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帆-第7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次出行,将帅、兵卒皆是骑马乘车,所以行程很快。四月初,童贯、杨帆抵达熙州,他们的首要之事便是督促西北六路将领之一、熙河经略使刘法,出兵拿下朔方城,并以此为据点,与其他两路大军会合,继而直捣黄龙,攻占西夏国都兴州城。

    当然,这样的行动太过冒险,刘法对此很是担心,几次以时机未到,不可妄动为由,劝谏童贯放弃此策。然而童贯主意早定,在听到刘法寻找借口拒绝发兵之后,大怒不已,强迫道:“君在京师时,亲受命于王所,自言必成功,今难之,何也!”意思很明显:离京受命统军之时说你必能成功,现在你不出兵,便是欺君大罪。

    刘法听了此言也是有苦不能言:谁在受命统军之时,不说几句豪言壮语?可战争岂是儿戏,孤军深入,接应、补给,以及撤退的问题都需统盘考虑,现在仓促出兵,成功的可能性几乎没有,一招不慎,怕是撤退都来不及便会全军覆没。

    然而,欺君大罪的帽子扣在头上,他也只能冒死发兵:疆场之上战死总比朝堂之上屈死要强得多。

    此事一了,童贯便北上坐阵秦州,督种师道、刘仲武两路大军,扫荡横山,接应刘法。

    。。。。。。

    “监军大人对于攻取朔方不知有何看法?”节堂之内,刘法盯着沙盘,不冷不热地对站在身边的杨帆道。

    “孤军深入、粮草难继、援军无期,实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杨帆淡然道。

    “啊?那监军大人为何还要陪刘某赴死?”刘法本以为这小监军被功名糊了眼睛,未明形势,此刻听杨帆如此一说,也有些纳闷。

    “也许我能让这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变为可能。”

    “噢?愿闻其详。”刘法收起了轻视之心。

    。。。。。。

    人间四月,百花芳菲,春燕呢喃。然而西北之地,经历了多年的战乱,现在仍是一片萧索苍莽。

    刘法、杨帆率领二万余人马,一路西行,准备以统安城为据点,攻打朔方。

    去年六月,童贯命廓州防御使何灌出奇兵从肤公城发动夜袭,成功拔掉了西夏设置的堡寨割牛城,去除了西夏的东南屏障,童贯自居其功,以大捷奏禀赵佶,赵佶龙颜大悦,赐此城堡名为统安城,以示统领边境、靖安虏夏之意。统安城已是大宋最西边的堡寨。

    四月初九,经过几天的行军,刘法大军终于抵达了统安附近。统安城建在山坡之上,易守难攻。因为孤悬境外,物资不易运达,所以宋军在那里只留了千人驻守。按理这样的堡寨,西夏重新夺回是易如反掌,但执掌兵权的西夏名将、夏崇宗之弟察哥却认为,这样的堡寨对大宋来说是实实在在的“鸡肋”:抛弃吧,作为童贯的邀功之作,没人敢提;据守吧,补给又十分困难。察哥时常以此为饵,劫取宋军运往寨中的物资,却不将它攻下。

    然而,今日情况却有所不同。大宋将对西夏全面进攻的消息此前已经传开。若是大宋军队以统安为据点,挥军直上,便可威胁国都。西夏国主李乾顺和他的将领谋士对此洞若观火,因此,几天以前李乾顺便命察哥亲自带领一万二千精兵,拿下统安城。

    令双方都想不到的是,两军几乎同时到达统安附近。

    统安在望,刘法本欲让大军进寨休息,也就在此时,一名斥候兵飞马直奔中军。

    “报!”那斥候下马跑到刘法面前,道:“前方十里之处发现西夏军队,约在万人之上,看旗号是西夏晋王察哥所率!”

    刘法皱皱眉,道:“再探!”

    斥候应了一声,上马飞驰而去。

    “敌军兵力不及我方,就是不知附近还有没有其他人马。”杨帆道。

    “不管有没有其他人马,眼前这个都是硬点子。”刘法摇摇头,然后朝传令兵喝道:“传令,三军戒备,准备迎敌!”

    “这个察哥很厉害?”杨帆看着刘法有点紧张,禁不住问道,他本是拆弹专家,干得就是生死一线的工作,早已练就了一颗大心脏。

    刘法想不到这个年轻的皇帝近臣,听说敌军已近,居然如此镇静,心下不禁赞叹,道:“西夏军队平原以铁鹞子驰骋,山谷以步跋子逐险,这种战法便是由察哥创立。他执掌西夏兵权多年,骁勇善战,富有谋略,实在是宋军一大劲敌。”

    “噢!那想办法将他干掉,会出现什么情况?”杨帆问道。

第九十九章 不可能的任务(下)() 
“噢!那想办法将他干掉,会出现什么情况?”杨帆问道。

    “哈哈哈哈!”刘法大笑几声,显然认为这个想法有点纸上谈兵,不可能实现,“那敌军便会鸟兽散,不战而败。”

    杨帆从怀里掏出一个筒子,放在眼上,朝着四周望了一会,然后指指南面的山脉道:“若在这附近交战,我便带人爬上山去,居高临下,找到那察哥的帅旗所在,然后想办法干掉他。”

    刘法看杨帆说得认真,问道:“便用大人前几日所说的秘密武器?”

    杨帆点点头,将那筒子递给刘法,道:“你看看四周的地势,组织阵形,莫让敌人发现我们,堵了我们的去路。”

    刘法接过筒子,学着刚才杨帆的样子将其放在眼上,不过筒子那头却正对着一名士兵的眼睛。

    “啊呀!好大的眼睛!”刘法大叫一声。杨帆伸手抬抬那筒子,笑道:“朝远处看。”

    刘法先是“咦”了一声,随后便认真的看起了附近的地形。不一会后,道:“好了,我已心中有数。这个,哈哈,这个。。。。。。”他拿着手中的筒子一副爱不释手的样子。

    “这个是望远镜,将军喜欢,拿去用便是,我还备着几个呢。”杨帆微笑道。

    “哎呀,那可真谢谢杨老弟了,回去之后定要请你喝酒。”刘法叫道,他原先一直称呼杨帆为监军大人,此刻脱口而出“杨老弟”,也表明他已将杨帆视为可信任之人。

    而在此时,又一批斥候赶了回来,报道:“西夏大军正缓缓冲我们而来!”

    “哼!这是欺我们劳师远征呢。传令!令杨惟忠率六千人马为前军,焦安节率两千人马为后军,朱定国、翟进各率三千人马为左右两翼,列阵迎敌!”

    。。。。。。

    相似的情形同样出现在西夏大军。

    当察哥大军抵达统安,正准备攻城之时,突然斥候来报,前面发现大队的宋军,看旗号领兵者乃是刘法。

    听到此消息,察哥也是倒吸一口冷气。刘法之名可谓威震西夏,前几年,古龙骨城之战,刘法领兵击溃西夏数万铁骑,斩首数千级而还;仁多泉之战,刘法领军围城,城内西夏军孤立无援被迫请降,刘法受降后屠城,斩首三千余人,成为西夏军心中不可磨灭的伤痛。去年自己趁地震兵围震武城,即将破城之时,又是刘法率援奔袭解围。此刻又闻刘法率兵而至,察哥怎会不心惊?

    然而察哥也明白,若让刘法大军进驻统安城,那便如一颗钉子插在西夏的身体之上,随时可能要了西夏的命。此时只有与刘法大军决一死战,以必胜决心拨掉这颗钉子,确保国都安全。

    “传令全军,准备战斗!”察哥大声令道。

    不一会儿,斥候又报:宋军在十里之外突然停住。察哥沉吟片刻,哈哈笑道:“看样子宋军亦是意外遭遇我等,他们劳师远征,此时必定兵马疲惫,传我命令,令萧达率三千铁鹞子、两千步跋子为前军,野利赫率两千擒生军殿后,其余人马随本帅坐阵中军。全军分三阵向宋军攻击。”

    “大帅,宋军善于守阵,我军硬冲,恐会伤亡过重。”命令下达后,便有察哥的智囊提醒道。

    “事关我大夏国都安危,便是拼尽全军,也要将这股宋军击溃,否则让他们在此稳住脚根,后果不堪设想。宋军善于守阵,若是有队人马突袭而入,他们必会大乱。。。。。。”察哥抬头望望四面的地势,一拍手道:“拓跋勒!我将我帐下一千步跋、一千铁骑交与你,你率他们从此处登山,绕到宋军背后,发动突袭,乱其阵脚!”

    “得令!”

    “诸位!此战不成功便成仁,出发!”

    。。。。。。

    甲光向日,漫天黄沙。西夏军的第一次冲锋发生在午后。

    战斗打响,两军杀得天昏地暗,飞沙走石。刘法治军极严,为人又极其刚烈正直,全军上下受其影响,每战无不慷慨激昂,士气高涨,军队战斗力很强。这次战斗,他们同样勇猛冲杀。而察哥方面,因为事关西夏国的生死存亡,人人皆知此战对于国家之干系重大,而且西夏党项民族自古尚武,士兵从小即接受训练,对于建军功者又封赏极为可观,故士兵作战人人争先,其彪悍凶狠的战斗作风令宋军心悸。所以,两只劲旅混战,一时间难分胜负。但战场上的惨烈血腥程度却是可想而知的。

    战场南面,连亘的山脉之上,杨帆正率领一队人马向此处山段的最高点进发。这队人马包括自己的亲兵队伍神机营,以及刘法为保护杨帆而派出了一个指挥约九百多人。

    此处的山势并不很高,驮着物品的马匹尚能通行;山上植被也不茂密,很多地方几乎是赤裸裸的岩石,若能登上至高点,下面战场上的情形会一目了然。下面大战已经开始,号角声、擂鼓声、喊杀声,不断地传入众人耳中。

    “快点,快点,就在那儿!”眼见马上就要到达山头,杨帆催促着。

    “快点,快点,翻过那个山头便到了!”杨帆话音刚落,不远处竟然也有人喊着——听口音是西夏人!。众人四下一望,却不见人影。

    “在山头那边!大家快占领至高点!”杨帆立即命道。

    “飞儿几个保护大人,其他人跟我冲!”林冲一跃而上,鲁智深也施展轻功跟了上去。

    “刀盾手向前列阵,火枪手、弓弩手随后,快速前进!”杨帆深知两军交战地势之利是多么地重要,他大声地督促着。

    山头那边,拓跋勒也做出了相同的判断,他提了狼牙棒,领了几个武艺出众的步跋率先向山头奔去,其余之人也列阵引弓,奋力向前。

    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胜利。。。。。。

    几乎同时,林冲、鲁智深几个与拓跋勒一伙冲上了山头。打斗随之发生,林冲擎了一把钢枪对上拓跋勒,两人武艺相仿,缠斗了几个回合未分胜负。而鲁智深这边则大杀四方,一根响尾棒力俞千钧、虎虎生风,瞬时掀翻两名使刀的步跋。如此一来,宋军占了上风,冲上来的十几个西夏步跋,不断有人倒下。

    然而山坡之上,却是相反的情况。西夏步跋擅长山林逐险,而宋军的弓步兵则习惯平原作战,双方的登山速度,明显西夏一方占尽优势。

    山头之上,拓跋勒已是以一敌四的局面,他不断的后退,臂膀、腹部被划破了几道口子。而在这时,西夏的步跋大队终于接近山头。拓跋勒突然向后一跃,沿山坡向下滚去,与此同时,如蝗的箭矢射向山头。

    “卧倒!”鲁智深喊道,林冲几人立即俯身在地,躲过直射过来的箭矢。几人还未起身,第二轮的箭矢已到,这次却是抛射,如雨的箭矢落在山头。跟着林冲与鲁智深冲上来的几名士兵,纷纷中箭,他们皆有披甲,只是受伤不轻,倒无人毙命。虽是如此,但战斗力已失。

    西夏军见前面无人站起,停止放箭。拓跋勒手一挥,一队步跋又冲向山头。此时他们离山头已近,转眼便到,眼见就要冲到顶点,不想山顶之上,林冲、鲁智深突然跃起,枪如蟠龙闹海,棍如猛虎下山,打的这队步跋纷纷滚落山坡。

    “哈哈哈哈,爷爷有这板甲,怕你那些鸟箭?”鲁智深拍拍胸甲,大笑道。

    “放箭!”拓跋勒再次令道。

    又一轮的箭雨射过来,林冲、鲁智深挥舞枪棒护住面部,箭矢便叮叮当当地打在了他们的铠甲之上,然后落下。

    “再射!”拓跋勒恼羞道。

    “哈哈,孺子不可教!”林冲笑道。

    这次他们不用再拨打箭矢——宋军的盾兵终于爬上山头,持盾挡在两人身前。

    先机已失,拓跋勒只能死战。他急忙整饬队列,亲自出马,再次向山头冲锋,希望趁宋军立足未稳之机夺回山头。

    然而,察哥此次也犯了一个错误,那就是他不曾想到,这支派出去偷袭的队伍会在山上遇到阻碍。因为要从宋军后阵突袭进攻,所以察哥命拓跋勒所携并没有大盾牌这样的阵地防守兵器。他的计划是,这支队伍穿山而过,铁鹞子披甲冲锋破阵,步跋子随后收割果实,这样的战法自然用不着盾牌。

    可是此时此地,铁鹞子部队成为摆设,要想攻上山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