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第三帝国-第5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在前几年,瓦尔特先后担任柏林爱乐乐团、莱比锡布商大厦管弦乐团等著名乐团的指挥,但屡受希姆莱干扰、不得不中止与乐团的合约。去年,瓦尔特被迫离开德国,前往奥地利谋生。

    历史上,瓦尔特在维也纳居住了四年。但很快,奥地利也被纳粹占领,瓦尔特居无定所,于是陆续逃亡法国、美国,最后在1946年正式加入美国籍。

    一个音乐家而已,不用担心会对工人党政府有什么不利,同时,又是笼络那些犹太科学家的最好的机会!希瑞克知道,虽然自己已经在希特勒面前提出来过,但是,对于希姆莱那个家伙来说,肯定是不愿意按照自己的方针来办的。

    所以,还得希瑞克插手。

    作为党内的二号人物,虽然不分管这里,该插手的时候,也得插手!

    听到了希瑞克的话,顿时,富特文格勒心中一阵感动!

    作为希特勒最信任的手下,希瑞克的发言很重要!音乐无国界,无种族,这句话说得太对了!

    当你醉心于音乐的时候,就会忘记一切!自己的犹太人的身份,又算得了什么!

    现在,欧洲反犹,主要就是因为那些犹太资本家们,金融家们,太可恶了!他们都是吸血鬼,惩罚他们,连富特文格勒都觉得过瘾,但是,把这种惩罚,扩大到所有的犹太人身上,就不合适了。

    现在,希瑞克是向着他们的!

    “听说瓦尔特先生已经去了维也纳,如果他愿意回来的话,我非常欢迎,我以我的人格担保,他不会受到任何的迫害,只要有我在,就没有人能向他伸手!”

    “好的,希瑞克将军,我会将您的话,转达给瓦尔特的。”富特文格勒说道。

    当初,瓦尔特离开柏林,就是受到了富特文格勒的帮助的,现在,希瑞克将军的表态,让富特文格勒相当激动,他也希望和几年一样,柏林的音乐界里人才济济。

    “可惜,不知道克伦佩勒在哪里,我对他也相当敬仰。”希瑞克说道:“真希望他还在柏林国家歌剧院。”

    克伦佩勒比瓦尔特小九岁,同样是犹太音乐家,同样是少年成名,同样是受马勒推荐,他在21岁的时候就成为布拉格德意志歌剧院的常任指挥。

    而在几年前,克伦佩勒的人生第一次达到巅峰:担任柏林国家歌剧院的常任指挥与音乐总监。可惜,在希姆莱的压力下,克伦佩勒与歌剧院解约。历史上克伦佩勒历尽艰辛,经瑞士逃往美国。

    而现在,暂时没有他的任何消息。

    这两个人,就是犹太音乐家的代表,只要将这两个人安顿好了,其他的犹太科学家们,就应该会重新树立信心!

    听到希瑞克的话,富特文格勒内心更是激动:“希瑞克将军,如果您能够让他继续留在柏林国家歌剧院的话,我想,他一定会回来的。”

    “我以我的荣誉担保,只要他能回来,一定还是柏林国家歌剧院的指挥。”希瑞克说道。

第一百一十七章 新的冲锋枪(加更7)() 
兴致冲冲的富特文格勒走了,希瑞克对这次交流很满意,请富特文格勒来谱曲,只是捎带的,重点就是将这些聪明的头脑,继续留在德国!

    这件事,需要暂时告一段落了,而与其他科学家的接触,需要在以后逐渐展开。

    至于现在,希瑞克最重要的事,还是第一装甲师的装备!

    坦克已经配备齐全了,还有装甲车,以及冲锋枪呢!

    所以,在正式就职武装党卫军司令之后,希瑞克在军营里呆了不到一个月,就带着几名手下,向着厄尔玛兵工厂而去。

    这里位于德国重要的鲁尔工业区,到处都是各种工厂,是德意志的战争机器开动的前提。

    厄尔玛工厂,又叫做埃尔富特机器制造厂,就在希瑞克到达装甲师的第一天,就已经将命令发给了这家工厂,要求他们制造一款新式的冲锋枪。

    而在接到了希瑞克的命令之后,仅仅不到一个月,他们就拿出了样枪,速度相当快!

    坐在汽车里,想着厄尔玛公司的报告,希瑞克就在心里清楚,这一切,也归功于另一个人的功劳啊。

    海因里希…福尔默,德意志的枪械大师,早在1912年,年仅24岁的福尔默就创办了福尔默公司,致力于枪械研究。

    10年后,他对一战中使用的mp18冲锋枪加以改进,在木质前托上增加了垂直握把,并提高了便携性和动作可靠性,改进后的枪被称为mp25。

    这种枪支得到了德国军方的拨款,一直改进到mp30,结果,因为没有枪管套而未通过武器装备检验部门的验收。

    结果,到了1930年起军方终止了赞助。而福尔默公司在研制改进型冲锋枪的同时,还与军方签订了数量庞大的枪口罩的生产合同。结果,成千上万的枪口罩便没有了销路,造成了积压,资金不能回笼,公司面临破产。

    在这种情况下,厄尔玛公司于1931年10月决定低价收购福尔默公司的全部销售权,本来以为只能卖到国外去,没想到这种冲锋枪,居然再次迎来了转机!

    “希瑞克将军,非常欢迎您的到来。”公司总裁贝特霍尔德…盖佩尔热情地向希瑞克说道。这位工人党的二号人物,现在在德国已经是家喻户晓。

    “听说我们的冲锋枪,已经推出了样枪?”希瑞克向特霍尔德说道。

    “是的,请这边来。”贝特霍尔德说道。

    在公司的后面,就是靶场,此时,这里已经准备好了一把乌黑的冲锋枪!

    和希瑞克预想中的一样,这款枪,就和历史上的mp36很相似了,只是早一年被制造出来而已!

    “按照部队的要求,需要是紧凑的冲锋枪,可以在装甲车内使用,也必须要有足够的火力,所以,我们研制了这款冲锋枪。”跟在贝特霍尔德一旁的胡戈…施迈瑟说道,此时,他已经是兵工厂里的主要设计师了。

    “这是在我们原有的emp冲锋枪上进行的改进,将木质固定枪托改为折叠式枪托;安装小握把以加强射击稳定性;在枪管下方增加钩形导轨,以防止在车内射击时枪向后滑。”

    “同时,为了减轻枪的质量,我们在在钢制机匣上冲压了一些纵向槽;在进弹口的外侧增加了大的圆形切口;下机匣由较轻的巴克利特塑料制成;取消了不必要的单、连发快慢机;原来位于进弹口后方的杆式弹匣扣改成了按钮式,并移到了机匣左侧。”胡戈向希瑞克介绍道。

    希瑞克端起这把冲锋枪来,很自然地,左手握着弹匣上端,右手握着小握把,拉动枪机,瞄准了前面的靶子。

    “突突突。”清脆的枪声传来,随着枪声,9毫米的子弹弹头从枪**出,飞向前面的靶子,与此同时,右侧的抛弹口,一枚枚打过的子弹壳,飞了出来!

    这个场面,真的是太震撼了!

    由于使用的是手枪弹,冲锋枪的后坐力很小,希瑞克没有使用枪托,也可以轻松地完成射击的动作。

    其他的人,顿时对希瑞克羡慕得五体投地,这把冲锋枪,只在工厂内部存在,一般的外人,还不知道如何操作呢,而希瑞克将军,就已经可以轻松地操控了!

    而且,刚刚射出的子弹,有五发上靶标!准头不错!

    贝特霍尔德非常激动,看看现在希瑞克的表现就知道了,这款枪,终于可以定型了!

    “突突突。”这次,希瑞克打开了折叠枪托,抵肩射击,再次完成了一次连射。

    问着硝烟的味道,希瑞克放下了枪:“嗯,这款枪,感觉还行,不过,还有几个问题,我们到会议室里一起讨论。”

    问题!希瑞克将军,简直就是太神了!刚刚试用了之后,就可以提意见了!这让贝特霍尔德又惊又喜,惊的是还需要改进,喜的是这款步枪的批量生产,绝对没问题了!

    “第一个问题,也是最重要的问题。”希瑞克说道:“我认为,现款的冲锋枪,弹匣携带子弹的数量不足,我只是两次射击,子弹就已经打光了,在战场上,频繁地更换弹匣,对战士来说,是最危险的。”

    这种冲锋枪的弹匣,有32发和20发两种,而刚刚希瑞克使用的,是20发弹匣的版本,这可是冲锋枪!子弹会剧烈地消耗!只有20发,哪怕是32发,也是不够的!

    希瑞克提出来的问题,是相当尖锐的,在战场上,换弹匣的时候,就是最危险的,很多战士就是在这个时候被打死的。

    (查了好多资料,关于这种冲锋枪的研制者,有很多的说法啊,有说是胡戈…施迈瑟用了将近两年的时间研制,海因里希…福尔默花了不到5个月的时间做修改的,也有的说是雨果…希买司在mp18i的基础上研制出了mp28Ⅱ冲锋枪,由黑内尔公司生产,之后继续对其冲锋枪进行改进,研制出了mp34及mp36冲锋枪。而关于胡戈,据说是在黑内尔公司。不知道该相信哪个资料了,所以干脆写了厄尔玛公司,请各位大大不要吐槽哦,谁有更准确的资料,请发到书评区,让华东之雄见识一下。)

第一百一十八章 冲锋枪的改进(加更8)() 
“希瑞克将军,您提的意见很正确,不知道您有没有改进的思路?”贝特霍尔德说道。

    “改进,可以从两方面着手。”希瑞克说道:“既然一个弹匣不够用,那我们可以用两个弹匣。”

    这种思路,在后世都是有的。

    用一个双联弹匣仓将两个标准的32发弹匣联为一体,并在枪管与机匣之间的护罩底端开槽,使双联弹匣仓可沿护罩的底槽滑动。

    两个方弹匣卡笋位于弹匣仓后方,弹匣仓前方设有两个指示定位器,当左边一个弹匣的枪弹用完时,推弹匣仓向左,此时,右边的弹匣在定位器作用下正好位于供弹口。

    和从子弹袋里面拿子弹,然后推上枪膛相比,这种方式,只需要一下子的事,大大地简化了步骤!可以说,相当巧妙!

    当希瑞克说出来的时候,所有人都点头佩服!

    一个不够,那就来两个!

    “关于这种弹匣,我认为,也可以再改进一下,现在的弹匣,截面都是矩形的,我们可以改成梯形的,可以更高地提高供弹的可靠性。”

    在后世,一款36发的双排双进弹匣被认为是最好的配用9毫米巴拉贝鲁姆手枪弹的弹匣。

    这种弹匣最大的特点就是前后宽度不同,前部稍窄,后部较宽,这样弹匣截面近似于梯形。

    采用这种形状的好处是枪弹轴线并不与弹膛轴线平行,左右两排枪弹与弹膛中心轴线都有一很小的夹角,推弹进膛时便于规正枪弹,故供弹可靠性较高。

    同时这种形式的弹匣对污物和温差均不敏感,可以减小在寒冷天气里就会出现弹匣收缩“挤压”内部枪弹的现象。

    希瑞克只提供思路,具体的方案设计,让他们来弄。

    “而另一种方案,就是采用弹鼓。”希瑞克继续说道。

    其实,虽然mp38系列看起来威风凛凛,其实并没有一直量产到二战结束,到了和苏联作战之后,德国军队就不喜欢mp38系列了,往往会捡起苏联的波波沙来打仗。

    为啥?因为波波沙是71发的弹鼓!

    火力中断的时候,往往就是死神到来的前奏!

    71发的弹鼓,火力持续性要远远地高于32发弹匣的mp38!

    在后世的战争中,由于德军士兵使用波波莎冲锋枪的过多,德军居然还专门研究了一个波波莎冲锋枪的改进型号,这种改进型号通过改进波波莎的枪管和弹夹接口,从而使其可以发射mp40所发射的9mm帕拉贝鲁姆手枪弹。

    所以,希瑞克在这时,就提出了另一种意见,可不可以上弹鼓?

    如果上了同样的71发弹鼓,那肯定更受前线战士的欢迎!虽然使用弹鼓的mp38,想想会更加的滑稽,但是,这是更适合战场的选择!

    “是,希瑞克将军,我们会认真地进行改进。”贝特霍尔德说道。

    以往的时候,装备部只是提出问题而已,而现在,希瑞克连改进的思路都给说了,这无疑是更加有效的,贝特霍尔德相当兴奋,继续向希瑞克问道:“还有什么问题?”

    “第二个问题,就是冲锋枪的保险问题。”希瑞克继续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其实,这个意见,不是那么容易发现的,是后世的二战资料中提出来的,现在,希瑞克毫不迟疑地提了出来。

    保险机构仅仅是机匣里的一个简单的卡笋,卡住拉机柄使武器处于待击状态。当枪机处于前方位置时,已经待击的武器没有保险。

    这样,当枪机一旦受到撞击就会回到后方位置,可能钩住一发枪弹进膛而击发!用更简单的话说,就是容易走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