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将门-第5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文彦博扶着老腰,嘿嘿笑道:“好东西,两位贤侄,你们只管挑,就算老夫送你们的礼物了。”

    难得文相公大方,狗牙儿和小彘围在桌子旁,把里面的东西都倒了出来。

    一块块玉石,带着发黄的外皮,狗牙儿抓起一块巴掌大的玉石,迎着太阳光看去,不由得眼前一亮。

    “好东西啊!这种品相的玉石,在西京少说要300贯吧!”

    文彦博含笑,“贤侄好眼力,如果有精巧的工匠,妙手匠心,精雕细琢,能值一千贯!”

    小彘一听这么值钱,也连忙在一堆石头里乱翻,这些都是和田白玉的精华,润泽如羊脂,哪怕什么都不懂,也知道价值不菲。

    “文相公,你从哪里弄来的,不便宜吧?”狗牙儿随口问道。

    王宁安呵呵一笑,“你啊,还是太年轻了,没看文相公跟偷了鸡的老狐狸似的,我看这点东西,最多不会超过50贯,没准他是拿两三贯骗来的!”

    文彦博喘着粗气,怒目而视。

    “你小子太不地道,怎么在孩子面前,诋毁老夫?这些玉石是我花了十贯钱,光明正大买来的!”

    “十贯钱?”

    狗牙儿怪叫道:“那和抢劫有什么区别!文相公,还有吗?”

    “老夫买的那个商贩没了,别地方不知道有没有。”文彦博老实回答,狗牙儿一跃而起,拉着二弟就往市场冲去,捡便宜的好事,可不能错过!

    两个小家伙呼啸着跑了。

    茶摊只剩下王宁安和文彦博两个。

    老文这时候也喘匀了气,微微摇头,“这西北和老夫想得不太一样!怎么说呢……不太好形容……”

    “是商机无限吧?”王宁安替他说了出来。

    文彦博扭过头,很是鄙夷道:“好歹也是朝廷命官,天下之望,不要把生意人那一套挂在嘴边,很丢人的!”

    批评了王宁安之后,文彦博却主动谈起了生意经。

    “二郎,你说凉州还在西夏人手里,这帮商人是怎么跑到大宋的,真是奇怪啊?”

    王宁安哈哈一笑,“这有什么奇怪的,如果不放商人过来,凉州的西夏兵吃什么?”来的时候,王宁安已经仔细研究过了,随着横山一线落入大宋手里,杨文广上任之后,采取了东守西攻的战略。

    仔细审视宋夏之间的边界,尤其是横山被攻破之后,整个局面就完全不同了。

    大体上可以分成三部分,在中部,是700里瀚海,无论大宋还是西夏,都没有跨越瀚海,发动全面战争的能力,故此双方持平。

    在东段,主要是西夏的嘉宁军司本来就实力最强,这一次大宋发动总攻,并没有打破宥州。

    西夏目前为止,还保有宥州,石州,以及夏州和银州,足足有十几万人马驻守,相当强悍,他们不时反攻,袭扰,大宋方面只能以洪州作为根据地,采取守势。

    但是在西线,情况就不同了,西夏对这里的经营不够,势力薄弱,杨文广就从西线发动中等规模攻势,过去了应理,将整个黄河上游都捏在了大宋的手里。

    应理失守,西夏和河西走廊之间的连接已经被切断了,要想从凉州去兴庆府,必须穿越腾格里沙漠。

    别说是在这个时空,哪怕回到了一千年之后的现代,穿越沙漠,依旧是很困难的事情。

    西夏对凉州,仅仅能保持名义上的控制,其余的军粮,军饷,军械,战马,兵器,什么都运不过去!

    人都是最现实的,凉州的人马也忠于李谅祚,也痛恨大宋,也不愿意和大宋做生意……可问题是他们想什么没有用,形势比人强!

    凉州没有足够的粮食,没有办法自给自足,他们的牛羊土产需要卖出去,需要换回粮食,丝绸,食盐,布匹,还有更为宝贵的茶叶!

    这些物资只有大宋有!

    所以你会看到很荒唐的一幕,原本紧张对立的两国,私下里生意做得比以前还要大,人员往来更加绵密。

    这也是夺取横山,西夏再也无法维持内部经济运转的必然结果!

    大宋的商人很快发现,他们撞了大运,只要花两贯钱,就能换一头犍牛,香料,玉石,玛瑙,更是便宜得令人发指!

    各地的商人云集,拼了老命扫货。

    像文彦博这样,花十贯钱,买了一袋子玉石,并不稀罕。

    老文觉得他占了便宜,可卖玉石的小贩,却觉得自己赚大了!

    一袋玉石,不过30斤,从西域运到兰州,并不算困难,至少比赶一头牛,一匹马容易多了。

    但是一袋子玉石能换的钱,是牛的五倍!

    十贯钱,在兰州能买到什么呢?

    盐,上好的青盐,20文一斤,十贯钱就是500斤,拿到西域,跟那些部落交换,5斤盐,就能换一头牛,十斤盐换一匹马!

    扣除路费,扣除打点关系,还有几十倍的赚头儿!

    如果嫌弃食盐重,十贯钱,还能换60斤上好的白砂糖。

    糖啊!

    到了西域,简直比黄金还要珍贵!

    就像大宋痴迷香料一样,过了西域,进入大食,那里的人简直把白糖当成命根子!

    做菜用糖,喝水加糖,糕点更是糖堆出来的,大宋人吃了都会齁得难受,他们却乐此不疲。

    那些心宽体胖的大胡子,几乎每一个都醉心白糖。

    把大宋的白砂糖弄到大食,只要几十斤,就能换来差不多重量的真金白银,各种珍贵珠宝。

    反过来,这些金银珠宝,到了大宋,又能换得无数的物资,光泽绚烂,色彩瑰丽的丝绸,柔韧舒适的棉布,还有茶叶,瓷器……说起来讽刺,王宁安一直以为要打通河西走廊,才能恢复丝绸之路,而实际上,丝绸之路已经提前运行起来。

    两个冤家对头,居然在合力维系丝绸之路的运行,有趣吧?

    京城的那些官老爷,只怕永远也想不到,竟然会出现这么荒唐的事情。

    老文也不得不感慨,“二郎,说句实话,老夫也不得不佩服你,果然,支配人们行动的,不是孔孟之道,而是实实在在的利益!”

    王宁安呵呵一笑,揶揄道:“恭喜文相公,您老彻底悟了,大彻大悟,离着立地成圣,已经不远了。”

    “别说没用的。”文彦博烦躁地摆手,没好气道:“老夫被你坑了,跟着你跑到西北吃沙子,我文宽夫不是鼠肚鸡肠的人,咱们的恩怨可以掀过去!但是……”

    “必须给你足够的利益,是吧?”王宁安心中发笑,文彦博这个老货真是无耻,但他并不讨厌,至少能用钱摆平的人,就不用彻底摧毁,这一点,文彦博比富弼活得明白!

    “宽夫兄,你觉得眼下的商业交换,谁占了便宜?”

    “那还用说嘛!”

    文彦博没好气道:“咱们这边拿的是什么,西域商人拿的又是什么?全都是真金白银,玛瑙玉石,牛羊马匹,实打实的好东西!做生意当然是咱们赚得多!而且是多得多!”文彦博随手抓起桌上的玉石,不停把玩。

    “二郎,这赚得虽然不少,可老夫好歹是首相之尊,难不成就满市场收购玉石,然后跑到京城去卖?那也太丢人了吧?”

    王宁安呵呵一笑,“宽夫兄,我当然不会让你赚辛苦钱,要赚咱们就赚最容易的。”

    文彦博眼前一亮,“计将安出?”

    “很简单,你要替西域的商人说话。”

    文彦博不解,“什么意思?不会又坑我吧?”

    “宽夫兄,现在咱们是一根绳上的蚂蚱,要想让生意持久,就需要一个好名声,上百倍的暴利,固然不错,但很容易把生意弄成一锤子买卖。”

    文彦博迟疑一下,试探着问道:“二郎,你的意思是像当年平县榷场那样,名义上保护辽国商人的利益,实际上榨干他们的财富……妙啊!”文彦博笑得更像个老狐狸了,他举起粗瓷茶杯,大笑道:“以茶代酒,老夫先干为敬!”

第721章 饿肚子的宰相() 
如果世上只能活下一个人,那么文相公的生存概率绝对远远高于王宁安!

    老家伙就像是变色龙一样,无论到了哪里,都能很快适应,并且找准自己的位置,然后舒舒服服过日子,积累能量,等到积累足够了,就会兴风作浪,翻脸不认人,什么廉耻,节操,早就把文相公给卖了。

    就拿王宁安来说,他喝着味道怪异的茶,都要摇头,觉得难以下咽。文彦博却喜笑颜开,跟王宁安大谈商机,如果能把江南,巴蜀的顶级茶叶弄到西北,一定能卖个好价钱。

    不知不觉间,老文已经成了浑身铜臭的商人,处处以商人的眼光看问题。

    当然了,这没有什么不好。

    要治理西北,首先就要理顺商业活动。

    有了交换,就有了税收,有了税收,就能养兵,有了兵就能建立秩序……这就是一个王者应该做的。

    王宁安没急着攻打凉州,因为从西域来的商人已经把消息送了过来。

    慕容轻尘他们很幸运,希志的十万人马攻击蒲昌海,或许希志觉得,宋人种的粮食,会落入他们的手里,所以他就没有毁掉蒲昌海边的几十万亩良田。

    根据慕容轻尘的计算,今年能收获30万石粮食,不算很多,但是足够蒲昌海的人马吃上两年。

    王韶趁着夏季,又向西域送去了三批汉人,这样一来,蒲昌海周围聚居的汉人已经超过五万,另外还有将近十万的俘虏,以及回鹘人,这里已经成为西域比较大的一处聚落,仅次于伊利。

    王宁安初步估算一下,以慕容的实力,足以自保,他没必要透支大宋的国力,去强行开边。

    所以大可以利用一年半载的时间,把西北的情况理顺,积累足够的力量,然后再攻取凉州,拿下属于自己的封地。

    王宁安只是向杨文广要了一万五千人,其中一万步兵,五千骑兵,已经足够守卫兰州之用。

    杨文广倒是希望女婿多带一点人马,要知道他的宝贝女儿,还有更宝贝的外孙都在军中呢!

    杨家传到了杨怀玉这一代,往下就没什么人才了,尤其是杨怀玉的夫人一连生了四个女儿,把杨文广都气死了。

    老百姓有句话,叫做盗不入五女之门!

    什么意思?

    就是说,一家连着生了五个女儿,连个儿子都没有,就是倒霉透顶,无药可救了,连小偷都不愿意盗窃你家的钱,怕沾上晦气!

    恭喜杨怀玉,只差一个,就实现伟大成就了!

    杨文广气得了不得,偏偏杨怀玉更倔,他和夫人的感情很好,女儿多了更贴心!他不纳妾,也不和丫鬟通房,就是一棵树上吊死,弄得杨文广一点办法没有。

    老爷子不得不把主意打到了狗牙儿和小彘身上,实在不行啊,就抢一个外孙过来,继承门户,反正这俩小子都挺讨人喜欢的。

    杨文广派遣了最精锐的500杨家部曲,全都交给了狗牙儿和小彘,用意不言自明。

    对于老岳父公然挖墙脚的行为,王宁安只能呵呵两声!

    主意你随便打,反正是我的儿子,还能跑了不成!

    王宁安的精力还是放在了规范商业,让经济正常运行起来。他刚想办正事,文彦博那边就闹出了大动静。

    咱们文相公在市面调查了几天,然后果断出手,抓了十二个宋商。

    文彦博当众公布了他们的罪行,比如以次充好,交易欺诈,贩售假货,严重破坏商业秩序,损害各方商人利益,败坏大宋名声……老文立刻下令,要求斩立决!

    这事一下子就闹大了。

    大宋的商人都不干了!

    你文彦博脑子有病啊,西域的笨蛋不骗他们骗谁,你文彦博到底站在哪一边?你怎么向着外人?

    众多的商人,气呼呼找到了王宁安,哭求王爷出手,救这些可怜的同伴一命。

    王宁安当然震怒,他果然找到了文彦博,可人家文相公根本不理王宁安。

    你是王爷怎么样?

    商业的事情属于民政,是老夫的职权,不服气啊,咱们到御前打官司!

    王宁安跟文彦博狠狠吵了一架,文武两位大员,几乎就差动手打架了,最后的结果,文彦博处死了其中两个人,另外十个,财产全数充公,并且逐出兰州,永远不许他们过来经商。

    文相公断然的一手,震撼了混乱的市场,不管是宋商还是西域商人,甚至大食商人,都被镇住了。

    随即,文彦博划出了一块专门的市场,并且安排人员和兵丁,前去守卫。

    在市场的交易中心,有许多牌子,上面会开列出商品的内地价格和边地价格,并且出台一个指导价。

    如果严重背离指导价,交易可以作废。

    譬如说,一匹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