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将门-第20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想到这里,王宁安一声苦笑,“娘,孩儿突然觉得压力好大。”

    “有压力好。”白氏道:“咱们翻盘的希望就在这上面了。”说着,她拍了拍梳妆盒子,然后慎重道:“这件事情无论如何也不能走露半点风声,不然大鱼就跑了。宁安,这个秘密只有咱们娘俩知道,我会下令,让作坊加紧赶工,制作得越多越好。你也要盯紧了京城的风吹草动,把戏做足,不要让人看出破绽。”

    王宁安用力点头,“孩儿明白,就瞧好吧!”

    ……

    从这一天开始,母子两个各司其职,坐镇农庄,调度指挥,忙得不亦乐乎。见未来的婆母这么忙,却帮不上什么忙,杨曦十分心疼,也在责怪自己,怎么就那么笨,一看账本就头疼,不然也能帮着白氏分忧了。

    “娘,八娘最擅长这个,要不要让她过来帮忙?”

    白氏迟疑一下,“是苏家的女儿?”

    “嗯,她是我的好朋友,还陪着我去过辽国呢!”

    白氏更加吃惊,苏八娘去过辽国,那岂不是说,她和傻儿子一起去的?哎呦,没看出来,这小子也够不老实的。白氏可没有杨曦那么傻白甜,她不动声色,笑道:“可以,那个丫头在沧州的时候,我见过,很不错的。”

    杨曦欢天喜地,去把苏八娘叫来,给白氏打下手。

    渐渐的,白氏也吓着了,苏八娘的才华真不是吹的,多复杂的账目都能弄得条分缕析,算得又快又好,比起自己还要厉害,

    看到她,白氏都有些心动了,如此女子,才配得上自家的儿子,奈何杨曦那个姑娘,那么好的人,又有陛下赐婚,朝野皆知……唉,罢了,年轻人的事,年轻人处理,老辈儿的就不掺和了。

    白氏忙得不亦乐乎,王宁安那边也没闲着,他让韩维和王安国注意着京城的市场,又把曹佾叫来,让地头蛇帮忙,紧盯任何可疑的对象。

    在接下来的几天之中,市面上的铜镜销量在稳步上升,价格也在两贯左右徘徊,大约持续了五天,突然,韩维找到了王宁安,他脸色很不好看。

    “大人,根据各处急报,今天突然出现了大批的扫货商人,动辄几十面那么买,南城的几个摊位已经售罄了。”

    来了!

    王宁安一下子打起了精神,早就等着这一天,就让老子看一看,究竟有多少神仙插手其中了。

    “立刻补充铜镜,摊位不能关闭,再有,制定规矩,凡事10面以上的交易,到皇家银行的营业点交易。”

    韩维急忙下去安排,从钱监仓库运来铜镜补充,又限制大宗交易。

    可即便如此,到了晚上,他们汇总资料,一看也吓了一跳,光是这一天,就卖出去三万面铜镜,比起降价的第一天还要多!

    敌人这是出手了,而且还出了狠手,一上来就是搏命的架势。

    上午几百面几百面买,下午限购之后,开始变成五面七面的那么买,根本不讲价,也不看货,只要是铜镜,不管好坏,人家都要了。

    照这个架势,明天还会超过三万面镜子。

    王宁安紧急下令,将购买上限压缩到两面,超过五面的交易,要提前三天预约。

    限购令收紧了,可是第二天依旧卖出去两万八千面铜镜。

    他们疯狂扫货,使得原本能支应半个月的铜镜,两天就卖光了,这个疯狂的劲头儿,让所有人都吓了一跳。

    ……

    富弼眉头紧锁,老先生还没有转过弯儿,铜镜的成本不过二三百文,花两三贯钱买下来,明显是王宁安和钱监占了便宜,真不明白,文及甫高兴什么。

    “叔父,这王宁安手上有多少铜镜,想必叔父最清楚吧?”

    富弼点头,“老夫在政事堂,自然了解情况,各地的钱监加起来,大概能有上百万面铜镜,京城有二三十万最多了,王宁安已经从饶州和湖州调来铜镜,加起来,或许有三四十万之数。”

    文及甫笑道:“叔父,假如把这些铜镜都买光了,王宁安又该如何?”

    “还能如何,钱监有工匠,能生产铜镜的。”

    “哈哈哈!”文及甫笑得十分开怀,“叔父大人,他的工匠是有数的,能造多少铜镜?再说了,造镜需要铜料,他们钱监又有多少存货?”

    富弼努力思索,终于有了思路,“你的意思是要把这些都买光了,王宁安就造不出铜镜了?”

    “不只是造不出铜镜,一旦铜价恢复了,他的行动就失败了,没有廉价的铜料补充,没有铜钱造出来,他王宁安就没法和陛下交代!”文及甫笑嘻嘻道:“那时候,王宁安就算再巧舌如簧,也骗不了陛下。”

    富弼还是不解,又问道:“那假如交趾的铜锭送来呢?”

    “叔父大人,交趾远在天边,就算送来了,有多少我们吃多少,就凭着钱砸,也要把王宁安砸垮!”

    富弼被文及甫的疯狂神色惊到了,他固然看不上王宁安,可也没有到恨之入骨的地步,有些时候,富弼还很欣赏王宁安的才华。

    可这个文及甫,仅仅是因为他爹被王宁安掀翻了,就怀恨在心?要不惜一切报复?

    “叔父大人,小侄给你交个底儿。”文及甫神秘兮兮,低声说:“王宁安这一次踢到了铁板,靠着铜料生意发财的人太多了,王宁安要断了大家伙的财路,人家能不拼命吗?叔父大人只管瞧着吧,王宁安不会有好下场的!”

    富弼若有所思,看起来文家是掺和其中了,只是还有其他人不,富弼就不好说了。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不是白说的。

    转过天,铜镜的销量竟然再度出现新高,超过了三万五千面,弄得赵祯都不得不下旨,召王宁安进宫奏对。

第291章 金融创新() 
汴京有百万人口,每年结婚的人也在数万对,再算上有钱人家,一年卖十万铜镜也就差不多了,无论如何,三天的光景,就卖了快十万面,傻瓜都知道有问题。

    皇城司又不是吃干饭的,关系钱荒的解决,赵祯哪能不上心。自从开始压制铜价,已经抛售出去18万面铜镜,汴京钱监的铜镜打光了不说,从饶州运来的存货也快速消耗,再这样下去,几天的功夫铜镜的价格就要被拉上去,之前的努力全都泡汤了。

    “朕要知道!”

    赵祯显得非常愤怒,像是头狂暴的狮子,大声咆哮道:“是谁,谁在和朕的国策抗衡!?”

    王宁安躬身立在赵祯的面前,他都做好了挨骂的准备,谁知道赵祯一上来,就直指背后的黑手,王宁安心中大喜。

    这也不算意外,赵祯脑筋又不笨,铜镜又不能吃又不能喝,囤积那么多有什么用?更何况几天之前,他嘉奖王宁安破解钱荒有功,结果几天的功夫,就有人疯狂购买铜镜,摆明了和他过不去。

    不是欺负王宁安,而是在打他赵祯的脸!

    “肆无忌惮,有些人肆无忌惮!”

    赵祯怒冲冲道:“王卿,你的抛售策略是管用的,现在是有人和朕作对,他们想看朕的笑话。朕这个天子做的还真是失败,谁都敢爬到朕的脖子上了。以往他们赚得不少,竟然还不知道收手,一再挑衅,朕绝不会客气!”

    都说天子一怒,伏尸百万,血流千里。

    赵祯虽然面了一点,但是真发起怒来,绝对是风雨凄凄,阴风阵阵,垂拱殿都下降了好几度,王宁安浑身打了个冷颤。他不是吓的,而是喜的。

    大约在四五个月之前,王家的作坊就研制出了琉璃镜。

    最初是想作为奢侈品来卖的,所有王宁安让家中严格保密,把作坊都弄到了长生岛,他在等适当的时机,把琉璃镜抛出来,赚一笔狠的。

    可是当他开始狙击铜价的时候,王宁安就猛然想到,琉璃镜的作用绝对不只是赚钱而已!

    新的材料出现,旧的东西就要被淘汰。

    石器时代终结,不是因为石头没有了,而是出现了青铜,青铜时代结束,也不是铜没了,而是出现了铁!

    以此类推,只要琉璃镜问世,铜的重要性必然一落千丈,从日常生活退出……颠覆性的剧变,一定会造成一场大洗牌。

    ……

    别看王宁安在老娘面前显得有点弱,那是他故意为之,你总不能在长辈面前也处处显派本事吧。

    再说了,要是你什么都行,还用得着别人吗!以老娘的性子,要不是看到了天大风险,她会毫不犹豫插手吗?

    想请老娘多分担点,不装怂行吗?

    要是让白氏知道儿子的龌龊心思,非把这小子的屁股打烂了,混账东西,连你妈都敢算计了!

    在赵祯面前,王宁安可不能示弱,相反还要信心十足,“陛下,一针见血,微臣近日清查各个钱监的账册,发现了非常多的弊端,问题多半集中在采购铜料上面,每年这块的流出,多达200万贯!”

    “有这么多?”赵祯惊问道。

    “不止,这里面还扣除了铜器的利润,所以按照臣的估算,每年从铸钱这一块,流失的财富就有七八百万贯,甚至上千万贯,这笔钱原本都是属于陛下,属于朝廷的。”

    啪!

    赵祯用力一拍桌子,震得手臂发麻,他咬牙切齿,怒不可遏。

    “硕鼠硕鼠,大宋的江山就是被这些硕鼠给害了,朕的钱也都被他们给贪了!”

    赵祯怒吼道:“朕立刻下令皇城司,谁敢囤积铜镜,违背朝廷旨意,立刻捉拿,严惩不贷。”

    “别!”王宁安情急之下都忘了君臣之礼,阻拦道:“千万不能派兵。”

    “为什么?王卿也要提这些贼老鼠说情?”

    “不不不……”王宁安道:“陛下,此时下令抓人,只会造成恐慌,铜价会立刻反弹。而且以臣的估计,能抓到的只是些小鱼小虾,要不了多久,就会故态复萌,实在是不划算。”

    赵祯用力吸口气,也苦笑起来。

    可不是,要是他的圣旨这么管用,大宋朝也不会弄到现在这个样子,多少年了,为了所谓一团和气,大局为重,弄得君不君,臣不臣,敬畏一点消失了,想要重新找回来,实在是太难了……

    “王卿,据朕所知,你手上的铜镜不过几十万面而已,算起来只要出资百万贯,就能轻松买下,到时候铜价攀升,钱监无以为继,你又和政事堂签下了约书,如果不能交够铸币,皇家银行可是要出事的。”

    不愧是一国之君,看问题看得就是清楚。

    交趾和大理的铜矿不断运到大宋,铜价下跌是必然的趋势,问题是这个大势要把握在谁的手里!

    如果皇家银行赢了,那么赵祯就等于手握金融大权,可以和政事堂三司分庭抗礼,有了银行牵制,失衡的朝局就矫正了。

    赵祯想要推动什么国策,阻碍也就小了很多。

    反之,如果皇家银行败了,整个铸币大权重新回到士人手中,以他们这些年的贪婪作风,保证会更加疯狂地敲骨吸髓,把利益榨干,到时候想要反击,都找不到武器。

    赵祯的清醒冷静,让王宁安非常欣慰,他要和那些人斗,最主要的就是后院要稳,最起码皇帝不能左右动摇,不然他可就惨了。

    吃了定心丸之后,王宁安胸有成竹道:“陛下请放心,臣绝对有办法稳住铜价,而且臣能让他们赔一个干干净净。”

    “当真?”

    “臣愿意立军令状!”

    赵祯欣慰点头,“王卿,这些年来,你为朕做了很多事情,从来都是漂漂亮亮,朕这次也信你!这样吧,为了帮助你做事,朕把杨怀玉派给你,再从殿前司和皇城司各调五百人,归你指挥,务必把这一战给朕打好了!”

    赵祯堵上了皇帝的尊严,鼎力支持。

    王宁安从皇宫出来,立刻颁布更严厉的限售措施,铜镜的价钱不变,但是想要购买铜镜,必须说明用途,并且拿出身份证明,每个人十天之内,只准购买一面铜镜,超过一面,需要提前预约申请……

    王宁安的举动还是很有效果的,铜镜的销售量一下子压到了5000面,比起之前的高峰足足少了八成。

    大家终于稍微喘口气了,可出乎预料,这种局面紧紧持续了两天,铜镜的销售量又突破了一万。

    而且不只是铜镜,其他的铜器,比如铜盆,铜制的乐器,摆件,家具,饰品……总而言之,凡是有铜的东西,全都疯涨,而且完全是扫货,已经到了不问价钱,不问品相,只要是铜就一扫而光。

    从各处冒出了数之不尽的人,涌现了皇家银行,排成了长龙,发疯似的,要购买铜器。

    如果不是有殿前司的人挡着,都能把皇家银行的大门给冲破了。

    杨怀玉按着刀柄,满脸大汗,应付抢购的人群,竟然比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