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将门-第60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是多大的便宜啊?

    岂能不捡!

    经过了一番商谈确认,倭国终于兴冲冲,准备开战了。

    而章敦也说服了倭国,接受一份自由贸易条约。

    因为大宋要支持倭国出兵,就必须提供各种物资,包括武器,没有条约,物资是要收取关税的,有了条约,就能省下一大笔钱。

    目前有这个优待的,只是渤海国大氏而已!

    现在倭国成为第二个可以和大宋自由贸易的国际,高不高兴,惊不惊喜?

    为了表示他所言不虚,使团立刻提供了500副铠甲,倭国再也没有迟疑,痛快签了字。

    拿到了国书,章敦长出口气。

    倭国啊,你们的倒霉日子开始了!

    先让大爷收点利息吧!

    其实倭国的粮价比大宋还要稍高一点,毕竟他们物产有限,粮食稀缺。但是因为盛产金银的关系,倭国的金价偏低,而且因为民间追捧大宋,使得大宋的铜钱在倭国备受欢迎。

    5贯铜钱,能兑换到一两赤金!

    这是什么概念?

    在大宋,一两金子换十两银子,一两银子,换一贯钱换句话说,把铜钱拿到了倭国,购买力直接增加一倍!

    如此没天理,不坑你们坑谁?

    章敦也知道,大宋已经准备逐步废除铜钱,转用金元和银元,既然如此,就让这些铜钱发挥最后的价值吧!

    他在倭国收购了20万石粮食,另外租给倭国的船只,又收了15万石作为租金。第一波35万石粮食,已经在海上了,不日就会运回大宋。

    司马光看完上面的介绍,突然有种不寒而栗的感觉!

    他到底是摊上了一个什么样的师父啊?还有一群什么样的师弟?

    倭国都穷成那样了,愣是给榨出了油水!

    章敦还说呢,这是试水而已。

    只要倭国正式和高丽打起来,他就可以全力施展。借了大宋的钱,和大宋签了贸易条约,就等着卖身还债吧!

    “你们也太狠了!”司马光在心中暗道。

第833章 世界大战的节奏() 
国家往前发展,有点像一个普通人去跑步减肥,不断运动,不断甩去脂肪,换取一个健康强壮的身体。

    一个人运动减肥尚且那么难,更何况一个庞大的国家,任何人都有好逸恶劳的天性,而且大宋已经很富庶了,完全有资格翘着二郎腿,好好享受。

    虽然好日子只剩下几十年了,但问题是只有王宁安清楚而已,至于其他的一些人杰,也仅仅是看到了危险,却不会相信有神州陆沉的一天。

    这就是王宁安的苦恼,尽管他费尽了力气,扭转了大宋的方向,让大宋跑了起来。

    可是这个庞然大物刚一运动,就面对着一连串的难题。

    河北,西北都出现了灾荒的苗头,东南的棉田和桑田又快速增加,就连传统的产粮区巴蜀大地,都开始广泛种植桑树,多织蜀锦。

    王宁安觉得,他应该制定一个耕地保护法,保护基本耕地,大宋的粮食自给率至少要维持在百分之95,这样才能安全,另外各地要建立起大型的粮仓,储存粮食,以备荒年。

    还有,必须加快经略南洋的时间表。

    北方的土地还是太贫瘠了,而且产量也低,不足以支持大宋进行工业化和城市化。辽东的黑土倒是不错,只可惜还在辽国手里,想要抢过来,尚且需要时间。

    千头万绪,像是一团乱麻。

    王宁安也没有别的办法,他只能一样一样落实,让手下人去安排,做好前期的准备。

    相对长远的布局,当下最紧要的还是利用倭国和高丽的战局,赚取最大的利益,先把粮食缺口填上,顺利度过今年的灾荒。

    王宁安召集户部,参谋部,还有其他几个衙门,一起商讨。

    “倭国打得很不错,但似乎后劲不足。”

    狄青开门见山,他向大家介绍了前方的情况,倭国的确穷凶极恶,很有战斗力,他们派遣了1万5千名先遣队,顺利通过对马海峡,在高丽东南的海岸登陆。

    这些地方是一马平川,根本阻挡不了倭国的前进步伐。

    短短一个月,倭国就高歌猛进,直逼汉城。

    高丽这些年,一直提防契丹入侵,对于陷入战乱的倭国并没有多少在意,也不相信他们有本事打过来,尤其是一点战争准备都没有,如何跨越海峡,进犯高丽?

    正是自大而疏忽的心态,造成了高丽的惨败,几乎半个国家沦陷了。

    整个高丽震动,他们全力调动人马,把原来防备契丹的精锐匆忙调到南边,构筑防线,死守城池,和倭国摆出了决战的架势。

    其实这时候倭国也犯了错误。

    他们只派出了一万五千人,外加两万名民夫。

    实在是倭国上下对这场战斗存在怀疑的态度,除了源赖义积极出兵之外,其他人包括倭王在内,都不太相信大宋,也不看好战争,只是敷衍了事。

    可是当战争初期的狂胜传回国内,瞬间倭国就沸腾了。

    摆脱海岛,登上陆地,是他们多少年的梦想。

    如今希望终于来了,倭国上下,立刻发动了总动员,各地的兵马,地方武装,包括清原氏,平氏,还有更多的地方势力,以及朝中的大臣,也都积极鼓吹战争。

    倭国迅速集结了十万人,准备跨海参战,扩大战果。

    而此刻,源赖义的威望也达到了空前的高度。

    他被吹嘘成了战神,用兵无敌,所向睥睨,是倭国的大英雄,有人还推举他出任关白,总领大军,负责灭掉高丽。

    倭国内部欢欣鼓舞。

    可源赖义有苦自知,这仗并不容易。

    因为先期投入兵力不足,虽然打下了很多地方,但是却没法控制,只能像流寇一样,抢掠一把,就赶快离开。

    而且源赖义也发现了问题,他抢掠的东西,多数并没有落到自己的手里,而是偿还了大宋的借款!

    那个睡遍了源氏女人的章敦,丝毫不体恤他的艰难,半点客气也没有。

    金银财宝全数拿走,粮食,耕牛,也都运走,他们简直就是一群蝗虫,倭国在前面打仗,结果最好的东西都给了大宋,这,这仗打得有点赔钱啊!

    源赖义去找章敦说理。

    章敦丝毫不惧,“我必须提醒你,大宋运走的东西,没有半点是白白占有的,我们提供了100万贯的贷款,借给了你们船只和武器,帮着你们提供情报,助你们打赢战争。如果没有大宋,你们的人马如何能够神兵天降,打得高丽抱头鼠窜?莫非你真觉得自己是战神了?不自量力的东西,也不照照自己是什么德行,敢跑来跟我讨要东西,你够格吗?”

    章敦一顿臭骂,就跟教训自己孙子似的。

    柳羽听得都无语了,你丫的真是个混不吝,人家把女儿,孙女都送给你了,好歹也是你岳父吧!你客气点能死啊!

    更令柳羽吃惊的是越是挨骂,源赖义就越是恭谨,不停嗨,嗨的,也不知道嗨什么!

    骂够了,章敦长出口气。

    “我知道,你们国家穷,打了一段时间,就粮草不济,想要弥补缺口。可是你也不能打大宋的主意,要知道,没有大宋支持你,你什么都不是!”

    章敦起身,带着源赖义到了码头,有工人正往下搬东西,在码头上,摆满了箱子,拆开一看,全都是崭新的刀剑和铠甲,源赖义看得眼睛都直了,口水长流。

    “不用看了,这里面最差的刀剑,也比你们的宝贝强。”

    章敦得意道:“这是3000副铠甲,1万柄战刀,助你们尽快击败高丽。至于缺少粮食人马”章敦凑到了源赖义的耳边,低声道:“我已经上奏朝廷,你们源氏拥有独一无二的贸易权,只有你们能得到大宋的武器盔甲,想要多少有多少该怎么用,你懂的!”

    源赖义足足思索了五分钟,这才想明白,等他抬头看的时候,章敦和柳羽早就离开了。

    对啊,有了铠甲,有了武器,什么没有!

    这样的宝贝,拿到倭国,那些地方的豪强会争着要的。

    一把宝剑,100石粮食,一身铠甲,一万石粮食,这么多的兵器,能换来多少兵,多少粮!

    还有什么好怕的!

    章大人够意思!

    没白睡!

    源赖义考虑着,要不要把自己媳妇也送来算了,没准能捞到更多的实惠!

    章敦要是知道他的想法,保证能把老东西按到海水里淹死!

    你丫的想恶心死人啊!

    老子才没有那么重口味!

    虽然,在大多数人的眼睛里,章子厚已经够黑够绿够重了!

    “你觉得这场战斗接下来会怎么样?”章敦问道。

    “不怎么样。”柳羽很老实答道:“倭国明显是勉强出兵,哪怕有我们支持,他们也没有准备妥当,如果高丽断然反击,倭国未必能撑多久,还是达不到预期的目标。”

    章敦露出了惊讶的目光,没看出来,柳羽这小子挺有战略眼光的。

    柳羽也翻了翻眼皮,别眼高于顶好不?

    老子出身名门,我爷爷,我爹都是带过兵的,我又跟着王宁安,还在皇家武学待过,论起本事,不比你差什么!

    章敦也感到了柳羽的傲气,就忍不住道:“那你说,接下来该怎么办?”

    “还能怎么办,扩大战场,让他们没有办法退,只能硬着头皮扛下去。”

    章敦顿了顿,突然放声大笑。

    “好,真是太好了!就这么办了!”

    这俩坏蛋商量妥当之后,立刻给渤海国送信,要求渤海国立刻出兵一万人,夹攻高丽。

    渤海国大氏本是王宁安洗脑出来的怪胎,但是还真别说,经过了这么多年,他们已经渐渐成型了,还真的变成了一个国家,变成了一个部族,没有人怀疑。

    而且万寿盛典的时候,渤海国还出了丰厚的贡品,正式成为大宋认可的藩属,而且拥有自由贸易的权力,是大宋的自家人。

    得到了命令之后,渤海国早就整装待发,他们的先头部队一共五千人,立刻跨越海洋,在仁川登陆,直扑汉城!

    渤海国出兵,把本来就很乱的局势,弄得更加乱套了,他们是从西边攻击汉城,而倭国的人马停留在汉城的东边,这下子可大大刺激了倭国。

    他们辛辛苦苦打了这么长时间,结果让渤海国摘了桃子,这不是岂有此理吗?

    源赖义之前还不满大宋的分配方案,消极怠工。

    可是当渤海国出兵的时候,他们再也坐不住了。

    第一批2万名倭国士兵,投入到了战场,汉城的高丽守军面对着两面夹攻,情况十分危急。

    更让高丽感到恐惧的是不管是渤海,还是倭国,看起来背后站着的都是大宋。

    他们两国围攻高丽,打的是什么算盘?

    一个小小的高丽,也值得大动干戈吗?

    开京的高丽君臣,连着商讨了三个昼夜,终于得出了一个结论,显然,大宋要针对的是辽国,他们怂恿渤海和倭国攻击高丽,是想从东边包围契丹。

    而且只要解决了高丽,辽东的女真诸部就和大宋直接接壤了,大宋完全可以扶持女真,继续对付契丹,直到把契丹肢解!

    好一个狠毒的计谋!

    可怜的高丽,成为了两大国角力的牺牲品!

    高丽君臣最后决定,立刻向契丹皇帝耶律洪基求救,无论如何,唇亡齿寒,请契丹一定出兵,保住高丽。

    显然,一场小小的冲突,正在向着世界大战的方向演变

第834章 了不起的发明() 
王宁安做出一个决定,他要回家看看。

    很多人的第一反应都是西凉王要衣锦还乡了。

    想想也是,当初还是个毛头小子,如今已经贵为王爷,又是政事堂的主人,大宋的文武大权都抓在手里,天子之师,地位尊崇,官爵显赫,实在是没有理由不回家看看。

    屈指算来,差不多从幽州之战结束,王宁安就没有回过家了。期间老爹和老娘去过洛阳,主持了王洛湘和王宁泽的婚礼,如今早已经回到了幽州。

    回家祭祖,顺便看看爹妈,享受天伦之乐,也是情理之中。

    只是现在旱情严重,各地频频告急,如果没有人坐镇京城,是会出问题的。

    “师父,我看你还是等等吧。”赵曙不无担心道:“我怕你不在京城,那帮人会闹事的。”

    “不会的!”

    王宁安呵呵一笑,“陛下,你现在可是九五至尊,连这点胆气都没有,如何能服众?”

    赵曙挠了挠头,不好意思道:“我,我还是挺担心的,毕竟各地都有绝收的消息,万一地方官吏贪墨,激起民变,朝中的局势也不好控制,我,我真是不知道该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