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小驸马-第26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罗马人的土木作业,引起大齐小分队统领姜现的注意。汉人自从春秋战国时期,由实践总结

    出的兵法,在汉末数年内战中得到进一步验证,身为姜述族人的姜现,曾经学过姜家家传兵法,又是国学一期弟子,姜述成立青州军之初便已入伍,深通兵法韬略,而且很有实战经验。姜现判断罗马人进行土木作业的目的,是要搭建一个用巨木支撑的大型地下工程,然后烧毁作为支撑的巨木而使城墙坍塌。这些战术姜家兵书有过论述,姜现也知道破解之法,马上让托马斯征用青壮从城内挖掘地道,贯通罗马人挖掘的坑道,然后引水而灌之。此法果然有效,罗马人费心费力挖掘多日的地下工程遭到严重破坏,还损失了正在坑道作业的数千军民。

    艾搏拉是西班牙人,跟随部落首领来到巴塞罗那,支持这场决定民族命运的崛起之战,因为训练刻苦被升为百夫长,又偶然发现了一名罗马奸细,挖出一个情报体系,因功升为千夫长。千夫长权力与罗马军队联队长相似,麾下虽然皆是新兵,甲衣不全,只是配置长枪、马刀、弓箭诸物,远远不如大齐民兵的装备,但并未影响他们保卫巴塞罗那的决心。

    这些西班牙士兵只有一队弓手配有兵甲,是大齐国内淘汰下来的旧物,缨盔是标准的东方式样。弓手身着黑色网状半身甲,身后配有箭囊,腰间悬挂大齐定制刀剑。面对陌生的攻杀场面,这些新兵略微显得紧张,此时站在靠近城墙的空地上,排队领取统一配发的军粮和肉汤,随时准备支援城头。

    空中不时响起吱吱的涩响,这是城外罗马人正在发射石弹,多数落在城中某处建筑物上,砸到简陋的民房,便会溅起一阵烟尘,偶尔也有居民被击中,城中断断续续响起居民的惨号声。

    这种打击断断续续,对于偌大的巴塞罗那,实际造成的破坏有限,但因为其造成的结果可见可闻,令城中百姓惶恐不安。一枚硕大石弹突然落在一队新兵之中,打翻三四位新兵,巨大的惯性顿时碾压出一条血路,看着还未死透的战友发出痛苦的,艾搏拉内心也不免有些惊慌,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按照教练所授常识,命令部下清理现场,将伤者急送到军医处救治,死者抬到后城掩埋,一半部下暂且撤到安全区域,另一半排成散阵。

第390章 罗马内乱 2() 
城头上突然响起鼓号之声,通告守军敌人已经发起进攻。艾搏拉抬头看着城墙上的旗语,迅速集合全队,道:“排成两队,依序上墙,注意敌军弓箭,没有甲衣者躲在城垛后面。”

    新兵们先是一阵骚乱,但在百夫长喝止之下,很快安静下来,大家排成队列上墙,弓着腰向两侧分散,到达预定位置。艾搏拉观察罗马人距离城墙还远,下令道:“贴近城墙蹲下,准备好标枪、弓箭,等待军令!”

    最先逼近城墙的不是罗马正兵,而是罗马帝国北方的附庸部落的骑兵,从衣着和熟练的马技来看是一支游牧部落。艾搏拉知道这些骑兵并非攻城主力,而是打前哨的弓手,喝道:“注意隐蔽身形,待敌军第一波弓箭完毕,立即投掷标枪。”

    游牧骑兵小队行至六十步之时,排成横阵,迅速射出一阵箭雨,所幸守军皆有所防备,伤者很少。还有数队骑兵猛然上前,纵马越过一排壕沟,用大斧开始猛劈城下埋设的木桩。

    艾搏拉急忙下令,道:“全部都有,瞄准近前敌军,发射!”

    这些骑兵有手盾者可以挡住弓箭,但却挡不住势大力沉的标枪,数百标枪集中发射,威力很大。城下顿时响起阵阵凄厉的惨嚎声,攻城兵马一下子损伤数十众。

    一名罗马将领大声呼喝下令,刚刚赶到的步兵一半举着大片木排掩护,另外一半步兵推着冲车和云梯,沿途开始清理道路,迅速逼近城墙。

    艾搏拉知道在步兵攻上城头以前,最有伤害力的是数十步开外的骑弓手,见这些弓手开始拉弓搭箭,呼喝道:“注意弓箭,再投一轮标枪!”

    投掷标枪需要一段助跑,在这期间,敌军弓箭漫射过来,顿时伤了十余名没有甲衣防护的守兵,但因罗马人以低攻高,距离又远,射在身上创口不深。后面民夫弓腰上前,将伤者或扶或抬,很快送到城下。

    第二轮标枪大部分击中敌军木,部分标枪穿透木排,击伤木排后面的敌军。鲜血和惨呼声同样影响着攻城的罗马人,只听木下不断传来罗马军官的呼喝声,告诉士兵们要勇敢向前,这些步兵大多是附近城池的辅兵,基本都是农民出身,战技虽然尚可,士气却不高涨。军官大声斥责之下,攻城步兵的速度虽然放缓,但是依然坚定地前进,在第一道防线前停下,在木排掩护下开始埋填壕沟。

    用粘土垒成的了望台上,第二军团军团长本脸色凝重,望着守御有道的守兵,将负责情报的副将召到身边,有些疑惑地问道:“叛军战斗力不弱,城中有多少雇佣兵?”

    副将答道:“根据城内传出的消息,只有一支五百人左右的东方雇佣兵,皆是曾被大齐击败的匈奴和贵霜遗民。”

    本凝望着前方战场,道:“这批雇佣兵何时来到巴塞罗那?”

    副将道:“叛军起事以后,这支雇佣兵一直卫护在叛军首领托马斯左右。”

    本沉思片刻,道:“传令,让第六军攻城。”

    旗令下达以后,一支罗马正兵依序排起整齐的方阵,前面是轻步兵。只着皮甲,佩着头盔和小圆盾,以轻标枪和剑为进攻武器。攻城时可以充分发挥其机动力进行散兵战。因为防具相对薄弱,攻城时损折很大。

    排在第二列的是重步兵,称为哈斯塔提和布灵吉佩斯,披挂全副盔甲、手持著名的大型四角方盾“斯邱托姆”,武器为宽剑身的双刃短剑“格拉蒂斯”和两枝投枪大型重投枪“皮鲁姆”和小型轻投枪“皮拉”。

    这种投枪构造十分独特,一旦刺中目标枪头就会折断,以防被敌方反掷回来,除了投掷以外,也能充当普通长枪使用。臧家当年在西方行商之时,曾经带回数支投枪送给姜述,姜述如获重宝,研究明白投枪构造以后,开始批量生产,后来配给各军。

    排在后面的托力阿里,装具与重步兵相当,但不装备投枪,皆手持哈斯塔长枪。两翼是部分骑兵,但是罗马骑兵并未配备马鞍和脚蹬,战斗力不高,与东方依仗骑兵突阵不同,罗马骑兵主要用于侦察和牵制敌人。骑兵披挂全副盔甲,配有小盾、骑枪以及双刃剑斯帕达。

    第二军团是罗马三大主力之一,第六军又是第二军团的主力,重装步兵近五千人,轻步军三千人,骑兵不多,只有二千余人。随同第二军团出战的还有托秦部士兵,托秦人英勇善战,配备十分齐全,是战斗力最强的罗马附庸部落之一。

    此次清剿西班牙叛军,康茂德名义上担任此战的总指挥,实际由名将本负责指挥作战。为了尽快平息叛乱,此次罗马人共调动十个常规军,还有十个附庸部落,总兵力达到十六万。

    实际上,罗马军队纪律严明、士气高昂、战技精熟,冠绝一时,与大宋步军相仿,战斗力很强,但因骑兵数量有限,与身经百战、以骑兵为主的日尔曼人对战,就不断遭受打击。之所以能够最终打败日尔曼人,依靠的并非战术精妙,更多仰仗罗马在总人口上的优势。

    罗马的军事实力,在四百年前完成对东西地中海的征服时达到顶峰,其后开始逐渐衰退。究其根本原因,在于罗马都市国家型的政体,已经不再适应广阔的疆土。

    军团以下设军,军以下设营,营拥有高度机动性和自由度,可以独立完成战术。罗马军团以步兵为主力,在欧洲战场无往不利,但在平原上与机动力超绝的日尔曼骑兵对战,却吃了不少苦头。

    罗马此时疆土与权威都达到巅峰,实际上已经开始出现衰亡的征兆。内部爆发的社会经济矛盾日渐激化,外部又不断受到以日耳曼诸民族为首的异族入侵,内忧外患无时不在威胁着这个老大帝国的存亡。

    在城墙上观战的姜现,对罗马帝国不由心生轻视,这些战术战法与大汉内战时相比,简直如同小孩做游戏一般,若是大齐兵马在此,只需一万精兵,足以挡住城外大军的进攻。

    罗马人战斗力令人失望,守军表现也不尽如人意,一队罗马士兵已经攻上城头,负责防守此处的守军在罗马人的凶狠拼命的进攻下节节败退,损伤严重。

    托马斯没有太多实战经验,一时举止失措,姜现一看形势危急,连忙大声招呼,代替托马斯下令:“不要管前方己军士兵,弓手投枪无差别覆盖。”

    姜现语言天赋极好,来到西班牙时间不长,已能用西班牙语进行语言沟通,虽然不很流利,却能清晰表达出心意。托马斯没有指挥大战的经验,方才见敌军攻上

    城头,早就慌了手脚,此时听姜现下令,顿时有了主心骨,似是姜现的通译,用纯正的西班牙语将姜现所言复述一遍。

    旁侧士兵听令而为,标枪和弓箭乌云般压向这片区域,正在奋战的两方士兵顿时死伤惨重。罗马人损折无数方才攻下这段城墙,兵力已经占据绝对优势,但在三轮枪林箭雨以后,这段区域无论敌我,只剩下稀稀疏疏数十人。

    艾搏拉正好在这片危险区域中,部下已被杀得七七八八,还在奋战不已。三轮覆盖式射击以后,他侥幸并未受伤,只觉身边压力顿失,扭头一看周围惨状,不由一愣。正在此时,一员残存的罗马勇士从后面持剑直刺艾搏拉后心,众人以为艾搏拉定然无幸之时,只听一声惨呼,正是姜现一箭射中此人咽喉,救了艾搏拉一命。

    姜现所带部下虽然多是降兵,但皆是身经百战之辈,此时接连发箭,将杀上城头的罗马人远程清除,继而招呼守军上前,沿着敌人靠在城墙上的云梯浇下火油,点燃火把扔下。

    这种不惜耗费物资的办法果然见效,不少身上沾有火油的罗马士兵变成火人,又有十几架云梯被引燃,罗马人为这种惨状所骇,攻势顿时减弱。此时预备队赶将上来,补充缺失的守御力量,城防这才重新稳固下来。

    指挥官本见前锋已经撕开城防口子,下令后军一齐涌上,不料瞬息之间形势转换,方才取得的优势已经荡然无存,一向高傲的本不由怒火升腾,不顾己方士气,让号令兵传达军令,调整兵马,大军准备再次压将上去。

    幸免于难的艾搏拉此时虚脱地坐在城垛后面,失魂落魄地想起方才的险境,不由暗自后怕,见民夫弓着腰将部下的尸身逐一抬下城墙,望着一具具失去生命的伙伴,内心不由升起悲凉之意。

    正在这时,托马斯的一位亲卫匆匆前来下令,道:“艾搏拉大人!大首领任命为你这段城墙的指挥官,奉命上墙防守的十二军归您指挥。”

    新上城墙的十二军军长费斯原是托马斯近卫,英猛有余但无指挥经验,而艾搏拉方才的表现让托马斯十分欣赏,因此将托马斯火线升为指挥官,让亲信费斯担任他的副手。

第391章 罗马内战 3() 
整体攻防以此段城墙最是激烈,艾搏拉接了军令,并未兴高采烈,而是感觉肩头责任重大。与罗马人这番战斗以后,艾搏拉这才明白往昔东方教官严格军纪的重要性,也知道新上城墙的守军与罗马人的区别,并非只是技艺与配合,最重要的是勇往直前的胆气。

    艾搏拉趁敌军尚未正式进攻开始之时,召集十二军将校会议,命令部下仅存的十余名残军担任军法官,凡是有令不行者,杀无赦。

    “军长,一大队敌兵正在集结,应该马上就会进攻!”一名斥侯指着城外开始向前移动的罗马人,对艾搏拉大声禀报。

    艾搏拉回首一看,见罗马人排成方阵,正踩着鼓点向前移动,排在军阵最前列的并非手持小圆盾的轻步兵,而是浑身着甲的重步兵。守军的弓箭劲射,并未阻住罗马重步兵坚定的步伐,坚固笨重的兵甲挡住了不少弓箭,但不可避免也有不少伤亡。

    艾搏拉沉着下令:“敌军进攻马上就到,这些步卒衣甲坚固而笨重,使用挠杆之时,注意把握时间火候,敌军攀到半途之时,此时推倒云梯,可以有效杀伤敌军。另外,多备滚石擂木,注意节省弓箭。我军部下多是新兵,要多鼓励他们,罗马人并非不可战胜,与我们一样都是血肉之躯。”

    说到这里,艾搏拉望见罗马人的石炮开始向前推进,急令军官们各就各位,心道:“石炮威力虽然不大,但是场面甚是惊人,对于新兵影响甚大,得设法除了石炮才好。”

    罗马士兵渐行抵近,守军纷纷举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