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小驸马-第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民可以到商埠出力,挣口饭吃。何况商业发达,税收高到一定程度,田税就可减免,百姓因此受益,何乐而不为?”

    如此言论在此时有些激进,诸人有的话能理解,有的话理解不了,但是都在深思。只听姜述又说道:“目标可以远大,但是欲速则不达。富民要有一个过程,但是需要扎实的根基,根基是什么?人的流动,只要人流动过来,就有商机,就有财富,即使不计商税,藏富于民不也是惠民吗”

    众人一边行路,一边思索姜述所言,大家心里似是打开一道门,固有的认识开始发生变化。一骑快马突然赶了过来,道:“诸位大人,前方两村村民殴斗,打得不可开交。”

    此人是县衙小吏,丁纪将小吏带到姜述近前,姜述让众人暂歇,询问小吏详细情况。小吏在东莱任职多年,对附近人文地貌非常熟悉,姜述所问都能说出大概。

    东莱民风彪悍,因为水利不兴,土地虽多,产量很低,百姓生活很苦,性情刚直。前方发生械斗起因只是口角,于家庄村民与江家庄村民因琐事发生口角,继而大打出手。于家庄上来数人,将江家庄村民打了,两庄相距又近,江家庄村民听到消息,当下招呼些人赶了过去,两方村民越积越多,几乎都是全村出动。

    一位都伯带着手下兵丁已经来到现场,见互殴还在进行,抬下数人全身是伤,有的昏迷不醒,都伯吆喝一声,兵丁上前连打带骂,将两拨人分开。两方村民见官府来人,不敢再动,但仍在对峙。

    都伯见官道行来一拨人马,一看诸人官服,知道是新太守来了,连忙上前见礼。姜述道:“正事要紧,一同上前看看。”

    两边各有百余村民,拿着刀棒棍叉,万一士兵压制不住,再行开打,出人命十分正常。姜述边走边问,都伯已经打听明白,将事情经过简单说了一遍。

    姜述径直走到两方中间空地,百姓感觉有些怪异,这少年身着官袍,县长随在其后,应该是位大官,但是年纪太不知轻重危险,一头扎入对峙中间最危险的位置。

    姜述大声说道:“诸位百姓,本官为新任东莱太守姜述。”

    气氛立时松驰下来,姜述是青州神童、驸马爷,如今又是太守大人,百姓不顾开打,一起挤着瞻望小太守的风采。年纪是小些,但是气度俨然,有人窃窃私语道:“别看年纪听说是天上神仙下凡,所以皇帝才将女儿嫁给他。”

    只听姜述又说道:“诸位,本官上任之前,对太子说,东莱是个好地方,有山有水,物华天宝,百姓淳朴。一路过来,真是不错,就是水利不兴,土地薄了些,百姓受苦了。”

    这么一说,百姓没听明白,新太守不提斗殴之事,反而说起闲话,正在纳闷时,姜述问东面这方为首一人,道:“你叫什么名字?”

    “禀大人,小老儿叫江四勇。”

    “江四勇,你到我近前。”姜述道。

    太守有令,江四勇不敢违抗,迟疑一下还是走上前来。

    姜述又向另一方为首之人,道:“你叫什么名字?”

    为首一人道:“在下于大宝。”

    姜述道:“你也到我眼前来。”

第61章 入主东莱() 
两人行礼毕,都站在姜述前面,只听姜述说道:“你们两人是村中首脑,我问你们一个问题,若你们家子女出了事,你等急是不急?”

    “自然是急。”于大宝说道。

    江四勇也在侧点头。

    “你等想不想本官着急?”姜述道。

    “自然不想。”于大宝说道。

    江四勇也摇头道:“不想。”

    “本官出任太守,在路上遇到此事,心中很着急,两位知道什么原因吗?”姜述道。

    两人皆迟疑不答。

    姜述道:“本官身为太守,为一郡百姓父母官,本官眼中,东莱百姓皆如同我的子女,倘若子女有事,父母官能不急吗?”

    众人感觉小太守很会说话,听着心里暖暖的,又听姜述接着说道:“本官一路行来,发现东莱多年不兴水利,种田全凭天吃饭,心中忧急非常。东莱百姓太苦,地里所产又薄,还要交纳赋税。若本官不为百姓做点实事,觉得良心上说不过去。一路走来,发现问题越来越多,急欲想做的事也越来越多,感觉时间十分紧迫。心中记挂着火速赴任,赶快组织百姓,借农闲之时兴修水利,明年收成好些,百姓日子也好过一些。”

    一席话暖了百姓的心窝,有的人差点落泪。

    “本来生活就已不易,如此这般械斗起来,棒棍无眼,刀剑无情,已是伤了些人,所幸没出人命。好胜也不全是坏事,若有贼人来抢我们的粮食,抢我们的土地,不让我们过好日子,我们大伙与其干上一场,拼上命也是值得。你们好斗为了什么?伤重的要冶病,不需要银子?若是出了人命,那户人家是不是毁了,杀人者无罪吗?本官此次赴任,正是为大家能过上好日子来的,不希望大家再过苦日子。本官仔细看了一下,周边许多地方只要兴修水利,可以将附近许多薄地变成良田。大家生在膏腴之地,为什么过得这么清苦?大家能不能坐下合计合计,将附近河道整修一下?天旱时大家有水灌溉,还能多些收成。能不能趁着农闲之时琢磨打几眼井?东莱地下水源丰富,水位不高,打井费工不多,但是遇到天旱,却能救大伙性命。诸位说本官讲得对是不对?”

    姜述没说大话空话,跟百姓没讲大道理没用,讲得都是实实在在的东西,让他们自己感到羞愧,后边这类争斗就会减少。众人听得如醉如痴,一时感动,一时羞愧。这是姜述的长处,不愿意强硬行事,手段温和,泰山贼首都被他说服,何况这些老百姓?

    姜四勇问道:“我们虽然也想做事,可是不知如何去做?”

    姜述指着国渊道:“国大人专门管理此事,想要建堤筑渠挖井之类,不懂之处问国大人。我们脚下的土地十分肥沃,只要大家共同努力,辛苦两年,必然会出现大量良田,我们全郡百姓行动起来,必会建成一个富饶之地。本官愿意与你们一起行动,你们愿意吗?”

    众人很激动,百姓回答的声音虽是很不整齐,但都大喊道:“愿意。”

    这样的事不能用武力相迫,民风彪悍之地须得以柔克刚。其实做好官不难,将百姓当成子女一样关心爱护,宠一宠,夸一夸,吓一吓,只要付出一颗爱心就能成功。

    “本官有一些想法,但不能盲目去做,要考察规划好才能做,不但要让你们过上好日子,还要让你们子孙后代过上好日子。大家说好不好?”

    百姓大声叫好。这时候,所有人都将手上武器悄然放下。

    “给本官两三年时间,一个美好的东莱就会渐渐出现。那时候大家就能看到成果,大家愿不愿等?”姜述开始煸情,有时这种方式比公文更加有效。

    “愿意。”百姓齐呼道。

    “你们两村皆是邻居,甚至相互联亲,平时经常串门,现在还打不打了?”姜述又问道。

    一个个难为情的摇头。

    “本官站在这里,见证一下,于大宝、江四勇你们两个代表两村,相互拉一下手,一笑泯恩仇,共同去开创美好的未来。如何?”姜述道。

    在姜述注视下,两双粗糙的大手搭在一起,江四勇道:“恕罪。”

    于大宝道:“也请恕罪。”

    两人带头,两村人本就熟悉,相互招呼,不一会功夫场面乱成一片,不过不是开战,而是相互道歉,互相聊些家常,如同赶大集一般。众人纷乱过后,欲再拜谢小太守,却发现姜述一行不知何时早已离去。

    一条大河弯弯绕城而过,东莱郡城顺着河流而建,背后是山,三面是河,城池虽然不甚宽厚,但是地势却好。沿着木桥过去,就是东莱东门,等待交接的原太守刘则,带着属官在此迎接。

    东莱郡不足万户,仅是郡城黄县就有千余户,街面甚是繁荣。房屋比起齐郡大是不如,更不能与洛阳城相比,房屋矮没有太大的院落,屋顶上盖着青色小瓦的,便算是大户人家,城内最多的是茅草屋。

    刘则请姜述一行进衙,属官开始办理交接,刘则问道:“听闻途中遇到百姓殴斗,大人出面让百姓心服口服,如何处理的?”

    姜述微微一笑,道:“只需抓住重点,用心爱民,所言所行皆替他们着想而已。给百姓勾划一幅美好的蓝图,让他们对未来充满信心。再劝一劝,大家也就散了。”

    姜仁已经在城中买好了一栋三进房屋,院门门面不大,大门用石块垒起,门板用得是曲柳,两边六间厢房,后面左右各有一栋二进小院,各有正房十六间,西边还有二十余间房屋,可以做为居所,也可以做杂物间与厨房。地理位置也好,离大街不远不近,生活方便又比较安静,距离衙门很近。这本是一户官宦人家的房屋,后来主人犯事流边,死在外地,族人得了消息将房屋出售。

    姜仁是姜家的老人,为人厚道,做事扎实,是姜信的亲兄,购房后花了不少气力整理,可以立马入住。姜述见众人正在忙活,招呼张飞、徐晃带着数名护卫,一同到城中转转。

    先是围着城墙看了看,城墙过矮,部分地方失修,城内住着不少人家,沿街开着许多店铺,但是缺少统一规划,显得十分纷乱。沿着大路北行,右手边是府衙,左手边则是内府督造的公主府,公主府颇具规模,主房气势宏大,高约六丈余,红色的遮壁,黄色的琉璃瓦,前院种着挺拨的毛杨,已近年关,树叶落了许多,挂在树上的叶子已经颜色发黄。

    在此间打理此事

    的内侍名叫张继,是何后心腹,年约二十四五,正张罗着收拾庭院,猛然间瞧见姜述,连忙上前见礼。姜述道:“今日刚进郡城,随便出来转转,正好转到这里,进来瞧瞧。”

    公主府属于万年公主的私产,没有大婚之前,此府与姜述没有任何关系。张继知道姜述年纪虽却是张让都不敢轻易得罪的人物,又是未来的主子,自是不敢怠慢,小心翼翼地在前引路,沿途介绍各个建筑物的功能和工程进度。

    从正门进去,穿过一扇拱门,原本种着名贵花卉,可惜正是万物调零之际,予人一种凄凉的感觉。中间是一个人工小湖,水很清澈,里面放了些红鲤,个头都湖内有一座假山,选型也很不错。

    人工湖后面修了数间精舍,白墙青瓦,苍松翠柏,不时有鸟鸣声传来,环境十分幽静。一条石径通向北方,能看到一堵红墙,红墙非常高大,正中间是朱红色大门,这是公主府的后门。

    公主府整体布局尚可,但是姜述对许多细节很不满意,显得很俗,但是现在不能出言指点,不到说话的时候。姜述辞别张继,又围着郡衙转了一圈。郡衙占地不但是多处失修,只有主房和公房尚可,想是历任太守都无久居的打算,是些得过且过的主,多年未曾大规模整修。

    从郡衙出来,关羽寻了过来,道:“甄家来人求见主公。”

    姜述回到居处,一进客厅,有三个女子上前行礼问安。少妇梳着常见的娘娘髻,头发挽起五六寸高,发髻上缀着金玉钗簪,身披粉红色的貂裘,年约三十余岁,长相端庄美貌。后面跟着一个女童,身着白色貂裘,梳着双罗髻,七八岁年纪,一张小脸吹弹可破,肤色洁白赛雪,模样十分美丽,眼睛灵动,乌黑的大眼睛正盯着姜述细看。最后面正是娇媚迷人的甄姜,身披红色披风,却与往常不同,清瘦了许多,十分腼腆地站在最后,低着头不说话。

第62章 甄姜婚事() 
少妇道:“妾身甄辛氏拜见侯爷。”

    那位女孩也施礼道:“宓儿拜见侯爷。”

    姜述认真打量一下甄宓,现在还是小女孩,历史上却是大大鼎鼎的洛神,曹丕、曹植兄弟都为之着迷,曹植因此写了一篇洛神赋,在文学史上大大有名。

    甄姜只是福了一福,并未出声。姜述心中生异,表面不露声色,道:“诸位远道而来,有失远迎。”

    甄宓笑道:“我等早已到了,等了侯爷已有几日。”

    甄姜叱道:“大人面前不许多嘴。”

    甄宓却不怕她,道:“实话实讲,难道侯爷还会怪我不成?”

    甄辛氏见两位小姑闹得不成体统,脸色一沉,道:“这可不是甄家,莫丢了甄家的脸面。”

    想是甄辛氏长嫂身份,在家中威信很高,开口说出话来,两女立即变得规规矩矩。甄辛氏道:“今日前来,有事请侯爷帮忙。”

    姜述道:“姜家与甄家合作多年,关系一直很好,自会全力相助,有话请讲。”

    甄辛氏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