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第三帝国-第7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这里,飞到慕尼黑?那绝对是找死的单程航路。

    “当然不是。”华斯尔茨耶哥说道:“我没有想到,我的手下居然是一群饭桶,你们居然连这么简单的道理都想不通,我们为什么非得走这条直线航程,为何不能绕个圈?”

    说完,华斯尔茨耶哥的手,在地图上比划了一下:“就是这样。”

    绕个圈,反而更近!

    如果在平面上看,这是绝对不可能的,在平面上,两点之间直线最短,这是太简单的公理了,不需要证明,直接就是正确的。

    而在三维世界里,就不是了,其中是有捷径的,这就是绕个圈,对北半球来说,向北绕。

    如果从地图上看,好像是更远了,但是要是放在地球仪上,就能清楚地看到,当绕到了高纬度地区的时候,由于纬线圈小,反而距离会更近。

    (举个简单的例子,坐着飞机去美国,从地图上看,好像是直接飞过太平洋就好了,但是实际上没有航班这么飞,都是绕道北极,也就是阿拉斯加,再飞过去,这样反而会更近,不懂的读者大大建议拿个地球仪看看。)

    直线飞行,是够不着的,但是如果绕个圈子,从北极过去,反而会更近,同时,还有另一个优点,就是可以利用北极上空的高纬度的环流,来实现最经济的飞行方式。

    为何选择在这里作为己方的基地?

    德国人的侦察机,可以肆意地在苏维埃领土上空飞行,他们的飞行高度甚至能够超过一万五千公里,这个高度上,苏维埃没有任何飞机能够到,所以是不设防的,也就是说,苏维埃领土的大部分,都会被德国人看得清清楚楚,布置在那些地方的机场的话,很容易被德国人发现,之后,就会招来可怕的轰炸。

    相反,没有人会注意到这里。

    其次,除了这里作为基地很安全之外,从这里起飞,飞北极航线,德国人也绝对想不到,己方在北极上空飞行上千米,然后从芬兰上空飞过,取道波兰,直插慕尼黑。

    慕尼黑是德国内陆城市,本来防守力量就弱,而且重点防备的是东部,对从北部下来的飞机没有任何的防备,就这样,己方偷袭的成功的可能性是相当大的。

    “各位,我们的首次作战,一定要旗开得胜,这关系到我们苏维埃的生死存亡。”华斯尔茨耶哥继续说道:“这次,我们会使用一种特殊的炸弹,摧毁整个慕尼黑!德国人对我们彼得堡所作的一切,现在我们要还回来!”

第一千五百七十三章 运输潜艇() 
    对苏维埃来说,运输物资主要依靠铁路,但是季克西并没有通铁路,可以说,季克西主要就是为了北极航线上的船只提供一个临时的停靠点而已。

    苏维埃虽然土地辽阔,但是真正有人居住的还是欧洲部分,大部分的远东地区,根本就是不适合人类居住的。

    所以,索科洛夫卡基地里面的物资运输,似乎就是一个难题,比如,航空燃油。

    苏维埃本来是不缺油的,但是当石油基地被炸之后,燃料的获得就异常地艰难起来。普通战斗机的燃料都不够,甚至使用酒精来代替,至于轰炸机,需要的燃料动辄就是几十吨的。

    现在,b…29轰炸机的一次飞行,就需要十几吨的燃料,而整个飞行团现在有二十架轰炸机,那就需要二三百吨的燃料,如果要是一个月飞五次的话,至少要上千吨的燃油!

    哪怕他们是战略轰炸机部队,此时恐怕也要为燃料大伤脑筋。

    站在索科洛夫卡小镇的旁边,望着远处的大海,冰冷的海风,如同刀子一般地刮在脸上,利伯哥的眼睛里,还是带着忧愁的。

    “怎么了?没有信心?”就在这时,团长华斯尔茨耶哥走了过来,向他问道。

    没有人喜欢在这荒凉的地方驻守,四周没有繁华的都市,没有热情的俄罗斯妹子,附近的村子里有的只是大妈而已,这让人很难适应。

    但是更多的,却是一种担忧,这种担忧,笼罩着所有人。

    担忧的方面,各不相同,大的说,苏维埃能坚持到最后吗?小的说,燃料怎么办?

    “是啊,咱们每一次飞行,燃料消耗都是巨大的。”利伯哥说道:“咱们能在这里长期坚持下去吗?”

    就在他刚刚说完,就看到远处的海面上,似乎出现了什么奇怪的东西,海水在泛着波纹,从中间向两边不断地散开。

    一个黑乎乎的东西,似乎正在从海水下面冒出来,难道是一条鲸鱼?

    当这个大家伙慢悠悠地上浮起来之后,终于,利伯哥看清楚了,这是一艘潜艇!

    “看,我们的燃料到了。”华斯尔茨耶哥笑着说道:“走,看看去。”

    这是一条级潜艇。苏维埃海军的主力潜艇。

    这是一种满载排水量一千多吨的柴电潜艇,是在934年3月,由苏联和一家荷兰公司合作完成技术设计。作为母型的是德国的批a型潜艇,从完成设计,到战争开始,苏联一共制造了二十七艘。

    在整个二战中,苏联海军都没有发挥太大的作用,现在,苏联的北方舰队被堵在家门口出不去,而波罗的海舰队和黑海舰队已经覆没,只剩下远东的太平洋舰队,还几乎是毫发无损的,就是在护航中损失了一些。

    远东的太平洋舰队,足足拥有9艘各种型号的潜艇,级潜艇一共有七条,而现在,这些潜艇,都被用来干一件事。

    运输。

    用潜艇来搞运输,并不是什么意外的事,苏联把女狙击手柳德米拉撤出来,用的就是潜艇,德国截获西班牙的黄金,也是用潜艇运输走的。

    德国的潜艇排水量大,能运输的也多,而苏联就不同了,这种一千吨级的潜艇,已经把前面的鱼雷舱都改造过了,一次也只能运输三百吨的航空燃料。

    德国人利用潜艇来搞伏击,让苏联损失惨重,水面运输几乎都中断了,在这种时候,苏联人居然也想出来了这种方式,用潜艇来运输补给!

    太平洋舰队的七条级潜艇,全部用来从美国的阿拉斯加运输燃料到季克西,一个月运两趟的话,那就能运输四千吨的航空燃料,所以,对索科洛夫卡基地来说,燃料不再是个难题!

    此时,潜艇已经上浮了,这里属于绝对安全的地区了,德国人的潜艇,不可能在港口附近活动,同时,即使被德国人发现己方用潜艇来运输,那他们也没辙,这个时代,潜艇只能用来对付水面舰艇,根本就不能在水下搞潜艇对抗。

    在整个二战中,潜艇击沉潜艇的战果,那都是在上浮状态的,当没有通气管的时候,潜艇大部分时间都是浮航的,只有在进攻时候才会下潜。

    此时,潜艇经过漫长的水下航程,终于来到了基地,就在浮出水面之后,舱盖打开,一名潜艇兵呼吸着外面的空气,无比的沉醉。

    “终于可以上浮了,在水下,真是难受啊。”水兵贪婪地呼吸着,同时不由得感叹地说道。

    太难受了。

    德国潜艇的通气管的秘密,并没有隐瞒太久,苏联的潜艇,也开始使用通气管了,在他们运输的过程中,几乎一直都是处于水下潜航状态的。

    哪怕是有通气管,也挡不住那越来越浓的味道。

    以前的时候,潜艇里面只有柴油的味道,也就算了,忍忍就够了,但是现在,他们运输的是高标号的航空汽油,挥发得更厉害。

    那里面的味道,让人难以忍受。

    “前方航路正常,即将到达系泊码头。”此时,水兵是同时充当瞭望员的,他大声地向着下面喊道,同时,和岸上的人挥手。

    “欢迎你们。”很快,就到了码头,华斯尔茨耶哥大声地喊道:“你们来得太及时了。”

    此时,这个基地还没有任何的航空燃料补充的,这艘潜艇的到达,会让他们立刻就拥有出发的资本。

    “我们也想快一点。”就在这时,一名大胡子的艇长也从下面钻了出来:“靠了岸,我们要先上来,呼吸一下空气,然后再吸一支烟。都要憋坏了。”

    利伯哥望着潜艇靠到了基地旁边的码头上,已经对这里的选址有了新的认识,可以通过海运,将美国的增援运过来,也可以通过内河运输,把内地的装备运过来,同时,还不用担心被德国人发现,这里的布置,太巧妙了。

    此时,潜艇兵们鱼贯而出,基地的燃料管道还没有铺好,几辆油罐车开动过来,开始从潜艇里面抽油。

第一千五百七十四章飞向慕尼黑() 
    这里已经地处北极圈了,在这个夏季,属于夜晚的时间是很短暂的,大部分的时间里,天色都很亮。

    在潜艇将油料补给送过来的同时,从内河的方向,也有一艘高速的快艇,运来了一些炸弹。

    “将这些炸弹,都挂载到飞机上去。”华斯尔茨耶哥说道。

    虽然当初在制造的时候,并没有美国人的轰炸机的任何数据,但是这款炸弹却是恰到好处地可以放到图…4轰炸机的弹舱里面去的,每一枚的炸弹都有八吨左右,正好是图…4轰炸机的挂载能力之内的。

    穿着皮大衣,还可以感觉到冷风刮着自己的脸,整个890轰炸机团,只有华斯尔茨耶哥一个人知道这炸弹是什么东西。

    这当然也是为了保密,为了这次的轰炸可以顺利进行。

    “团长,莫斯科的命令下来了,地狱之火行动开始。”就在这时,一名电报兵拿着电报,向华斯尔茨耶哥说道。

    地狱之火,复仇之火,让这可怕的火焰,在德国本土的大地上燃烧起来吧!

    “好的,现在立刻开饭,一个小时后,起飞执行任务!”华斯尔茨耶哥看了看自己胳膊上戴的24小时的手表,说道。

    这将是一次漫长的航程,来回得需要二十多个小时,他们需要在走之前,好好地吃上一顿。

    同时,对于一些人来说,这将是他们的最后一顿饭了。

    德国人的夜间战斗机是很厉害的。

    “太好了,终于可以去教训德国人了。”当得知了命令下达的消息之后,其他的人可没有这种伤感,对他们来说,这是能痛殴德国人的一个好机会!

    打仗,哪里有不死人的。

    飞行员的伙食都是最好的,而出发前的饭菜更是相当的丰盛,每一名飞行员都吃得肚皮鼓起来了,然后依次上了飞机。

    “准备起飞。”华斯尔茨耶哥的飞机排在第一个,他坐在自己的位置旁边,看着飞行员利伯哥依次启动一台台的发动机,当四台发动机都发出了正常的轰鸣之后,他才松了一口气。

    美国人的这款飞机,到现在也没有解决发动机过热的问题,同时,也没有严寒地区的启动测试,多亏苏联的地勤经验丰富,将这款飞机维护得很好。

    缓缓地将四台发动机的油门推到最大,利伯哥松开了刹车。

    此时是最大载油量的状态,加上炸弹,整个飞机的起飞重量达到了0吨的可怕的数字,这让它的起飞更加的缓慢。

    四台发动了,每台都在爆发出00千瓦的最大功率,即使如此,也只能让飞机在向前滑跑到跑道的尽头的时候,才慢慢地拉了起来。

    飞起来了!

    利伯哥小心地操作飞机,慢慢地爬升,此时,飞机已经离开了陆地,下面先是蔚蓝色的大海,很快就变成了白皑皑的冰块,已经到了北极上空!

    这里的气象条件相当恶劣,哪怕是在爬升到一万米以上的高空,依旧会出现恶劣的气象状况,甚至有可能会突然遇到下降气流。

    即使如此,也挡不住勇敢的苏维埃的轰炸机。

    在他们的后面,一架架的图…4轰炸机跟着起飞,来自美国的最先进的科技打造起来的战机,它的可靠性相当高,居然没有一架掉链子。

    二十架的图…4,即使无法彻底摧毁慕尼黑,也会带来重大的伤亡,大到让德国人无法承受!

    当编队进入巡航状态之后,最紧张的就是领航员上加尔那伊少尉了,这个航线,是他们第一次飞行,他必须要把整个编队带到正确的地方去!

    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导航,在这个时代,磁罗盘依旧是最常见的导航方式,苏联人根本就没有时间和精力开发先进的无线电导航,而且无线电导航都是直线导航,这种绕着北极走的方式,连德国人也都没办法。

    而在北极附近,磁罗盘是相当不稳定的。

    上加尔那伊在不断地计算着,在航图上标注,画线,他绝对不能出错!

    白茫茫的北极,根本就没有任何地标可以使用,所以,他的第一个导航点,就直接会越过上千公里,到了芬兰就可以进行第一次的航线确认了。

    在这之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