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小驸马-第5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新织机效率很高,甄姜现在开始担心原料问题。南方的蚕丝产量倒是可以,担心的是棉花,棉花在中原种得不多,只有西域的产量大,是几个小国最重要的财政支撑。如此规模的纺织基地上马,已将棉价缓步拉动上来,但是也让农户看到了商机,有些百姓开始小范围试种棉花,若是试种成功,几年内农民将会自发扩大种植面积,东莱将成为未来重要的产棉基地。

    制造新织机的工坊里悬挂着各类丝绫布帛,这是试机时织成的试验品,有绫、罗、锦、绢、绵、纱,还有用这些原料制成的裙、衣、衫、袍、襦、帕、巾、袜、被、帘、幔等,挂在另一根绳子上,漂亮美观,甄姜、张宁皆情不自禁地发出惊叹声。

    织机工坊旁边是刚刚扩建启用的治铁坊,数个高高的火道下面是宽敞的工房,里面的工匠壮丁十分忙碌。铁矿大多从辽东送来,矿粉质量很好,其中含有镍、铬等成分,适合打造兵器,采用高炉新工艺,使用石炭加热,用风囊鼓风控制温度,练出的铁纯度很高。因为工坊扩建数倍,采取流水作业,人手又足够,产量近期提升十余倍,已经完全能够满足当下需求。

    治铁坊左近是兵器坊,管理技师大都是从洛阳、长安官坊弄来的高手,打造兵器衣甲经验丰富。整个工坊噪音很大,工匠十分忙碌,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这次从流民中选出的铁匠大多安排于此,这些人神色欢喜得很,四处流落绝境逢生,薪水丰厚又稳定,心中都燃起生活的希望。

    治铁坊北边是一条小河,河道窄处安装了数部水车,水车是后世才会出现的筒车,提水量很大。水车旁边修建了一处不大的院落,里面工匠正在忙碌,他们正在研究一个机关,试图将水车动力与织机连接起来。

    研究水力织机并不是当务之急,如今女工很好招聘,十年之内不会出现劳工短缺的情况。水利织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连接水车和织机的机关,一旦机关研究出来,就可以研发出水力车床,有些生产环节可以取替人工,生产效率大大提高,精密度也会大幅提升,对于姜述研发火炮等军工产品十分重要。

    姜述围着岛屿转了一圈,对长山岛目前的发展十分满意,虽然砸掉了无数银子,但成果十分显著。整个岛屿已变为十分先进的工坊群,管理模式逐渐向后世靠拢,涌现出一批善于动脑进行技术改新的工匠,还培育出不少工坊管理人员,对于未来建设东莱工坊基地至关重要。

    从长山岛回到黄县,去看小湖泽旁边的试种基地,正好国渊领人在做记录。小湖里种植了不少莲藕,也在试验网箱养鱼。小湖南岸开了三十余亩良田,用笆篱圈起来,有十多名兵丁看护,这是选种场,良田里种着稻、菽、粟、豆,由几位老农精心照看。

    汉代对选种、种子培育、种子改良不很重视,但是姜述知道选种的重要性,在此选种改良的是稻、大麦等品种,最让姜述关心的是稻种,委托糜家从海路引入的占城稻,部分放在此处试种。选种其实很简单,让老农挑选出最大最壮的果实,用盐选法进一步洒选,选择相对隔绝、不易串粉的地方进行载培。一季效果不大,但是五年六年下来,种子就会有显著进化。

    还有一处秘密的种子培育基地,在黄海一处隐密的海岛上,海岛气温较高,水源充足,与外界完全隔绝,可以避免串粉影响种子纯度。因为来回小岛坐船不便,一来一往时间太长,姜述因此在此建了处小基地,派了专人在此记录、观察。

    国渊是位很务实的干才,不能说事必躬亲,但是重要的事务从不依靠别人,观察种子、记录数据等工作,只要有时间,都是自己动手。他现在负责一州农业,这么细致的工作,工作量之大让人难以想象,可是国渊依然故我,他认为种子改良是农业发展的根本,别人可能做不好,万一失误就是害民。

    参观完了,张宁对姜述更是信服,嘴上不说,心中已是佩服到家了。她盯着姜述看了半晌,心道这是什么脑袋,为何里面尽装些别人不懂的东西。

    国渊陪着姜述转了一圈,从他的车驾里拿出数张图纸过来。甄姜和张宁见有公事,欲要回避,姜述笑道:“都是自家人,不用回避,在旁看看无妨,但要保密。”

    国渊道

    :“大人,按照图纸做出的水车,效果非常好,省人力水量还大。下官观察数次,又与老农商议过,稍微做些改动,这是改动以后的图纸。”

    姜述认真看完图纸,点头道:“子尼辛苦了,就依这张图纸制造水车,开始在全州推广。”又对甄姜、张宁道:“这种水车与新织机结合,加个传送机关,就是水力织机,未来人力不足之时,可以用水利织机代替人工织机。”

    众人一边说,一边走,走到姜述车驾旁,国渊道:“大人,下官公务还未完成,稍会再走。”

    姜述点了点头,叮嘱国渊几句,与甄姜、张宁同乘一座车驾赶往东莱。许多百姓识得姜述的马车,从远处望见,拜伏于路旁叩首。姜述就任东莱时间不长,但是威也立了,恩已树了,文治武功都让人信服。老百姓其实很容易满足,姜述真心为百姓办好事,百姓也知恩记住了姜述的好处。

    姜述刚回居处,国渊在外求见。国渊为人务实,人也聪明,见姜述与两女一起,自然不会跟在一旁搅局,在后边故意延误一会才赶了回来。

    国渊拿着一些草图进来,这是北部三个县的水利工程总图。国渊带人将周边地形地势考察清楚,测量绘画成图,在汉代是件很不容易的事。又根据姜述的提议,寻找搞水利的前辈指点,又寻些老农、老匠人商议,做了数十次改进,才完成这个水利施工草案。

    姜述出大思路可以,原理也比别人明白,但是具体方案牵扯多个方面,有些地方他也不懂,问道:“全部改造完毕,会造出多少良田?”

    “可能会有四千多顷,仅是计划,未必全部执行。”国渊答道。

    “四千多顷……”姜述吓了一跳,若是换作亩,一顷一百亩地,对于东莱郡来说,陡然出现四十多万亩耕地,换谁也会吓得够呛。

第79章 工农奠基 2() 
“下官打算先从凤凰山与歪子顶着手,这样可能效果最好,而且存下充裕的水源,天旱时下游逐步筑坝截水,可以惠及更多农户。大人订出大目标,下官稳妥行动,很快就会见到成效。”国渊兴奋地说道。

    国渊又拿出几张草图,全是姜述所授的素描画法,上面有各种数据,山脉湖泽河流的地形图,一共绘制了二十多张图纸。这些图纸与数据,是国渊一班属下费了数月时间绘制而成。

    还有具体施工图,看得姜述快要晕了,道:“子尼,这件事就按你的想法来办,需要多少银两,你报一个数给我,我会想办法解决。”

    “二十余万两。”这些工程全修下来,估计得三十余万两,国渊担心吓着姜述,将数字稍微往下降了降。

    姜述大约有个底,闻言并未吃惊,心中盘算一下,银两能够挤出来,道:“静若处子,动若狡兔。要动就抓紧时间,正好还有不少流民没有安置,充分利用起来,可以省不少钱粮。”

    姜述说完,签完州衙公文,让国渊先不忙向下传达,先做好相关布置,对安置赔偿一系列工作细致嘱咐一遍。实质上安置不是难事,只须银钱到位,官员称职就能办好,最难办的是占地补偿。

    现代有照相机、卫星图,占地补偿尚且生出许多纠纷。古代地图都不精致,百姓在田间立一块石碑,简单划分一下界限,有的私下约定,官府处没有备案登记,姜述又不想强行压制百姓,这就需要提前做好准备工作。

    姜述的点子很管用,国渊在下达公文前,先让库区涉及各亭报各家占地面积。各家接到通知,想不到是官府占地补偿,以为重新核定田赋。统计数据交上来,田渊不由乐了,各家报的面积不仅没多,反而大大缩水。

    按照姜述的吩咐,又通知一遍,让涉及各户不得隐瞒,否则官府重办。几天之后,重新报来的面积有所增加,但是变动不大。国渊又派人通知一遍,不许隐瞒面积,将实际面积报上来,对各家有益无损。这次认真起来,让涉及各家家主在报表和草图上面签字画押。

    隐瞒田产此时已成习惯,不仅豪族大家,上行下效,百姓也是能瞒则瞒。汉末耕地总数量比东汉初低了三成,加上新开荒地,可以想象瞒了多少?第三遍统计表文报上来了,增加幅度还是不大。

    官府已经仁至义尽,将公文行了下去,这下投机者哭了,实在人笑了,各家已经签字画押,那些隐瞒面积的只能自吞苦果。

    随着时间一步步推移,四处主战场都在相持。表面看来,与青州兵相持的管亥部人数不少,实际战斗力却非如此。张角、张梁、张宝所辖主力名副其实,都有百战历练出来的精兵。管亥大营只能算是练兵基地,声势虽然不除了嫡系三万兵马,其余全是新兵。

    姜述在东莱操办水利、商埠诸事,战场上以郭嘉为首,关羽诸将为辅,实则也在练兵。间或列出兵阵小战一场,等同演练,伤亡的人不多。众将士见血之后,开了眼,战力提升很快。对恃还有一个好处,众将士不知双方私下有约,在实战中心理也磨合成熟,知晓了战场上刀枪无眼,平时操练主动性很高。

    管亥和郭嘉两位主将心中有数,每次作战皆是控制交战规模,都是佯战,一触既撤。后来发现这种练兵办法很好,两人默契地三天一大仗,两天一小仗。郭嘉又将各标兵马轮换,将各郡守军和新兵次第调到战场作战,数月下来为青州练成五万精兵。

    相持三个月,天气逐渐寒冷,雪花开始飘了起来,姜述命令传达下来,诸军撤回各自防地。青州军撤回不久,管亥也接到军令,分兵后撤到附近各城休养过冬。

    历史上黄巾军劫掠成性,所过之处如蝗虫过境,寸草不留,百姓因为一无所有,无奈之下只得从贼,因此黄巾军人数众多,但是缺少兵甲,战斗力不行,又没有后勤补充体系,进入相持阶段,很快现出劣势,导致张角死后一溃千里。

    现在这支黄巾军与历史上大不相同,同样占据郡县,攻打豪强,劫掠钱粮,但是张角听从姜述建议,非常注意民生,聘请部分文士处置政事,又得了姜家部分族人相助,所过之处虽然免不了劫掠,重点皆放在大户人家,百姓不能说是毫发不伤,但至少能留下口粮种子。与朝廷大军进入相持阶段,钱粮尚能应付过去,兵丁能够吃饭喝足,所据郡县也没有出现大灾荒。

    姜述现在非常舒服,夺了青州全境,大户虽被残害不少,但是郡县城池多数保全,百姓没有受到太大骚扰,元气恢复很快。豪门大户就是毒瘤,如今被管亥和太史慈联手除去不少,姜述非但没有心痛,反而为此欣喜不已。

    地方少了世家大族的牵制,用人之时便少了掣肘,官员交接十分顺利,东莱实施的各项政策得以迅速在全州推广。青州百姓在秋收之后,元气已经恢复,被灭大户遗下不少无主耕地,许多百姓反而因此受惠。州、郡、县官府按照姜述命令,在冬季到来之前,救助孤寡,开设义舍,青州全境冻饿丧命者少之又少。百姓就是如此简单,受惠之后皆言姜述好处,姜述在青州声名日隆。

    按照规制,各州主官年前要赴京面圣,汇报本州情况。姜述心中有亏,担心东窗事发,不愿赴京。程立想出一个主意,使人放出流言,谓朝廷欲调姜述入京。这下百姓不答应了,自从黄巾入境以来,青州百姓受祸极轻,姜述治政清明仅是一个方面,以一郡之兵尽复青州全境,这份武功不仅是平头百姓,就是富绅大家也是认同。在这大乱之时,若无文武全才支撑,倘若黄巾军再入青州,谁能应付得了?因此各郡百姓听到传言,陆续上书官府,恳请朝廷留下姜述继任。

    各郡县文书报上来,姜述却坚持不接,程立、贾诩等稍微暗示一下,群县官员心知肚明,径直将文书报往京城。

    洛阳城内却是愁云密布,车骑将军皇甫规统兵十万在西北平定羌人叛乱,卢植等三路兵马与黄巾军相战,打仗不仅要靠兵丁,还得有钱粮支撑,朝廷财政本就不足,如今四路大军每日耗费无数,诸位朝臣为了筹集钱粮焦头烂额。

    掌握在朝廷手中的钱粮将尽,大部分钱粮都为豪族大家控制,朝廷又不能如黄巾军般劫掠,因此日子过得非常凄惨。实在挤不出钱粮,朝臣会同商议,上书灵帝请开内府。灵帝看完群臣奏折,心中怒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