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抗战之广陵密码-第2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汽车被打瘫了,车上的鬼子,有的被八路军的乱枪打死了,有的跳下车来,继续与八路军对抗,但是,当霍阴阳指挥着近二百人的队伍,一拥而上的时候,他们连反抗的余地都没有了。

    一阵乱枪,把每个士兵都打成了筛子眼儿。

    霍阴阳没打死木村,可是收获不小,他缴获了好几挺机关枪。

    “哈哈,不错,老子正缺机枪使呢。”

    霍阴阳拎起一挺机枪,满意地拍了拍枪身,却差点被烫掉一层油皮,原来他大意了,忘了刚才鬼子打了半天机枪,枪管早就打得火热。

    “草烫手”

第525章 奔向羊砬子山() 
正在霍阴阳洋洋得意的时候,鬼子的兵力,开始攻击过来了。

    车队被袭击,打到了敌人的痛处,立刻引起了周遭敌人的猛烈反扑,昏暗的夜色下,只见一队队鬼子伪军,铺天盖地地涌过来,枪口上冒出的点点火星,就象是漫天闪光的星星。

    “叭叭叭叭——”稠密的枪声象是一阵疾风暴雨。

    好雄厚的兵力

    好猛烈的火力。

    “风紧,扯乎——”情急之下,霍阴阳说了一句土匪黑话。

    二中队的战士们赶紧伏下身子,紧贴在地面上,躲避敌人旺盛的火力,连滚带爬,匍匐着撤退。

    幸亏大家地理熟,就算闭着眼睛,也知道这片地面上,哪里有沟坎,哪里有鼓包,乘着浓浓的夜色,一路紧急撤退。

    敌人却不肯放过,在后面紧紧追赶。

    “叭叭叭,”“嘎嘎嘎——”密集的枪声,从战士们的头顶上嗖嗖地飞过,霍阴阳只觉得,好象全战场上的敌人,都冲着自己压过来了。

    “奶奶的,他们还认上老霍了。”

    霍阴阳冲着战士们喊道:“不要还击,分数撤退,到三颗树集合——”

    为什么不要还击呢?霍阴阳有自己的算盘,敌人如此猛烈的火力,硬顶肯定是打不过的,就算是交替掩护,也难以摆脱,反不如“闷声大发财”,悄悄趁着漆黑的夜色,快点溜之乎也。

    这一招,倒是奏效了。

    八路军不打枪,不放炮,分成数路,散向无边的原野,很快,鬼子们便找不着了。

    夜战,就是这样。

    分散撤退,也算是八路军的一项绝技。最著名的战例,便是抗战时期,山西我军一个团的部队,消灭了日本鬼子“观战团”的一百八十余名军官,引起日军疯狂反扑,大兵重围之下,我军采取“分散撤退”策略,全团兵力迅速散向四面八方,最后集合的时候,基本上一个都不少。

    霍阴阳自然这一手玩得也不赖。

    战士们按照命令,分头逃逸,夜色漆黑,大家战术动作熟练,地理地形又熟,很快,就象凭空消失了一般,一个个跑得不见踪影了

    鬼子追了一阵,把八路军“打跑了”,四面八方消失于夜色里,无可奈何,只好停下脚步。

    霍阴阳跑了一阵,来到“三颗树”。

    这里是原野上的一处麦田,因为地头上长着三棵老榆树,被称为“三棵树”。

    麦苗,被部队踏过,冬小麦本来就已经枯黄,现在还没有萌发,几乎都给踏平了。

    二中队的战士们,气喘吁吁地集中到这三棵孤零零的老树下,霍阴阳喘匀了气息,举目四望,只见原野上炮声隆隆,枪声阵阵,四处都在开战,十几里方圆的地面,都变成了壮观宏大的战场。

    草草清点了一下人数,霍阴阳非常满意,伤亡极微,虽然刚才这一阵没打死几个鬼子,但自己也基本没什么伤亡,这就是胜利。

    有战士向他说:“中队长,战场好象往西南方向转过去了。”

    果然,枪声、爆炸声,逐渐往西南转移,就连刚才追赶自己的那一群日本兵,似乎也正往西南移动。一片片黄乎乎的军装,在偶尔的炮火火光照耀下,象是一片原野上的污泥浊水,向西南蔓延。

    难道,西南方有“财喜”吗?

    西南方,还真的有财喜。

    南宫仕带着一、三中队,正把敌人往羊砬子山的方向拖拽。

    这种“牵牛”战术,也算是八路军常用的手段,但是在这样漆黑的夜里,“牵”起来却是颇有些费劲,你跑得快了,敌人找不着,“牛”就丢了。你跑得慢了,就容易受到敌人猛烈火力的打击,造成伤亡。

    得不急不躁,掌握火候。

    好在南宫仕和焦顺都身经百战,对于战局的把控,堪称专家大师。他们率领两个中队,一会回身阻击两下,一会起身猛跑一气,始终跟敌人若即若离,保持着一定的“安全距离”。

    这头“牛”,稳稳地被牵往羊砬子山。

    羊砬子山不大,与野狼谷的群山一样,算是燕山山脉到了终点之后的“尾巴”,再往南,便是一望无际的平原了。

    龙一雄带着三个连的分区部队,已经在山里设下了“口袋阵”。

    那么穆副司令为什么选择这里呢?

    因为羊砬子山的位置非常微妙,它背靠群山,又跟平原相接,从山上下来,想去哪儿都行,便于部队机动。

    野狼谷就不一样了,虽然那里山高林密,但是出山的路径不多,遇到敌人大兵力围剿,回旋余地就显得局促了。

    穆副司令的计划是:在野狼谷把敌人拖疲以后,拉到羊砬子山,狠砸敌人一拳头,然后,是走是留,视战场情况再定。

    月牙儿,慢慢偏西了。

    激战了大半夜的原野上,战火仍未平息,一阵阵枪声,忽紧忽松,人喊马嘶,脚步杂沓,一队队人马,往来穿梭。

    日本鬼子的队伍,追踪着南宫仕的县大队,一路来到羊砬子山下,此时,大家打了大半夜的战,即便是顽强耐劳的日军,也是精疲力竭,气喘吁吁。

    羊砬子山,象是一群突兀的怪兽,蹲踞在平原上,黑乎乎的巨大影子,如张开了大口,随时准备吞掉这批东洋鬼子。

    日军指挥官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

    刚刚脱离了野狼谷那个令人头疼的群山,现在又来到这座让人望而生畏的山前,怎么琢磨,怎么有点让人心里发毛。怪不得八路军要把大队人马拉到蓝海县来,这里群山一座连着一座,地形复杂,对于善于钻山沟的八路来说,确实是个极佳的战场。

    可是鬼子伪军可就苦了。

    地形不利,是作战的大忌。

    可是,既然已经到了,八路军就在前面“逃窜”,不追是不行的,总不能眼瞅着他们逃掉,因此,日本指挥官还是一声令下:“追上去。”

    五六百人马,蜂拥而入山里。

    日军其实也有自己的考虑,前面这股逃窜的八路,充其量三百人,就算他们有地形优势,可是自己身后,还有大批的后援队伍,这回三千大军齐聚于此,八路军就算再本事,用兵力慢慢磨,也能把他们给磨垮了。

第526章 九七式手雷() 
“忽鲁鲁——”

    一阵恐怖而奇怪的响声,从山坡上响起来。

    这里是一片陡峭的山峰,山路从两边山坡下穿过,形成一个天然的大沟。

    响声,来自坡上,黑乎乎的夜色里,也辨不清发生了什么事,正在匆匆通过山路,向前追击八路军的日本鬼子,仰头往上望去,只见一堆堆的大石头,正从坡上滚滚而下。

    呀,原来是滚石了。

    鬼子队伍,正拥挤在山路上,无路可逃,登时吓得哇呀呀怪叫,有的往前面跑,有的往后面跑,但是队伍拥在山路上,跑也跑不快,只见大大小小的石头,从陡峭的坡上滚下来,速度越滚越快,稀里忽鲁地砸在鬼子兵的身上。

    尘土飞扬,石头乱飞乱砸,一片惨叫声。

    鬼子这才知道,原来上当了,这片山里有埋伏,八路军躲在坡上往下滚石头,这可太坑人了。

    黑乎乎的夜色里,正在行进的队伍,一下给砸了个乱七八糟,有的被砸倒了,有的被砸伤了,有的武器给砸坏了,乱跑乱窜的敌人前推后挤,还有的被别人给踏倒了。

    这还不算完。

    石头刚刚滚过,从坡上又飞下一连串的手榴弹来。

    手榴弹往下砸,最得劲儿,一片黑压压雨点般的手榴弹,从天而降,落在混乱的敌群里,接二连三的炸响了。“轰轰轰——”爆炸声响成了片,火光大起,硝烟弥漫,只见一个个鬼子被炸得身子都飞起来,象是一片片破布,在火光中升起来,又落下去。

    好一通爆炸。

    鬼子兵的头脑还算清醒,遇到这样猛烈的袭击,立刻返身往后退,没被炸死的,从硝烟中钻出来,拼命顺着来路撤退。

    快跑。

    要说鬼子反应算是利索,形势不妙,返身便跑,这座黑乎乎的羊砬子山,太可怕了,八路军狡猾狡猾的,他们逃窜到这里来,原来事先设好了埋伏。

    “叭叭叭,”一阵激烈的枪身,从身后传来,原来是南宫仕带领的县大队一、三中队,从身后杀了过来。

    南宫仕率领队伍,一路撤退,辛辛苦苦,把鬼子这股队伍,牵到了羊砬子山,现在一看鬼子转身就跑,那可就不会同意了。

    你们想跑?等等吧。

    大家回转身来,拔腿便追。这一下,攻守易势,逃跑与追赶的双方互换了。

    “叭叭叭,”大家一边追赶,一边开枪射击。

    羊砬子山里,枪声大作,前面分区部队也开始往山下冲锋了,一阵阵冲锋的军号声响起来,和枪声混杂在一起,喧嚣无比。

    南宫仕领着队伍,冲到刚才“滚石”的山路上,只见满地都是乱石,被砸死砸伤的敌人,横七竖八的倒伏着,有些伤员还在呻吟,一片惨状。

    大家顾不得理他们,随手拾起一些枪支弹药,跨过一堆堆的乱石,迈过一具具尸体,继续往前追赶。

    包小乐眼尖,看见路旁一块卧牛石边,有一个鬼子丢弃的手雷兜子,喊道:“陈阿宽,阿宽,你把那些手雷捡着。”

    “好嘞。”

    陈阿宽正跑到那块卧牛石旁,俯身把手雷兜子捡起来。

    日本鬼子的手雷,比起八路军使用的“边区造”手榴弹,威力大得多,体积小而爆炸力强,因此,八路军战士普遍喜欢鬼子的手雷。

    陈阿宽捡起来的这一兜,是鬼子的“九七式”,没有木柄,长圆形,黑乎乎的上面满是格纹。

    他把手雷兜子拿起来,挎在肩膀上,顺便从兜里掏出一枚,拿在手里,沉甸甸很应手,心里挺高兴,正好,打了大半夜的仗,自己的手榴弹已经摔完了。

    战场上,弹药就是宝贝。

    正高兴,忽然看见旁边一个人,并肩跑在自己的旁边,一起向前冲,不过觉得有些不太对劲儿。

    这个人

    这人头上戴着一个钢盔。

    有时候,战场上的八路军,顺便捡起鬼子的钢盔戴在头上,也是常有的事,但是这个人钢盔下面,还戴有一个鬼子战斗帽,脑后几片布片,跑起来迎风飘摆。

    这就不对了,没人会捡个钢盔戴上,还另外再戴个日本鬼子的战斗帽。

    这就是个日本鬼子!

    虽然黑乎乎的夜色里,看不清楚,但是陈阿宽已经判断出,跑在身边的这个人,是个日本鬼子。这陈阿宽登时吓了一跳。

    原来,这个日本鬼子在刚才滚石头的时候,被砸晕了过去,等他醒过来的时候,看见一大群队伍,正从身边跑过,便稀里糊涂地爬起来,跟着队伍一起跑。

    恰巧,他身边的陈阿宽,身上穿的是一件伪军军服,鬼子便把队伍当成是自己人了。

    “啊——”陈阿宽惊叫一声。

    这时候,鬼子也发觉了不对劲,除了身旁的陈阿宽,似乎队伍里别人都是穿的便装,这这是八路军。

    鬼子也惊叫一声,他手里端着三八枪,来不及再拉枪栓开枪,枪托一抡,朝着陈阿宽砸过来。

    陈阿宽的枪,还背在肩上,手里拎着刚才缴获的一枚手雷,急切间侧身躲闪,躲过了鬼子这一砸,但是鬼子的步枪擦过他的手,把手雷上的保险销,一下给擦掉了。

    陈阿宽并没有发觉,他举起手里的手雷,当作锤子,朝着鬼子脑袋便砸过去。

    “咣,”一声闷响,手雷砸在钢盔上。

    这下坏了。

    鬼子的九七式手雷,爆炸方式挺复杂,需要先拔掉保险销,然后再在硬物上磕一下,扔出去才爆炸,这种东西设计的时候,便考虑到了日本鬼子都戴着钢盔,即便在找不到硬物的情况下,在自己的头上磕一下再扔,正好。

    陈阿宽并不知道手雷的保险销已经被弄掉了啊。

    急切间,他用手雷砸了一下鬼子的头,却忽然发现手雷“嗤嗤”冒起白烟来。

    坏了,要爆炸。

    不光陈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