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第三帝国-第20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美国!

    每一次的战争,都会带来大量的移民高峰,一战后,很多德国人移民到了美国,他们的心中,是带着一战的耻辱的。

    一直到希特勒上台,德国逐渐强大,其中的一部分移民,重新返回了德国,比如,热爱飞行的瑞克,和自己的爱人,就返回了德国,他已经成长为德意志海军舰载机的优秀飞行员。

    还有一部分人,没有回国,但是,他们的心中,是惦记着祖国的。

    在历史上,年之后,回归帝国的德意志人,就大大地增加。

    不过在历史上,这也是伴随着移民潮的,大量的犹太人,离开了德国,前往美国。

    但是现在,情况又有所不同,在希瑞克的建议下,德国以纯粹的雅利安人为精神寄托,并没有胡乱地屠杀犹太人,只要对帝国有贡献,就可以继续工作,甚至被授予雅利安人的称号,这的确笼络了一大批的犹太精英,继续留在了德国。

    而那些依旧留在美国的一战后的移民,大多数都是支持现在的第三帝国的!

    这就形成了一股浪潮,而现在,在国会,这股浪潮,成功地掀起了大浪!

    英国人,想要租借美国的军舰?没门!

    国会里面的争论,在激烈地进行着,整整一个白天,就这样过去了,当晚上的时候,出席了国会会议的国务卿科德尔…赫尔,带着一脸的疲惫,返回了白宫。

    “看来,不是很顺利啊。”坐在轮椅上,抽着大雪茄的罗斯福,向着赫尔说道。

    赫尔和罗斯福,已经是老搭档了,当年,罗斯福刚刚上台,就选择了赫尔做助手,当时的情况是相当严峻的,美国正在经历着经济危机。

    赫尔赴任之后,全力支持罗斯福推行的“新政”,以便使世界经济危机在美国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

    罗斯福则借助他执行外交政策,以平息一部分垄断资本家对“新政”改革的批评和不满。两人亲密合作,罗斯福连任四届,而赫尔也成为美国历史上在任时间最长的国务卿,更是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

    现在,赫尔是罗斯福最重要的幕僚之一,他的脸上的表情,就说明了一切。

    想要租借军舰给英国,恐怕是办不到了。

    “英国人真会想这种烂主意,居然去空袭利比亚的石油基地,这简直是要让欧洲彻底爆发大战的节奏。”陆军总参谋长乔治…马歇尔说道。

    现在,美国还没有成立国防部,陆军的总参谋长,就已经是陆军中军衔最高的人了,马歇尔的目光中,透着担忧。

    欧洲,再次不平静起来了!

    德国和英国直接动手,这就意味着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而英国简直就是火上浇油,居然去空袭利比亚!

    历史上,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美国没有马上参战。国内有人主张全力避免战争,有入主张积极参战。

    马歇尔将军认为,无论愿意与否,美国必然要卷入战争。而他作为陆军参谋长,积极备战更是责无旁贷。他支持罗斯福总统的援英战略。他认为英国人是在为美国赢得准备时间。

    而现在,马歇尔也是这样的想法,问题是,他这样的想法,是需要有人支持的。

    美国,不是他们几个说了算的,那些国会里面的议员,都是各个垄断财团的代表,他们才是真正影响美国的人!

    空袭利比亚,把意大利也给拉进来了,同时,还让美国吃了一个瘪亏,现在,还让美国支援英**舰?国会那边都吵翻天了!

    现在的美国,处境很难,不论怎么做,都会损坏掉一部分人的利益。

    美国总统,看起来至高无上,其实,美国总统,只是美国资本家的一个代言人而已!

    美国总统,不能为所欲为,尤其是,不能损坏太多的资本家的利益!对美国人来说,总统是他们选举出来的,其实是垄断资本家们选出来的。

    美国总统,首先要代表垄断资本家的利益,如果不是这样的话,那美国总统的下场,也会很惨,能容忍,就容忍一下,熬到总统大选,再换个新的总统就行了。

    如果不能容忍的话,那也简单,直接干掉就行了,美国历时上,被刺杀的总统也不止一个。

    尤其是现在,美国的大选,也很快就要来临了,而罗斯福,能不能竞选成功,必须要看他的各种政治态度了。

    历时上,很多人都认为,是由于二战的原因,才让罗斯福连任四届的,最后一届还死在任上,其实,和二战根本就没有关系。

    最重要的,是脸皮要厚!

    当初美国刚刚建立,开国领袖华盛顿任了两届,就下来了,再也不肯竞选总统,于是,美国就流传下来一个传统,就是总统只带两轮,之后功成身退。

    但是,这只是一个传统,并没有写到宪法中去!

    从华盛顿之后,美国总统脸皮都不够厚,干两届,就下来了,只有罗斯福不同。

    当年罗斯福刚刚上任的时候,迎来的是一个烂摊子,美国的经济眼看就要崩溃了,结果,罗斯福成功地把美国拉回来了。

    罗斯福在第一任期内的政绩斐然,而且使民主党在美国人心目中成了一个“改革”的党,罗斯福成了一位“改革”的旗手。

    于是,在一片赞扬声中,民主党和罗斯福迎来了年大选。罗斯福的得票率为百分之九十八,仅次于华盛顿和门罗,成为以最高选举人票当选的总统之一。

    下一届的总统大选,是在年的,虽然战争乌云密布,美国还没有加入进来,这种时候,罗斯福厚着脸皮站了出来,在一片哗然之中,继续参加总统竞选。

    结果,得票率百分之五十五,再次竞选成功。

    可见,虽然是成功了,也只是勉强的,没有第二次那么的耀眼。

    而最后一次,罗斯福的得票率,才百分之五十三,可见虽然罗斯福领导美国,打赢了二战,他却并不是完全赢得美国人信任的。

    而现在,罗斯福想要竞选下一任的总统,就必须要处理好现在的问题!  (。)

第四百三十章 拖字法宝() 
“马歇尔,你觉得,我们该怎么做?”罗斯福向自己的幕僚问到。

    “现在,德国已经太强大了,历史已经证明,只要一个国家没有被彻底击垮,二十年后,就会变得无比强大,现在的德国就是这样,而一个强大的德国,并不符合我们的利益。”

    马歇尔是从军事角度上看的,欧洲混乱不堪,对新大陆来说,是有好处的,那些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没落,美国才能兴起。

    德国,必须要强大一些,不能太弱鸡了,但是现在,情况却在向失控的边缘滑落,德国太强大了,现在有横扫欧洲的趋势了,这不能不让他担忧。

    “从军事的角度上来看,我们应该支持英国,让英国和德国在战争中相互消耗,对我们才是最有利的。”马歇尔说道。

    现在的马歇尔,只从军事的角度上分析,借给英国一些军舰,都是可以的。

    但是,放到罗斯福这里,就不能只从军事角度上分析了。

    “如果我们借给英**舰,就会惹恼国内的那些巨头们,以及很多的德裔。”赫尔考虑得更周全,今天在国会里,他都已经看清楚了,很多的大家族,都是希望和德国继续合作的,这也是美国现阶段的潮流。

    “而且,我们的中立法案,也束缚着我们。”

    美国现在的潮流,就是孤立主义,其实,这种思潮,最初是从华盛顿开始的。

    华盛顿在总统任满后发表了告别词,其中有一段话。

    “要将美国建成自由进步的伟大国家,最为重要的是应该排除对某些个别国家抱永久且根深蒂固的反感,而对另一些国家则又有感情上的依附;不要与任何外国建立永久的联盟;美国独处一方,远离他国,这种地理位置允许并促使美国能推行一条独特的外交路线,使好战国家不能从美国获得好处,也不敢轻易冒险向美国挑衅。”

    美国置身事外,冷眼看欧洲就行了。

    在整个三十年代,美国的孤立主义一直都是在抬头的,而美国为了自身的一些政治,主要是对拉美的策略,提出了中立法案,就是在罗斯福手里搞出来的。

    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外国之间,发生战争或战争在进行之中,总统应宣布此项事实,然后,凡以军械、军火或战备,自美国之任何地方或其属地之任何地方输出而运至该交战国,或运至任何交战国所利用之任何中立国港口者,均为违法。

    英国,已经向德国宣战,就处于战争状态了,这种时候,美国根本就不能卖军舰给英国,更不用提借给英**舰。

    这些年,英国的经济实力急剧衰弱,他们自己都造不起新的军舰,用的大多都是一战的老舰,要让他们购买美国的军舰,也购买不起,他们只能借。

    一支雪茄,已经被罗斯福抽完了,他将雪茄戳在烟灰缸里面熄灭,重新恢复了那个睿智的形象:“看来,我们暂时是无法帮助到英国了。”

    罗斯福现在,最要紧的,当然是给自己的下一次竞选造势,他不能因为英国,而让自己的竞选失败,他也只有竞选成功,才能够继续帮助到英国!

    “那会让德国趁机坐大的。”马歇尔不由得说道。

    “英国,法国,可不是那么好征服的。”罗斯福说道:“英法在欧洲战争中,可从来都没有失败过。”

    “同时,现在,我们虽然无法直接提供帮助,不过,如果在我们的军队中,有以自愿的方式过去的,我们也不加以阻拦。”罗斯福继续说道。

    罗斯福的意思,很明显了,海军方面,军舰肯定不会自愿,那不是一个人就能开动的,而陆军航空队中,如果有人愿意的话,可以过去啊,如果能开动战机的话,哪怕带着战机回去,己方也可以默认。

    反正英国是岛国,只要航空兵够强大,就能阻止住德国的入侵,毕竟,德国海军才刚刚开始发展,还很弱小,跨海登陆英国是不可能的,英国没有亡国的风险。

    等到双方再打打,消耗一下,罗斯福也竞选了下一任的总统,到时候再大规模地支持英国也没事。

    作为一名政治家,必须要有耐心,不管在哪一个国家,当暂时无法解决问题的时候,拖都是一个法宝。

    罗斯福在这个时候,还没有完全地重视起来,毕竟,德国人炸完了英国的海军之后,一直都没有动弹,倒是英国人,相当蛮横地开始了轰炸,而且在向法国不断增兵。

    此时的罗斯福还没有想到,德国人一旦动手,速度将会多快。

    旧大陆的事,先放放,自己竞选总统才是最重要的,那些德裔,那些大的资本家,不能得罪啊!

    罗斯福并不是判断出错,只是德国人的战斗力太逆天了,一战的时候,双方在法国打了那么久的,结果到二战,法国很快就灭亡了。

    现在,美国国内,哪怕就是现在的马歇尔,也绝对不会想到法国会迅速败亡,等到法国和德国战争进行到后期的时候,美国再参战也不算晚。

    美国在这方面,已经严重落伍了,他们更不知道,德国早就开始在全球布局了。

    田纳西州,橡树岭。

    在美国,有纽约,曼哈顿这样的大城市,也有大片的宁静而广阔的原野,牛仔们过着悠闲自在的田园生活。

    橡树岭,就是一片宁静祥和的地区。

    橡树岭得名于长公里、宽公里的黑橡树岭山谷,这里几乎就是与世隔绝一样,山谷之中,只有几百户,彼此之间都相当熟悉。

    所以,当今天早晨,住在自家小楼里面的老詹姆斯,从院落里走出来的时候,看到了自己的邻居,那个空了两年的房子,今天居然有了响动的时候,他就非常惊讶,向着邻居走去。

    “您好,我是您的邻居。”老詹姆斯说道,他看到了对面的人,外貌上带着明显的德裔的特征。

    “我是新搬来的,我叫托尼。”对方说着,伸出了手来:“以后,我们就是邻居了”。  (。)

第四百三十一章 墨索里尼来访() 
托尼已经四十多岁了,虽然是白人,身体上的皮肤,却都带着古铜色,显然是经常从事体力劳动的结果。

    从档案上,看不到托尼的任何疑点,托尼是美籍德裔,出生就是在美国,只是现在进行了一次搬迁而已,工作调动,这是很常见的。

    托尼是环境爱护组织,经过他的申请,他终于来到了这里的山谷,他的任务就是巡山,保护这里的森林,这个职务,托尼也很喜欢。

    “以后,我们就是邻居了。”老詹姆斯对身边的人,也相当的喜欢,和胃口。

    邻居们对托尼都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