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抗战之广陵密码-第2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匹匹战马,嘶鸣着奔腾着,冲进伪军队伍里。就象一股股旋风,登时把战场给搅乱了。

    “杀啊——”

    马刀闪着光芒,横砍竖劈。

    伪军们被杀散了,仓皇奔逃,有人高叫着:“投降——”

    “中队长都死了,投降吧——”

    举起手投降的士兵,越来越多。

    骑兵们旋转着,劈杀着,纵马在敌群里冲进冲出,一把把马刀上,都在往下滴血。

    霍阴阳的队伍,也追上来了。

    大队人马,呐喊着分三面包围上来。

    伪军们彻底崩溃了,抱着脑袋四散奔逃,在一片“缴枪不杀”的呐喊声里,一个又一个,举手投降。

    霍阴阳提着手枪跑上来。

    他发现,战斗基本上不用打了。

    在骑兵的冲击下,伪军士兵们七零八落,剩下的事情,便是喊着号子抓俘虏了。

    他摇了摇头。

    今天上午这两仗,根本就不象打仗,还没正式展开,就已经结束了。

    霍阴阳跟骑兵队的指挥员贾虎见了面。

    “老贾,真威风啊,骑着马跨着刀,跟日本太君似的。”

    “哈哈,老阴阳,闲话少说,你打扫战场吧,我要去支援打据点了。”

    贾虎拨转马头,带着骑兵队伍,一溜烟地跑向于家庙据点。

    剩下霍阴阳这些战士们,瞅着骑兵的背影,羡慕地七嘴八舌:

    “嘿,还是人家骑兵,一阵风似的。”

    “哼,那些战马,当初还是咱们缴获的呢。”

    于家庙据点的战斗,也快要结束了。

    南宫仕亲自带着三中队,攻打于家庙据点,一百多人的队伍,攻击只有一个班留守的据点,当真是“大炮打蚊子”了。

    几枚掷弹筒的炮弹,打进据点里,登时把围墙炸开了口子。

    机关枪一阵扫射,把据点里的房檐、屋顶,炮楼的砖垛,打得乱七八糟。

    留守在据点里的伪军,根本就没有还手之力,零零星星地朝外面还了几枪,便没有动静了。

    牛半山是个性急的人,指挥着战士们要往里冲,南宫仕给拦住了,“等一等,喊话,让他们投降。”

    战士们用纸卷成喇叭筒,朝据点里喊话:“投降吧,你们已经全军覆没了,投降的一律不杀。”

    “缴枪不杀,八路军优待俘虏。”

    喊了一阵,据点里毫无动静,既不打枪,也不回答,跟外面揭起蔫巴皮来了。

    牛半山骂道:“王八蛋们装聋作哑,一定是等着援兵呢。”

    倒是让牛半山猜着了,据点里的守兵,正是打的这个主意。

    在刚刚受到八路军攻击的时候,他们便给城里的日本驻军司令部去了电话,电话里,日本“太君”说:“坚守,一定要坚守,已经命令大王庄据点,出兵增援你们了。”

    但是,坚守,是那么容易的么?

    一个班的伪军士兵,战战兢兢,龟缩在炮楼上,眼看着外面是八路军的大队人马,一开始,他们还往外放了几枪,但是,当围子被掷弹筒炸塌,八路军的机枪扫射过来时,这几个士兵连枪也不敢还击了。

    这时候,外面的牛半山喊了一阵,见敌人不理他,忍不住了,对南宫仕说:“大队长,跟驴讲道理,没用,还得用鞭子。”

    “好吧。”

    牛半山冲着战士们大吼一声:“冲进去。”

    战士们早就不耐烦了,把纸喇叭一扔,端起枪便冲过去。

    “冲啊——”

    据点外有壕沟,有吊桥,但是里面的水,冬天里都结着冰,根本就挡不住战士们的冲锋,他们冲下壕沟,越过炸塌的围墙,朝着据点里甩出一排手榴弹。

    “轰轰——”

    连续的爆炸声,在院里响起来,一片片浓烟扬起,尘土飞散。

    “嘎嘎嘎——”机关枪封锁着炮楼的枪眼,把枪眼周围打得砖屑飞散。

    一条白衬衫,用刺刀挑着,从炮楼顶上升起来。

    这是伪军表示投降。

    战士们都心里憋着气,奶奶的,刚才喊了半天,你们装聋作哑,这回子弹炸弹落到头上的时候,你们想起来投降了?

    不行,全部消灭。

    大家谁也没理那件白衬衫,继续呐喊着冲进去,一顿手榴弹,炸开了炮楼的大门,枪弹朝着炮楼里射进去。

    “叭叭叭,叭叭,”

    几个伪军士兵,全都龟缩在炮楼里,一片鬼哭狼嚎。

    战士们冲到门口,把手榴弹顺甩进去。

    “轰轰——”手榴弹在炮楼里面爆炸了,一片黑烟,从里面涌出来。

    惨叫声,传出来。

    两个浑身血葫芦一样的伪军士兵,高举着双手,从浓烟里钻出来,哀嚎着高叫:“八路爷爷饶命呀,投降啦——”

    “你奶奶的,刚才怎么不投降?”

    “让你们投降的时候,都聋了哑了?”

    牛半山拎着手枪,晃着高大身板,闯进炮楼里。

    “咳咳,”他被浓烟呛得直咳嗽。

    几具尸体,横七竖八地卧倒在地,没被打死的伪军,高举着手,吓得瑟瑟发抖。

    牛半山顺着木梯登上二楼,发现上面一个人也没有,几支步枪,凌乱地扔在楼板上,木桌上的一部电话机,正在“叮铃铃”地响。

    他大步走过去,一把抓起电话。

    “喂——”

    电话里传出声音来,“什么的干活,你们顶住进攻,皇军的派兵支援”

    这个操着生硬中国话的人,无疑是日本鬼子。

    “草你祖宗,”牛半山破口大骂起来,“小日本鬼子,老子是八路军,你给老子听好了,赶紧”

    他还没说到一半,对方“乒”地把电话给撂了。

    南宫仕走上来,“老牛,给谁打电话呢?”

    “日本鬼子,这小子不识逗,我刚骂了他一句,他就把电话给撂了。”

    南宫仕惋惜地说:“咳,你啊,不应该骂他,多聊几句,说不定还能套出点情报出来。”

    “哦,对对,我给忘了。”

    牛半山一拍大腿。

第435章 站着说话不腰疼() 
穆副司令员带着指挥部的人员,来到了于家庙据点。

    “南宫仕,仗打得挺利索啊,一个中队的伪军,一个没跑,不错不错,全歼,典型的全歼。”

    南宫仕满不在乎地说:“咳,我们两三百人,还加上贾虎一个骑兵排,攻打这么几个虾兵蟹将,这要是再不全歼,那以后也不用打仗了。”

    “嗯,下一步,咱们就能安安心心的,攻打县城了。

    穆副司令员决定:攻城指挥部,就设在于家庙据点。

    以前,八路军拔了炮楼,打扫了战场,马上就得转移,防备敌人的报复。

    现在,拔了据点,直接就当成了我军指挥部,这让战士们都觉得新鲜而且有一种“扬眉吐气”的感觉。

    “不错不错,咱们也住几天据点。”

    “我刚发现,住在炮楼里,向四外一望,风景还挺不错哩”

    中午的时候,有侦察员来向穆副司令报告:“大王庄据点的敌人,出去了一百多人,来增援于家庙,半路上遇到石玉辉县大队的阻击,敌人伤亡三十余名,仓皇逃回了据点,扯起吊桥,再也不敢出来了。”

    “嗯,很好。”

    穆副司令在据点里,召开了一个动员会议。

    他对参会的各部队干部讲话道:“同志们,于家庙这一仗,彻底震慑了全县的敌人。他们再也不敢冒着被全歼的危险,贸然出动,去增援县城。现在,咱们千军万马攻打县城的时机,已经成熟了”

    曹南县城里,敌人正是人心惶惶。

    日军的司令部,设在东城区的耶稣堂里,这两天,连续召开作战会议。

    日军军官、警备队军官、警察局、缉查队各路军政要员们,叽里骨碌地开会、商讨,对目前的局势,依然一筹莫展。

    昨天,八路军攻打县城,枪炮齐鸣,热热闹闹,但是没有认真攻,

    倒是前来增援的于家庙据点警备队,被八路军包围全歼,连据点都丢了。

    日伪军们,一个个慌了手脚。

    八路军,这是集结了大部队,开展大规模作战的架势啊。

    会上,大家乱纷纷地吵作一团,却谁也拿不出好的作战方案来。

    县城当然是不能丢的。

    可是,指望县里各据点人马前来“增援”,似乎也不靠谱,于家庙的教训,就摆在眼前。

    警备队长鲍永祥献计道:“不如把附近几个据点,全都暂时撤掉,兵力全部退守县城,这样,就能增加县城兵力,加强防守力量。”

    鬼子驻军最高长官,是个名叫“坂田”的日军老军人,年纪有四十多岁了,经验丰富,他不同意鲍永利的意见,“不行,那等于把全县的广大区域,拱手让给八路军,以后再想恢复,十分困难。”

    “可是,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呀。”

    “没关系,皇军大部队,很快就能来增援。”

    坂田的话,大家都不相信。

    皇军大部队,有指望吗?只怕是“望山跑死马”罢了。

    眼下,各地局势,都很紧张,自从年前以来,周遭几个县,仗都打得很急,大家都自顾不暇,真能抽调出“大部队”,来增援曹南吗?

    只怕是靠不住。

    这天下午,坂田的司令部里又召开会议,但是会上多了两个客人。

    是陈翠姑和何碧瑶。

    陈翠姑的身份是“大本营谍报员”,虽然没有兵权,却能处处指手画脚,她带着何碧瑶到达曹南县,立刻便被坂田奉为座上宾。

    “和子小姐,请你发表一下,对眼前局势的看法。”

    陈翠姑也不客气,对着会议室里一个个愁眉苦脸的军官,说道:“大家不用害怕,我看,八路军是虚张声势,他们不敢攻打县城。”

    “何以见得?”警备队长鲍永祥反问道:“八路军大兵屯在城外,他们不攻县城,难道是逛风景来的?”

    “你们不要见风就是雨,眼下八路军能集结多少人?他们要硬攻县城,没有一千五以上的兵力,很难办到。八路的战斗策略,一向是不肯吃亏,很少硬碰硬对攻,曹南有坚固的城防工事,八路军会硬攻么?”

    “那您的意思”

    “我看,八路军耍的还是‘围点打援’之计,吸引各处摇兵来救援,然后消灭援兵。于家庙和大王庄的战斗,已经证明了这一点。各位,我刚从蓝海县过来,那里的局势,也很严重,南宫仕率领的八路军,兵强马壮,气焰嚣张,而且蓝海县城并无城墙,即便如此,南宫仕也没有敢明目张胆地攻击县城么”

    陈翠姑还不知道,南宫仕率领着蓝海县大队,就在这里。

    经过她这一番打气,军官们似乎有了点信心。

    陈翠姑说:“各位,我觉得,只要咱们守住县城,等皇军大部队一到,前后夹攻,必能打败八路,解县城之忧。只是,各处小据点的兵力,就不要再调动增援了,那正好中了八路军调虎离山之计,一口一口地给吃掉”

    “和子小姐,”坂田问道:“您是大本营派来的人,消息灵通,可知道派遣军到底会不会调集大军,来到曹南,解我之围?”

    “他们没通知你么?”

    “这个电话里一再说明,会派大军来此,可是”

    “那你等着就是了。”

    其实,陈翠姑也拿不准,这个“画饼”似的大军,到底能不能来到曹南。

    眼下,处处局势严峻,调集兵力,日渐困难。

    哪里还有兵可调啊。

    但是,陈翠姑继续给军官们打气,“诸位同僚,中国有句古话,兵来将挡,八路军既然来了,咱们应战就是。他们攻城,咱们凭借坚固城防,满可以顽强抵抗。他们不攻,咱们还可以‘依城野战’,主动出击,打击八路军气焰”

    她这里站着说话不腰疼,可坐在椅子上的鲍永祥,却是越听越不是滋味儿,他站起来又反问陈翠姑,“小姐,打仗不是儿戏,如果外面的大军不到,远水不解近渴,到那时候,又当如何?”

    “这个嘛,”陈翠姑微微一笑,“这一两天,我就要到津沽司令部去,筹办情报科事务,到了那里,我自会催促长官,对曹南形势引起重视,早日发兵解围。”

    “那好,”坂田接口说道:“那就承蒙和子小姐,多在长官面前建议,把曹南形势,剖析清楚,力争上峰尽快多派援兵,到此与八路决战,一举解救危局”

第436章 围三缺一() 
曹南县城外面,一片忙碌。

    战士们手里拿着铁锹、铁镐,在刺骨的寒风下,挖掘战壕工事。

    北方的冬天,正是冰冻三尺,地面被冻得硬邦邦的,一镐下去,刨不下巴掌大的一块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