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N道贩子康采恩-第5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吴尊路却只是打量了一番康采恩,就大手一挥说道:“各位都请入席吧,这位赵六员外,可是个喜欢热闹的性子,老夫也早就想着要与汴京城里的百姓们好生亲近亲近,以便更深入的了解民情此前老夫受俗物拖累,一直有心无力,但今天这个大好机会,老夫是断然不肯错过的!”

    只能听他这么说,便相继入席落座,虽然他说的话有可能是官样文章,但开封府的知府常换,京城里的宗室却常在。就算不给他这位父母官面子,也要给那位朱雀集团的二股东面子!

    纪生显然是里面最受宠若惊的一个,今天,他原本是去曹婆婆肉饼店说明自家难处,也好让曹婆婆不要事后算账的,然而却没想到意外见到了现任的开封知府,虽然他也有幸见过几次前任的知府们,但他这还是第一次能够和对方在一张桌子上吃饭。

    只是这饭菜,怎么看都有些与众不同啊。

    吴尊路也很快注意到了这一点,他原本还想着,要问一问康采恩关于新式爆竹的事情。

    他虽然不是个多么博学多才的人物,但还是知道,自从晚唐五代以来。那种用来制作药发傀儡的东西,就已经开始被应用在战场上,而这种出现在他面前的新式爆竹,其威力显然超过了药发傀儡。如若能够出现在战场上,说不定就会对西夏的战局有所裨益。

    然而他的问题还没有丢出来,就见四小件颜色各异的菜式出现在了自己面前。

    第一盘是黄色的,切丝清炒,第二盘是褐色的,颗粒饱满,第三盘是绿色的,切段清炒,第四盘是橘红色的,切片炒肉,而且肉也被染成了橘红色!

    这这四样东西,他吴尊路都不曾见过,就连吃过山珍海味的赵六员外,也露出了一副惊奇的神情,而那位著名的菜园子纪生,早就已经震惊的张大了嘴巴!

第93章 老子的队伍才开张,拢共只有十几个人,没有枪—39() 
土豆、花生、芸豆、红椒与胡萝卜,都是16世纪的大航海时代带给中国,甚至带给整个世界的礼物。

    事实上,中国农作物的引入,主要都是在汉朝和明末两个时期完成的。汉朝在打通西域之后,获得的一个重要的附带效果,都是从陆地上获得了大量的种子,极大地改善了当时的农业生产能力。

    而明末时期的良种收入,就显得被动许多,至于康采恩目前所处的北宋中期,似乎除了从契丹引入西瓜之外,就只剩下从东南亚引入占城稻了。

    可是中国是最早栽培水稻的国家之一,占城稻并非的遗传物质上就优于本地水稻,或者说优秀的程度没有想象的那么大,他只是生活在纬度更低的湿热地区,以至于表现出来的产量显得非常可观。但是引进到江南地区以后,栽培的效果却不一定能够理想。

    想要在这辆上取得进一步的发展,指望着老天爷进行自然选择,恐怕是于事无补的,可惜的是,这时的北宋士大夫美,还不知道后世某位姓袁的老者,能够将水稻的产量提高到每亩一吨的地步。

    再说了,现在的北中人最需要解决的,就是丰富自己的餐桌食材,这对于改善居民体质有着莫大的好处。

    所以解决有和无的问题,在战略上值得被重视,当然,实际的情况要糟糕得多,因为北宋的土地分配并不均匀,所以单位产量越高的农作物,就越容易受到底层农民的喜爱。

    所以说大汉朝是如此的伟大,那些目光长远的士大夫们。用自己的积极行动不断增强着帝国的血肉,以至于大汉王朝在覆灭的时候,也是极其强盛的。这一点在整个世界历史范围内,都是极其罕见的。

    可惜北宋的士大夫们只知道东施效颦,他们引进占城稻这只是为了解决温饱问题,到了明朝之后,这种理念变得更加落后,似乎是物质生产过于丰富的原因,以至于官方都不太乐意浪费过多的精力去引进新物种。

    康采恩还记得,地瓜等来自美洲的星座物,在最早传入中原的时候,几乎都是在民间自发完成的,而大明朝的官方,似乎只有徐光启呼吁过应该广泛推广种植。

    但这一次,康采恩不会再让这样的事情发生了,他要为北宋的士大夫阶层和商业阶层,带来崭新的农产品商业模式。

    他轻轻的扫过坐在对面的赵六员外和吴尊路,满意的看着他们脸上震惊的表情,然后淡淡的对他们说道:“大府和员外可能有所不知,这虽然只是四样小菜,但所选用的食材,都是来自海外的珍稀之物。加之他们营养丰富,栽培容易,产量极高,所以无论是在菜馆之中的售价,还是对我大宋的农业生产,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康采恩的这番话,让赵六员外又一次看到了这小子的狡猾之处。如果这几种蔬菜真的栽培容易,产量很高的话,那么官方一定会主动推广种植。这就给了这几种蔬菜以合法的地位,可以让他们在街上正常的销售——难不成在推广之后还要禁止它们在民间的销售和食用吗?

    而且百姓只会在看到好处之后,才会更加主动的去种植。光是官府简单的宣传,是不一定能够起到很好作用的。

    换而言之,这小子只用了三言两语,就将一整条产业链摆在他们面前。

    虽然吴尊路并不知道产业链这个词语,但这并不能妨碍他觉察到康采恩的用意。他现在比赵镇还要积极,因为治下的粮食产量和税收都是他的重要考绩项目。

    所以他直截了当的问道:“小郎君的意思是说,愿意将这些珍稀的作物作物,带到我们大宋来耕种?”

    “那是当然!”康采恩呵呵笑着说,“这也是一个非常不错的买卖,我会将种植这些蔬菜的方法,传授给我的义兄孙锡成。你们可以在他的指导下学习耕种,包教包会。收费标准大概会在20贯左右,当然,种子是需要额外购买的。”

    ——哦,原来是为了挣钱,那这样就好理解了。

    吴尊路还以为,这个被称为神童的孩子,是站在更高的层次上来思考这个问题的呢。

    他当然无法理解,无论是站在多么高的层次上看待某个问题,想要在实际过程当中解决它,最好的方式就是借助商业途径来达成目的。

    因为参与到这次商业活动中的各方,会在利润的驱使之下,自觉自愿地向着目标前进,当然,这一切都需要设计的极其巧妙才行,否则,弄巧成拙的代价,可能会是偷鸡不成蚀把米。

    而康采恩还不觉得这个简单的良种推广方案,能够给自己带来意想不到的挑战!

    当然,坐在桌旁的这几个人,还没有看到他的全盘计划,所以有人会认为这个计划是有问题的,比如那个叫做纪生的菜园子,就疑惑的问道:“这个价格未免也太高了些,恐怕不会有人来学习的!”

    康采恩却摆摆手,说道:“这个价格的确是有些高了,但你可知道我这四样小菜,在这里的售价是多少吗?四贯钱!”

    几个人闻听此言,纷纷倒吸一口凉气。

    这要是按照刚刚开始推行的三级钱法——货币政策——这简单的四个小菜,可就是一千个曹婆婆肉饼。

    虽然在新店开张之后,曹婆婆肉饼的销量大增,但是想要挣出这四贯钱来,还是需要他们忙活上几个时辰的。

    纪生一天有这么大的利润空间,当即就有些按耐不住了,然而更具震撼力的话还在后面,只见康采恩指着黄橙橙的土豆丝说道:“这种叫做土豆的农作物,每亩的产量大概在几千斤左右,而这盘子当中的土豆,恐怕还不到一斤。这意味着你只只要有几亩地,就可以轻松实现腰缠十万贯的梦想,更何况这只是一年的收入,虽然第二年的卖价,很有可能不会这么理想,但我大宋这么大,汴京又是时尚风向之所在,想必土豆不会没有一个好价钱,这对于很多人来说,已经可以算得上是个一夜暴富的好机会了。”

第94章 老子的队伍才开张,拢共只有十几个人,没有枪—40() 
吴尊路听完这番言语,不禁重新好奇的打量起康采恩来,怪不得这个小子能够在短短的几天时间里,有称为汴京城里的风云人物。

    他这几天的事迹,才是真真正正的一夜暴富。之前他还对这个小家伙有所怀疑,但听他这简单的分析下来,似乎一夜暴富对他而言,就像是家常便饭一般。

    这样的小孩子,实在是太可怕了!

    然而有些人是不会感觉到害怕的,比如说那个汴京城里小有名气的菜园子纪生,他们听完了刚才的一番话之后,直截了当的问道:“如果我是你的种出土豆,请问朱雀芬茶愿意用怎样的价格收购?”

    “300文一斤。”

    “这太低了吧,你能赚700文,我只能卖300文,这不公平。”

    “没什么不公平的,炒菜之法,尤其是关于土豆的炒菜之法,目前还是我独家专有,这一贯钱里,可不只有你的土豆。”康采恩先是义正言辞的反驳,而后又换了一副表情,笑眯眯的说道,“相信我,你一斤土豆的成本不会超过30文,这意味着你有十倍的利润,而我只有两倍而已。”

    这话一出口,当即就把纪生吓得一个哆嗦。

    其实他没注意到,对面的那位赵六员外一直都在打哆嗦,吴尊路虽然在强打精神,但小腿儿也在颤抖。

    因为康采恩刚才说,这种叫做土豆的东西,亩产在几千斤左右。

    要知道在北宋时期,即便是物产相对丰富的江南地区,每亩地也只能种出300来斤大米。距离几千斤这样的数字差距实在太过悬殊。

    至于因为晚唐连年征战而变得土地贫瘠的北方地区,粮食产量就更加落后了。

    如果这种叫做土豆的作物能够在北方广泛种植的话,哪怕因为土地荒瘠而只能有千把来斤的收获,那也是相当不错的收成了。

    如果在整个大宋都推广开来的话,将极大的提高粮食储备量。即便那以后的饥荒之年当中还会出现流民,朝廷也有足够的粮食来应对那样的危局。

    于是赵六员外和吴尊路,齐齐带着颤抖的声音问道:“小郎君刚才说此物亩产几千斤,当真如此吗?”

    “当然!”康采恩淡定自若,却也铿锵有力的回答道,“如果你们不信,我这就派人出城,重金求购土地,等到春天来临,我便和你们一同播种,到时候你们看到我地里的收成,再决定是否推广种植也不迟!”

    “当然,那样以来今年能够赚钱的,就只有我和这位”他转过身去看向纪生,有些尴尬的询问道,“不知阁下该如何称呼?”

    纪生赶紧拱手答道:“在下姓纪,大家都叫我纪生,在城外有几十亩菜圃,常年为婆婆的肉饼店提供新鲜的果蔬。”

    “原来老关系。那在城外买地的事情,就索性拜托给你好了。”

    纪生万万没有想到,这个初次见面的小屁孩儿,竟然是如此的相信自己,其实他不知道的是,康采恩是算准了他不会背叛自己的嘱托,因为自己手中掌握着对方非常感兴趣的发财路子。

    这也是康复才能在下一个阶段当中笼络人脉的重要手段,有些生意也是他一个人做不来的,毕竟他在汴京城里根基尚浅,所以需要借助别人的力量。

    这在他的那个本本计划当中,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纪生只不过是他买下的第一枚棋子罢了,而这枚棋子立刻对他的信任作出了相当积极的回应。

    “小郎君请放心,我生在汴京长在汴京,对周围的土地行情最熟悉不过,一定能够为您找到一块合适的菜圃!”

    康采恩立刻拱手答道:“有劳了!”

    几人这一番对话下来,厨房里又送上来几道美味,不同于之前的那几节清炒,这几道都是鱼肉之类的大菜,最不济也是一道香味四溢的红烧茄子,茄子倒是在宋朝以前就传入了中原地区,所以汴京城里的达官显贵们,对这东西还是比较熟悉的。所以康采恩想要开出高价,恐怕是相当不容易的,不过这毕竟是冬天,想要他便宜的出售,那也是痴心妄想。

    不过吴尊路确实可以放开胸怀来尽情品尝这些美味的,康采恩和赵六员外总部好像他这位父母官收钱。

    只可惜他面对美味的金线鱼,也缺少举起筷子的兴趣。因为他的心中还转悠着另外一件事,于是只见他稍微寒暄了几句之后,就有些突兀的转过身去询问道:“小郎君,火药之事你可懂的?”

    对于周围的人来说,这话似乎不应该在这样的场合里问出来,因为它关系到国家重器。如今在西夏战场上,霹雳火球之类的武器,依旧是能够给宋军士兵带来极大信心的存在。任何有关于火药的秘密,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