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第三帝国-第24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是一个跨时代的发现!

    “元首,要回家吗?”护卫格拉夫向希瑞克问道。

    “不,去gema公司。”希瑞克说道。

    他已经迫不及待了。

    在二战中,诞生了很多种科技,比以往一百年的还多,可以说,战争就是一场催化剂。

    在车上,希瑞克就在不断地喜悦之中了,从此将打开微电子技术的大门。

    这意味着什么?己方的那些精确制导武器,可以进一步地优化,成本降低,己方的雷达,可以更加小巧,探测距离更远,精度更高,甚至满足炮射雷达引导的需求!

    己方的无线电报机,也将更轻巧,也更容易实现己方的跳频加密技术。

    历史上,一直到1947年12月,美国贝尔实验室才成功研制出一种点接触型的锗晶体管。但是其实,半导体的研制,早就开始了。

    在20世纪最初的10年,通信系统已开始应用半导体材料。比如矿石收音机,就采用半导体材料进行检波。

    而至于晶体管的发明,最早可以追溯到1929年,当时工程师利莲费尔德就已经取得一种晶体管的专利。

    但是,限于当时的技术水平,制造这种器件的材料达不到足够的纯度,而使这种晶体管无法制造出来。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不少实验室在有关硅和锗材料的制造和理论研究方面,也取得了不少成绩,这就为晶体管的发明奠定了基础。

    可以说,这些技术,都已经有了铺垫,只是需要用更多的财力物力人力,集中进行攻关。

    其他的国家,或许还没有意识到晶体管带来的巨大意义,但是希瑞克是清楚的,在后世,没有微电子,寸步难行。

    而且,希瑞克工科出身,对电子线路当然相当清楚,对晶体管中最常见的pn结,那也是相当熟知。

    唯一需要的,就是利用这个时代的工业技术,将它做出来!

    “嘎吱,”车停了下来。gema公司,已经到了。

    这本来只是一个小公司而已,但是,在希瑞克的支持下,公司的规模,已经扩展了上百倍,现在的gema公司,是德国最重要的雷达研制和生产公司,也是保密部门。

    比如,在大门口,就有盖世太保来守护。

    希瑞克的车子,直接停到了大楼前,这是公司的研究所,此时,刚刚得到了消息的hollmann博士,三步并做两步地跑了出去。

    他的文件,是三天前送上去的,他这种后方科研机构的文件,要排在军队的情报的后面,所以,等了几天,才被汇报上去。

    当得知希瑞克来了的时候,他就无比的兴奋,看着希瑞克下车,他已经掩饰不住自己的激动:“伟大的元首,您真是个天才,我们按照您的设想,成功地制造了新的电子元件,这是一个伟大的发明!”

    采用不同的掺杂工艺,通过扩散作用,将p型半导体与n型半导体制作在同一块半导体基片上,在它们的交界面就形成空间电荷区称为pn结。

    pn结具有单向导电性,是电子技术中许多器件所利用的特性,例如半导体二极管、双极性晶体管的物质基础。

    此时的hollmann博士,喋喋不休地向着希瑞克诉说着:“我们按照您的设计方案,进行了很多次的尝试,最初都失败了,我们意识到了是自己的半导体材料的纯度不够,我们采用了新的真空冶炼设备,终于可以提纯足够高的锗,然后,实现了这个伟大的发明!”

    半导体,最重要的就是材料的纯度,只有在真空中冶炼,才能够提纯。

    这当然离不开高额的投资,否则,没有一个科研所有这种实力。

    希瑞克点点头:“锗晶体管可以进行工业化生产,不断地提高技术,就可以降低成本,同时,硅半导体的晶体管,也要进行研制。”

    现在,成本很高,但是希瑞克相信,很快就会降下来了,只要听说过摩尔定律,就知道电子产品的更新换代的速度了。

    半导体材料有数种,但是适合做晶体管的,却只有两种,尤其是硅,集成电路,完全就是在硅片上做的。

    “我们经过了研究,如果雷达大量采用晶体管的话,可靠性会提高一百倍左右。” hollmann博士将一个制好的晶体管,拿给希瑞克看,摆在手里,和花生豆差不多大小。

    没有灯丝,没有栅极什么的,任何震动都不会影响到这种电子元件的工作,它的可靠性相当高。

    (又犯错了,唠叨了一章,作为物理老师,真的很佩服晶体管的大门,现在大家用手机看书,都得感谢当初的晶体管之父啊!)

第四百九十六章 挽救英国的方案() 
战争,是科技的催化剂,在希瑞克的穿越下,更加重视科技的发展,他知道这对战争的进程有多大的推动作用。

    而且,德国已经有了充足的资金,可以进行各方面的研制,尤其是和武器研发相关的,就更是不遗余力了。

    就在希瑞克深夜参观gema工厂,为晶体管的出现而表彰大批的科研人员的时候,在海峡的另一端,同样是无眠的。

    坏消息,一个接一个。

    第一次,还可以说是猝不及防,是德国人偷袭,而现在呢?

    先是在夜间,在双方夜战之中,被揍了好几艘,接着,是白天,追上了德国人的军舰,结果,十几艘军舰围殴人家一艘,都没有把对方干趴下,相反,对方的主力赶到之后,将自己的舰队主力给击毁了。

    当斯卡帕湾被偷袭之后,英国主力舰队元气大伤,这次出击的,都是从各个殖民地调动过来的,好容易凑齐了,可以和德国人发起一场像样的海战了,解决却是那样的凄惨。

    随着一艘艘军舰被摧毁,可以说,英国海军想要维护海上霸权,已经不可能了。

    “都是德国人的阴谋,他们居然挑动美国人民的情绪,否则,我们本来是可以从美国获得一些军舰的。”殖民事务大臣艾登说道。

    现在,英国本土即使是勒紧裤腰带,赶紧造军舰,也来不及了,一艘军舰的建造,是要耗费很长的时间的,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从美国租借。

    现在,还能怪谁?都怪德国人太狡猾,不断地煽动美国人民的情绪,反对支援英国。

    英国的道路,该怎么走?

    丘吉尔依旧抽着他的雪茄,坐在一个椅子上,腿翘着,此时他的脸色很难看。

    “相比海上问题,我们现在,还是得关注一下陆地,我们的远征军的主力,即将被德国人合围,各位,那里是我们的精锐部队,绝对不容有失。”帝国参谋总长阿奇博尔德…蒙哥马利…马森伯德,此时脸上忧心忡忡。

    德国装甲部队的突击,让所有人都无比惊讶,一战时候的施里芬计划失败了,败在了装备上,而现在,眼看德国就要成功了,他们的装备,带给他们巨大的优势!

    就在十几分钟之前,丘吉尔和法国总理雷诺打过电话,那边,雷诺的语气是相当的颓废的。

    他向丘吉尔说道:“我们这一仗,恐怕是要失败了!”

    当放下电话之后,丘吉尔什么都没有说,看着眼前的一众幕僚门议论纷纷,却是谁都拿不出一个有建设新的意见来。

    大英帝国,已经风雨飘摇了,而丘吉尔,一定要挽救现在的局势!

    “我们不能再等了,既然法国坚持不住,我们必须要将我们的部队,从法国撤回来!”就在这时,丘吉尔突然放下了自己的雪茄,向着眼前的人说道。

    撤回来!

    这是挽救英国的最后方案了。

    现在,就是用屁股想,都能知道,在德国犀利的装甲部队的进攻面前,己方是没有任何胜算的,既然这样,那就不如都撤出来。

    不仅仅是己方的军队,还有法**队,他们肯定也会跟着一起撤过来,到了英国,这就为英国今后的反攻,奠定了基础。

    同时,撤出来之后,法国的灭亡,也是必然的了,在这种情况下,英国海军又可以扩充实力了,那就是,收编法国海军!

    现在,德国在法国主要是陆地上的战斗,海上主要是在打英国,可以想象,德国人想要通过封锁海上,来困死英国。

    而英国想要摆脱这种困境,只有现在的办法了。

    英国舰队主力荡然无存,但是法国舰队还在啊!

    一战结束之后,法国舰队也基本上打残了,不过,随着二十年的发展,法国海军,已经发展成为了世界第四海军的水平了,他们有大量的战舰。

    只是,法国海军的主力军舰都是部署在南部的,他们的假想敌是意大利。

    如果将法国海军的战舰补充过来,那英国海军,将重新拥有和德国人争夺海上霸权的能力!

    困境之中,丘吉尔是绝对不会坐以待毙的,他一定要挽救帝国!

    “给我准备一架飞机,我要去巴黎。”丘吉尔说道。

    这种明目张胆地向法国要他们的海军,当然要诚恳一些,丘吉尔必须要亲自前去,和雷诺总理商议,将法国舰队主力,都开动到大不列颠来,只要到了己方的港口,那就容易了。

    丘吉尔只能亲自走一趟。

    当他站起来的时候,眉头一皱,胯下传来的一种腾腾的感觉,让他的额头上立刻就冒出了汗水来。

    怎么回事?

    丘吉尔已经隐隐地感觉到,自己的身体出了状况,但是现在,他不能倒,如果他倒下了,那帝国也就完蛋了。

    “首相,怎么了?”旁边的人问道。

    “没事,坐时间长了,抽筋了。”丘吉尔尽量让自己表现得轻松一些:“立刻去巴黎!”

    自己的这次行动,关系着英国的未来!法国既然已经守不住了,干脆就扔掉好了,让法国的军队,和英国的军队,都退到英国来,这样,己方就还有希望!

    如果这些军队,被德国全歼了,可以说,英国的希望也就渺茫了。

    丘吉尔继续抽了两口雪茄,走到了门口,他扭头,看着会议室的正上方,那悬挂着的米字旗,顿时,所有的信心,就再次回到了他的心里。

    我们还没有失败!我们也不会失败!

    现在,只是权宜之计,英国想要获得胜利,就必须要将美国拉进来,等忙完了这些事,自己就要去一趟美国,和罗斯福会晤,英国必须要获得美国的支援才行!

    迈着坚定的步伐,丘吉尔走了出去。

    半个小时后,在伦敦附近的机场里,一架客机,从机场上起飞,飞向了黑暗中。

    虽然一般来说,夜间都是安全的,英国皇家空军还是出动了四架战斗机,为这架客机护航,飞过英吉利海峡,向着巴黎的方向而去。

第四百九十七章 意大利宣战() 
〃???v?'h?f?????ry??0=5?&?h7??y'??:?t?s???4|be??首都,罗马。r

    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墨索里尼看着眼前的来人。r

    美国大使菲利普斯,法国大使蓬塞。r

    “尊敬的党魁,请允许我代表我们的总统,向您表示诚挚的问候。”菲利普斯向墨索里尼说道。r

    虽然罗斯福无法直接向英国提供支援了,但是,罗斯福依旧在尽自己的努力,希望可以挽救欧洲的局势,现在的菲利普斯,就是来给当调解人的。r

    仅仅在前几天,当罗斯福给希瑞克公开信的时候,被希瑞克公开地羞辱了一番,而同样被指责为独裁者的墨索里尼,也公开地表示了对罗斯福的愤怒。r

    没有希瑞克那样的调侃,墨索里尼也希望自己幽默一些,于是,在他的嘴里,罗斯福成了扩散性或蠕变性的麻痹症患者。r

    对骂刚刚结束没几天,罗斯福就来示好了。r

    “罗斯福先生,有什么请求?”墨索里尼说道。r

    虽然他心里清楚,但是现在想想那个神经病居然来求自己,也是一件赏心悦目的事。r

    “我们总统,希望贵方可以保持中立,不卷入对法国的战争,这样,可以适当给与贵方补偿。”菲利普斯说道。r

    现在在北方,德国眼看就要将法国主力给消灭了,在这种情况下,加入了轴心国的意大利,会怎么选择?r

    想想意大利这几年的作为,入侵埃塞俄比亚,参与西班牙内战,入侵阿尔及利亚,墨索里尼领导下的意大利,绝对也是好战的。r

    其实私底下,墨索里尼早就答应德国一起进攻法国了,但是,意大利很聪明,直接挑衅欧洲第一的陆军强国,是有很大的危险的,所以,虽然答应了,却一直都没有动手。r

    一直到现在,墨索里尼再不动手,就不符合他的性格了。r

    随着法国主力在北方被围,德国已经奠定了决定性的优势,这种情况下,意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