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周始皇-第2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却又转头向周扁,一挥手向四周士兵问道,“周王观我魏兵如何?”

    “都说魏兵野战无敌,自然天下第一雄兵!”这次周扁倒反应过来了,迅速送上一句恭维。

    “哈哈!哈哈!”魏侯又是数声大笑,“天下第一雄兵!多谢大王赐名了!”搞的周扁听了心中也略有些后悔,一时很难想请到底是对是错。

    不料魏侯脸色一变,“都说为魏兵野战无敌,那自然就是说我魏兵攻城不行了?”

    “不敢,魏军西取河西,东夺大梁,所应对皆是强国,魏军攻城也是第一。”宁越连忙跟着说道。

    “河西和大梁当初并无大城,所以先吴子所胜百场皆是野战。”魏侯以不容置疑的语气说道,听得宁越忙在心中想着应对之语。

    却只见魏侯又低下头略有些神秘的说道,“不过这次,却要叫大王看看,我魏兵攻城是不是天下第一。”

    说罢之后,也不待王室君臣回话,魏侯便自顾的仰头大笑起来,宁越也只好赔笑几声。

    笑罢之后,便听魏侯挥手吩咐道,“着前军小将上前喊城!”

    喊城就是对骂,就是标榜自己发起战争的正义性,这乃是时代特性,周扁早就见怪不怪的,但周扁也知道,不管对骂结果如何,这场邯郸城的攻守战,已经正式拉开了序幕。

    远远的根本就听不清前面在骂些什么,但见最后那名魏军小将面对着对面城门上射下来的箭矢,而不得不返回时,不知是魏侯还是哪里有所示意,数十万魏军竟一起高呼起来,“喝!喝!喝!”

    如此数声,每喝一声之后便是兵器敲击声,整齐,所以声势浩大,连周扁都能清楚的感受到,魏军的士气一下子就起来了。

    待那小将回队之后,魏侯却并没有立即下令进攻,而是在几个命令传下去之后,转身又向周扁靠近过来,而前面的命令由于略有些距离,周扁并没有听清。

    只听魏侯笑道,“有请周君与我一道上楼观战!”

    上楼?周扁有些反应不过来了,所以并没有及时答话。

    魏侯并未在意,而是笑着挥手指向身后。周扁这才回过身来,却见身后十来丈远外,三四座木制的高楼已然竖起,这些木楼竟然有五六个成年人高,用木架搭成,顶上是一个一丈见方的平台,有栏杆,已有几名魏兵在高台上举起了大旗,正迎风飘舞。原来就在于魏侯说话以及城门前对骂的过程中,魏军中的工匠就已经组装出了几座高台出来。

    这倒是令周扁不得不赞叹了,有了高台,整个战场形势一目了然,便于把握全局,又方便发号施令,甚至能与对方城楼相齐平,将对方居高临下的优势能抵消不少,诚然乃是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本来还以为要更晚些比如汉末三国时才会出现,却没想这时就已有了。只是显然可以看出当初魏侯攻打新郑就是为了树威,不然肯定也会竖起这样的高台,这次明显是动真格了。

    “请吧,大王!”魏侯倒是很满意周扁吃惊的态度,一挥手后,率先下了战车,向后面高台走去。

    毕竟这个时代的驷马战车难以掉头,所有这么一小段距离还是不得不步行前往,于是周扁也即在樊馀的搀扶下,跳下了马车,率着宁越樊馀以及几名贴身护卫,跟魏侯以及一干魏国将军向后走去。

    走近了,周扁这才看清,原来这高楼是分层的结构,每层只有一人多高,一共五层,每一层之间都通过卡槽相连,周扁一看就能明白这是现场组装而成的,倒是精巧方便,想来是近段时间来魏侯所带来的能工巧匠精心制作而成,以后倒是可以参考一下。

    高台一共三座,呈品字形,魏侯当先登上了第一座,三名魏将尾,周扁则也在安排下登上了魏侯同一座,不过只有宁越和樊馀跟而上,其余的护卫则被拦在了高台之下。其余魏将则登上了另两座高台。

    高台一圈是盘旋的楼梯,只能一人通过,楼梯外还有护栏,宁越当先,周扁居中,樊馀在后,三人尾魏侯等人爬了上去,周扁倒是注意到了每层之间除了支柱连接十分到位外,就连护栏和楼梯都衔接到位,所有的表面都被打磨的十分平整,魏人还真舍得下功夫,一座战时高台居然就差上漆了。

    站在高台之上,微风吹来,往四周一望,四下一览无余,果然胸襟大开,豪气顿生,眼前那邯郸南门也不再需要仰视,竟大有指点江山之意,让周扁为之一叹。

    魏侯却是习以为常一样,立即向身边魏将吩咐了起来,后者便向下呼喊,两边高台上也有魏将摇起旗帜来,看来魏军之中已开始使用旗语来进行指挥,以往魏兵给人的印象是良好的训练,现在展露出来的则是高超的指挥艺术,看来春秋战国果然是中国古代的第一个战争艺术高峰。

    往四下里一望,则是黑压压一片巨大的大军,一个又一个的方阵,似乎望不见边,方阵之中更有数不清几百个的黑点,旁边的魏兵如同蚂蚁围着树叶一般,那是大型的攻城器械,应该少不了楼车云车冲车檬车等等,等等,当周扁的目光落到了一些高大的器械上时,就再也移不开了。

    这是所有攻城器械中最大的,虽然在队伍的偏后位置,隔着很远,但仍能看清有几十个人在围着组装,而已经组装好的却是两个高大支架,有人在往地上打桩,还有人在抬着长长的巨木,似乎在往上装。两个支架,一个长杠杆,一头有拉绳,一头有兜,这不就是投石器么?

    周扁一下子呆在了那里,一座本应该是宋朝才会出现的大型投石器,出现在了战国中期的邯郸城外,本来以为魏人不会注意,不会迅速接受新事物的,但没想魏侯居然就真的造出来了,还是一百多架。一时间,周扁心中如翻江倒海一般,后悔、愤怒等各种情绪涌了上来,但没过多久,就被周扁给压下去了,如果当初不弄这种投石器,洛阳或许就破了,自己也就彻底成为了附庸,至少现在手中还有一座洛阳城,至少弄出的投石器总比火药什么的好,要是当初弄出的是火药,周扁已不敢想象,那实力超强的魏侯也就离统一天下不远了。

    一瞬间,周扁心中就想了这么多,突然一声“咦”在耳边响起,转头一看原来是樊馀也发现了投石器,直看得目瞪口呆,一张嘴巴怎么也合不拢了,再一看,宁越也有些吃惊,不过在这君臣三人之中,宁越应当是表现最为镇定的。

    “呵呵!”噗嗤一声,这是魏侯笑了。

    “周君现在才看到啊?也是,这些投石车自大梁运来,所幸一路用布包裹,未被赵人注意,这会才亮了出来。”魏侯坦然说道。

    “当时在洛阳看见,还并未觉得有何出奇之处,去年让大梁工匠做了架出来一试,果然威力巨大,这便让匠人做了一百八十架,从大梁送了来。等会周君就可以看见我大魏投石器的威风了,哈哈!”

    大笑声中,魏侯竟忍不住拍了拍了周扁的肩膀,“有此利器相助,正好多承周君吉言,我魏军攻城,天下第一!”

    大笑声中,魏侯竟丝毫没有注意一旁宁越和樊馀铁青的脸,也根本就没有提这些投石器是借助了周室的图纸,那么魏侯的脸上,也就更加丝毫没有偷窃了之后的愧疚感。

    而这,就正是实力为尊的战国。

第八十八章 城外筑城() 
正所谓是几家欢喜几家愁,魏侯的晚宴欢笑中,邯郸城中一片凄凉,南城处哭声连天,也不知是哭死伤的士卒,还是被砸伤砸死的平民。***小*说 。城墙处却是灯火冲天,那是民夫们趁夜拼命修着城墙。

    此时魏宫里,烛光中。

    “今晚到底是要不要出城偷袭啊!”赵侯的语气颇为气急败坏。

    着赵侯话音落地,几名将军大夫又开始了争执。赵侯无奈慢慢的斜靠在了矮榻之上,用手撑着额头,也不知是头疼,还是瞌睡。

    “老夫以为,今日魏军必然有所防备,还是再坚守几日,方为上策。”一位老人精神抖擞的说道。

    不料此时,却有一阵呼噜声响起,竟似乎越来越响。老者大怒,顺着呼噜声望去,却只见那属于君上的矮榻之上,赵侯已经睡的脑袋直点直点了。

    “都散了吧,今天就到这里吧。”老者无奈挥了挥手,又是一阵相争后,众人方才散去。

    而此时,南门后,太戊午也趴在小几上睡着了。这位赵国真正的顶梁柱并没有选择宫中,而是坚持在南门监督修补城墙,用行动来阐述自己的立场,或许这才是当前赵国所正急需的。

    紧张且忙碌的一夜很快就过去了,待到天明时,只见披挂整齐的太戊午以及一干将军,又登上了南门,向远方望去。

    将军们倒也威严,旗帜也竖了起来,只是此时的南门却是光秃秃的,昨日被砸倒的木制城楼被完全拆除,建筑材料被全部清理了下去,南门上倒是出现了一小块空地,露出几个用来支撑城楼柱子的圆石墩。将军们整齐的站在光秃秃的城门洞上,竟显得略有些滑稽。

    不过此时不会有人去讨论城楼的事情,因为所有人都在拼命望着南边,那是魏军可能出现的方向。

    一干人从卯时望到了辰时,又从辰时望到了巳时,却始终不见魏军踪影。今日为何不来攻城,魏人不想顺势扩大战果么?一群人没有答案。

    “选几名精干点的斥候,用吊篮送下城去,往南边看看魏军动静。”太戊午皱眉说道。

    立即便有小校跑了下去。对这一点太戊午是很不满意的,今早自己没有提醒,居然没有一位将军安排斥候,哪怕知道魏军要来攻城,也要先打探好来了多少人,哪个方向,什么时候到吧。

    其实太戊午心中最担心的是,魏军会不会要转移攻城方向,毕竟城墙是死的,但是那个投石器是能动的,魏军大可以用数天时间给邯郸四面城墙来一遍全方位照顾,这样对于守城一方,麻烦就大了。

    一个时辰后,远远的就望见了第一个跑回的斥候,一吊上城墙就立即被送到了太戊午和众将面前。

    片刻后,太戊午就皱起了眉头,魏军今日居然并没有出营,营外还有些民夫在不知从哪里搬回些石块。难道魏军准备的飞石昨日全用完了,今天又得再去准备,所以才没攻城?

    得出这个有些好笑的结论,太戊午却并没有笑,魏侯来势汹汹,绝不会犯这种低级错误,再说就算飞石用完了,今日正好用士兵直接附城而攻,同时民夫去搜集石块,然后明日再用飞石攻打城墙,如此交替进行,一日复一日,邯郸的压力一日不停,终有一日会难以守住。

    魏侯到底在想什么?

    赵人连续疑惑了数日,魏军每日竟只是收集一些石块,营地里还有烟火升起,可惜邯郸斥候在远处根本看不清,一干赵兵倒是松了口气,毕竟那日漫天的飞石实在太恐怖,但如太戊午等有识之士,却是忧愁一日过一日。

    在停止攻城后第五日,魏军终于又开始了大动作,十多万士兵一齐出营,径直逼近到邯郸南城墙外一里之地,然后大军扎下阵营,架起了投石器,辰时末,第一块飞石就准确的砸在了邯郸城墙之上,引起了一片惊呼。这倒是重复第一日攻城,但接下来魏军的行动就让太戊午感觉不好了,只见魏军之中步卒在前,其后便是投石器,但投石器前却正有一队队的民夫杂役在奋力挖沟,仔细一看,竟是在挖壕沟和筑石墙。

    难怪前些日收集那么多石块,只怕还烧了不少砖块,魏军这竟是要在邯郸城外筑城,彻底将邯郸南面封锁死,如此投石器便不必担忧赵兵突袭而每日运来运去,而是在寨墙的保护下想何时投石何时即可,若是晚上突然来这么一通投石,步卒在后面趁着夜色摸上城墙,太戊午想一想都觉得整个人都不好了。魏人真阴险啊,这是要灭赵国啊。

    “尔等在此守好,定要依前日所定策略,减少我兵士伤亡。吾有要事入宫面见君上。”对身边将领交待了几句之后,太戊午转身就跑向了赵宫。

    没想刚到赵宫,就得到了一个好消息,乐祚的大军连日赶路,后日便可赶到邯郸了。算是一个好消息吧,希望来得及,太戊午拉住了报信的小校,一起奔向了赵宫大殿。

    此时赵侯自然是在的,还有一干贵族,魏军压城,他们也紧张啊。

    只是听完了太戊午所言,他们更紧张了。

    “魏军要修一个城外城,把我们关在邯郸城内?”赵侯叫了起来,自己的家被别人关住了,任谁都不会开心,尤其是这还涉及到生死。

    一干贵族也慌的手舞足蹈,纷纷叫了起来。

    “勿急勿急,魏军只是在南城外筑城。”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