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将门-第4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用的东西!人活着,连一点志气都没了,跟死狗有什么差别!”王宁安呵斥道:“现在我就给你5000人马,立刻训练起来,作为攻击西夏的前锋!”

    “5千?”没藏弘扬满脸为难,低呼道:“太少了吧……5万还差不多!”

    “呸!”

    王宁安冲着他就是一脚,踢得没藏弘扬龇牙咧嘴。

    “就你这个德行,还能指挥5万人马吗?连5万头猪都指挥不了!”

    没藏弘扬也不反驳,连连磕头,不停说道:“小的连猪也不如,小的知罪,请王相公勿怪。”

    他的这一副窝囊样,让王宁安大失所望。

    直接甩袖子,懒得多话,离开了院子。

    ……

    回到了行辕,王宁安还怒气不息。

    “当年的没藏弘扬,统领质子军,好歹也算是一个猛将,怎么会变成一个癞皮狗,一头大肥猪!下跪磕头,纵情享乐,唯唯诺诺,这家伙还能领兵吗?这颗棋子算是废了!”

    王宁安骂了好一会儿,突然皱着眉头,问道:“我记得他刚刚逃到大宋,不是这样,到底是什么时候堕落的,又是因为什么?赶快给我查查。”

    “遵命。”

    陈顺之下去了,大约半天时间,陈顺之又回来了,他把历年没藏弘扬的表现都翻了出来。

    刚开始的时候,这家伙每天练习弓马,勤奋无比,可就是在一年多之前,仿佛变了一个人,开始好吃懒做,身边各种女人不断,整个人就像是一头猪,别人责骂他,呵斥他,也全都不在乎。

    没脸没皮,自甘下贱,实在是让人鄙夷。

    王宁安随手翻着历年的记录,非常迷惑。

    好好的一个人,怎么会变化这么大……一年多之前……王宁安突然眼前一亮,“老陈,我如果没记错,一年多之前,野利遇乞向大宋讨他的女人和儿子吧?”

    “没错,朝廷当初答应了他,只要拿下青唐,就把人给他,的确是在一年多之前,把人送过去的,当时孩子病了,还在秦州住了半个月……”陈顺之说着,突然脸色一变,“大人,莫非没藏弘扬见到了这个女人和孩子?还认出他们了?”

    王宁安点头,“或许是吧!也只有如此,才能解释没藏弘扬的堕落。”

    陈顺之思忖道:“大人的意思,是没藏弘扬不想再当大宋的棋子,也不想和自己的儿子作对,所以他情愿装傻,让野利遇乞替他打天下?”

    王宁安和陈顺之理了一下情况,发现的确有可能!

    当年为了掌控住野利遇乞,给他来了一回喜当爹,而充当种马的就是没藏弘扬。当时并没有告诉没藏弘扬,只是请他过来练兵,顺便给安排了几个西域女子,其中就有一个怀孕的。

    而后又是弄延子丹,又把女人塞给了野利遇乞。

    老狐狸彻底被控制住了,心甘情愿,替大宋冲锋陷阵,能快速平定青唐,他立功不小。如今大军把矛头对准了西夏,他也出力极多。

    只是老狐狸聪明了一辈子,却想不到他替别人养了儿子。

    而没藏弘扬在不经意之间,发现了那个西域女子,稍微打听,居然是野利遇乞的女人,他又偷偷摸摸去看了那个孩子。

    那个眼睛,那个鼻子,和他简直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除了头发是棕色的,皮肤更加白皙之外,完全就是缩小版的自己!

    没藏弘扬凌乱了。

    大宋为了控制野利遇乞,给他安排了一个假儿子,偏偏这个假儿子又是自己的,而自己又是制衡老狐狸的棋子,说不定有一天,还会出现父子相残的狗血戏码……好一个狠辣的大宋,你们算计得真够深沉的!

    没藏弘扬花了十天时间,仔细思索对策,他突然发觉,这或许是一件好事情,野利遇乞比自己的本事大,他打出来多大的基业,都要交给自己的儿子,不就是替自己打天下吗!

    那自己何必和老狐狸争呢?

    还不如享受人生,舒舒服服过日子,也省得成为别人的棋子……没藏弘扬想通了。

    “养了这么多年,第一次养废了一个棋子,真是该死!”

    王宁安气得捶桌子,可是也没有办法,谁能想到,没藏弘扬居然知道了,而且使出了如此不要脸的贱招!

    “大人,你看要不要处置了没藏弘扬?”

    “不必。”王宁安冷笑道:“这家伙敢和我耍心眼,就证明不是弱者,说不定以后还有大用……暂时先不管他了,我们再从别的人选当中,找出几个合用的棋子吧,你去安排。”

    这件事让王宁安耿耿于怀,想了一整夜,上半夜越想越怒,下半夜却越想越高兴,果然,自己不是神,没法随意操纵任何人,哪怕是没藏弘扬这么个小东西都不行!

    教导太子要心存敬畏,自己又何尝不是……反躬自省之后,王宁安心情变得很不错,他踏着积雪在花园漫步,突然,太子赵宗垕急匆匆跑来,手里还抱着一个东西,他到了王宁安的面前,将这个东西按在了雪地上,拿起来之后,雪地上立刻出现了四个古拙的字迹。

    “大宝于阗。”王宁安十分惊讶,“从哪里来的?”

    “是一个西夏流民给我的,他说自己是于阗人!”

第655章 他们还在战斗() 
赵宗垕手里的是一方玉印,只是已经残破了许多,只能辨认出大宝于阗四个字,如果玉印完整的话,应该是这样的几个字“大朝大宝于阗国大圣大明天子之印”,其中“大朝”就是于阗对大唐的尊称。

    怛罗斯一战,大唐并没有真正失败,他们干掉了数倍于己的敌人,只是损失惨重,不得不后退补充,仅仅用了两年时间,唐兵便恢复了实力,只是突如其来的安史之乱打破了唐军的步伐。

    中原陷入了苦战,再也没有汉家儿郎进军西域。

    而留在西域的汉人,他们面对着一轮一轮的异族攻势,愤然提刀,战斗到死。

    祖孙从军,兄弟并肩,他们和十几倍的敌人鏖战,打败了一波又一波的敌人,死死钉在西域大地,战斗持续了一百多年,直到大唐灭亡,西域汉人依旧聚集在于阗国的大旗之下,血战不止。

    李圣天在位50年,几乎无时不刻,不再盼望着中原的救兵。

    只可惜赵大和赵二兄弟,连燕云都拿不回来,只能给于阗送去一百多个僧人。

    可即便如此,李圣天和他的部下充当中原屏障,死死挡住了喀喇汗国东进的步伐。

    李圣天死了,他的子孙也消耗殆尽,可是他们最终挡住了中东来的人马,一手持剑,一手持经的大食人没有杀出西域,更没能染指中原……这段悲壮的故事,王宁安曾经在皇家小学讲过,并且说服了大宋的所有人。

    经略西北,扫平西夏,然后就进军西域,把汉家儿郎流血牺牲的故土重新拿回来!

    赵宗垕牢记着师父的话,他从宫里的故纸堆,翻出了李圣天送来的国书,找出来于阗国的贡品。

    面对这些东西,赵宗垕不止一次想过,于阗国该是何等凄凉悲壮,又是何等满怀期望……大宋有负汉家子民多矣!

    赵宗垕很伤感,也很自责,他想过,如果自己继位,一定要挥军西域,亲自去祭拜那些死战不屈的真英雄!

    赵宗垕一度以为,于阗国已经消失了,所有人都战死了。

    只是这一次他看望西夏的流民,在要离开的时候,突然有一个脏兮兮的家伙,从人群当中冲出来,哇哇喊叫。

    保护赵宗垕的侍卫立刻出手,制服这个家伙,并且往外面退。

    他涨得脸红脖子粗,用尽全身的力气,喊出了断断续续的几个词,“于阗,使者,上国,拜见。”

    ……

    “师父,就是这个人!”

    在王宁安的面前,是一张洁白的病床,上面躺着一个人,他鼻梁突出,燕窝深陷,头发呈现栗色,很黑皮肤黑头发的中原人不同。

    但却没有人会否认他汉人的身份!

    出则夷狄,入则华夏!

    这是老祖宗在几千年前,就想清楚的道理。

    汉家之所以能成其大,是因为海纳百川。

    老祖宗也从来不会以狭隘的血统论,来区分不同的人。

    只要认同汉家文化,忠于中原正统,就是汉人,反之,出卖中原,甘心当蛮夷的爪牙,诸如张元、吴昊、李清、梁乙埋之流,便是夷狄,是汉奸!

    大唐最优秀的诗人是来自西域的外国人,朝堂之上,有两成以上的官员是外籍……正因为包容和开放,才有大唐盛世,万国来朝!

    当然了,过分的开放也会泥沙俱下,良莠不齐。

    但是,于阗人是不需要怀疑的,他们已经用无数的鲜血,证明了自己的忠诚,他们是最优秀的汉家子弟!

    “我,我叫李力,是,是李从德的重孙,李圣天的后人。”这个人用不甚熟练的汉语,一字一顿,讲述着他的经历。

    喀喇汗国的大食骑兵攻占了和阗城,于阗国灭亡了,只是李圣天和李从德的子孙没有放弃斗争,他们一路推到了东部的山区,继续进行顽强抵抗,他们一度占了上风,只是接下来西夏崛起、唃厮啰崛起,他们隔绝了于阗国的后路,瓜分了于阗国东部的疆土,在几十年之后,于阗人终于几乎消失殆尽了。

    李力是最后一个于阗的使者,他拿着于阗国的玉玺,带着国书,还有18位勇士,踏上了东进求援之路。

    而在李力的背后,只剩下不足8000个于阗子民,还在艰苦奋战。

    李力最初选择了青唐方向,奈何当时的唃厮啰势力犹存,不让他们通过,还斩杀了李力的一半随从,他们不得不化装成西域的商人,进入了西夏的境内,他们从沙洲艰难跋涉,一路经过甘州,凉州,距离传说中的大宋,越来越近了。

    只是这短短的道路,太艰难了。

    李力被西夏官吏勒索,双方发生械斗,他们在逃亡的时候,被擒生军抓获,变成了奴隶。

    一干就是5年,去年冬天,李力最后一个随从也死了,整个于阗使团,就剩下他一个人。

    国书已经丢失了,玉玺也摔坏了,几乎没有任何东西,能够证明他的身份。

    李力一度是绝望的。

    只是他想不到,大宋对西夏发起了反攻,在歼灭铁鹞子之后,大肆招揽西夏人归降,结果就是李力随着一队西夏流民,逃到了大宋。

    李力做梦也没有料到,他竟然会以这种方式,来到了朝思暮想的大宋。传说中的上国的确不一般。

    百姓富足,物阜民丰,对待流民,十分客气。

    给他们安顿住处,给他们吃喝食物,李力完全不敢相信。

    甚至大宋的太子还出现了,去看望他们,在确认了赵宗垕身份之后,他几乎是疯癫的,没错,这就是上国,仁慈的天子,可敬的太子殿下……他不顾一切,冲了出来,李力为了他的鲁莽付出了代价。

    侍卫使用擒拿术,卸掉了他的胳膊。

    假如不是赵宗垕听过于阗国的故事,或许李力已经是一具尸体了。

    不过他并不后悔,他强撑着,从床上滚下来,跪在了赵宗垕和王宁安的面前,痛哭流涕。

    “外臣,李……尉迟力,祈求殿下发兵,救救于阗吧!”

    尉迟是于阗国的姓氏,李圣天为了表示对大唐的尊敬,才改姓李,其实他不知道,改姓的时候,大唐已经亡国了。

    如今中原的天子已经姓赵,再自称李力,多少有些不合适。

    “我会给父皇上书,请求他赐姓赵氏。”

    李力愣了一下,慌忙磕头,感激道:“赵力拜谢殿下,给殿下磕头了!”

    王宁安道:“殿下,于阗使者受尽了艰辛,还是先让钱太医给他诊治身体,多多休息吧!”

    “不用!”

    赵力急了,立刻跳起来,大叫道:“我没事,我还能打仗!”

    仿佛为了证明他的勇敢,赵力举起胳膊,努力捶打胸膛,可惜他忘了,刚刚接好的关节,哪里有力气,胳膊举到了一半,便痛苦垂下。

    赵力羞愧无比,两腿瘫软,坐在了地上,泪水从他的眼角滚落,很快就湿了一片衣襟。

    “你离开于阗有多久了?”王宁安低声问道。

    赵力仰起头,哭道:“七年,七年多了!”

    他的喉结不停上下滚动,显得非常焦急,“不能等了,我来的时候,于阗已经不足两千个战士,不到一万人!又过了七年,他们,他们或许都死了,死光了……大人,快点派兵吧!哪怕有几千人也行,救救于阗国吧……”

    王宁安深深吸口气,伸手把赵力拉了起来。

    “你既然是于阗人,于阗就不会亡国,哪怕只剩下一个人,大宋也会帮着于阗复国!”王宁安承诺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