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将门-第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第三嘛?自然是充实宫中花用,按照王宁安预估,每年能孝敬宫中二十万贯。老奴斗胆说一句,每年户部拨给宫中的花销是不少,可是每一笔钱都要有去处,都要花得明明白白。实际能动的钱不多,这二十万贯,可由圣人随意支配,不受限制……”

    陈琳说到这里,没有讲下去,其中的滋味谁都明白。想想王良璟尚且知道弄个小金库,何况是一国之君,男人都是一个德行,只不过是格局不同而已。

    当然赵祯想得比较多,他要是参与走私,一旦捅出去,弄得天下皆知,到时候皇家脸面无存,还怎么号令天下。而且此事牵连到了辽国,万一弄不好,兵连祸结,边境大乱,他也承受不住。

    “事情不小,主事之人必须忠心耿耿,而且智谋过人,识大体,顾大局,有手段,有心计……而且还要让方方面面都放心,最重要的是他绝对不能欺骗朕,陈伴伴,你以为王家父子如何?”

    陈琳呵呵一笑,“圣人,王家父子这一次定计,杀了一百多名辽兵,功劳不小。而且他们甘心为官家养马,自然是忠心耿耿,王宁安虽然年幼,可是能写出《三国演义》,足见心智过人,他设下这个计策,也看出他的本事。奈何王家父子毕竟人微言轻,官职太小,各方未必甘心听从调遣,更何况没有重臣坐镇,只怕会坏事……”

    赵祯很赞同陈琳的看法,这里面还牵涉到重文轻武的国策,王良璟才是一个都头,他们主管这么大的事情,守着好大的油水,别人会不会眼红?如果趁机攻讦,又该如何收场?

    别说王家父子,哪怕是包拯,也没有资格主持大局。他们充其量只能办事,不能做主……

    “陈伴伴,你觉得何人最合适?”

    陈琳闭口不言,涉及到重要人选,官员任命,老狐狸还是懂得分寸的,他没有明说,伸出枯瘦的手指,点了点扎子上的两个字——烈酒!

    “酒,醉翁!”赵祯突然眼前一亮,放声大笑,“他可是我大宋的良心,没有谁比他更合适了!”

    他们说的是谁啊?

    就是那位大名鼎鼎的六一居士,文坛盟主,醉翁欧阳修!

    此前欧阳修帮着《三国演义》写过题跋,算是和王家父子有渊源,他名气大,士林仰望,赵祯虽然没有说出口,但是走私毕竟不是正途,文官集团肯定会反弹,假如有欧阳修掺和,至少火不会烧到赵祯。

    欧阳修忠心可靠,赵祯一百个信任。

    皇帝赞同用欧阳修,那么陈琳为什么要推欧阳修呢?

    这就涉及到了刚刚宫中的风波,曹皇后和张美人斗法,夏悚一口气干掉了五个内侍头目,弄得陈琳好没面子。

    老狐狸当然要找回场子,夏悚当初设计陷害,推翻了庆历新政,和欧阳修是对头。把老欧阳推出来,他在沧州干得好了,重新杀回京城,夏悚的好日子就到头了……

    汴京云集了整个大宋最聪明的脑袋,从上到下,真是没有一盏省油的灯!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小小的凉亭,三五文士,数条蒸鱼,几坛清酒。

    一位年近半百的长须老者,挥毫泼墨,文字如同山间泉水,奔涌而出,一气呵成……写到了激越之处,扯开衣襟,露出胸膛,山风吹拂,宛如魏晋的名士,狂放不羁……

    “真是好一个醉翁,好一个潇洒的欧阳学士!”

    不知什么时候,一个白面无须的中年人站在了亭子外面,躬身施礼。

    正在笔走龙蛇的欧阳修,抬起了头,醉眼朦胧斜了一下,淡淡道:“这不是苏公公吗?你来作甚?莫不是还要贬官?”

    “在醉翁眼里,奴婢是乌鸦不成?专门送坏消息的?”

    “反正没什么好事!”欧阳修不耐烦道:“等老夫写完你再说,且先让我高兴一会儿!”

    说完,欧阳修居然低着头,不理苏公公,继续写下去。

    苏桂为之气结,他眼珠转了转,从身后拿过一个酒坛,撕开了封口,又抓起一把扇子,用力扇了两下。

    酒香顺着风,就飘到了欧阳修的鼻子里。

    欧阳修的笔不由得停了下来,眼睛都直了。猛地冲到了苏公公的近前,伏身嗅着,酒香从鼻孔一直到了心里,老欧阳一脸陶醉。

    “苏公公,这是京城最新的美酒?快让老夫尝尝!”

    “哈哈哈,醉翁,这是新酒不假,可不是京城的。”

    “还有哪里的酒比京城更好?是cd还是山西?”

    “错了,是沧州。”苏公公笑道:“醉翁,官家送给了好差事给你,只要去了,天天就有美酒喝了。”

    欧阳修不顾苏公公说什么,迫不及待抓过酒杯,倒了一盏,一饮而尽。瞬间浑身的毛孔都打开了,像是一团火,在胸腔燃烧,烧得脸、脖子、胸口,全都红了起来。

    “老夫醉了……”欧阳修只含混说了句,身体一仰,就倒了下去。

    ……

    通往沧州的大路,一驾马车向前疾驰,车外有几个护卫,车中只有两个人,一对父子,欧阳修带着他的长子欧阳发,向沧州赶来。

    “快点,再快点!”

    老欧阳不断催促着,苏公公给他带来了一坛烧酒,本来以欧阳修的酒量,足够路上喝了,哪知道欧阳发年少淘气,竟然把他的宝贝酒给弄撒了。

    遍地酒水,香气扑鼻,欧阳修眼睛都红了,老头甚至想趴在地上,把酒都给喝了……奈何,堂堂翰林侍读,哪能干这么丢人的事!

    欧阳修只好忍痛作罢,结果就是一路上欧阳发只看到了老爹的黑脸。

    “快到沧州了,再买几坛算了,不要那么小气。”

    “哼!”欧阳修拿眼睛一瞪儿子,“你懂什么,那么好的酒,暴殄天物,是要获罪于天的!”

    好大罪过,欧阳发被吓得不敢说话,欧阳修勉强平复心绪,马车到了沧州,刚一进城,就见到车马众多,商贾往来,好生繁华热闹。

    欧阳修总算露出一点笑容,他们找了一处沿街的酒馆,点了四个菜,欧阳发小眼睛黑亮黑亮的,四处乱转,他觉得要让老爹听点好话,省得老给自己脸子看。

    他转身看到了邻桌的几个客人,就呲着小白牙,笑道:“这几位大叔,你们听说过欧阳修吧?”

    老欧阳气得翻着白眼,心说天下谁人不识老夫,儿子纯粹多事!臭显派什么?

    那几个汉子迟疑一下,“哦,好像有这么个人,不过他啊,比我们沧州的王二郎差得远哩!那么厚的《三国演义》,都是王二郎写的,那老头才写了一张纸,不行,差得太远了。”

    几个大汉摇头叹息,颇不以为然。

第67章 醉翁醉了() 
从酒馆出来,欧阳修就气哼哼,直接到了馆驿下榻,他这一次是微服前来,包黑子并不知道,所有没有迎接名满天下的大文豪。

    欧阳修知道自己的模样也不适合见人,索性在馆驿住了一个晚上。

    二月的春风依旧寒冷,欧阳修披衣而起,在庭院中来回踱步,又凝望着满天的星斗,陷入了沉思。时间久了,衣服都被寒夜的露水湿透了。

    欧阳发小心翼翼从屋子里出来,捧着一壶热茶,仗着胆子道:“爹,喝点水,暖暖身子。”欧阳修没动,欧阳发更加害怕了,用哭腔哀求,“都是孩儿的错,孩儿不该随便说话的,惹爹爹不快,要罚就罚孩儿吧!可别冻坏了爹爹。”

    欧阳修终于回过头,看着儿子可怜兮兮的模样,突然轻轻一笑,伸出大手,拍了拍儿子的头顶。

    “傻小子,你爹是个心胸狭隘的人吗?”

    欧阳发一愣,他只记得老爹无论到了什么地方,都是众星拱月,都是最耀眼的那一颗明星!

    偏偏到了沧州,一帮莽汉子竟然把欧阳修放在了一个黄口孺子之后,成了配角,成了可怜的绿叶,简直是可忍孰不可忍!

    但看欧阳修的意思,似乎不是为了此事生气,那是为了什么?

    “唉,老夫几个月之前,还只是惊叹《三国演义》行文大气,格局宏远,非同一般。可是今日一见,才知百姓心中,三国的分量竟是如此之重,说是人尽皆知,也差不多啊?”

    “不好吗?”欧阳发傻傻问道。

    “你哪懂啊!”欧阳修微微摇头,“《三国演义》之中,权谋智术,运筹帷幄,勾心斗角,不在少数。流传如此之广,难免不会有人研习效仿,若是大宋子民还好,若是辽人,只怕遗祸无穷啊……他们已经有了强悍的体魄,若是脑袋也不笨了,真不知我大宋何以自处啊!”

    欧阳修仰望着天空,忧心忡忡,只是有人比欧阳修还闹心,那个人就是王宁安!

    ……

    “派谁不好,偏偏派来一个饭桶堆里最大的饭桶!呃不,他简直不是饭桶,而是猪队友!”

    堂堂文坛盟主,欧阳修老大人居然被骂得如此不堪,要是让欧阳修的门人知道了,绝对会把王宁安撕成碎片,生吃了!

    就算把我吃了,我也要说,欧阳修就是个坑爹的货儿!

    想当初庆历新政的时候,保守派极力攻讦范仲淹、富弼等人,说他们是朋党。欧阳修义愤填膺,当即上书一道,名字就叫《朋党论》。

    老先生笔力雄奇,文章写得气势磅礴,鞭辟入里,分析精辟,让人读之如引甘泉,酣畅淋漓……

    这么好的一篇文章,不但没挽救庆历诸君子的命运,反而是临门一脚,把自己的队友都给坑了。

    原因何在?

    老先生开宗明义,说出了惊世骇俗的八个字“小人无朋,君子有之。”

    看到没有,别人攻击他们是朋党,老先生竟然大大方方承认了,我们就是朋党,你能奈我何?

    天啊,欧阳老大人,在朝廷做官,不是写文章发议论,非要语不惊人死不休!你自己承认了有朋党,后面多少高明的论证都没用了,人家抓住这一点,大做文章。结果就是范仲淹、富弼、韩琦等人相继赶出京城,欧阳老夫子也跑到滁州游山玩水去了。

    熟知老先生的业绩,当王宁安从包拯那里听说,要派欧阳修到沧州,他死的心都有了。赵祯是不是脑袋抽了,派谁也不能派欧阳修来啊,摆明了给自己添乱!

    王宁安哭天抢地,满肚子怨气,好不容易抱上了赵祯的大腿,再把走私烈酒的事情搞定,名利双收,只要再有几年稳定发展,攒几千武士,王家重兴的本钱也就够了。

    完美的计划,偏偏出来个欧阳修,真是糟心啊!王宁安觉得自己和那些名人都犯冲,一个包黑子,怎么都看自己不顺眼,又加上个更拧巴,名气更大,脑袋更浆糊的醉翁,真是要了命了……醉翁,等等!

    王宁安突然眼前一闪亮,欧阳修一生嗜好美酒,正好自己这些天都在忙着酿酒,蒸酒。不妨给老夫子送去,要是能堵住欧阳修的嘴,别给自己添乱,哪怕天天喝都成!

    想到这里,王宁安找了两坛最早蒸馏出来的美酒,已经储存了两个月,酒味柔和醇厚了许多,是王宁安能拿出的最好的酒。

    他还在等着欧阳修到来,王朝马汉就过来邀请了。

    “二郎,欧阳老大人昨天下午就到了,今天早上去了知州衙门,四爷已经过去了,老大人请你也过去。”王良璟已经闯出了一些名气,虽然普通人之间不喜欢称“爷”,但是武夫不管这个,有本事那就是爷!王良璟干掉了一百多辽兵,沧州多年以来,都没有这么漂亮的胜利,大家对王良璟赞许有加,言语上都客气了许多,亲近人称呼“四哥”,其他人都尊称“四爷”,哪怕年纪比王良璟大的也是如此。

    王宁安带着两坛酒,赶到了知州衙门。

    老欧阳身材很高大,眉目疏朗,五官清秀,哪怕上了年纪,腰背笔直,十足的老帅哥一枚。

    “你就是王二郎吧,老夫久仰大名啊!”欧阳修居然先笑呵呵开口了。

    王宁安连忙施礼,“晚生拜见醉翁,前辈驾临沧州,实在是百姓之福,小子的幸运,这里有两坛子美酒,恳请醉翁品评。”

    欧阳修装了一肚子事,想要谈谈走私,也想聊聊三国,可是当王宁安掀开了封口,欧阳修什么都忘了。

    老头子慌忙举起酒碗,当王宁安把清澈的酒水倒入碗中,老夫子颔首大笑。

    “好,光是如此清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