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小驸马-第39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是毋丘俭的连襟费祎。黄巾系遍布各军,以张靖的能力,夫甘的消息很快打探出来,张靖再分析不出幕后黑手,还算合魂者吗?

    周树等跟随张靖左右,亲身经历此间过程,无论是谁降级使用,心情都不会很好。与周树等人不同,张靖心情不好,并不是因为官职问题,而是人与人之间的信任问题。站在父亲的立场上,毋丘俭所为不算有错。毋丘俭家在洛阳,若是张靖调往大将军府,依毋丘凤舞与张靖的感情,毋丘俭绝对没有能力分开两人。即使强行拆开,毋丘凤舞与毋丘俭的父女之情,也会因而产生很大的裂痕。将张靖调到南州,两人从此远离,时间久了,感情慢慢变淡,就有可能拆开张靖与毋丘凤舞。

第223章 县尉也要出成绩() 
这种做法张靖能够理解,但是利用关系刻意打压,下黑手将校尉降为县尉,这让张靖不能接受而且十分愤怒。费祎是毋丘俭连襟,若非毋丘俭背后招呼,费祎吃饱了撑的,刻意去做这种损人不利己的事吗?

    齐隶目前坐镇南州,肯定已经知道这个消息,为何至今没有做出反应?按照惯例,张靖身为皇子,姜述应该向于禁说明情况才对,于禁目前肯定已知自己身份,为何也没有动静?

    张靖想到这里,料定应是姜述将错就错,将此次贬职当成历练的一部分,自言自语道:“县尉?就是伍长也要做出名堂来!”

    大县兵马只有数百,如理河这样的小县,马步军合计只有百余名,设屯长一人,队长两人,什长十人,伍长十八人。县尉还辖民兵吏一人,武库令一人,与屯长平级。

    和平时期,县尉职责不重,除了日常训练,就是看守城门、衙门、武库,农闲时训练民兵。新官上任,首先要调整主要岗位,周树出任屯长,刘开出任民兵吏,龚省出任武库令。三人原来职级皆是部司马,又是国学兵科弟子,担任这些职务算是真正的大材小用。

    原来的屯长、民兵吏和武库令,皆是老卒出身,本身也没有什么过错,张靖老于人情世故,自然不会因此生隙,让刘开写了一封荐书,平级调至水军马谡营任职。

    既然想做出成绩,先要进行调查研究,训练、看守、缉盗三大项主要工作,工作都很简单,将简单工作干出成绩,却是非常不简单的事情。无论什么工作,要想干出成绩,先要做好思想工作,而人是思想的载体,归纳来说,要想出成绩就要先做好人的工作。

    士兵们一半是老卒,因为伤病从一线退至二线,熟悉军纪军规,只要规范管理,很快就有新气象。还有一半是从军时间不长的本地士兵,其中异族人占了大半,其中两名什长是两个小部落首领的子侄,在异族人中话语权很重。规范本地士兵并不简单,所谓法不责众,训练成绩上不去,难道都要辞退不成?

    军队代表国家机器,缉盗防盗十分重要,但哪有那么多盗贼?主要还是威慑,因此把守城门、衙门、武库的士兵,军姿军容十分重要。

    士兵训练并不难搞,只须以身作则,官兵一致,效果就很明显。训练时无论官兵,训练强度全部一样,士兵虽有怨言,但是看到县尉、屯长站在前列,军姿无可挑剔,训练量只多不少,都无话可说。一段时间坚持下来,无论老卒还是新兵,汉人还是异族人,军姿练得十分标准。军姿练好,再练军容就简单多了。军姿、军容练好,无论守门还是缉盗,给百姓的印象焕然一新。

    有了这个基础,再逐一规范细节,形成文字流程规定,从走路、跑步、站立、转身、交接、队列,每个细节全都规范化、制度化。按照规范制度依序检查,士兵优劣一目了然。

    对于士兵来讲,这些只是表像,是外面的皮,要想提升战斗力,提升战斗力和缉盗能力,还是要靠刻苦训练。周树武艺传自周仓,周仓是张角弟子,历经战阵,招式大开大合,最适合战场拼杀。有人悉心教导,士兵也愿意学习,尤其是异族士兵,那里寻找这样的机会?短短月余时间,士兵战斗力提升很快。个人战斗力提升以后,接下来就是操练军阵,张靖等人皆是国学兵科优秀弟子,训练军阵更是得心应手。

    三个月以后,理河县兵战斗力提升一大截,按照这个状态,年底阅兵之时,肯定能夺全郡第一。周树负责日常训练,遇到问题记录下来,与张靖研究解决方案,然后付诸实施。

    武库存放武器甚多,不仅仅有士兵日常所用的刀枪弓箭,甲衣马具,民兵训练所用的武器,还有十架强驽和三十架手驽。武器存放在武库中,铁制武器需要防锈,木制品需要防腐,驽与箭需要保养。武器多长时间需要擦拭?擦拭到什么程度?上油标准是什么?平常存放需要注意什么问题?损耗率多少?温湿气候对武器存放有多大影响?  。。

    只要在实际工作中注重细节,就会发现许多问题,尽快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然后用文字记录下来,整理形成规范文书。这些看起来很小的事情,累积起来的工作量也不小。

    在忙碌中很快度过了半年,张靖起草了县兵军事训练实施细则、县兵守卫工作实施细则、县兵武库保卫及防火实施细则、武器保养实施细则、县兵缉盗注意事项等五个操作性极强的细则文件。

    在这半年时间内,张靖以高强的武艺、渊博的军事知识和独特的人格魅力,在县兵中树立了极高的威信。张靖也在这些琐碎的工作中,找到许多平常很少注意的问题。寻找问题并找到解决方案,不就是学习提高的过程吗?

    被人黑了一把并不可怕,这种挫折未必不是一种锻炼,张靖的心态放得很低,在平和的心态下做事,才能不患得患失,才能取得最佳效果。张靖努力做事的同时,也在考虑如何破局。

    张靖十分骄傲,他的出身和与张角合魂,都不允许他依靠别人破局。所谓县官不如现管,在目前情况下,张靖破局必须寻找借力点,而这个借力点必须在占城寻找。在占城,有能力给予张靖支持的,只有太守蒋琬或郡尉鲍旭。

    蒋琬,字公琰,零陵湘乡人。姜述攻伐益州时,征辟蒋琬随侍左右,后来周瑜讨伐占城,蒋琬出任南征军从事。成立南州时,蒋琬担任占城太守。不论从商贸还是历史地位,占城在南州的位置不可替代,蒋琬任职以来,政绩斐然,是接任南州刺史的热门人选。

    鲍旭,字东升,国学三期学生,兵科专业。历任炮兵营一队士兵、主炮手、副队长、队长。周瑜南征时随军征战,成立南州时调任占城郡尉。郡尉品级与太守相同,是张靖的直管上司。

第224章 自力更生破僵局() 
按照常理来说,张靖要寻找借力点,自然要寻官职大的,整个占城,官职最大的是太守蒋琬。八八读书,。。张靖调查过蒋琬的人脉关系,经过深思熟虑,否定了借蒋琬发力的可能。从这半年在郡衙受到的冷遇判断,虽然看不出蒋琬刻意打压,但若没有他的默认,张靖怎会受到郡衙官吏的集体排斥?

    毋丘俭与费祎是连襟,费祎与蒋琬是密友,虽然没有任何证据,但是张靖根据关系网络推断,毋丘俭通过费祎打压张靖一事,蒋琬肯定知道部分内情。蒋琬或许不会刻意打压属下,但也肯定不会因为张靖而得罪费祎。倘若对张靖有成见,蒋琬根本不用明言,只需做些暗示,惯会见风使舵的属官属吏,自然不会给张靖好脸色。

    鲍旭平常沉默寡言,十分低调。寻找鲍旭借力,鲍旭能给张靖什么支持?鲍旭凭什么帮助张靖?鲍旭与蒋琬虽有矛盾,凭什么因为张靖硬憾蒋琬?

    张靖想到这里,不由苦笑一下,心道难不成折戟此地,非要返回京城不成?张靖拿着鲍旭的官凭,看了又看,忽然捕捉到一丝灵感:“鲍旭,夔州人,曾任炮兵……莫非鲍旭有后宫背景?”

    夔州鲍家门户不大,却是个特殊的存在,皇妃鲍三娘就是鲍家嫡女,鲍姓并不多见,两者又是同郡,鲍旭应是鲍三娘族人。炮兵是特殊兵种,首批炮兵都是姜述族人或家丁,后来补充的炮兵,主要有两个出处,一是东莱原居民,二是姜述心腹亲信的族人。

    一经分析,鲍旭与鲍妃的关系显而易见,同族是肯定的,只是不知远支还是近支,也可能是鲍妃的直系亲属。倘若鲍旭与鲍妃关系够近,对上曾为姜述亲随的蒋琬,也有硬憾的实力。思虑至此,张靖决定抓住鲍旭破局,既然已经到了最底层,就要做出个样子来,凭借个人能力升迁上去。

    要让鲍旭接纳他,就要在鲍旭和蒋琬的暗中对抗中,坚定地站在鲍旭一方,体现出自己的价值。如果帮助鲍旭在占城大放异彩,鲍旭和蒋琬之间,势必要进行一场政治搏杀。如果成功,张靖可能成为鲍旭的知己下属但若不成功,有背景的鲍旭可以换个地方为官,张靖极有可能成为弃子,在占城再无容身之地,南州历练将以失败告终。

    从个人感观上讲,鲍旭为人冷淡,言语很少,很少露出笑脸,让人感觉不好接近。蒋琬则相反,言语温和,给人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根据张靖平常的观察,鲍旭与蒋琬之间面和心不和,在不少事物认识和看法上,都有原则性分岐。表面上,每次出现争执的时候,鲍旭都会尊重太守的权威做出让步,两人并未真正撕破脸皮,但鲍旭是个十分坚持个人看法的人,在具体执行过程中,会暗渡陈仓体现自己的意志,也许这就是导致两人越走越远的关键点。两人共事的时间越长,矛盾积怨就会越多,最终肯定会有一场或明或暗的激烈冲突。

    蒋琬的思想趋入保守,有些想法与新政不合,许多思想张靖难以接受。也许同属国学兵科弟子的原因,在许多事物的认识和看法上,张靖与鲍旭的治军思路暗合,有成为朋友的思想基础。

    蒋琬曾经随从姜述左右,这段经历衙门中人无人不知,所有人都在冷眼相观,认为鲍旭与蒋琬相斗,最终鲍旭会以失败告终。张靖以前也有类似的想法,认为鲍旭没有和蒋琬抗衡的实力,但在他察觉鲍旭的出身背景以后,已经改变了原先的看法,最终决定将赌注下在鲍旭身上。

    因为军队福利、日常训练开支、器械采购等问题,鲍旭和蒋琬的分岐已经摆到明面上,矛盾十分尖锐,已经到了很难调和的地步。在一般人看来,现在选择向鲍旭靠拢,绝对不是好时机,但是张靖思来想去,还是坚持自己的判断,这种紧要关头,才是靠拢的最佳时机。

    理河不是久居之地,不想借助背景力量,若想冲出此地,就要放手一搏,无论如何,都要在太守和郡尉之间拉拢一个同盟。站在郡尉衙门门前,张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冷静地将可能出现的后果理顺一遍,最终下定决心,尽早向鲍旭表达善意。

    张靖来到鲍旭公房门口,道:“理河县尉张靖求见鲍大人。”

    “请进!”鲍旭的话语很硬,他是标准的军人,行事说话干脆利落。鲍旭虽然面冷,但是没有架子,在郡中官员中几乎没有志同道合的朋友,在官兵中威信却很高。

    张靖推门进来,将手中厚厚的一叠文件放在鲍旭案头,行个军礼,大声说道:“报告大人,我县新编部分文件,请大人审核批准。”

    鲍旭面部线条很硬,浑身透出一股强悍与自信,站起身来,还个军礼,道:“我先看看。”继而坐下身来,继续批示其他文件。

    张靖心态十分平和,情绪并未因鲍旭的冷漠而受影响,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大声说道:“大人若无指示,属下先行告退。”

    “嗯。”鲍旭只是答了一声,这次连起身都免了。

    张靖转身就走,走到门口,就要迈出门时,身后忽然传来鲍旭的问话:“清平,有一个问题问你一下,你为何主动要求下基层?”

    清平是张靖的字,张靖闻言站住,一个标准的回转,语气谦和地说道:“报告大人,属下认为若是基础不牢,浮在上面,只是空中楼阁,于以后发展不利。”

    鲍旭又道:“你是国学兵科毕业,结业时文武成绩都名列前茅,又有军功在身,担任县尉有些大材小用。”

    张靖一时没弄清鲍旭的意思,摸了摸鼻子,还未来得及答话,鲍旭挥了挥手,道:“你先回吧。”

    张靖迈着标准的军步穿过院落,走出尉衙大门。鲍旭一直站在窗前,望着张靖的背影消失不见才收回目光,拿起张靖送来的材料,随意翻了翻,神情忽然一变,迅速地拿起材料,认真细致地通读了一遍。鲍旭的表情由冷峻变成惊愕,继而变成惊喜,又重新读了一遍,才轻轻合上材料,脸上露出许久不见的笑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