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将门-第18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祯吸了口气,心中不悦,这次拿到的铜是不少,可是距离解决钱荒还好远呢!怎么能信口雌黄?

    还说把钱荒都解决了,再来一百船也没戏,王宁安是不是有些膨胀了,贪功心切了,这可不行,小东西还是要敲打敲打!

    见赵祯脸色变了,曾公亮忙说道:“陛下,王大人的意思是钱荒不光是钱不够了,还有别的原因?”

    “什么原因?”

    “预期心里?”曾公亮从王宁安那里学来了一个新词儿。

    赵祯不解,问道:“什么意思?”

    “陛下,王大人说,朝廷缺铜是一方面,但另一方面,很多人也看出了问题,他们就趁机囤积铜钱,舍不得拿出消费,故此加剧了钱荒。”

    古人一点不笨,赵祯关注钱荒也不是一年两年了,的确如同曾公亮所说,每次铸好一批铜钱之后,放到市面上,没有多久,就消失不见了,市面上流通的都是那些含铜不多的劣钱。

    哪怕在后世,也经常挖出来数量惊人的铜钱,很多后世的人都想不明白,心说古人是不是傻帽,干嘛存钱不花,这不是有病吗?

    其实那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古代缺少投资项目,很多家族又奉行节俭,存钱再正常不过了。

    而且中国古代一直缺少贵金属,今天500文能买来的东西,到了明年,可能只要450文……铜钱的购买力不断上升,存钱是有赚头儿的。要是赔本,你看看古人花不花钱?

    王宁安告诉了赵祯和曾公亮一个很重要的东西心理因素!

    靠着朝廷命令,靠着投放铜钱,都未必有效。

    可如果在三司衙门放一个巨大无比的铜山,就等于告诉世人,朝廷的铜数之不尽,你们存铜钱根本没用,不但不会升值,还会贬值。

    只要把心里因素扭转了,很多人就会把藏着的钱拿出来。

    解决钱荒,不光要增加供给,还要盘活存量!

    让已有的铜钱流通起来……

    “真难为他了,连吹牛都吹得光明正大,理直气壮!”赵祯心说王宁安这小子,总是能给自己带来惊喜。

    “那好,就按照他的主意办,曾爱卿,王宁安于理财一道,颇有见地。朕曾经也想让他出任三司使,帮着朕理财。”

    赵祯说得轻松,可是曾公亮却差点叫出来,幸好老先生修炼足够,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

    可让王宁安当三司使,简直比泰山崩溃还吓人!

    不到二十的相公,想想吧,满朝文臣,一大帮胡子一把的,都能给王宁安当爷爷,结果却要低声下气,尊他一声王相公,想想那个场面,曾公亮就浑身恶寒。

    赵祯抓着胡须,淡淡道:“后来出了岭南的事情,朕让他南下了,不过王卿可是给朕立了军令状,要给朕弄500万贯回来,填补国用。”

    听到这里,曾公亮简直被雷得外焦里嫩,骨苏肉麻。

    怎么吓死人的事一个接着一个啊,王宁安他有多大的本事,一张嘴就是500万贯,你当钱那么好赚啊,大风刮来的?

    曾公亮躬身道:“圣人,恕老臣直言,那100万斤铜,固然不少,可都铸了铜钱,也不过区区25万贯,距离500万贯,还差得太多了。老臣以为,就算王宁安有点石成金的本事,他也弄不到500万贯。假如他真的弄来了,老臣情愿退位让贤,谁敢说王宁安不合适,老臣都和他理论去!”

    曾公亮显得顽固而坚持,赵祯呵呵一笑,“曾爱卿,王宁安那小子的确有些鬼门道,你看着吧,到时候没准他真能把钱送来,咱们君臣拭目以待吧!”

    ……

    “小人慕容轻尘,拜见王大人。”

    站在王宁安面前的是一个文弱书生,虽然青衣小帽,但是骨子里带着傲气,很有股嶙峋劲儿,面目也算是清秀,不像一般的下人。

    王宁安眨了眨眼睛,“国舅爷,他就是你派去大理的人?”

    “没错,怎么样,我选的人不错吧?”

    曹佾随口道:“慕容,你把经过和王大人说一遍,我也想知道,当初让你去大理买佛像,你怎么弄了一堆铜锭回来,是不是都给熔了?”

    慕容轻尘连忙摆手,“回老爷的话,小的带人去了大理,那块儿的人几乎家家礼佛,听说小的要买佛像,就认定了我是不怀好意之人,把我给抓了起来。”

    王宁安正喝茶呢,听到这话,连着咳嗽了两声,忙端起茶杯,掩饰尴尬。他当初存心坏曹佾,没想到真的有用了。可问题是慕容轻尘怎么跑出来了,还弄回来这么多铜锭,真是有趣啊!

    “回老爷,小的在大理做了几个月的黑牢,后来大理国君突然把小人从牢里提了出来。”

    “为什么?”曹佾好奇道。

    “小的一开始也不知道,可后来小的清楚了,原来是我大宋有一位将军率领大军,杀入交趾,火焚升龙府,吓死了交趾国王!所有番邦都吓坏了,尤其是大理国王他仰慕中原日久,一心要和中原通好。见识了天朝的实力,更加想要归附上国。”

    曹佾愣了,他怼了一下王宁安,“我说二郎,这帮蛮夷真都是贱皮子啊,越打他们,就越听话,真是稀奇!看起来你小子杀人杀得对了!”

    慕容轻尘听到这话,突然一脸不敢置信,惊问道:“王大人,莫非就是你领兵杀入升龙府?”

    王宁安笑着点点头,“准确说还有济阴郡王赵宗景,虽然他不顶什么用。”

    慕容轻尘一听,泪流满脸,突然双膝一软,跪在了王宁安勉强。

    “大人天地之恩,若是没有大人,轻尘只怕要埋骨番邦,永远也回不来了!”

    王宁安有点尴尬,他害得人家蹲了黑牢,又把人家给救了,该怎么算,还真有点说不清楚。

    “快起来吧,咱大宋人不兴下跪。”

    谁知,一句“大宋人”,慕容轻尘的身体又是一震,显得更加激动,眼睛里面竟然有了光。

    王宁安没注意到,他的心思都在大理,“照你的说法,这些铜是大理国王给你的?”

    “没错,大理要归顺大宋,苦无门路,听说我是国舅派来的人,特意让小的带着重礼去拜见狄帅。狄帅说朝廷缺铜,大理当即进献了100万斤,是小的和李将军一起押进京城的。”

    这时候李无羁晃着高大的身躯过来了,“大人,事情就是他说的这样,烧了升龙府,烧得太好了,烧出来咱们的威风!现在那帮西南的蛮夷,闻大人之名色变,听说都拿你的名字吓唬不睡觉的孩子呢!”

    王宁安气得扭过头,敢情自己和张辽一样了!

    老子有那么吓人吗?不过他也明白了,原来这些铜还是自己的战争红利,用的更理直气壮了!

第263章 公开卖官() 
听完慕容轻尘的介绍,曹佾简直欲哭无泪,他连指责王宁安的理由都没了,白高兴了一场。

    “国舅爷,这批铜就算是岭南开发的第一个成果,你可要保密,一个字都不能泄露出去。”

    曹佾气哼哼道:“我又不是白痴,怎么会瞎说话?这批铜是大理国王进献的,那下一批吗?什么时候能进京?”

    曹佾问到了关键,要解决钱荒,需要稳定的铜矿来源,不能一锤子买卖。

    “慕容轻尘,我问你,大理皇帝真是那么尊敬大宋,一下子就送了100万斤铜?还是他另有图谋,你还知道什么?”

    慕容轻尘忙说道:“大人,段氏的确很尊重大宋,只是他们下了血本,还是有盘算的,眼下大理的状况,岂止是一个乱字能形容的。”

    慕容轻尘滔滔不断,把他知道的都讲了出来,其实大理建国还在大宋之前,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目前大理国的皇帝叫段思廉,他或许没几个人知道,不过他有两个孙子,那可是鼎鼎大名,正是段誉的伯父段正明和便宜老爹段正淳,当然了,不是写武侠,这事就不提了。

    其实金老先生不过是借了几个人名而已,其余的事情,真的可不多。

    段家没有什么一阳指,六脉神剑,大理也并非世外桃源,更重要的是段家没有什么忠心耿耿的家臣,相反,他们的处境非常糟糕,皇位可以说是岌岌可危……

    一切要从南诏覆灭说起,由于连年用兵,国力损耗严重,南诏发生了起义,权臣郑买嗣杀了南诏王,创立大长和国,这个政权之存在了27年,就被剑川节度使杨干贞篡位,建立大天兴国。

    同样的大天兴国也没有存在多久,杨干贞的弟弟杨诏指责通海节度使段思平有帝王之相,杨干贞下令诛杀段思平,结果段思平跑到了舅舅的部族当中隐蔽起来。

    当时的权臣高方派遣段思平的弟弟段思良,还有军师董伽罗前来保护。

    没过多久,杨干贞的弟弟杨诏篡位,段思平趁机借了蛮兵,灭了大天兴国,建立起大理国。

    和交趾一样,大理也是被几个大族掌控,而这几个大族都和建国的过程有关系。

    首屈一指,当然是皇室段家,紧随其后的就是高家,高家本身实力雄厚,又辅佐段思平登基,几代人绵延下来,段家出皇帝,高家丞相,实力越发庞大,已经到了无法抑制的地步,段氏皇族几乎被架空了,处境居然比交趾的李氏还要惨。

    除了段姓和高姓之外,当初保护段思平的军事董伽罗,他背后是骤然而起的董家势力,另外段思平虽然抢了杨家的王位,但是杨家底蕴犹在。

    就这样,大理形成段、高、杨、董四大势力,比起交趾还多了一个!

    听到这些,曹佾的脑袋就大了三圈,简直要炸开了。

    反倒是王宁安,他神情激动,听得格外仔细。

    危机,危机,别人的危,自己的机!

    没吃过猪肉,还没看过猪跑?

    上辈子王宁安听说过多少金融大鳄的故事,他们就像是鲨鱼一般残暴,有了混乱要上,没有混乱制造混乱也要上。总而言之,别人乱了,他们才能在金融市场上横冲直撞,拿到自己想要的一切,至于别的国家死活,那就不是他们考虑的事情了。

    王宁安的道德水平下降之后,也迫切想要发国难财当然是别的国家!

    “慕容轻尘,你怎么看这四大势力,究竟谁能脱颖而出?”

    “回大人,这四家之中,董家根基最浅,自从董伽罗死后,也没有什么出色的人才,实力衰败厉害。原本段氏和杨氏联手,还有胜过高氏的可能。只是段家夺了杨家的江山,他们是生死仇敌,没有和解的可能。结果高家就能轻松回旋,游刃有余,假以时日,大理一定会落到高家的手里。”

    慕容轻尘虽然只是个下人,却条分缕析,把大理的情况说得明明白白,王宁安心里一下子就打开了一扇门。

    “按照你所说,段氏送来了这些铜锭,是希望大宋能帮他们忙了?”

    “应该就是这样!”慕容轻尘用力点头。

    曹佾终于插话了,“我说嘛,礼下于人必有所求,二郎拿了人家的钱,就要给人家办事吧?是不是该出兵大理,帮助段氏,灭了高氏啊?”

    “我有病才帮忙呢!”王宁安在地上来回踱步,不断盘算着,他在交趾,选择了两头下注,维持着微妙的平衡。

    至于大理,也应该这么做,让各方斗起来,都争着讨好他,那就成功了!

    看起来要尽快南下才行,王宁安之前就有任务护送李日尊回国,因为滇铜入京的事情被耽搁了,现在他都有点迫不及待了。

    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他身边没有熟悉大理情况的,貌似只有这个慕容轻尘,他是不错的人选。

    ……

    王宁安示意慕容轻尘退出去。

    “国舅爷,怎么样,这个人能让给我吗?”

    “给你?”曹佾大吃一惊,“我说二郎,你不会是要那个吧?这小子看起来倒是眉清目秀,文文弱弱的。”

    下一秒,王宁安的老拳就打在了曹佾的眼眶上。

    “你还能再恶心一点不?”

    王宁安赏了曹佾一顿胖揍,拳拳到肉,这位国舅爷顶着熊猫眼,终于老实了。

    “二郎,实不相瞒,这小子我早就看不惯了,一个下人,一点样子没有,起个名字,还那么怪,每天净看些杂七杂八的书,也不知道干活,不然我怎么会把他派到大理?”

    此话一出,王宁安差点吐血了,敢情曹佾也知道去大理有风险啊!

    这丫的摆明是要害人家,王宁安对曹佾是半点愧疚也没有了。

    一番威逼利诱,终于弄清楚了,原来慕容轻尘不是汉人,他祖上是胡人,身上也有些汉人的血统,和李无羁差不多。

    不同的是慕容轻尘的先祖被曹彬俘虏了,此后一直留在曹家,世代为奴。相比起唐代,宋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