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N道贩子康采恩-第2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他还没有想明白这咸鱼究竟是什么,不过问题的答案很快就自动送上了门来。因为街头上很快就出现了一系列的传言,声称他刚才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愿意为大宋王朝前往西夏前线。茶言之中还有声有色的描绘了他为这场战斗做好的各项准备。

    之所以会用有声有色这个词,主要是因为那些描述都非常让人热血贲张。

    甚至有些好事之徒已经在茶楼酒肆之中展开了广泛的讨论,如若之前那两场大战之中,派上这位神奇的小神童,说不定就能扭转败局。

    当然,这样的话只是一种美好的期许而已,康采恩在乎的是那些让人热血贲张的描绘,同时具有着另外一个特点,那就是无比的精确客观。

    因为那正是他昨天晚上告诉李昭述的内容,没想到这个家伙竟然当天夜里就派人散播了出去,并且准备把他直接推到陕西乾县去。

    这让她有些弄不明白,究竟昨天晚上他们两个在离开自己之后发生了什么?为什么一个连夜出城,而另外一个则在边境城里掀起了如此波澜壮阔的舆论风潮?

    但是就在他准备去拜访一下李昭述,并且从他那里得到兴许说明或者解释的时候,一封被人秘密送到他府上的信件,却带来了另外一条让他惊讶不已的消息,李昭述也已经在今天一大早就出城而去,只留下了几个幕僚,在家中照应,负责联络他和京城达官显贵之间的交流问题,这原本是封疆大吏们惯用的计量,但显然这些流夏的幕僚们还负责着其他的事情,比如说散播今天的谣言。

    还有就是给康采恩送来这一封李昭述的亲笔密信。

    在密信之中,李昭述不仅说明了一下自己离开的时间,还向康采恩提出了一个非常务实的建议,那就是到达陕西路之后,不要参与到任何一场战争当中去,只带着他那些所谓经过训练的士兵,老老实实地帮助当地的文官们修筑防御城池或者堡垒。

    这样可以帮助他减少部下的伤亡,以便继续在海外拓殖大宋王朝的事业。

    这张凯于是只见有钱的不清楚,为什么李昭述开始如此在意大宋王朝在海外的事业呢?他们这些文官不应该是像历史书上说的那样拘泥于现实的自首阴谋而无法,而无法将发展的思想探向遥远的未知吗?

    看来这两个人在离开之后,的确发生了什么重要的事情,而那位彪形大汉之所以连夜出城,恐怕就是为了摆脱散播谣言的嫌疑。

    作为一名武将,如果想要拉拢康采恩这样的强援,很有可能会遭到皇帝的猜忌。就算当今天子,没有这个习惯,那些文官们也会毫不客气的跳出来提醒天子。

    所以他选择了连夜出城,赶赴边关。而李昭述之所以也在一大清早就返回任上。恐怕也有着某些与之相关的担忧,既然康采恩的表述会议在大街上传播开来,那么也难保他李昭述的布置不会被传出去,所以他要立刻赶回河北去将,一切资源都准备起来,一旦辽国的使者通过他的地盘,他就会毫不犹豫的执行自己的计划。

    毕竟他的计划虽然还算巧妙,但一旦为辽人所知晓,就失去了应有的震慑力,所以他必须要尽快离开,以免在汴京城里继续成为讨论的焦点,而他用康采恩来掀起这场舆论,恐怕也有为他的计划遮风挡雨的意思。

    仔细想来他的密训当中,嘱托康采恩,不要参与前线的征战,恐怕就是担心消息传出之后,西夏人会把康采恩当作是重点打击目标。

    试想李元昊那么牙眦必报且骄横无比的人物,怎么可能甘心情愿的接受宋朝人用一个十岁的娃娃来对付他的事实。就算是宋朝人真的蜀中无大将,只能派遣这个小屁孩迁来,他也会觉得这是一种羞辱。

    如此一来,康采恩的前途当真是危险,而李昭述这只老狐狸,自然不可能看不到这一点,为了降低自己产生内疚心理的可能。他才提出了密信当中的建议,可惜的是,康采恩压根儿不会把这样的建议放在心上,虽然,他此行的几个重要任务之中的确有修筑城寨的项目,但那主要是为了结缘范仲淹和庞吉这样的封疆大吏,因为他们两个人在之后的历史当中,将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尤其是现在在旁及手下效力的狄青,将会在他未来的军事构想当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

    或许他是去当中的某些小人,而不会同意他拉拢迪庆的想法,因为这个家伙在十几年之后,将会成为大宋朝所有文官集体攻击的标靶,如果和他站在一起,那很有可能会被殃及池鱼。

    但康采恩在权衡利弊之后,还是选择了这样做,因为他在大宋王朝做出的事情已经太多太多,尤其是那些来自20世纪的轻工业品,恐怕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这个王朝的律师走向。所以再去追寻历史投机的意义已经不大,那么留给他的生存空间,就只剩下用实力说话了。

    这样的话他也就不必顾忌在多大程度上改变大宋王朝的历史了,接下来的每一步,他都要做自己命运的主宰者,而不是被历史的洪流推搡着前进。

    那么这一天将会是他在南方的重要军事布局。

    至于在南方究竟会发生什么?那就需要时间来慢慢的揭开谜底了。

第355章 我康采恩又回来了—12() 
不过有另外一件事情是不需要等着时间去揭开谜底的。

    在康采恩接到一封密信之后,他也提笔为另外一个人写了一封密信,这个人不是别的,正是在玉津园大学当中教授的康定国。

    如今的康采恩已经成为了舆论讨论的焦点,那么有些事情就不适合他自己去做了,但与李昭述的约定必须要执行,要不然就对不起他一大清早跑回自己的领地去了。

    不过第二波弓箭这件事情显然让康定国有些小小的吃惊,因为年关已至,工匠们也大都进入了休息周期,就连那些在玉津园大学当中负责建筑工作的人,也大都已经回到了自己的家中,重新招集他们实在有些困难,而且如果把他们派到河北去,那么明年的建筑进度就很有可能会受到影响。

    但康建国却没有再写一封回信与儿子商量的意思,而是询问了一番,集团的账上究竟还有多少钱,他准备用增加补贴的方式鼓励那些本应回家休息的工匠们,为了朝廷的国防需要多做点事情。

    至于明年的工期问题,他已经准备好了不就的措施,首先是立刻派人前往附近的地区,招募一批新的工匠。另外就是修改一下孩子们的课程加那些,在土木方面已经展现出天才的孩子先送到工地上去,负责教导和指挥那些新来的工匠。

    不过这一补救方案还需要一个二次补救方案,因为他有可能会引起舆论的关注,致使有人会追问玉津园怎么还缺少工匠。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用小孩子来教大人如何进行土木制造,显然是一件非常让人惊奇的事情,所以必然会引起广泛的讨论,如此一来,玉津园就容易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

    而解决这一麻烦的措施则是:提前告诉汴京城里的那些好事之徒,玉津园的建筑规模将会比预想当中的大很多,所以他们需要更多的工匠,这也是为什么他们在今年冬天突然宣布招工的原因。

    如此一来,便对招工的真实诱因进行了很好的掩饰。

    而康采恩那边也没闲着,考虑到离开家庭的工匠,注定会造成一些怨声,为了不让这些声音引起太多人的注意,康采恩立刻在北京城里弄起了一番大动静。

    首先是他与负责纺织的几个行团皆签署了商业竞争谅解备忘录。备忘录当中规定,康采恩负责在技术上向他们提供生产效率更高的工具,并在收取培养费用之后,培训他们的学徒工人。同时他们也可以从康采恩那里买入更加廉价的布料,并且负责代理销售他们至于此中的佣金,自然由双方另立合约具体敲定。

    这件事标志着康采恩与汴京城各大行团之间的斗争,终于有了画上句号的苗头。

    虽然除了牵涉到纺织的几个行团之外,汴京城还有大大小小的行团不下几百个。但好的开始便是成功的一半,但朝廷的很多官吏们都相信康采恩能用他的办法解决这些纷争,至少要让市场的秩序恢复到往昔的平静才好。

    至于汴京的市民们,则在叹息让他们是悟道颇多实惠的价格战恐怕就要结束了。不过康采恩的技术促进条款在未来还是能够让他们受到不少好处,这也让他们并没有流露出太多的抱怨,反而好奇的等待着康采恩什么时候能够与其他的行团达成谅解协议。

    于是一众闲的无聊的首都居民又开始了广泛的争论。有的人认为康采恩与纺织行团们达成的协议,早先已经出现了苗头。如今只是走个过场,签个协议而已,但与其他几个行团的关系却都很僵,恐怕短时间内无法拿得下来。

    支持这种说法的人非常之多,但就在他们还没喝几碗茶的功夫,挪了个窝的康采恩便很快为他们带来了一条震撼消息,负责为汴京城提供肉食的几个行团,也与康仔恩达成了谅解协议,而且这次协议的内容还相当丰富,就连汴京城的几位官老爷们也表示有些看不懂了。

    “布尔山羊等优良品种代理养殖及定量定价收购协议书、肉类产品出口海外保质保量协定书、冷链物流及其相关技术研发基金参股协定书、南方放羊大陆探索计划基金参股协定书”

    念叨着这些希奇古怪而又冗长无比的名字,包括曾经与康采恩打过交道的苏舜钦在内,全体开封城里的官老爷们,都表示自己多年来的之乎者也白念了。

    尤其是那些自诩为见多识广的首都居民们,如今更是被你闹得几欲抓狂。

    他们虽然不知道布尔山羊究竟是什么羊,但他们好歹知道那终究是一种羊。可是当他们看到冷链物流之类的东西之后,便直接叫嚷着这是不是什么神仙法器之类的玩意儿?至于稍后提到的那个放羊大陆,更是让他们直呼不明,所以,难道这个世界上,还有专门用来放羊的大陆吗?难道盘古大神在开天辟地的时候,已经考虑到大宋这点小地方放不了羊了吗?

    苏舜钦其实也有着类似的疑虑,再加上同僚和上司们也都很好奇,所以他就被委派过来,向康采恩请教一下此中的猫腻,不过。他才刚找到康采恩的踪迹,就发现他已经签署了第三份谅解备忘录。

    这一次是和各种果蔬行团签署的供应协定,内容和肉类行团们签署的协定差不多。主要都是优良品种的代理种植,定量定价的收购,以及出口海外的问题。

    对于苏舜青比较好奇的冷链物流和放羊大陆,这里只牵扯到了前者,而没有注意到后者。毕竟所谓放羊大陆的本尊,澳洲大陆,其实并没有多少耕地可言,其主要土地还是以沙漠为主,即便是放羊,都有可能因为过度放牧而造成土地沙化,更不要说耕种了。

    所以康采恩也就没有忽悠这群菜贩子们参加到大航海行动当中去。

    不过,有鉴于王安北在航海准备过程当中的巨额花销,康采恩不介意把那几个肉贩子忽悠进来。

第356章 我康采恩又回来了—13() 
樊楼之中,苏舜钦为康采恩备下了一份极其丰盛的酒席。

    按照他苏某人近些天来的习惯,这些酒席之上的菜肴,一定要充满着海外的风味儿,尤其是那些康采恩带来的新鲜吃法和炒菜搭配,更应该淋漓尽致的彰显出来。

    但是他苏某人终究不是个愚蠢之辈,知道这些东西在康采恩面前早就已经是司空见惯的存在了。所以这到酒席上的菜肴选择,实际上是反其道而行之的古典风味。

    而这恰巧也点中了康采恩的死穴,来到北宋这么久了,他还没有好好的品尝一下本地的美食呢,曹婆婆肉饼固然好吃,但那只不过是小吃而已。真正的美味,当然躲在这大宋第一楼里。

    不过樊楼却没有什么明确记载的招牌菜,在这张桌子上,康采恩最爱吃的是一道假鼋鱼。

    鼋鱼就是王八,有的人爱吃,但也有的人不爱,至于假的王八肉,按说就会有更大的争议才是,但苏宁吃起来的时候却发现并非如此。

    北宋时期有很多假菜,就是用另外几种原料来做成这一种原料的菜。最为让人称道的就是寺院里用一系列的素菜能做出荤菜口感的酒席。当然,面前这道菜是做不到那种水平的,但它在口感和味道上却是十分精致的。

    首先它是用鸡腿肉来冒充王八肉的。这至少让康采恩吃起来没有太多不适的感觉,反而因为吃到了原生态的肉食而让他倍感激动。毕竟在21世纪的时候,那些鸡肉基本上都是激素饲料喂出来的,其肉质也是松软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