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N道贩子康采恩-第24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不过那块表一直躲在他宽大的袍袖之中,平时也只是用来查看时间而已,再加上赵元俨刚才根本没有认真听取双方的谈话,更不觉得自己手上的这玩意儿能够对陌生的航海有什么帮助,所以他也没有在康定国离开的时候,把这块表拿出来给对面的苏颂看看。

    等到康定国回来的时候,他反而有些不好意思了,难不成是让别人怀疑他是刻意让对方白跑这一趟的吗?

    倒是对面的王安石一直微眯着眼睛,留意着八大王的表情变化,似乎之前的那几次都没有躲过他的观察,不过王安石并没有多说一个字的意思,反而只是跟随着苏颂一起观察了一下那块精巧的手表。

    只可惜他在这方面的造诣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所以看了几下之后便老老实实的将注意力收了回来,然后淡淡的思考诉讼刚才所说的那些问题。

    忽然之间他意识到,苏颂果然是个不同凡响的人物,甚至在这一点上已经超出了他的预期,他不仅了解自家福建路的情况,还了解康采恩在过去一年里所采取的经营策略,是的,康采恩就是用那些奇奇怪怪的海外商品来换取巨额的现金流量的,但是对于金钱相对缺乏的福建路来说,这一招显然是不够用的,提醒他们注意点,不但是为了方便这二人在福建路创造他们的财富神话,更是为了福建路的乡亲们,不会产生什么意外的风险。

    如此说来,这的确是在带领着康采恩和他背后的集团与资金,在他的老家福建路完美落地。

    苏颂毫无疑问是做了一件公私两便的事情,像这样的人才,或许的确已经不多了,毕竟唐和康定国,就算不是从海外归来,也是一个来自偏僻之地的人物,纵然在生财方面有些手段,纵然掌握着某些货物的重要来源,那也得借助他这个对大众国情门清的博学之辈。

    就在他肯定诉讼的过程当中,苏颂也肯定了康定国带来的那块机械表,将来必然会在航海当中发挥重要的意义。

    在场的另外几位来自福建路或者两浙路的书生,显然也对他的想法颇为赞同,相信在不久之后,大宋王朝的海船一定能够在各项技术方面超越西方的那些个商船极有可能会主宰两者之间的贸易。

    只不过,有个叫做吕夏卿的福建老乡,显然想到了什么更加不得了的事情。这件事却是如此的重大,你至于他在描述的时候,所有村都有些哆哆嗦嗦,对于一名出身官宦世家的子弟来说,基本的礼貌礼仪还是应该具备的,但他却已经紧张到了这个地步,显然内心之中已经出现了沉重的担忧。

    “如果,我是说如果我们的商船比西边的那些国家更加优秀,那么一旦我们垄断了两者之间的贸易,就很有可能招来西方国家的觊觎。到时候,说不得就要与他们在海上大打出手。只是我们的朝廷,说不定不会允许我们这么做。”

    他虽然接连使用了两个不确定的词汇,但显然这一趋势是确定无疑的,将来与其他周边国家产生海上贸易冲突的概率虽然不大,但与西方那些价值观并不相同的国度,很有可能爆发激烈的海上冲突,到时候劳师远征必然耗费巨大。

    本来造船就是件极其消耗国帑的事情,虽然假借私人之手来完成,避免了给国家财政带来太大的压力,但斯人同时也是被限制武装的,就算远行在外,恐怕也只会被允许携带少量的兵器。在这种情况之下,恐怕是很难打赢一场国战的,换而言之,如果没有朝廷的参与,这场海上的角力,就断然不可能取得成功,但朝廷的士大夫当中,恐怕没有人会为海上跑营生的那些人伸张正义,在他们看来,那只不过是一群拿命换钱的暴发户而已,其基本的品质和素养都是不值得肯定的。

    一旦有这种根深蒂固的想法,他们对于海外贸易的所有政策,都不会持有积极的态度。即便他们这些人费尽心机的赢得这场装备竞赛也不可能,打赢未来在海上的贸易冲突,说不得这些先进的装备还会绕道落到竞争对手的手中。若是真的被人学了去,那岂不是更麻烦了?听说这位康谈下来主张只有新的技术获得收益,他才能广泛的推广开来,如果按照这一点的话,恐怕他们的新收益,不会持续太久。

    吕夏卿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并且在第一时间就引起了康秉国的注意政策方面的问题,的确应该加以重视,尤其是在中国境内做买卖,无论是古代还是后世,政策因素都是巨大的影响因素,所以说,那位福建子的话倒是提醒了他,不过这位仁兄好像并不看好他们的未来呀。

    话说从他的名字来看,应该是30年后,那位著名奸臣的哥哥,至少也是他的同族吧,想不到遗传基因这种东西竟然是如此的有趣,那位奸臣好歹是主张变革的,而这位仁兄似乎对变革的事情毫不感兴趣,真不知道坐在旁边的王安石在30年之后会有着怎样的感触。

    对了,话说他们还曾经计划过招揽王安石来着,但这位仁兄如今表现出来的能力,似乎比起苏颂来差了不少,但是他的政治上的前途恐怕要远远的超过苏某人。所以就算不能把他收为己用,也不能换来和他之间的关系,说不定他就是将来在朝堂上最为支持自己这帮人的朝廷重臣,倘若他康采恩把自己的学说,尤其是技术方面的改良,融入到他30年之后的那场大变法当中,那康采恩可就乐呵了。

第389章 子容子容世无双—28() 
不同于康采恩对未来30年的美好憧憬,康定国可不准备等到熙宁变法到来的时候,更不准备和吕惠卿那种奸臣合作。

    毕竟30年之后的儿子才40岁,但他恐怕已经年过古稀。

    如果那个时候我才开始他们的变革,恐怕在他有生之年很难看到满意的结果,更何况王安石的变法虽然在技术手段上可以打上厚积薄发的标签,毕竟很多措施都是曾经在地方上经过实验的,但是,在官僚层次的人心向背上,王安石远远没有达到厚积薄发的标准,虽然他曾经养望30年,以至于世间传闻安石不出柰苍生何?但是当年的谢安面对的只是一场简单的战争而已,打赢就行了,但王安石的改革面对的却是自己人,难道让她简简单单的拿起大刀来砍掉对方的脑袋吗?那个叫做司马光的伪君子,就是他第一个下不去手的目标,所以他也只能将司马光撂在洛阳近20年之久,这位饱受冷落的重臣,在神宗陛下去世之后,立刻发起了反扑,其反攻倒算的狠辣程度,以及对之后蜀洛朔党争带来的影响,都是极其恶劣的。

    但是他们恐怕看不到40多年之后才会上演的改革方案了,因为没有人能够坚守阵地40年之久,就连司马光也只能坚持20年而已。而这位向来以君子自居的小人,也正是在这20年的时间当中慢慢的产生了巨大的阴暗心理,参考他的人生轨迹来看的话,康定国可不觉得自己在30年或者40年之后,还能够平心静气的去推行自己的措施。

    好在,他们在朝堂之中,并非全然没有支持者,甚至他们比王安石还获得了更多实质的支持,因为这是和利益相关的,并不需要他们慢慢的培养威望去领袖群人,而是实实在在的把那些世家大族们捆绑到自己的战车上。

    苏颂便是其中第一个代表,虽然福建路多年来在科举当中,并没有产生一个状元,但是福建路在科举当中,中进士的人数恐怕已经排到了历史的前三位,在这个涉及到福建路未来发展的策略当中,八闽之地显然会在将来得到巨大的好处,相信大多数的福建路官员,一定会拿出自己的政治资本来支持老家的发展,这也是福建路官员的一个优良传统,毕竟他们的家乡面临着的窘境,实在是太过夸张,包括基础设施以及民风在内的许多事情,都需要他们掌握着政治资本去处理,就连蔡京那个奸臣,也曾经想方设法的帮助家乡修筑过水利设施。

    倘若有人能够为他们解决这些问题,那么他们断然没有不站出来支持他们的道理,而此时的苏颂,似乎就已经想明白了这其中的猫腻。

    苏颂甚至还为此饶有兴致的看向吕夏卿,问道:“兄长家中应该也是支持的吧,再怎么说,这也是为了咱们福建人好。”

    有这么个大帽子在前面等着,吕某人还能说什么呢?他只能老老实实的点头表示同意,甚至还主动说要休书一封给家里的长辈,将此中的细节向他们阐述一番,如果将来康采恩和看门国真的在福建路荡起英语分天地,那么吕家就是他们坚强的后盾之一,今天留在家里的那些老人们一般没有什么政治威望可言,但是他们能够调动家里的大多数资产,更是掌握着许多与其他家族之间的人脉,如果需要人手或者坊间舆论上的支持,他们都是绝佳的出力点。

    这一点其实和苏颂家族能够提供的帮助是相同的。但是吕家的势力要更加庞大一些。

    话说泉州,甚至整个福建路,都是个诞生官僚家族的好地方,比如说浦城章家,如今便拥有一个做枢密使的章得像,而在几十年之后。章惇章楶等一大批妖孽人物就会相继主宰北洞正太,甚至到了北宋中后期,这两人一个掌握着朝廷政权,一个掌握着边境军权,只要他们愿意,甚至可以推翻北宋朝廷,为立早章家族开创一个崭新的王朝。

    当然,他们没有做出这样的尝试,但这并不代表着他们就没有这方面的影响力。能够培养出这两位怪才。浦城那做八闽门户,也的确值得称赞。

    至于同处泉州的仙游蔡家就更加不用说了。米蔡苏黄当中的第二位究竟是蔡京还是蔡襄?对于他们来说,根本就没有争论的价值,因为无论是谁,那都是仙游人,都是值得他们骄傲的存在,也是他们仙游蔡家的家学渊源。

    或许康定国也该拜访一下这几个大家族,在汴京城里的代表人物,如果能够争取到他们的支持,那么对于将来福建路的各项发展都定然是有好处的。

    于是康定国就开始用眼神询问康采恩,但凯恩并没有着急着给予回应,反而是一旁的八大王看到了他们的这个动作,并且根据刚才交谈的上下文,立刻猜到了康定国的意思。

    不过既然是争取相关政策的支持,那么就不适合太过拘泥于某个地方,那样的话只会让其他地方的朝鲜感到不满,并且有可能纠集起来做出集体反对的赌气之事,虽然说相忍为国是一种非常高尚的情怀,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种高尚情怀也实在是太过高尚,以至于不是所有人都能够做到的。

    而想要达到他们的目的,其实也不需要太多的人上书,有那么三两个人,形成一个利益团体,在有那么三两个团体与他们一起行动,这便可以代表广泛的意见了,相信皇帝在面临这样的阵势的时候,也不会无动于衷。

    更何况康采恩即将要做的事情,可能是很符合皇帝愿景的。

    北京城如今已经足够繁荣了,但这里的繁荣却没有给他的帝国带来军事上的安全,虽然福建路距离北方二虏的确有些远了,但似乎只有放在那里发展军事,才不会引起北方二虏的担忧和质问。

    所以说,武装商船的事情或许并不像想象的那么复杂,更何况在海豹运输当中,包括江门在内的各大家族都是有股份的,而皇帝本人也是如此。

    在这种情况之下,他们的周边其实已经聚集了足够多的人手,更何况在如今边境战争连连失败的情况之下,恐怕这位人到中年的皇帝也需要振作一下吧。

    或许他们所希望看到的革新已经不远了。

第390章 子容子容世无双—29() 
八大王将他的想法简单一说,康定国就立刻想起了另外一件事情,比起熙宁变法的遥远时间来讲,这一变革距离他们可谓支持之遥。

    而康采恩更是想起了他那进击陕西的计划,说不定在这一过程当中,就会结识那位接下来发起变革的人物。

    范仲淹,掀起庆历新政的核心人物,此时的他正在陕西前线,而康采恩为了保证那些宋朝的禁军士兵们仍旧在他的指挥之下,所以不得不答应了,朝廷愿意派出自己的手下,参与到西夏前线的战争当中去。这一准备安排,早就已经被传言的形式宣扬了出去,就算她想要反悔,估计也来不及了。

    不过遇到他前我心下战场,就很有可能会遇到范仲淹那位仁兄,那样的话,倒是一件得来全不费工夫的巧事。

    看来此行的目标不仅仅是要在西夏战场上捞取军功。

    而在此之前,他恐怕还要前往福建路一趟,既然要先行在那里投资,才好真正的激活市场,那么这件事当然是越早越好。

    虽然,很多人可能意识不到这趟福建之旅有多么重要,但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