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第三帝国-第18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同时,在得知了德国人的坦克进展之后,科什金还打算进一步扩大炮圈尺寸,塞进更大的坦克炮去,既然德国人的坦克炮都有75毫米了,那干脆自己的坦克,就使用85毫米的坦克炮!

    可是现在,一切都还没影呢,就被伏罗希洛夫元帅这样的手段给夺取了生存的空间!

    不行,绝对不行!

    站在冰冷的厂房里,望着自己面前辛苦的结晶,科什金突然在脑子里冒出了一个主意:“干脆,我们驾驶这辆坦克,从哈尔科夫,一直开动到莫斯科去!”

    如何展现己方的坦克良好的机械性能?当然是进行一次长途跋涉!

    kv坦克,不用说跑上千公里,跑上百公里,就会出现各种机械故障,而他现在的a…32坦克,绝对没问题!

    和历史上相比,哈尔科夫工厂的项目,进展也提前了不少,虽然a…32坦克到t…34还有一定的距离,但是,在最关键的可靠性上,他是有充分的信心的。

    而动力系统上,最关键的就是发动机,为了这款坦克,科什金的助手,莫洛佐夫,研制成功了12缸39升v…2柴油发动机,功率500马力。

    这款优秀的发动机,让a…32坦克炮起来相当快,公路最高时速达到55km/h,同时,还相当省油。

    这款坦克油箱容量460升,车身两边各挂一个容量39升的后备油箱,行程可达540公里。

    德国人的坦克,使用的也是柴油发动机,这简直就是英雄所见略同。

    相比之下,现在的kv坦克,还使用航空汽油发动机呢!

    (历史上,是科京看到了t…34的柴油机不错,才拿来装到了kv坦克上的,现在历史已经提前,科京还没有这个机会。)

    “我亲自参加这场测试,开到莫斯科去,让斯大林同志看看我们的坦克!”科什金下定了决心。

    外面,雪花飞舞。

第三百七十三章 青春和生命() 
现在,a…32坦克,就是科什金的命根子,这款坦克,整体布局,和后世的t…34几乎完全一样。

    和德国人的黑豹坦克异曲同工,这款坦克采用了倾斜装甲,以便达到在相同重量下的更大的防护水平。

    就目前的苏维埃的国内条件来说,超过三十吨,坦克就很难行动自如,一路上,桥梁会限制坦克的通行,总不能前面一直得有工兵架桥才行吧?

    五个大直径的负重轮,使用美国专利的克里斯蒂悬挂,行程长,便于越野的时候起到很好的减震效果。

    车体上面,是铸造的炮塔,这种方式可以减少制造工艺,便于大批量的生产。

    其中最革命性的,当然是使用了柴油发动机,和德国人的黑豹坦克,更是类似,扭矩大,油耗低,行程长。

    现在,这款坦克已经造出来了原型车,却面临夭折的风险,科什金当然不会同意,他的这款坦克,就仿佛是他的孩子一样,他必须要竭尽全力发展这款坦克!

    既然斯大林同志被蒙蔽了眼睛,那现在自己就开到莫斯科去,让斯大林同志看看己方这款坦克的优秀性能!

    科什金下定了决心,而他的助手们,却都很担心。

    “科什金同志,您的肺不好,这样长途跋涉,恐怕对您不利啊。”莫洛佐夫说道:“干脆,还是由我来带队吧!”

    “不,我一定要亲自去。”科什金很固执。

    准备工作,很快就做好了,两辆a…32坦克样车,两辆补给用的汽车,上面还拉着一些零件,毕竟,不知道这辆坦克会不会中途出故障。

    站在炮塔里,科什金穿着厚厚的军大衣,望着前方的白雪皑皑,他下达了命令:“进军,让我们去莫斯科!”

    进军!尾部的柴油发动机,隆隆作响,履带碾压到洁白的原野上,从哈尔科夫,到莫斯科,并不遥远!

    76毫米的炮管高昂,科什金下定了决心,哪怕是自己死,也要将这款坦克入役!

    带着这样的决心,伟大的苏维埃坦克设计师科什金上路了,他为了苏维埃的先进的地面武器,奉献着他的青春和生命。

    而在德国,更新的坦克,已经开始定型了。

    当年,希特勒承诺,年底的时候,在保时捷和亨舍尔公司的坦克之中,选出一种合适的坦克来,结果,还没有等到年底,希特勒没有了。

    就这样,又多给了他们几个月的时间,保时捷公司和亨舍尔公司,都在竭尽全力地开发着新式的战车。

    炮塔自然有克虏伯公司来负责,他们只需要将底盘搞定就行了。

    现在,德意志的工厂,正在全速地开工,包括在捷克的工厂,都在生产黑豹3坦克,只有足够的坦克,才能够让德国组建出足够多的装甲师来。

    但是,现在,黑豹3坦克,已经成为了各国关注的焦点,英国,法国,苏联,肯定都会瞄准黑豹3坦克来设计新的坦克,进行对抗。

    所以,德意志,需要尽快定型新的坦克!

    当希瑞克的专列从东部的战线上行驶回来之后,他第一时间就来到了库马斯多夫陆军的靶场,在这里,两种坦克,都已经进行了广泛的测试。

    没有炮塔的底盘,看起来别有一番风味,其中,一辆坦克底盘上,正有一大堆的技术人员在忙碌着。

    “都是西门子的装置不可靠!”一名技术人员,正在郁闷地说道。

    西门子的不可靠!一年多的时间过去了,他们在不断地改进,改进,传动系统,底盘,都是没问题的,出问题的,就是引擎与机电设计,不断的漏油、过热以及耐用性的问题,让所有人亚历山大。

    比如今天,在进行了一百公里的测试之后,后面的电动机,又过热了,从这里,都可以闻到焦糊的味道。

    如果不是及时终止实验,那再跑下去,电动机肯定得烧毁!

    这样不断地修改下去,什么时候是个头?

    “超脱时代的先进技术,可能会意味着客观条件无法达到。”就在这时,身边传来了一个声音:“保时捷博士,您的想法很超前,可惜,我们现在的技术基础太差。”

    发牢骚的,就是保时捷博士,他听着这个声音很熟悉,扭过头来,就看到了希瑞克。

    “伟大的元首。”保时捷过来说道:“现在,我不得不承认,您是有前瞻性的,但是,我是不会放弃我的技术路线的。”

    保时捷博士,一直就对电动驱动念念不忘,而现在,他是一个固执的技术狂人。

    “可惜,帝国已经没有时间了。”希瑞克说道:“现在,我们不得不做出裁定,亨舍尔公司的底盘,已经能够满足我们的需要了。”

    相比这边的不断维修,那边的亨舍尔公司的底盘,在不断的测试修改之后,已经完全成熟了。

    当初,在希瑞克的强烈反对之下,如果亨舍尔公司想要竞标,就必须要修改负重轮了,于是,八对交错负重轮,变成了和保时捷公司一样的六对大负重轮,虽然让越野时候的平稳性降低了,但是,至少赢得了希瑞克的赞赏。

    而且,维修起来,的确是方便了。

    “经过我们这些天来的测试,亨舍尔公司的这款底盘,很少出现机械故障,可以稳定越野几百公里。”在希瑞克的一旁,陆军武器处的克尼伯坎普说道。

    希瑞克点点头,历史上,就是亨舍尔公司获胜的,当时的虎式,主要的问题就是发动机过热,现在,换装了柴油发动机,也不再有当初的这种问题了。

    一切,都已经成熟了,新的45吨级的底盘,会成为德意志的王牌!

    “不过,关于坦克炮的选取,从成本的角度上来考虑,我们有一个提议。”克尼伯坎普说道。

    一直以来,希瑞克都是正确的,说一是一,而现在,克尼伯坎普有提议,也是小心翼翼。

    “什么提议?”希瑞克问道。

    “现在,克虏伯公司在开发炮塔,采用的是88毫米的kk36l/56坦克炮,这是克虏伯公司在原来的88毫米高射炮的基础上发展过来的,经过比较,和我们现有的75毫米长管坦克炮,有相同的穿甲性能。”

第三百七十四章 向成本妥协() 
坦克炮,不仅仅取决于口径,还取决于炮管的长度,要知道,长度越长,那火药气体在炮筒内的作用时间就越长,那炮弹就有更高的初速度。

    所以,现在的黑豹3的75毫米长管坦克炮,和即将出现的虎式坦克的88毫米坦克炮,威力几乎是相同的。

    听到这话,希瑞克还以为克尼伯坎普是要建议干脆上75毫米坦克炮,不用改88毫米坦克炮,以便统一口径呢,没有想到,他的提议,却是反过来的。

    “所以,我们建议,现在我们生产的黑豹3坦克,也可以换装这款88毫米坦克炮。”克尼伯坎普说道。

    听得希瑞克一愣:“为何?”

    “成本和产量啊。”克尼伯坎普说道:“长管75毫米坦克炮,制造起来相当复杂,废品率也高,而短管的88毫米坦克炮,制造起来就很容易了,通过统计,现在一根75毫米坦克炮的成本,相当于两根88毫米坦克炮。”

    瞬间,希瑞克明白了什么。

    自己毕竟不是万能的,各方面都很熟悉,而在这个小小的地方,自己犯了个错误。

    在二战前,很多坦克都是个小炮管,而在二战中期,各个坦克,都扛上了大炮。

    有的是短而粗,比如kv…2,采用了152毫米的榴弹炮,绝对是一个异类。

    而德国的坦克,很多都是长。比如现在的75毫米坦克炮。

    加长的设计,是有优势的,比如弹道平直,打起来精度相当高,而付出的代价,则是成本。

    坦克炮,是高压炮,膛压高,寿命短,同时,必须要绝对的结实才行,只有强度最高的钢材,才能够用来制造坦克炮。

    想要将坦克炮变长,是很难的,加工难度大。

    而现在,德意志黑豹坦克的产量,就卡在了炮管上,克虏伯公司是加班加点,也无法满足需求,有的公司生产出来了底盘,就差个炮管了,无法出厂。

    所以,当88毫米坦克炮研究成功之后,不妨干脆都使用88毫米坦克炮!这就是克尼伯坎普的建议。

    以前的坦克,还用原来的,以后的,就改成88毫米。

    坦克炮管的长度,是用倍径来表示的,多少倍径,就代表长度是口径的多少倍。

    先在75毫米长管坦克炮,已经高达70倍径,而现在的88毫米坦克炮,才56倍径。而在后世,可以看到,坦克炮55倍径,就已经是极限了,几乎没有比这个更长的,一般都是40多的倍径。

    克尼伯坎普一边说,一边用目光望着希瑞克,希望从希瑞克的眼睛里面得到肯定的答复。

    果然,希瑞克点点头:“这个提议是有必要的,要进行详细的对比论证,如果方案可行的话,我个人没有意见。”

    德国,喜欢搞长倍径,后来的虎王,88毫米炮就加到了71倍径,而现在,手下的工程师们能够从成本和产量的角度上去考虑,已经让希瑞克很满意了。

    他想了想,继续说道:“同时,还可以进行下一代的预研,比如口径100毫米的坦克炮。”

    如果按照历史上的老路,到了后期,虎式坦克炮不够用的情况下,又该搞增加倍径了,不如从现在开始,就预研更大口径的坦克炮。

    坦克炮的口径,不是越大越好,毕竟不像是军舰那样,有足够的空间安装自动装弹机,如果口径太大,比如超过120毫米,对装弹手来说,绝对是个体力活。

    同时,口径大了,坦克内部容纳的炮弹个数也就少了,对持续作战不利。

    “是的。”克尼伯坎普答道,对这名元首,他是相当敬佩的,虽然他总是路线正确的那一个,但是,也能够听进去其他人的意见,这是难能可贵的。

    拍板了底盘和坦克炮的事,希瑞克没有时间去克虏伯公司转悠一圈了,一个紧急情报,让他不得不返回了柏林。

    “我们的情报系统,已经得到了确切情报,两三天内,英国人的海军,即将进行一次远航。”回到了柏林的元首府,莱因哈特向希瑞克说道。

    海军要活动,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必须要进行提前准备。

    比如,各种食物,罐头,面粉,淡水等等,都需要运输到码头上,装上船,燃料也要装上,而海军的官兵,要从陆地上,跟自己的爱人离别,提高警戒等级,随时准备出发,这些,都是有端倪的。

    所以,哪怕是没有搞到高级人员的情报,仅仅凭借这些蛛丝马迹,也可以推断出英国海军的活动来。

    而现在,波兰的战斗,刚刚结束,本来,希瑞克是打算先修整几个月,再积攒一些实力,才发动预定的袭击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