事如何处理。”

    说完后司马错又转向周扁拱手躬身道,“大王,外臣先走了,待晚饭时,外臣再来伺候大王。”

    躬身退后了两步后,司马错才转过身来,又冲太师等几位王室大臣拱了拱手,方才退出。

    目送司马错带着那些个小侍女全部退出大帐后,太师四处望望,见是田邑、宁越、子长等一干王室臣子,再无一个外人时,太师才又叹了口气,“大王真的同意呆在魏军之中?难道就没有别的法子了吗?”

    周扁耸了耸肩,“本王也是无计可施,方才自称愿意。既然已经身在魏营了,就只能这样了。你们可有办法吗?”

    这最后一句话却是对着宁越等其余几人说的。

    听见此问,宁越最先作答了,“大王已深陷魏国十万大军之中,宁某无计可施,只恨一早宁某不能先考虑到此,不然宁某定会拼死阻拦王架出城。不过,宁某愿追随大王,伺候大王于魏军之中,为保得大王安全和日后顺利返回洛阳,宁某万死不辞。”

    其余几人也忙跟着跪了下来,“大王,某亦如此,愿誓死追随大王!”

    望着跪倒了一地,周扁不由苦笑了,“刚才本王问的是你们可有办法,而不是问你们愿不愿意追随本王。既然没有办法就都起来吧。嗯,太师,立即赶回洛阳,将少师、少傅、白圭、赵骈、义莳、庞兴等全部叫到魏营中来,说不得明日就要走了,今晚本王就在这里交代一番,你们可要替本王看好洛阳了。”

    太师也慌忙跪倒在地,竟忍不住老泪纵横,“臣等无能,让大王受苦了。”

    “事已至此,我等已无力回天。不过太师,这也并非完全是一件坏事,那太史官李涂说的很对,少年人若锋芒毕露,只怕便难以长成、我王室能得魏国庇护,不过是本王亲临大梁和黄池一趟,一来我王室可以放手发展现有的一切,二来本王已离开洛阳,反而更利于保护隐藏自己。虽然本王不得已离开了洛阳,但总归会有回来的一天,待到那时,我王室便可不必再藏锋了。而至于介时锋芒如何,全凭诸位在本王不在的这段时间内如何表现了。”

    说着周扁将太师扶了起来。

    “大王,明日就要走了,恐怕太后不方便出城相送,不如大王写封信给太后吧。”太师擦了把眼泪,哽咽着说道。

    “也好,本王这就写。这样吧,宁越、田邑,你们回洛阳去召集众臣前来,快些吧!”

    宁越等也不是婆婆妈妈的性子,拱了拱手,便退了出去。大帐中顿时便只剩大王和太师樊馀以及几名护卫了。

    很快,在太师的指导下,周扁没花多少工夫便完成了一篇颇为感动人的离别信,写好信后,太师便捧着信匆匆离去了。

    没想一待太师离开大帐,樊馀竟扑通一声双膝跪了下来,“请大王责罚我,今日若不是我的冲动,大王也不必开口主动答应。”

    原来樊馀以为自己答应留在魏营之中,是为了救他。周扁不由笑了,伸手将其扶了起来。

    “此事与你何关?就算没有你想要不利于魏侯,魏侯也不会放本王回宫的。再说当时情况下,你突然暴起想要要挟魏侯,是我们唯一的机会,若真能抢先冲到魏侯身旁控制住魏侯,那本王便能顺利回到洛阳了,魏军也将退去。当时,本王也为你捏了一把汗,虽然没有成功,但你的急智还是不错的,本王记下了,待再回到洛阳时,再赏,呵呵!”

    “可是,终究是因为我,大王才亲口主动答应,不然虽然魏侯不放大王走,但大王始终咬牙不答应,那魏侯便在道义上占了下风。我还是有罪。”

    “不,你想多了,就算没有你的举动,魏侯难道就不能用别的要挟本王,要本王主动答应么?在绝对的实力面前,我们没有选择。不过本王倒是很好奇,你是怎么想到反过来要挟魏侯的法子呢?”

    樊馀不好意思的低下了头,“大王不是让我看论语么,我也看了孔夫子的生平,孔夫子曾要挟过齐侯,所以那会我便想到了。不过真的没想到魏军之后藏着那么个神箭手,他前三箭明显没拉开弓,不然第一箭之后,我就再也见不到大王了。”想到此樊馀仍有些后怕。

    “那是,身为天下第一强兵,魏军中怎么能没几个能手?”

    “大王,此去魏军,可定要让我跟随啊!”樊馀抬起了头,一脸的坚定。

    笑着点了点头,周扁说道,“当然可以,要不你先回去收拾一下东西吧。”

    “这个倒不必了,自从充当大王的护卫之后,家父便与我说过,好男子为君效命,早上出门就不要想着晚上回家。好男子说走就走,还收拾什么,徒惹妇女家笑话而已。”

    周扁突然有点无语了,“那总得带几件换洗衣服吧。”

    樊馀咧嘴一笑,“某家可比不过大王宝贵,有衣甲穿就足够了。”

    “那总也得有换的啊,不然衣服还不得臭了啊。”

    “不瞒大王,这身衣服自天气暖和后,就没换过,没事。”樊馀憨厚一笑。

    周扁终于无语了。

    半响无话,而此时的洛阳城中,由于宁越田邑等人带回的消息,整个洛阳上层都被惊动了。大王居然要离开洛阳了,跟随魏军而走了?这是什么情况?很快就有人开始思考起现在的状况,有的人动起了心思,但更多的人则是疯了一样似的打马奔向了城外,大王不是召集众臣么,这是有大事要宣布了。

    更有不少的人则想起了一段春秋往事,晋文公重耳流亡在外多年,追随他的人几乎都被提拔成了高官,当今魏侯的祖先不就是这么发家的么?于是那马车你追我赶,认识的人坐在车上互相见了面也只是点点头,大事当前,谁敢大意?

    周扁自己也没有想到,不到一个时辰,自己的这大帐内便挤满了人。那黑压压一片,挤得密不透风的样子,这可堪比大朝会啊。还好这大帐够大。

    太师是最后一个到的,而此时大帐之内已经按着官职高低以及与大王亲疏远近坐好了位子。

    太师铁青着脸望了望下面,尔后冲大王一躬身道,“报大王,朝中诸臣,除了庞兴受了箭伤卧床不起外,其余的都来了。太后亲为大王选出的一百名寺人侍女已经在路上了,跟随大王王架的一百亲卫、一百御林军也都已选好。大王即将远行,东幸新郑和大梁,朝中如何,还请大王示下。”

    而此时聚集在帐内的众臣早已通过交头接耳,搞清了事情的始末,好在有几位老臣压住了场面,不然真说不好要有些年轻气壮的要冲出去与魏军厮杀。这时听见太师发话,都竖起了耳朵。

    只听大王的声音淡淡的响起,“诸位,应魏侯之邀,本王将往新郑以及大梁一游,少则一年,多则两三年,再回洛阳。本王不在之时,洛阳便交给诸位了。”

    大王的话音刚落,大帐内便又闹哄哄的了。于是周扁不得不大声喝止住了场面。

    “诸位,此事实为本王不得已而为之,诸位可有法可解?”

    又是一阵喧哗之后,场面方才又安静了下来,众臣均是摇头。

    “既然无解,那就不要再议,安心将洛阳替本王管好便是。其实本王东幸韩魏,也不是一件坏事,至少本王在魏军一日,我王室便可安心一日,将不再有天下任何一家诸侯敢胆冒犯我洛阳。能得魏侯庇护,实乃我王室发展的大好机会。本王决议,一、自本王走后,王室里以太后为首,太后卷帘听政,朝中一应事项由太师主持,若有大事不决,可遣快马报与本王,若事情紧急,则由太后决断。太师总揽全局,少师负责兵事,各位将军各安其职,白圭负责朝中财事以及王室产业,刘子西和单文分管成周和巩邑,李定继续守卫孟津,赵骈接管宁越监察司一职,其余各位大夫听从太后和太师调遣;二、留守洛阳等人,各升职一等以资奖励,封太师为相国一职,封白圭为副相,少师为大将军;三、自明日开始,遣散城中避难之人返回原居住地,对外宣布洛阳解除城禁新兵和民夫暂且留下,一部分修补洛阳城墙,一部分重建巩邑城,务必要以最快的速度完成战后重建;四、所有士兵和民夫的饷钱以及奖赏,着人记录在册,我王室目前是没有钱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