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第三帝国-第69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名瘦削的中年人,得到了命令之后,也是如释重负,他一屁股坐在了一截管道的一旁,掏出了一张纸来,用一个铅笔头,在上面计算起来,很快,就沉浸在了他自己的世界里。

    几年的繁重的体力劳动,让他面黄肌瘦,但是他的大脑依旧无比活跃,他一边计算,一边露出了笑容来,丝毫没有注意到一双穿着皮靴的大脚,出现在了他的面前。

    “科罗廖夫,现在还不到休息时间,你还得接着干活去,现在还不到下午!”这时,耳边传来了一声严厉的叫声,这个叫声的后面,几乎就会附带着皮鞭的声音了。

    当听到这个声音的时候,科罗廖夫立刻把纸塞回了自己的口袋,就想要跑,跑得慢了,就会挨鞭子。

    但是,一个人却叫住了他。

    “没事,科罗廖夫现在就可以休息了。”

    贝利亚身边的人无比的惊讶,他这个严峻冷酷的人,什么时候居然也会心慈手软了?

    科罗廖夫抬起头来,看到了贝利亚,身体似乎动了一下,接着,他掏出纸来,继续计算着,似乎贝利亚从来都不存在一样。

    贝利亚挨着他,坐了下来,默默地点燃了一支烟,吸了一口,然后递给了科罗廖夫,而科罗廖夫毫不客气地接过了烟来,一边吸着,一边在继续计算。

    这一幕,把其他人都看呆了,现在,有谁敢对贝利亚不敬?

    而贝利亚说出来的话,更是让所有人继续吃惊:“等这边的油田的事忙完了,你就可以半自由了,这是我能给你最大的权限了。第4特种监狱的所有犯人,都可以在你的领导下工作了。”

第一千四百二十六章 科罗廖夫和格鲁什科() 
    谢尔盖…帕夫洛维奇…科罗廖夫,乌克兰人,对从事航天专业的人来说,他的名字是耳熟能详,苏联宇航事业的伟大设计师与组织者,第一枚射程超过8000公里的洲际火箭(弹道导弹)的设计者,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运载火箭的设计者、第一艘载人航天飞船的总设计师等等。

    可以说,如果当时诺贝尔奖能颁发到苏联去的话,他肯定会不止一次得奖,哪怕是在冷战之中,他做出的也是对全人类有益的贡献。

    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是人类不可能永远呆在摇篮里,对航天事业来说,科罗廖夫就是那个把人类送出摇篮的人。

    但是,科罗廖夫现在,却是犯人的身份。

    这当然都是大清洗的原因。

    在37年的时候,轰轰烈烈的大清洗开始了,和很多无辜的人一样,科罗廖夫也被判了刑,和那些被枪毙的人比起来,他还是幸运的。

    他只被判了十年,去西伯利亚做苦力而已。

    当时很多的科学家都被送进监狱了,一瞬间,苏联人发现自己没有科研力量了,于是,很多人又出来了,比如著名飞机设计师图波列夫等人。

    他们出来之后,依旧关心着在监狱里面的同行们,同波列夫和科罗廖夫就是好朋友,他多次向苏共中央提出请求,想要让科罗廖夫离开监狱,恢复正常工作。

    而就在这时,苏联注意到了德国已经研制成功了弹道导弹,虽然射程不远,也是一种可怕的大杀器,而苏联研制火箭的人才,都在监狱里呢。

    于是,科罗廖夫被放出来了,转到第4号特种监狱,重新开始研制火箭。

    但是,他们依旧需要劳动,白天劳动,晚上才能工作,每天长时间的工作,对他们的身体都是一种摧残。

    当初把科罗廖夫投进去的人,就是贝利亚。而现在,贝利亚是战时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国防委员会成员,他的任务从情报、外交到组织修造防御工事、工厂后撤和武器生产等都有。

    他知道火箭对苏维埃的重要,他也知道科罗廖夫的重要,所以,他已经准备好给科罗廖夫提供更好的条件来工作了。

    事有轻重,对贝利亚来说,发掘每一个囚犯的劳动力,赶紧建成这里的石油城,是他目前最重要的,而现在开采出来了储量巨大的油田,他已经可以交待莫斯科了,所以像科罗廖夫这样的人才,可以给他们更好的发挥舞台了。

    当年执行斯大林命令最坚决的,就有贝利亚,而在斯大林死后,为大清洗中的犯人平叛,贝利亚也是很积极的。

    贝利亚知道这些都是苏维埃最宝贵的人员。

    科罗廖夫不知道自己该用什么态度来对待贝利亚,或者说,他也不关心这样的问题,他一门心思放在了火箭上。

    苏维埃的火箭,要在他的手下出来!

    一支烟抽完,科罗廖夫的计算完成了,他这才扭过头来,望着贝利亚,说道:“我希望格鲁什科能够和我一起工作。”

    对科罗廖夫来说,他必须要有格鲁什科的帮助才行。

    瓦连京…彼得洛维奇…格鲁什科,属于苏联的火箭发动机专家,当初是和科罗廖夫一起被关进去的,科罗廖夫要制造火箭,没有合适的发动机是不行的,格鲁什科是必须的。

    (对他们的关系,华东之雄真是相当的感叹。没有格鲁什科,就没有科罗廖夫的辉煌,但是在登月火箭发动机上,科罗廖夫却和格鲁什科分道扬镳了,宁可搞出来无数台发动机并联的n1火箭来,也不用rd270。在这里就不多卖弄了,省的各位大大说骗字数。)

    “没问题。”贝利亚很轻松地就答应了。

    这次打出来了储量丰富的大油井,总之,可以松一口气了,贝利亚望着那正在燃烧的油井里面的石油气,相当的满意。

    没有人知道,此时的天空中,正有一架远程侦察机飞来。

    漫长的航程是枯燥的,因为机舱内的容积有限,所以不可能像容克…390那样,搞出来小型的休息室,让人在床上睡觉。

    他们只能是在自己的位置上坚守着,望着外面的蓝天白云,时间就在一点点地过去。

    飞过了里海,飞过了哈萨克斯坦,在几个地标处进行了校准航向之后,这架远程的容克…86p侦察机,还在慢悠悠地飞行着。

    不错,如果按照战斗机的七百多公里的时速来看,它的速度绝对够慢的了,但是,在高度上和航程上,却无法比过它。

    一万五千米的高度,已经超过了对流层的高度,这里不会有恶劣的天气影响,不会有特殊的气流,他们的飞行很平稳,除了柴油机那特有的哒哒的声音之外,就没有什么特殊情况了。

    一路飞来,他们可以轮流休息,只有领航员斯蒂格勒一直都在工作着,他要确定航路的正确。

    下面的地形,在他眼里就看成了地图上的弯曲回转,他在不断地比对着,阳光从西面照到了机舱里,整个机舱都闪耀着金光。

    “注意,即将飞到目标上空,准备拍照。”斯蒂格勒喊道。

    经过了漫长的飞行,已经是下午四点多,他们很快就要到达目标上空了。

    作为一架侦察机,它最主要的设备就是航空相机,经过改进之后,它可以携带三台高精度的照相机,只要飞一次,就能把目标拍个够,然后带回去研究。

    飞了这么久,就是等现在的机会!所有人都打起了精神,一路飞过来,苏联人没有任何的反应,看来这边的航线是绝对没问题的。

    突然间,斯蒂格勒喊道:“我看到了油井在燃烧!”

    他们居然在打新的油井,而且还不止一座!

    只有新开的油井,才会点燃它,这是基本常识。

    地下的能源,油气层一般都是原油、天然气、水还有其他固体杂质的气液固三相共存体,原油占绝大多说的叫油井,天然气占绝大多说的叫气井。

    虽然说是油田,但是多少都会有少量的天然气在里面,能够把它分离出来存储使用固然是很好,但是增加一套天然气分离系统的费用远远比这少量的天然气的价值不知道要贵多少倍,所以还不如把它烧掉。

    这些天然气直接排到大气中,很不安全,一旦遇火会发生火灾,甚至爆炸。尤其是笼罩在油田上空,直接排放出去,随着浓度不断增加,搞不好会让整个油田变成温压弹这样可怕的场面。

    所以,在打出油井,开采之前,必须要可控制的条件下将这些气体烧掉,确保安全。

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 干脆一起行动() 
    “苏联人正在大规模地对伏尔加—乌拉尔油田进行开采,我们这次的侦查发现,至少有三十多座油井正在打出来,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在附近,炼油厂也在进行新建。”航空照相机拍摄的图片,很快就清洗出来了,当拿到了这些照片之后,所有人都兴奋了。

    “嗯,看来现在的时候真的是太好了,我们正好进行一次大规模的轰炸行动!”隆美尔作为这次行动的负责人,心情是十分好的:“我觉得,我们不仅仅要轰炸这些油田地区,乌拉尔山附近的其他工厂,我们也要进行大范围地高效地轰炸。”

    这次的侦查,一路飞行过去,不仅仅拍摄到了油田的情况,同时,也拍摄到了乌拉尔山附近新建起来的许多工厂。

    随着德国不断地推进,苏联充分利用了自己国土广阔的特点,已经开始有计划地向着后方转移一些工厂了,得到了美国的帮助之后,这些工厂也都开始了新建,这也算是个意外的收获了。

    听到了隆美尔的话,这次轰炸部队的负责人赫尔姆特波勒上校不由得皱了皱眉头:“元帅,我们这次只来了二十架的容克…290,如果要轰炸那么多目标的话,恐怕我们一次不够。”

    这并不是担心第二次轰炸的时候,遭到对方的飞机的拦截,毕竟容克…290拥有高度上的优势,而且苏联的高空战斗机,保护莫斯科都不够,根本就无法及时调动过去。

    主要是因为要炸的目标是油田,第一次炸过之后,油田里面肯定会到处都是火,滚滚浓烟升腾,会把目标彻底地遮盖住,给第二次的轰炸造成很大的麻烦,很不容易瞄准目标。

    他们必须要一次就彻底地将油田炸个稀巴烂,就无法分出飞机来炸其他工厂了。

    隆美尔点点头:“是啊,看来想要完成这次任务,我们只能使用哪种毁灭整个城市的武器了。”

    听到了隆美尔的话,所有人的脸上都带着兴奋:“元帅,哪种武器需要严格审批,如果您去做请示的话,说不定我们还可以得到。”

    具体原因,谁都不清楚,是因为太珍贵,还是为了防止泄密?总之,在轰炸完了彼得堡之后,他们再也没有使用这种武器。

    可以看出,在希瑞克元首的眼里,是把这种武器当做战略武器来使用的。

    炸油田,也算是有战略上的考虑了。

    从战术角度上看,炸毁一座油田,如果用普通的轰炸机的话,那至少有三架左右的容克…290,投掷精确制导弹药才能够炸毁,如果使用那种武器的话,一架就够了,足以摧毁一座油田,靠那可怕的冲击波,就能将油井全部震塌,将石油工人全部杀伤。

    隆美尔的请示,很快就传到了狼穴里,此时,狼穴里正在为一场新的战役做着准备。

    “苏联人在斯摩棱斯克的后面快速地部署防线,他们绝对不会想到我们的中路军有一支装甲集团已经南下,直扑基辅!”

    自从希瑞克开始指挥德国,每一场战役都打得无比精彩,而这次,中路军南下更是一个大手笔。

    当打下了斯摩棱斯克之后,几乎所有人都会以为德国人的目标就是直扑莫斯科,结果,强大的中路军分出了一半的部队,南部的第二装甲集群的四千辆的坦克,几十万的强大的军队,已经滚滚南下。

    此时,苏联人的指挥依旧是混乱中的,他们居然没有发现己方的新的计谋,当第二装甲集群到达基辅的时候,就是基辅里面上百万的守军的末日!

    “现在,中路军正在以最高速度向南进发,预计在后天的时候,他们就能出现在基辅东部,铁木辛哥以为靠着第聂伯河这个天堑能挡住我们,却不知道这根本就对我们无效。”凯特尔说道,他对希瑞克的指挥艺术已经非常的敬佩了。

    希瑞克点点头:“是的,只要吃掉了基辅守军,苏联人就会知道,在我们庞大的军队面前,苏联人根本就没有抵抗的可能,对他们来说,投降才是最好的选择!”

    “希瑞克元首,隆美尔元帅来电,请求使用温压弹对乌拉尔的石油基地进行一次打击。”就在这时,隆美尔的电报到来了。

    温压弹!

    一直以来,希瑞克对这种武器的使用非常的慎重,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害怕泄密,一旦苏联人和美国人掌握了这种武器,对德国来说,麻烦就大了,白天还好说,晚上过来,扔几颗这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