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帆-第9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样的场景:某一日早朝,大宋君臣正济济一堂,共商国是,忽然一声巨响,天崩地裂,满朝文武就此光荣……这个假设虽有些疯狂,可历史上的夺国之战从来不缺少疯子。

    杨帆突然有种紧迫感,因为这不仅仅关系到赵佶的安全,更关系到了自己的安全——他可不想再被炸飞一次,穿越的戏码不可能重演,何况自己也不可能穿着自己的防爆服上朝。

    杨帆重新整理思路:“那么火药要怎么才能带进宫去?赵德辅?人肉炸弹?不可能!那样的话他连赵佶都不一定能做掉。唐盼兮?似乎也不可能,她更没有这样的能力。”

    杨帆对于这个问题一时寻不着合理的猜想,便只好转换思路:“欲想阻止这样的阴谋,最好的办法自然找到那些火药,前些日子开封府已对所有民宅进行了严密搜查,那些火药应该被转移到了官兵不太重视或是不太敢查的地方,这样的地方与唐盼兮、赵德辅有关的,只有……”

    “醉杏楼、通玄宫……”杨帆继续在黑板上写着,“还有……李师师和唐盼兮所住的双柳居。”

    “醉杏楼明日需得多派人手入内查探,通玄宫便交给开封府或皇城司,那双柳居交给……”

    “哈!他最合适了。说不定还会套出更多的信息。”

    杨帆拍拍手,拂去手上的粉笔灰,转身对岳飞道:“马上飞鸽传书,叫燕青速速回京!”

第一二四章 美男计() 
雨雪过后,乍暖还寒,初春那干冽的风儿开始不断地吹来,扬起了飞尘走沙,也裁剪出满树的嫩绿丝绦。

    黄昏时分,位于金钱巷的双柳居,门首点起了两盏鸳鸯灯。不过宅前却可罗雀,赵佶包的二奶,闲杂人等谁敢前来骚扰——除了那个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浪子燕青。

    朦胧的门灯下,燕青敲开了双柳居的门,开门的是个丫鬟,见燕青道个万福,便问燕青道:“哥哥高姓,来此何事?”

    燕青甜语道:“相烦姐姐请妈妈出来,小闲自有话说。”

    丫鬟应了一声,便关门入内,不多时负责李师师、唐盼兮两人口起居的虔婆又转了出来,盯着燕青问道:“小哥高姓?”

    燕青答道:“妈妈忘了,小人是张乙的儿子,张闲的便是,从小在外,今日方归。”

    虔婆一时想不起是谁,这世上姓张、姓李、姓王的最多,虔婆所识之人姓张的亦是数不胜数,燕青如此突然报名之下,她又如何不犯思量?

    那虔婆思量了半晌,见燕青说得真切,又在灯下,认人不仔细,便猛然省起了什么,道:“你不是太平桥下小张闲么?你那里去了?许多时不来!”

    燕青道:“小人先前流落江湖,不得前来相望。如今偶尔发了一笔小财,也算是衣锦还乡,听得妈妈在此照看两位花魁,便来央求妈妈引见,让小人得幸一睹两位娘子的芳容。”

    燕青一边说着,一边往虔婆的手中塞了一锭元宝。

    虔婆揣着元宝,犹豫道:“只是两位姑娘……”

    “小人知道些许的钱财,自是不会放在两位姑娘眼中,所以还准备了另外一件礼物,便是那《笑傲江湖》的箫谱,以期能为两位姑娘表演一番。不是小闲卖弄,若论曲艺,这京城之中,呵呵……”燕青摆出一副高手寂寞状,言语之义竟是不将李师师与唐盼兮的曲艺之功放在眼里。

    虔婆心里自是不以为然,然而好胜心也被激起,又得燕青的银子,便道:“奴家这便前去通报,只是今晚盼儿姑娘呆在醉杏楼,园子里只有师师姑娘……”

    “有劳妈妈!”燕青忙道。

    待那虔婆再次开门时,便道:“师师姑娘有请。”

    ……

    双柳居内,李师师见着燕青之时也是芳心微颤,暗道声:“端是俊朗的汉子!”

    李师师心中虽如此想着,却也冷着脸道:“听闻小哥夸口这京城之中曲艺无双,且带了那《笑傲江湖》之曲的箫谱,想必是要在奴家面前吹奏一曲,好教奴家拜服……”

    “姑娘言重,小闲怎敢在大家面前存有炫耀之心,不过是想以曲娱人,讨得佳人欢心罢了,如若姑娘不嫌扰耳,还请品鉴!”燕青回道。

    “好,那小哥便吹上一曲,与我听则个。”李师师说完便坐到椅上,唤那丫鬟去取箫来。

    不一会,丫鬟递上一个锦袋,燕青从那锦袋之中掣出一管凤箫,放在嘴边,口中轻轻吹动,果然是玉佩齐鸣,黄莺对啭,余韵悠扬。

    李师师脸色脸色稍霁。待燕青吹完一曲,她便道:“小哥原来如此吹的好箫!”

    燕青微笑道:“姑娘谬赞!”

    李师师指指对面的椅子,示意燕青坐下,然后吩咐丫鬟上茶之后才道:“不知小哥是何来历,艺业如此,奴家竟不曾听说。”

    燕青自是一番备说之辞。

    李师师对燕青的身份再无怀疑之后,便渐敞心扉,两人便开始谈起了事业、理想和人生……

    待渐渐稔熟,李师师又道:“那日听枢密院杨大人所言,这《笑傲江湖》之曲,乃是魔教和正道的两位高人所创,本是琴箫合奏之曲,可这些时日以来,奴家从未试过与人合奏过,却不知那合奏的效果如何?”

    燕青赶忙笑道:“小闲愿陪姑娘试上一试!”

    李师师莞尔颔首,便命丫鬟又取来瑶琴,两人合作演奏起了那首《沧海一声笑》。

    两人反复试验了几遍,配合逐渐默契,到最后那合奏的效果果然琴箫悠扬,甚是和谐。此时,两人便隐有互为知己、相知恨晚之感。

    漏断烛残,更声催晚,深夜之时燕青方才告辞离去。临行之前,李师师又道:“哥哥切记常来攀谈,休教我在这里专望。”

    燕青应着,李师师方才叫那虔婆送客。

    却说这位师师姑娘,虽为花魁,但久在青楼,每日里总要面对一些“臭男人”,时间长了,有时难免也会感到空虚、寂寞、冷。而今日遇到了燕青这种刚柔相济、志趣相投的美男子,又怎会不引为知己?

    除了野史之中的那点绯闻,这点也是杨帆笃定燕青定能轻松进入双柳居的主要原因。

    ……

    天气愈发暖和起来,冬天的冰雪已经融化,万物复苏,春风吹在汴河的河面上,荡起潾潾的水波。

    汴河之中,南来北往的船儿一艘接着一艘。沉寂了一个冬天的河岸码头又开始热闹起来,码头之上,也重新聚集了大量来自天南海北、以卖苦力为生的装卸工。他们或用肩膀将那小型的货物扛上、扛下船只,或用龙门吊将大宗的货物吊至码头上平板车,然后沿着棋布的铁规运向各个商家。

    前年时候,杨帆提议建立了大宋第一钢铁厂,这两年这个由工部负责运转的厂子并未生产出杨帆期待中的上好钢铁,但大宋钢铁的总体产量却有大幅的提升,据工部的统计,去年大宋的钢铁产量已经达到五亿斤,这个数量可要比后世工业革命后的英国要多得多!

    以大宋目前的经济水平和制造能力,生产出这么多的钢铁,仅用在生活和军事方面,会有很多的富余。这便给大宋各地的规道铺设提供了条件,如今像开封、洛阳、苏杭等城市,都开辟出了专门铺设铁规的道路。

    开封,景明坊,济世堂。

    这是一家药铺,去年入冬前储存的药材,如今眼见告罄。冬去春来,运河恢复了交通,这济世堂从南方订购的新的药材,已经运到。

    午后时分,店里的小二前来到码头接贷。待找到船家,他便雇了几名汉子,将十几麻袋的货物扛上了岸边的一辆规道车,然后付了车费,那车夫一声鞭响,马儿便毫不吃力地拉着那规道车驶向景明坊的车站。

    等济世堂的几个伙计用人力平板车将这批货物运抵铺子之时,天刚刚到了未时四刻。济世堂后院的仓库内,几名伙计打开麻袋,却不去分辩药材的种类以及好坏,而是径伸进手去,从药材中间抽出一把把的长刀。

    “禀堂主,共五十把,不多少!”待将藏在药材中的长刀收集过数之后,一名伙计朝一个头带白色包巾的精壮大汉道。

    这大汉正是魔教净风堂堂主邓元觉。

    “好!且将它收在这里,咱们不日便能用到!”邓元觉满意地道。

    “啊?要行动了吗?难道南边已经准备好了?怎么京中一点消息也没有?”几名伙计面露喜色,向邓元觉询问道。

    邓元觉豪气万丈地点点头:“不错!如今东南各地受花石纲荼毒甚深,被盘剥至赤贫,甚至家破人亡之户不计其数,当地百姓对那朱勔已经恨之入骨,铤而走险、杀官造反之事接连不断。只是这朝中大臣碍于颜面,不敢宣扬,这京中才毫无消息。如今方右使他们已在两浙路集结了众多弟子,暗中串连,只要我教登高一呼,必会从者如云,一举成事。嘿嘿,如此形势,我等若不动手,更待何时?”

    “熊熊烈火,灼世之混,光明天宇,泽被苍生!我等原随堂主共举大事,但凭吩咐,万死不辞!”众伙计齐声道。

    “好好好!众位兄弟做好准备,只待左使和圣女那边事成,咱们便杀入皇宫,将朝堂之上这帮狗官统统宰了!”邓元觉狠厉地道!

第一二五章 收网() 
初春的晚上,云朵被白天的风吹得一丝不剩,夜空中万里晴朗、繁星闪烁。虽已入春,但戌时过后天气还是稍显寒冷。

    杨府之内,杨帆与周若英在后院看了一阵的星星之后,正准进屋休息,燕青却急匆匆地敲门求见。

    杨帆知是必有要事,便送周若英先回卧房,自己则到书房掌起灯来等着燕青。

    不一会,燕青便到,还未来得及施礼,就听杨帆问道:“小乙深夜来此,可是有了什么新的发现?”

    燕青只好略微拱下手,微笑道:“正如大人所言,小乙今晚发现了那双柳居中的一个秘密。”

    “噢?”杨帆站起身来。

    “今晚盼儿姑娘在醉杏楼当值,师师姑娘独留那双柳居,便再次邀请小乙前去说些曲艺……”燕青略显尴尬地低语道,“可约在亥时时分,我俩正在说些闲话,那虔婆突然一阵急促地敲门,待师师姑娘开门之后,便听她道:宫里来人了,快让小张闲回避一下!”

    “哈!”杨帆一笑,心道:总不能跟皇帝争风吃醋吧,是得回避一下。

    燕青俊脸一红,急道:“大人切莫误会,我与师师姑娘清清白白,无半点苟且之事。”

    “知道!你接着说!”杨帆忍住笑道。

    “是!见那虔婆如此说,师师姑娘便叫我赶紧从正门离去。小乙心想,若从那正门离开,岂不恰巧要碰上那宫中之人,便道:‘我还是在房中暂且躲避一下,免得出门撞见他们’。不料师师姑娘却道:‘无妨!他们不会从那正门来此,这院中有通往宫中的地道……’”

    “什么?”杨帆惊道。

    “那双柳居中,有通往皇宫的秘道。”燕青重复一遍。

    杨帆突然好像想通了什么,走到墙壁上的黑板之前,在“唐盼兮”与“皇宫”两个字段之间,用粉笔狠狠地连了一道线。

    “应该是这样!”杨帆看着黑板,然后又问道,“小乙,这些天那双柳居可有什么动土的工程?”

    燕青略一回想,便道:“有!自从我第一次进入双柳居,便发现这宅子的院内在挖一个池塘,后来一问才知,原来那盼儿姑娘喜欢锦鲤,于是便叫人在院中修个水池景观,放养一些鱼儿供人观赏。”

    “哈哈!果然如此!”杨帆喜道,“是该到了要收网的时候了!”

    “收网?难道除了大人怀疑的唐盼兮之外,还有其他人参与其中?不知道师师姑娘……”

    “这样的事情自然不是一个人能干得了的。不过,师师姑娘应该不知情的,你放心吧!”杨帆看着黑板上一个个的名字道。

    作为一个熟悉后世刑侦过程的特警,杨帆知道,案件的侦破,除了有好的探员之外,更关键的是,要有足够的人力投入。一个案件的告破,主办警察耀眼荣誉的背后,是多部门多警种合作的结果,是大量民警每日里连续十几个小时苦熬,大海捞针一般地通过各种方式,找到嫌疑人之后的结果。

    对于“魔教摄魂案”和“火药失踪案”,杨帆前些天里也联合开封府、皇城司进行了并案侦察。在杨帆的指导下,开封府、皇城司出动了大量人员对醉杏楼、济世堂、通玄宫,甚至是新进入京城的陌生人,进行了严密的排查。随着排查的深入,杨帆书房内那小黑板上的嫌疑人名单,也越来越长,真相也越来越清晰……

    燕青点点头,杨帆却又笑着道:“你与那师师姑娘倒是男才女貌,小乙若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