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将门-第4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文彦博非常感慨,“还是陛下有魄力啊,多年痼疾,终于下刀子了。彦国兄,你虽然在野,可也要替陛下多多颂扬,这可是好事啊!”

    “哈哈哈……”

    文彦博爽朗大笑,得意离开……富弼的脸都绿了,文彦博这个老混蛋,简直是坑死人不偿命!

    他把宗室条例定得这么严格,到时候这笔账肯定还要算在冯京身上,甚至要算在他富弼头上。

    那帮宗室不敢拿皇帝怎么样,不敢找王宁安和文彦博,他们可敢找我富彦国!

    你是想借刀杀人啊!

    好狠的文宽夫!

    显然,经过这一次的敲打,以富弼为首的耆英社老实了不少,赵祯已经划出了底线,就像处置冯京等人一样。

    光明正大地质疑,摆在台面上,探讨变法得失,这是没有问题的,但是敢在背后下黑手,敲闷棍,兴风作浪,那就等着掉脑袋吧!

    不光是你一个,甚至要祸及子孙!

    王素,苗贵妃,两家人都被绑在了法场,鬼头刀起落,血溅三尺,一百多条命人命消失了。

    刽子手砍人头,砍得手臂都肿胀起来。

    除了他们之外,赵祯又接连处决了十几名贪官,原本还愤愤不平,想要阻挠变法的人,瞬间偃旗息鼓,销声匿迹,吏治改革终于落实下去……

第628章 一不小心成了西门庆() 
嘉佑四年,注定了是不同寻常的一年,影响帝国的大事一件接着一件,没完没了,哪怕心脏最强大的家伙也会承受不住,大呼世道变了……首先,是乱七八糟的衙门没有了,政事堂之下,六部尚书各领其事。

    经过短暂磨合之后,爆发出极高的效率,被拖延许久的各种政务快速落实。

    比如之前的军务改革,已经确定三年之内,还要裁减厢军20万,同时增加禁军5万,提升战斗力。

    漕运河道整治,拓宽洛阳和开封之间的运河,确保漕粮顺利输送京城。

    青苗法开始向河北等地推广,西北进行方田均税法试行,开始清丈田亩,重订田赋……

    在众多改革当中,针对宗室刀子下得非常狠,也非常果决,没有半点商量。

    老赵家的子孙,到了赵祯一朝,已经进入了高速膨胀期,就像裂变反应一样,一代十几个子孙,每个子孙又能生几十个,如果再加上出嫁的女儿,还有乱七八糟的亲戚仆人,数额之大,简直超乎想象。

    原本赵祯是不想碰宗室的,毕竟是一家人,都姓赵,身体里流的都是一样的血,何必斤斤计较……可是赵允让一系,处心积虑争夺皇位,哪怕死了,还不甘心,一定要算计皇家。

    这算什么亲戚,简直是生死仇敌!

    咱们的赵大叔彻底怒了,他让大宗正寺长官北海郡王赵允弼和首相文彦博一同拟定宗室条例,结果就是宗室子弟,哀鸿遍野,一片狼藉叫苦之声……

    许久没露脸的赵宗景都苦兮兮地找到了王宁安。

    几年的功夫,赵宗景也年近而立,留起了小胡子,不像之前那么跳脱乖戾。当然了,面对王宁安,他是苦大仇深,毫无形象可言,一肚子苦水不停往外倒。

    “二郎,我跟你说啊,文彦博那老货真该剐了,他简直不给人留活路。”

    “等会儿,如果我没记错,条例可是文相公和令尊一起弄得,你把账都算在文相公的头上,这可不公平啊!”

    赵宗景愣了一下,无可奈何,唉声叹气,“那不是我爹斗不过文彦博吗……你可不知道,我们这一次有多惨?”

    赵宗景指着自己的鼻子说:“按照新的宗室条例,我的王位只能维持三代,也就是我,我儿子,我孙子,知道不?过了,三代之后,就是普通人了。”

    王宁安咧嘴笑道:“三代也不错了,你还想要多少,我儿子的荫庇官职没了,狗牙儿和小彘都没了官身呢!”

    赵宗景气咻咻道:“二郎,就你的俩宝贝儿子,跟猴子成精似的,给不给官,有什么可怕的!再说了,他们还小,可以涨本事养活自己,我的那几个兄弟,都胡子一把、孩子一帮,朝廷不给俸禄,以后干什么啊?这不是要了老命吗?”

    王宁安不解,“我说王位不是能传三代吗?你的父亲是北海郡王,北海郡王的父亲是太宗皇帝的第六子,也就是说,你的兄弟们才是第三代,怕什么?”

    “当然怕了,王位只有一个啊!”

    赵宗景都哭了,他见王宁安没弄清宗室条例,只好耐心给他讲解……皇子分封王爵,这是第一代,比如赵宗景的爷爷赵元偓,按照原来的规矩,赵元偓的儿子也是可以封为王爵的,而且不限人数。

    新的宗室条例却规定王爵只能有一个,公爵最多三个……还是以赵元偓为例,他可以生十个八个,甚至一百个儿子都没有问题,但是众多的儿子当中,只能有一个王爵,三个公爵。除此之外,其他的儿子只能在宗正寺领一份钱粮,挂一个虚职,假如他们结婚生子,下一代朝廷就不负责了。

    再往下,比如赵元偓将王位传给了赵允弼,赵允弼依旧可以做王爷,他也可以把王位传给一个儿子,但是其他的儿子就没有获得公爵身份的机会,甚至需要自食其力。

    然后再降一代,连唯一的王爵也没了,最多只能得到国公,然后就泯然众人矣。

    君子之泽,五世而斩!

    坦白讲,对这份宗室条例,王宁安是举双手赞成的。

    就拿普通人家来说,传承了三五代之后,所谓的远房亲戚,或许都不认识了,更没有情分可言。

    哪怕你是赵大赵二的子孙,过了四五代人,身上还有多少皇家的血统?

    如果不降等,不推恩,朝堂养几十万的白吃饱,谁能受得了!

    新的条例突出了皇家血缘的重要。

    现任皇帝的儿子可以成为亲王。

    比如赵祯,他眼下有两个儿子,皇长子赵宗垕会承袭皇位,而次子赵宗霖会得到亲王爵位。

    赵宗霖的儿子和赵宗垕的儿子,就不是亲兄弟,而是堂兄弟,给一个郡王,三个公爵,已经算是很大的恩惠了。

    等到赵宗垕的孙子辈和赵宗霖的孙子辈,那就是远房兄弟了,关系又降了一个档次,只给一个郡王,合情合理。

    到了重孙子辈,那就更远了……直接按照普通老百姓对待,是再正常不过了,最多只是在宗正寺的玉册之中,有一个名字而已。

    ……

    说起来赵允弼是幸运的,他作为第二代的郡王,本来只有一个孩子可以继承王位,其他人什么都捞不到。

    但是赵宗景早年凭着出使辽国的功劳,自己挣了一个郡王爵位,所以赵允弼的王爵可以传给另一个儿子赵宗缋,也就是说,他一门有二王,在宗室当中,是首屈一指。

    但也仅仅如此而已,其他的儿子什么都没有不说,赵宗缋的王爵已经没法传给下一代了,他的儿子最多捞到一个公爵,然后就是普通人了。

    倒是赵宗景,因为是自己挣来的王爵,还能传两代人,比起他的兄弟要好很多。

    “二郎,我爹一共六个儿子,除了我和赵宗缋之外,其他四个就要自己挣饭吃了,他们都二十几岁,什么都不会,这以后可怎么办啊?”

    赵宗景无语道:“大家都是兄弟,我倒是不能不管他们,可是我的本事也有限,靠着那点俸禄可不成……要不二郎,你帮帮我吧?”

    赵宗景满眼的小星星,充满了祈求。

    丫的,就知道你没有好心思!

    这是来打秋风了!

    王宁安毫不犹豫摇头,“首先,这个宗室条例我是坚决支持的,如果这时候我帮了你的兄弟,其他宗室怎么看?文相公又怎么看,圣人会怎么看?其次吗……”王宁安的声音低了下来,“我现在也是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啊!”

    王宁安就把两个夫人没收他的俸禄,限制他零花钱的事情说了一遍。

    “曦儿说了,变法不同以往,一定要小心谨慎,不能落人口实,更不能授人以柄,要清廉自守,洁身自好,除了俸禄之外,分文不取……所以,我想卖小说挣钱都不行,真是有心无力啊!”

    赵宗景眨巴眨巴眼睛,难得聪明了一回,不客气道:“依我看啊,你的俩婆娘就是没安好心,生怕你这个花花相公招蜂引蝶,拈花惹草,才断了你的零花钱!”

    王宁安愣了一下,之前他一直坚信两个夫人是为了他好,为了让丈夫能不贪不占,才严格要求,可是听完赵宗景的话,王宁安突然觉得自己太白痴了,简直就是小白兔,傻白甜……

    “宗景兄弟,你说我这么好的人,是胡来的人吗?我冤枉啊!”

    “你一点都不冤!”

    赵宗景恨恨道:“不说别人,你和那个萧观音是怎么回事?还有那个柳姑娘,唱曲的亦袖姑娘……”

    赵宗景掰着手指头算,一口气算出了六七个来。

    王宁安脸都绿了,“姓赵的,我告诉你啊,这些人我一个没听过,一个没见过,我,我是冤枉的!”

    “你冤不冤我管不着,反正市面上出了不少的手抄本,还有绣像版呢!”赵宗景的语气贼兮兮的。

    王宁安真的傻了,“都是关于我的?”

    “嗯,你的居多,也有文彦博的,还有王安石的……”赵宗景见兄弟吃瘪,终于忍不住揶揄大笑,“让你们变法,让你们胡来,那些文人是好惹的?你忘了登徒子的典故吗?”

    “我怎么能忘!”王宁安压要切齿,“还有陈世美,还有武大郎呢!”

    这两位赵宗景倒是没听过。

    “是哪里的新话本?是词话,还是绣像的?能看图吗?”

    “你丫的高雅点行不!”

    王宁安气得小脸煞白,真是想不到,他居然成了小说的主角,还是西门大官人的那种!简直欲哭无泪,生无可恋。

    “二郎……那个啥……”赵宗景凑到了王宁安的耳边,低声道:“虱子多了不咬,债多了不愁。二郎,我琢磨着你要是帮不上忙,不如就索性大方一点,让我的兄弟们写写话本,他们可都是好文采,很会玩的……你王相公绝对能成为天下第一的风流人物至少在书里,你也扬名了,他们也赚钱了,多好!”

    “呸!”

    王宁安狠狠啐了赵宗景一口,“我告诉你,立刻我就派人去查封所有书坊,一个不留!”

    赵宗景直接给了他一个大白眼,“你也太外行了,这类书都是手抄本,私下卖的,哪有书坊会出啊?我就不信,你能管得了千百万的读书人,当然,还有上万的宗室。”

    王宁安拧眉瞪眼半天,彻底无语了。

    “咳咳……你看这样成不,让他们参加科举考试,也算有一条出路……”

第629章 恩科() 
武大郎的原名叫武植,中过进士,做了山东阳谷知县,根据考古发现,此人身高178,放在明朝,绝对是高大威猛的壮汉。妻子潘氏,出身名门,贤良淑德,两口子恩爱,传为美谈……是不是和水浒写的不一样?

    其实问题出在了一个小人的身上,那就是武植的好朋友黄堂,此人见武植中了进士,当了官,便跑去投靠,希望武植能提携他。

    结果武植只是请客吃饭,决口不提其他事情,黄堂大怒,便在回家的路上,到处张贴段子,编排武植,三寸丁谷树皮的名头,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潘氏也成了弑杀丈夫的恶妇。

    只是黄堂到了家中,才发现武植已经暗中派人帮他重建了房舍,还置办了家具,黄堂追悔莫及,但是故事已经流传出去了,更是被施耐庵写入了水浒,更改不了。

    无独有偶,著名的负心汉陈世美,被包大人铡了脑袋的家伙,竟然也是千古奇冤!

    清初有个官员叫陈熟美,官声很不错,清正廉洁,他的妻子名叫秦馨莲,同样是夫妻恩爱,伉俪情深,那为什么会变成陈世美抛弃妻子,又派人杀害原配呢?

    敢情也是出在朋友身上,有人找陈熟美办事,走关系,陈熟美给拒绝了,朋友怀恨在心,就在《包公案》里,增加了陈世美的段子,借着包大人的铡刀,杀人泄愤!

    据说曾经有戏班子跑到丹江口去演出,结果被陈家后人把戏班子都给砸了。

    用戏曲编段子报仇,这是古已有之,如果追溯滥觞,多半就是赵宗景提到的登徒子,那是更大的一桩冤案……宋玉是屈原的学生,据说长得不错,文采斐然,很有女人缘,到处都有美女盯着他。有一位老臣,就告诉楚王,说宋玉好色。

    想不到小小年纪的宋玉就颇会穿凿附会,偷换概念之能。

    他写了一篇《登徒子好色赋》,说什么自己被美貌的邻家美女盯了三年,素丝无染,什么都没发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