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N道贩子康采恩-第30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就在他决定与这位太监好好结交一番的时候,皇帝的第二句话却清晰的传入到了他的耳中,这句话带给他的震撼力不至于一道晴天霹雳。

    “你的确得谢谢寡人,要知道,满朝上下不知道有多少人反对朕的海外政策,要不是寡人给你扛着,恐怕你根本就不会有今天的成就说起来寡人也是觉得特别委屈呀,所以才在你这里炫耀一番功绩,不过那些个文臣武将和宗室贵官们实在是太让人心寒了。”

    要说上一句话,康采恩还知道该怎样应对,那么这一句,他恐怕就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好在,皇帝陛下似乎也没有听他回话的意思,平时的他的的确确是受了不少委屈,只听他大吐苦水一般的说道:“你知道那些家伙都找了些什么借口,最开始的时候他们是反对寡人的海外计划的,他们认为所谓的海报闹出了太大的动静,而且花费不可能太小,毕竟要前往如此遥远的地方,所以要求寡人在这个边事紧张的时候,放弃这一句话这件事情想必你还是有印象的,好在我们准备的还算充分不但清楚的告诉他们,只需要4000名禁军士兵和就可以开展这个计划,其他的费用基本上都是由你们父子二人承担,因此我们的这个计划才得以顺利的执行下去。”

    “可是你们不知道的是,当你们取得了一些成绩,不但把海外商品的销售扩及到汴京之外的许多地方,还组建了一个庞大的海报集团,这让他们的心中开始不平衡起来,许多宗室外戚都在这个时候,找我索要海报集团的股份他们知道以他们挥霍无度所残留下来的身家,根本不可能在海贸集团当中占据一席之地,所以别想着假借朝廷的名义,管理我所认购的那些股份。美其名曰替寡人在那里看个场子,毕竟寡人国事繁忙。”

    康采恩这才知道原来其中还有这么一段往事,不过那个时候的她好像远在福建路,所以并不清楚其中的猫腻。

    但是如今回想起来,恐怕皇帝也正是在这种情况之下,才同意将手中的股份交给三司去打理的吧?

    文臣集团本来就是克制外戚势力,宦官势力和武将势力的重要法宝,在这一点运用上宋朝的皇帝可谓是登峰造极。甚至有可能皇帝赵祯没有经过仔细的考虑,就做出了这样的决定。

    不过突然知道这样的隐秘事情,康采恩也不知道该怎样回答,活力,好在这个时候的赵峥依旧沉浸在大吐苦水的节奏之中。

    “寡人嫌他们吵吵个没完,就把手里的股份交给了三四去打理这才让他们老老实实的闭上了嘴,可是很快文官当中也有人提出了反对的意见,他们认为如此庞大的一个机构。还牵涉到每年都能够带来不少收益的是博士对于朝廷来说,可谓是极其重要的一个机构,像这样重要的部门,怎么能够交给一个十岁的孩子去打理呢?所以他们认为应该由朝廷的三司负责管理那个海报集团。”

    赵真的话说到这里,康采恩的冷笑就爬到了脸庞上朝廷里的文官们不是不懂得世间经济之道,相反宋朝的这些所谓文人们但凡是能够在朝堂之上做出一定成就的,绝对都非常了解世间的这些贸易手段,他们并不是那种四体不勤,五谷杂粮的废物,就算是苏轼那样的大文豪,也能够发现宋朝与高丽之间贸易逆差的问题,试想一下,他们不了解股份合作商号的概率有多少?

    趋近于零!

    这是康采恩给出的答案。

    但是即便如此,这些家伙依然想要凭借行政上的蛮狠的座位,直接掌握海贸集团的控制权和话语权。

    是他们不懂得其中的基本道德规范吗?他们肯定是懂得的,只是他们现在又不想懂得的,因为其中牵涉的利益,实在是太大了。

    所以他们要揣着明白装糊涂,先用朝廷的名义拿下这个庞大的黑猫集团,然后再将其中的利益一点一点的吃进他们自己的腰包里,这是文官集团贪腐的经典模式。

    事情到了这种地步,皇帝就到了十分被动的地步了要知道自从宋朝的皇帝们加强了文官的权力之后,他们自身的皇权也受到了极大的挑战。

    那些相对跋扈的臣子们,甚至公然指出皇帝是在与士大夫共治天下。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来自文臣集团的指责,毫无疑问将会给赵政带来巨大的压力。

    不过幸运的是奏折,却为赵祯带来了反败为胜的机会。

第482章 你好,李元昊—6() 
那个时候的康采恩,也误打误撞的想起要组建个有名分的官府机构,那样才好方便他纠集众诚内部的各种力量,向所谓的海外之地进行输出。

    所以他便在奏折里也提出了海外置制司的构想,并且在奏折当中当即指出,由于海外的情况与大宋境内有着许多不同,所以能够在这其中工作的人员,应该经过特别的考试选拔及考试内容自然应该是关于海外各领地的基本情况,以及海外贸易当中包括财会在内的基本技能。

    结果皇帝赵祯看到之后立即喜不自胜,有一个单独的衙门之后。其他部门想要进行干预的路子便被基本上堵死了,而这个新衙门所用的人才竟然要通过专门的方式进行选拔,如此以来,任何想要通过官职调度来混进这个衙门的想法,也被彻底的堵死了。

    总之一句话,其他衙门的命令,这个衙门可以不听,其他衙门的人员这个衙门可以不要,如此以来谁还能够混得进去呢?

    与此同时,康采恩还在奏折当中表示,市舶司一九划归海外制置司领导、统辖。

    而那个看起来像是庞然大物的海报集团,只不过是民间的一个商号罢了。他将和其他的海商一样,服从海外制置司管理,遵从他们在产业布局上的指导意见,在必要的时候也会使用自己招募的武力,共同捍卫大宋海商在海洋上的航行自由之权利。

    要知道在这个时期的印度洋上,有那么一群不像话的海盗,经常活跃的宋朝海商来往的线路附近。

    保护自家的国民当然是朝廷和官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只是在宋朝之前的时候,这种责任执行得并不彻底,甚至没有得到广泛的认同,绝大部分军队,在交战的时候都不会顾及百姓的安全。

    但是康采恩却用这一招将应该归他管理的海商,彻彻底底的绑缚在海外制置司这条大船上。

    而这条大船的控制权至少到现在为止还掌握在他的手中。

    这就意味着在此向体制刚刚推出的这几年里,它将以制度上的排它以否定其他人干涉他海外经营的策略。而他为海商们提供的安全保障,也将在第一时间内占据很多人的人心,让其他的世家大族们无法通过底层渗透的方式,摧毁它的管理体系。

    如此一套完整而又独立的纵向体系,彻底搭建起来。

    只不过皇帝关心的只是如何阻挡文官们汇景海贸政策的执行机构而已,至于底层的海上美是不是也要摆出一番防守姿态,那与他这位高高在上的皇帝没有直接联系,底层的斗争往往是纷繁复杂的,像他这样高高在上的人,没有那个耐心耗费在这些小事上面。

    但即便他只做到这两点也已经足够了,至少可以帮助他达到他想达到的目的。

    他当然不可能是平白无故帮助康采恩的,他要做的是要向全天下的百姓以及自己的列祖列宗们证明,他不是一个懦夫,不是一个因为西夏的反叛而显得一无是处的皇帝。

    所以他要给予康采恩充足的发展空间和时间,只是他也没有想到的是康采恩的实力竟然壮大的如此之快,在短短的时间里,就能够给他带来更多的弥补方案。

    在此之前,海外贸易和西夏相比较,看上去只是件微不足道的事情而已。即便是后来的事实证明,海贸已经取得了相当傲人的成就。今晚也只不过认为皇帝终于为他遭到背叛的事情找到了一块相当结实的遮羞布。

    再怎么说。皇帝在海贸政策上的成功,也不可能彻底掩盖过去他遭到背叛的事实。

    除非他的这个成功,狠狠的粉碎了这个事实。

    而现在刚才竟然真的准备带领着他经营不到一年的军队,要去和那个残酷的事实做斗争了。

    倘若能够赢下来,那么大宋朝得到的边境安稳,则几乎要全部归功于康采恩的海贸政策。

    所以在这一刻,他和康采恩之间的同盟关系,毫无疑问的得到了加强。

    就连龙座上那位心思看似有些迟钝,以至于经常给人留下软弱可欺印象的皇帝,也开始慢慢的意识到了这一点。

    所以在一番大吐口水之后,他竟然鬼使神差的开始庆幸起来。

    “多亏寡人结识了卿家,虽然卿家的确年龄尚小,但光是那张海外制置司的妙策,就足够让满朝文武哑口无言了,听说就连吕相公也对此大加赞赏的,他可是个厉害人物,而且轻易也不肯夸赞别人的。”

    赵祯所说的吕相公,当然是当朝首相吕夷简了。

    这个人是北宋历史上有名的奸相,在仁宗朝君子政治的时代里,是最被人看不起的一类人。

    当然在这一类当中他不是相关问题最为严重的,因为至少还有一个夏竦为他兜底,至于之前的那位丁谓,也不是什么好东西。

    但是在他们之后,历史书上就再也没有说过别人的品质问题了,似乎大宋王朝选拔宰相的标准,一下子从才能变成了人格品质,当然,这种策略也并非全然没有存在过,不过,这里要说的却是君子政治家们逐渐的把持住了朝廷内外的清议民声,以至于他们可以轻易的用字来攻击别人,十几年之后以欧阳修为首的那一批人,就结结实实的给了狄青一次重击,导致这位国家英雄不得不含恨离开权力中心,最终客死异乡。

    换而言之,不同于后来使用民间兴以来打击谩骂别人的欧阳修等人,此时的李简在政治斗争当中所使用的依然还是巧夺天工的手腕。

    他用的是智慧,而不是笔杆子带来的行政蛮横和舆论剥削。

    即便这种所谓的智慧是非常不值得提倡的,但不可否认的是。在这种人的心中,除非是和他一样的人,而且还是能够做出他意想不到策略的同类人,才能够勉强获得他的称赞。

    缴天下之大幸的是康采恩就获得了这种殊荣,所以赵祯才专门将之拿出来表扬一番,这不是随随便便的什么话,而是权力斗争圈子里的诺贝尔奖。

    或者应该称之为吕夷简大奖!

    要是有夏竦或者其他什么人的附属,比如说,后来也被讽刺尖细的梁适,那康采恩就会更加高兴了。

第483章 你好,李元昊—7() 
“吕大相公的称赞,微臣可着实承受不起。”

    虽然看反应的心里的确是美滋滋的,但这句看似谦虚的话还是应该及时丢出去的。

    为什么说是看似谦虚呢?因为这是在撇清与旅游意见之间可能产生的关系。

    他可不希望其他的朝臣们认为他和李姐关系非浅,那样的话说不得就要受这位名声欠佳的大相公连累了。

    可惜皇帝显然没有想到这一点,在他的心目当中,吕杰那个家伙只不过是个手段高明的臣子罢了。

    手段高了自然会有人在他手里吃亏,也就自然而然的有人会说他奸邪。因为按照常理来讲,是不应该有人在叉道上耍花招的,当然这纯粹属于某些人的幻想。就算他是皇帝,也没资格剥夺别人的幻想。

    而且有那么一群傻了吧唧的臣子,对于做皇帝的人来说,显然也不是件坏事,所以他甚至更愿意放纵那群傻子,成为他的臣子。

    因此他对那些城市总是显得比较忍让,当然这一部分的确与他的性格有关,但另一部分也是他的权谋之术。

    所以后来终于参悟了他心中想法的臣子们,才会在最终的历史评价当中说,仁宗这一辈子或许什么都不会做,但是他是最会做皇帝的一个。

    但如果那群所谓的君子会影响到他这位皇帝在历史上的评价,那他这位九五之尊恐怕就要展现一番它的威力来,培养一两个确实有真材实料的成绩才是他最为要紧的差事,身为皇帝怎么可能不为自己的设计多家着想呢?

    讲空话的橙子的确没有什么破坏力,至多他也只会裹挟轻易对朝堂上的事情指手画脚而已。

    但是,一个朝廷不能光指望着无害的臣子维持下去,还需要真正的一些能够做事的身子,把这个朝廷好好的维护下去,对于皇帝来说,康采恩和吕夷简就是对象是这样纯洁的人,吕夷简的名声已经坏掉了,对于皇帝来说已经不合用了,因为他很有可能像是陈姨所说的那样,属于那种能够把朝廷弄坏的坏人,可是汤台现在还没有那样的名声,甚至皇帝也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