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周始皇-第25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行人前来安邑,真不可谓不丰收而归,但同时,他们也留下了二十名家族子弟充当护卫,当然,这也是趁魏侯高兴时提出得到魏侯点头了的。宁越提议的两件事情一次完成,田邑等人倒也大气干脆。

    送走田邑后,自然便迎来了一段时间的安静,宴席少了许多,正月和二月依旧比较冷,除了练剑和锻炼身体外,其余的时间都在室内,室内放置了不少的暖炉,把室内烘得如春天一般,当然很自然的,周扁的皮肤也干燥变粗糙了许多,魏侯给的火力太旺了啊,室内泼水都不中。

    只是比较令人遗憾的是,半年前就铺下的网,到现在还没有什么实际性的进展,到河西的探子并没有和秦国公室或贵族联系上,楚国和赵国的也没有,齐国稍强些,当然主要是缑落的功劳,不过这也不超乎意料之外,那些个大诸侯国,哪有那么就容易勾搭上的?除非是苏秦张仪那样的猛人,但哪怕是张仪,也是要有介绍信的。

    当然也不是一无进展,派出去的探子在这几国都站稳了脚,或开店,或买地,已经能够开始搜集民间的情报了,算是把情报网给铺开了,别小瞧这些民间的情报,其实哪怕一个小小的蔬菜价钱沉浮,也能反应出一些背后的问题来。

    还有一个送来的情报引起了周扁的注意,那就是安邑的成仪酒楼终于查到了一点背景,原来是秦人开的,能查到的背后关系是秦国的一名富商,据说与秦国公室有一定的关系,那名小女孩或许便是那富商的女孩或侄女,若再往深处或切确处查便很困难了,此外还能确定的是,秦人在山东六国并不止开了这一家酒店,至少在邯郸和临淄便开的有,名字却叫成衣酒楼和成一酒楼,当然暗组的人确定它们有关系并不会只靠名字,重要的是它们的管事背后有联系。

    相比那小女孩,周扁显然更在意的是秦人也开始经营商业网了,或许是为了赚钱,或许是为了情报,或者像周王室一样,二者皆有之,但这足够引起周扁的重视了,看来秦人果然开始变着法子图强了,并且秦国已经有高人开始背后策划了,切确具体的真实历史周扁不知道,但周扁能确定的是商鞅变法是以农业为主,不重视商业,难道商鞅上台后改变了秦国国策,又或者秦国的发展并不完全像史书记录的那样?

    这些周扁想不明白,不过却已引起了周扁的警惕,因为王室的商业才上路,安邑和新郑算是有基业了,河西、邯郸、寿春和临淄等其它地方,却刚刚开始落脚,已经落后了啊,不过或许别人已经发展了数十年了也说不准。

    想了想周扁批复道,应避免与已确定的秦国公室的商业起冲突,但背后仍需注意监视,同时,监视应更加隐蔽,毕竟,在周扁心中,秦国才是最大的隐患。

    回了批复过后,周扁便把此事放到了一边,至少秦国的处境甚至还不如周室,相比之下,周扁更重视自身的发展,年后没多久,便收到了从临淄传来的喜讯,缑落成功在临淄推响了纸。

    纸的出现,这绝对是个划时代的发明。

    而若是单单把一个东西拿到临淄去卖,这并不算什么,难得是还要让人不知道这背后与洛阳的关系,若是做到这,其实也还好,只需隐蔽运货线路,最难的还是要在这个贵族豪强并存的时代能保证一个新鲜且有巨大市场的事物,其贩卖权主要掌握在自己手中,而缑落就做到了。

    铁矛的暴露让周王室吃到了苦头,可靠的小道消息说先韩侯之所以要攻打洛阳,就是因为亲眼看见了铁矛的锋利,虽然王室君臣都清楚担心王室的强大为威胁到其利益才是韩侯攻打洛阳的最主要原因,但周扁相信铁矛的曝光才是促使韩侯下定决心的最后一根稻草。

    所以,像纸这样划时代的产物,周扁不敢再冒风险让其与王室扯上关系了,这才有了缑落率商队向东而去的事情,但周扁同样也不希望纸张在临淄一面市,就被哪一家贵族看上,然后明抢暗夺将其制作方法弄过来,要知道哪怕猗顿郭衡那样的大商贾,背后都是要靠着大贵族的。王室不能曝光,也不够分量作为背景把手伸到临淄去,那怎样才能保住这一产业呢?周扁甚至都做出了备选方案,那就是一旦制纸的方法泄露,就更大面积的泄露,让列国所有大商贾都能花钱买到制纸的方法,那样王室也可以光明正大的来卖了,当然,利润就少了,这也不是周扁所看到的。

    所以,周扁心中可是对白圭郑重推荐的缑落,抱以了极大的希望。在收到缑落从临淄传来的厚厚一摞竹简时,周扁内心竟有些忐忑了。

    幸好缑落在开篇就长话短说,简述了结果,那就是依庇一名齐国新兴贵族,缑落成功在临淄闹市区开张了一间文房店,就在正月里隆重推出了纸张,以及相应的笔墨等物,广而告之后引起了临淄豪族士子哄抢,几天时间就卖断了货,一时临淄纸贵。

    是啊,周扁抬头一拍掌,不禁要为缑落叫好,与其让贵族来抢,还不如寻一家主动送上去,让些利润与他,也好过被抢走而不得不公布天下。再往下看,周扁又忍不住要为缑落叫好了,原来这新兴贵族乃是段干朋。

    段干朋何人也?昌国大夫也,虽然只是一名县邑大夫,但却深受齐侯喜爱,甚至受命为齐侯组建技击之士,这样的一个新兴贵族,自然是最佳选择,但更重要的是,搞好了与他的关系,将来段干朋掌权的可能性很大,那么不就是情报和关系都有了么?

    再放下竹简仔细一想,其实这选贵族依庇也是需要深思熟虑,若是老牌的大贵族,则可能要的利润过多,甚至干脆直接抢过来,若是小贵族,则可能镇不住场子。段干朋则刚刚好,正在政治上升期,爱惜羽毛不会去抢,并且虽然算是小贵族,但凭着与齐侯的关系,完全镇得住场子。

    缑落真是有心啊。

    再往下看,有更多的细节,其实自缑落去临淄也有好几个月的时间,但来往的信简却很少,一方面是因为远了,另一方面则是周扁去年年末一直漂泊在外,所以找不到周天子的缑落信使又将信简带回临淄了,于是这一次的信写的很多很详细。

    原来缑家以前就有名忠实的家人叫郑无为的,扎根在了临淄,做点杂货小生意,无非是缑家在临淄的分店,但却不为齐人所知,甚至郑无为已经成了众人眼中的临淄人了。就是这个郑无为托关系找到了段干朋,并与之谈好了协议,临淄纸坊对外宣称是段干朋的产业,背后则分段干朋三分之一的利润。三分之一虽然高,但周扁知道这应当只是明面,并且以后还可以再扩张,所以也还能接受。倒是缑落够精明,一直没在段干朋面前露脸,还真是谨慎啊。

    看完了竹简,周扁将之递给了宁越等人。半躺在了矮榻之上,仰头望向魏宫偏室的房梁,不禁想到两件事,一是缑家之下也有能人,二是缑落看来是真的想要在王室为官了。不过终究还是好事。

    转眼就到了二月末,天气已经回暖,郊外的农田里已经开始了忙碌,进出安邑的南商北贾也日益增多。宁越等人已经将重心放在了与魏国众臣联络感情,打好关系以一进步探听魏侯何时迁都大梁何时放天子回都,甚至在斟酌要否选几名重臣向魏侯提议的事情上,就在此时,安邑城内开始流传起一条大消息,那就是魏侯有意于邯郸了。

    听到这个消息周扁也是吃了一惊,这么大的军事动向都传了出来,都说安邑城内宫里藏不住消息,还真是如此啊。不过接下来便又是深深的担忧,魏侯不会又拉上自己北上吧。

第七十九章 变化不停() 
要说这安邑魏宫里还真藏不住消息,刚开始时只是河洛酒楼的伙计听客人偶尔谈起,只是几天之后,便是连路边的小贩都听说了,魏君准备支援中山国,狠狠教训赵国一顿。说的有鼻子有眼的,连多少兵马,哪里的兵马,甚至何时出发,准备开往哪里,都在街头巷尾传播,连深在魏宫偏室的王室下人出门买个东西居然都能听说了,也不由得周扁不相信一二。

    当然考虑到魏侯称霸天下的政治需求,周扁也相信魏侯不会仍由赵国灭中山的。

    但都说国之大事在戎在祀,却没想魏国三番两次在正式昭告天下前便泄露消息,周扁首先想起的是君不密失其国,臣不密失其身,而魏侯已经挟持天子号令诸侯,并组成盟军逼退北犯的楚军,难保不会骄傲而大意,或者狂妄而小瞧赵国,想来这种可能性还是很高的,但周扁却总觉得哪里有什么不对。

    然而事实却让周扁瞠目结舌,二月中,宁越在一次与公子昂聚会时,听公子昂不经意间说起,魏侯的确已经决定支援中山打击赵国了,这个消息从公子昂的口中说出,却是比市井间要准确许多。到了二月底,收到临淄野外新建造纸作坊投入生产的同时,周扁又收到了赵军继续向中山国都灵寿城猛攻的消息,这自然是来自周扁自己刚刚搭起的全中原情报网,随后又在公子昂那里得到了证实,中山国的使者又来赖在了魏宫里,而令周扁惊奇的是,就在宁越从公子昂的夜宴回来后的第三天,魏侯便来相请周扁,在大殿上魏国群臣林立,同时还召集在了恰好在安邑的其他几国大夫,魏侯郑重宣布了面对赵国攻打中山的暴行,魏国将救中山!

    果然像坊间传播的那样,魏侯要出手了。但这还不是最惊人的,最令周扁瞠目结舌的是,魏侯居然还真的从河西调兵了,这是从司马王错那里听说的,可信度极高,但却让周扁不由不想起了近一个月前从市井间听到的消息,还记得就是说魏侯要从河西调兵打赵国,当时周扁还不信,河西乃魏国从秦国抢来的土地,物产丰富,因为还时刻面对秦国的复仇,所以向来步以重兵,却没想魏侯居然从这么重要却又偏远的地方调兵前来,周扁一时有些搞不懂魏侯了。

    突然间周扁有了冲动,要不要把这个消息传给秦侯,或许这便是秦国收复河西之地的最佳时机,但再一想,安邑早就流传其魏侯调兵的消息,或许秦侯早就知道了,所以周扁就又有些茫然了,而就在两天后,周扁还在犹豫着要不要和怎么传消息的时候,却又得到了安邑三万魏兵拔营向西的动况,这是自己在安邑的暗探谈来的消息,甚至还有一名暗探跟在大军后走了几十里远向西,所以可信度很高。

    周扁顿时恍然,魏国这是换防啊,周扁忽然就明白了魏侯的打算,安邑兵这两年随魏侯下洛阳、却楚王,已是疲惫不堪,而河西兵却始终固守阵地,多年没有经历大规模野战,看来魏侯这是练兵,就如后世的超级强国美利坚一样,下面的兵要轮流出去打一打,这才能保持最强战斗力。

    想到这,周扁突然有些佩服魏侯了,也摸起了下巴,等自己回到洛阳后,也还是尽量让麾下的兵都能时常经历下实战。

    然而半天之后,吃罢晚饭后与樊馀散步闲聊时,周扁却突然一惊,猛的出了一声冷汗。

    眼见大王突然停下来步子,惊慌的样子,樊馀倒是吓了一跳,连忙问道“大王何事?”

    周扁却是摆摆手,“无事,只是突然想起了一件事。”

    “何事?”

    “魏侯调兵三万到河西必有深意。”半天,周扁才叹道。

    “不是调防么?”樊馀疑惑道,这事白天也在一起讨论了的。

    “绝不是简单的调防。还记得二十多天前,安邑市井间的消息么?有说要从河西调兵回来支援赵国的,却没有说要从安邑调兵防守河西的。”

    “或许是有些消息不经意间泄露了出来,而有些没有。”樊馀想了想后说道。

    “不,绝不是这么简单。”周扁肯定道,“从河西调兵的消息秦国或许早已知道,却没有从安邑往河西调兵的消息,秦侯或许会以为魏国在东方的兵力吃紧,而预谋收复河西。”

    “对啊,谁都会这么想。”

    “但是魏侯却又偷偷往河西调了三万兵,探子回报,那可都是精兵,魏武卒啊!三万魏武卒可当十万秦兵。或许秦侯会守着回调的河西兵渡过西河就出兵河西,但这时,三万魏武卒就可以偷偷渡过西河,准备给秦军强力一击了,这绝对在秦侯的计划之外。”周扁甩手说道。这西河就是黄河南北向的那一段,隔开了河西和河东之地,也就是今天的陕西和山西,汹涌的河水在这个年代绝对是天堑,目送河西兵渡过了黄河,周扁相信秦侯就可以动手了,因为设身处地,周扁也会忍不住的。

    “是啊,只要引诱秦军来打,就又可以消耗掉秦**力,原来魏侯是故意控制消息泄露的,魏侯的意向还是在秦国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