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帆-第1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噢?”

    “如今咱们已经阻断了杭州所有的交通,而根据线报,方腊在城内只储存了不足半月的粮食,只要咱们再围城十天,他们便不得不突围或是出城与我们决战。”

    众人闻言又是交头接耳地议论一番。

    “杨大人所提之议,我等却也曾想过,不过对于城中贼军只剩十天的粮草,却不曾料到,可是即便他们只有十天的粮草,也足以撑至援军到来,那时我们岂不是要腹背受敌?”

    “以我们目前的战力,我倒觉得不怕腹背受敌。”杨帆继续道,“各位将军觉得七万人马能够对付得了城中的贼军?”

    “如果在城下决战的话,自然是没有问题。”

    “既然这样,那咱们围而不攻,结果就不会是腹背受敌,而是围点打援。”

    “围点打援?”

    “不错!我们用七万人马围困杭州,然后分兵五万狙击前来救援的贼军,如此一来便可将城中的方腊逼出来与我们决战。”

    “这……这是需要咱们的五万人马能够将前来救援的贼军阻住才是……那可是将近二十万的贼军啊……”

    “的确,他们纠集起来的数量非常多,可根据探报,这些贼军之中的可战之力非常有限。东南之地方腊系的精锐其实早已被方腊调回了杭州,方腊原本指望处州的洪载能够出兵十五万,前来救援。可这洪载虽投了方腊,却是拥兵自重,前段时间婺州通判姚舜明又差人送去了招安的书信,这洪载显然是有所心动,故而以处州官兵势大、需踞守城池为由,只派出两万杂牌的兵马应付方腊。如此一来,方腊那边真正有作战之力的救援部队,也只有厉天闰与司方行的不足六万人马。其他的所谓贼军,皆是由这六万人马临时胁括而来,根本没有什么战力。”

    所谓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他们对于情报的重要性自然是知之甚深,不过他们的情报来源渠道却不系统,所得情报也大多是敌军表面的动向,至于那些经过深入调查求证过的信息却不是很多。

    众将见杨帆对敌军情况如数家珍,心下禁不住暗暗点头。但也有部分将领将信将疑。

    “杨大人此议虽有道理,不过战场之上瞬息万变,咱们这样孤悬城外,终不是万全之策。末将还是认为,尽快拿下杭州才是正策,如此,我进可攻,退可守,可保万无一失。”

    “刘将军此议亦是很有道理!不过攻城可要比在野外与贼军对决要难得多。”

    “是啊,有利有弊,真是叫人好生难以定夺。”

    童贯见众人难有定计,忍不住插嘴道:“能够事先攻下杭州城,的确是上策,可这军中精锐又不宜折损过多……子航,可还有两全之计?”

    杨帆沉思一会,道:“属下也曾研究过今日的攻城之法,我军之所以会功败垂成,主要原因是在我军攻上城头之后便失去了弓箭手的支援。没有弓箭手的压制,贼军可以轻松地以人海战术来对付我们。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就要想办法在我军攻上城墙之时,也能够对前来增援的贼军进行精准的打击。”

    “杨大人所言极是!可咱们城下的弓兵距离城墙太远,又有女墙阻着视线,根本无法判定贼军的行踪,怎么进行精确的打击?”

    “这个……本官倒是有个法子。只是之前从未用过,也不知管不管用。”杨帆犹豫片刻才道,他终究觉得围点打援才是上上之策。

    童贯闻言,却是精神一振:“子航尽管说来,不管有没有用,明日即令三军再行攻城一次,成功则已,不成功则按子航之前提议,围城逼方腊出来与我军决战!”

    “如此,我便说说我的法子……”杨帆点头道。

    ……

    翌日。

    出乎城内义军的预料,官军从清晨开始便不断地擂鼓摆阵作出一副进攻姿态。然而直到傍晚,他们却只是虚张声势,并未像昨日那般不断地对城墙展开攻击。

    当城下官军大营之中升起了袅袅的炊烟之时,这此官兵才消停下来,陆续撤回营寨。紧张了一天的义军士兵也赶紧饭休息,安排夜里值守的人手。今天白日里官兵明显地是采用疲兵之计,对自己不断地骚扰,这样做的目的其实很清楚:那便是接下来利用你懈怠之时,对你发起突然的进攻。

    尽管对此已经有了充分的心理准备,不过接下来官兵的举动还是大大超出了方腊及众多义军将领的意料。

    约在亥时时分,也即后世的晚上十点左右,刚刚消停不久的官兵又开始有所动作。这本在众义军将领的意料之中,只是这动作的规模却是超乎了他们的预料。

    农历二十的亥时时分,夜色早已如浓墨一般铺开,纵然满天星光灿烂,也只能衬托出夜色的深邃。这样的环境,按道理来说任何一支部队是不可能展开大规模军事进攻的,此时的指挥系统,在这样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中,几乎等同于瘫痪,缺少了统一的指挥,莫说是真正的攻敌,便是独自校场拉练,也极易产生巨大的混乱。

    基于这样的常识,方腊等人认为,官兵今夜极大的可能是派出几支精锐之中的精锐,借着夜色的掩护,静悄悄地寻找城墙之上防守薄弱之处,突入城中,以便来日在城中制造混乱,助城外的大部队破城。这计策他们在进攻杭州之时便曾采用过,此时自然极易想到这点。

    然而,出现在他们视野之中的,却是连绵成方阵的火把,看那阵势,似乎是整个官军全部出动,兵力与昨日相差无几。

    “虚张声势!他们这是在此地虚张声势来吸引我们的注意力,真正的攻城部队怕是早已隐藏在别的地方了!”城门楼上,统筹大局的方七佛忍不住地摇头道,“传令各段守军遇有敌袭立即烟花为号,令刘赟、徐方率其部精锐绕城巡防,见有敌袭信号,立即就近增援!”

    传令兵答应一声,飞速传令去了。

    而这时,城下官兵大阵之中又传来阵阵的鼓声。城墙之上的义军立即凝神戒备,正当他们张弓搭箭,准备迎敌之时,却见官军大阵仍然一动不动,毫无进攻的意向。

    “哼!果然只是虚张声势,扰我军心!”方七佛再次断定道。

    鼓声时歇时起,一直持续到子夜时分,官兵方面仍是不见行动。

    此时一弯下弦之月已经挂上天空。

第一九六章 空袭() 
月色并不清朗,朦胧的月光反倒像是一层白雾笼罩在夜空,并不能给人的视线带来多少帮助。

    子夜,城下官军大阵之中,隆隆的鼓声又是一阵疾响。被这样的鼓声骚扰了不知多少次的城头义军,虽然也做出了一副大敌当前的防御架势,但这其中也有不少人已经心存懈怠。

    “这些官兵,今晚看来是不会让咱们休息了……”

    “这就叫疲兵之计,兵书上有记载的……”

    “什么叫疲兵之计?”

    “这你就不懂了,兵书有云,疲兵之计,就是……就是不让咱们睡觉,你没听见吗,那些官兵不停地打鼓,却不进攻,就是想让咱们疲劳……”

    “看样子,他们是要打一夜了……”

    “不对!快看,他们好像动了……”

    “动了?真的动了,他们在向城墙之下逼近!娘的,快打起精神,那些狗官兵开始进攻了!”

    “弓箭手准备……”

    “快快!把那些檑木搬到这边……”

    “准备放信号……”

    稍显慌乱声音响起在城头,仿如多次喊起“狼来了”,却不想此刻狼真的来了,巨大的心理落差使这些义军一时之间有些惊惶失措。

    城门楼上,见到官军有了异动,方七佛禁不住皱起眉头:“夜战?这么多的部队拉出来夜战?他们是疯了?还是……这边根本就是虚招?”

    正当方七佛犹豫间,城下的官兵已经冲入义军的射程之内,黑夜里他们的速度虽然不快,却也显然没有停止的意思。

    夜色掩盖了双方射出箭矢的踪影,城头之上、官兵大阵之中皆有人中箭倒地。

    “这不是佯攻!”见城下官兵甘冒伤亡之险也义无反顾地向城墙靠近,方七佛心下断定道:“只是,夜里攻城,城下的弓兵更难支援城头的同伴,他们凭什么选在这个时候攻城?”

    方七佛心下存有许多的疑虑,但形势诡谲,他也不敢有任何的大意,在指挥城墙之上义军防御的同时,也急令属下放出信号,示意城下待命支援的精锐部队随时登城作战。

    作战的过程基本同昨日白天如出一辙,官兵很快撕开几个突破口,攻上城墙。而城内的义军精锐亦集结于城墙的缘梯之处,等待狙击攻上城墙的官军。

    夜色仍然深邃,纵然有月亮挂在天际,人眼能见的范围也不过几步之远。城墙之上的混战很快漫延开来,这种环境下,城下的官兵弓手更早地停止了对城墙之上的弓箭压制。

    “传令苟正他们立即上墙,这种情况下,城下官兵无法放箭。”方七佛拨开挡在身前的盾牌,下令道。

    “官兵到底在依仗什么?”他的心底仍然有一丝疑虑,不过他绞尽脑汁,却实在想不出有哪儿不对的地方。

    而在此时,方七佛并未注意到的是,官军控制住的城墙之下,有两个黑乎乎的大球正在缓缓升起。

    直到这两个大球升至城墙之上,正在酣战的双方才有人注意这两个东西。这个两个大球的下方,有两团火焰燃烧得正旺,照亮了周围的一片夜空。

    方七佛显然也看到了这两个大球,他注视片刻,便发现这两个东西似乎是极大的孔明灯。可是此时的孔明灯,在攻城之时除了能传递信号之外,方七佛实在想不出还其他的用途。至于这种大号的孔明灯,他心下大抵觉得应该是官兵放出来的照明工具,毕竟黑灯瞎火地战斗在任何将领看来都不是良策。

    不过出乎方七佛意料的却是,这两个极大的孔明灯一直升到了距离城墙十几丈之遥的夜空才停下来。在这么高的地方,那两团焰火几乎如同星光一般若隐若现,哪里还有照明的可能。

    此时已有五百多名官兵攻到了城墙之上,他们结成两个战阵,阵中士兵点燃烧了火把,远远望去,这两支队伍便如两条火龙在慢慢地沿着城墙向东西两边漫延。方七佛见此情况自然也顾不得再去考虑天空之中的那两盏“孔明灯”。他急忙下令,催促城下待命的精兵上城作战。

    一切情景如昨日重现,唯独远远观去,只能凭借火把的光影来判断双方的交战态势。不过,这样的态势最终的结果也很可能如昨日一般。

    便在这个时候,谁也不曾注意到的是,空中的两个大球悄悄地移动着位置并且降低了高度。

    空中有什么东西掉落下来,接着便是震天的巨响和升腾的火光。

    地点是城墙内侧的缘梯附近,这儿正聚集着大批正准备登城作战的义军精锐。

    “轰……轰……”

    缘梯附近、城墙之上陆续有东西落下,随之发生爆炸。夜色掩盖了血肉狼藉的现场,悲惨的呻吟、绝望的哀嚎之声回荡在夜空之中。

    爆炸在城墙的东西两侧各响了几声之后便暂时停歇下来,被波及到的义军经过一阵的慌乱之后,终于在领军将领的压制之下整齐了队型,准备继续前进。

    而在这时,夜空之中传来“嗖嗖”的破风之声,一阵箭雨倾泻而下。

    便在城墙东西两侧爆炸地点的中间,官军的攻势愈发凌厉起来。支援上来的精锐义军被压制得不能前进,官军迅速占领了大段的城墙,而没有了抵抗之后,城下的官兵更是如群蚁上树一般,密密麻麻地沿着云梯登上了这段城墙。

    不远之处站在城门楼上指挥的方七佛此时才如梦方醒。他指着空中那两个极其模糊的“孔明灯”,沉声令道:“快去!找几把强弓,把那两个东西射下来!”

    他已然明白,城下官军之所以能在黑夜里用弓箭压制城墙之上的义军,皆是受空中那两个大球抛下的爆炸物所指引。每当成批的支援的义军登上城墙,还未来得及与官兵交手,便会有爆炸之物从那大球这上扔下,而那爆炸不但能造成义军的伤亡,它所发出的火光还能为城下官兵的弓箭手指明敌人的位置。

    “那两个孔明灯之上肯定有人!”方七佛想着,“娘的这些狗官兵用的什么妖法,孔明灯……居然能带着人上天!”

    形势危急,他也只是心下咒骂几声,便拿起自己的大戟,朝楼下走去——自己必须亲自率人夺回失守的城墙,否则破城之日便在今夜。

    下了城门楼之后,在赶往交战城点的途中,方七佛便遇上了亲自前来探视情况的方腊。

    简单地交流了一下战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